首頁美食 > 正文

一道《過橋米線》已有百年曆史,從出鍋那一刻起,故事像在眼前

2021-10-04由 番茄美食日記 發表于 美食

在雲南,米線是隨處可見,大街小巷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攤子,而這其中,屬過橋米線最出名,凡是到雲南的人都會嘗一嘗美味的過橋米線。

其實過橋米線的由來更有意思!

我們去店裡吃米線,一般商家的店裡都會掛著很大的一個過橋米線介紹,相信很多人應該都看到過。

一道《過橋米線》已有百年曆史,從出鍋那一刻起,故事像在眼前

過橋米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才賢惠勤勞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

後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蓋著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

一道《過橋米線》已有百年曆史,從出鍋那一刻起,故事像在眼前

於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後用滾油燙熟,之後加入米線,鮮香滑爽。

此法一經傳開,人們紛紛仿效,因為到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妻,後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關於過橋米線的傳說還有很多,但是,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代人對美食的追求。是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將世間的美食流傳給我們後人。

一道《過橋米線》已有百年曆史,從出鍋那一刻起,故事像在眼前

肯定有很多人也已經吃過很多種米線,不管是粗的米線還是細的米線。

小編在第一次接觸米線的時候吃的是粗米線,久而久之發現米線也有粗細之分,當然米線的粗細、口感,決定了它的搭配方式。

粗米線。

吃起來有酸餿味,第一次嘗試的朋友可能無法接受這個味道,卻是昆明人的最愛。酸漿米線經過大米發酵後磨製而成,容易腐壞,儲存時間較短,口感爽滑回甜,有大米的清香,是米線的傳統制法。

一道《過橋米線》已有百年曆史,從出鍋那一刻起,故事像在眼前

細米線。

大米磨粉後進入機器擠壓成型。幹漿米線晾乾後可製成“幹米線”,便於攜帶和儲存。比起酸漿米線,幹漿米線口感更硬,沒啥酸味。

整體來說,酸漿米線適合較為濃郁的湯頭,例如小鍋米線、涼米線、豆花米線、鱔魚米線;而幹漿米線則更適合清淡的湯頭,比如燜肉米線、三鮮米線等。

一道《過橋米線》已有百年曆史,從出鍋那一刻起,故事像在眼前

當然了,吃米線要選粗細(幹漿或酸漿);烹飪的手段有炒、拌、燙、滷;烹飪的容器也有得選,可以是導熱能力強的紅銅鍋、能保溫的砂鍋、甚至一手就能握住的小陶罐。

每個地方的米線各有所長,不管是米線的粗細,還是米線的各種吃法等等,都是我們對美食的一種追求,滿足我們的味蕾。

一道《過橋米線》已有百年曆史,從出鍋那一刻起,故事像在眼前

你吃的過橋米線是粗線還是細線?把你對米線的一些認知評論出來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