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讓每個中國人“都有糖吃”這件事情上,廣西人已經盡力了!

2022-08-04由 商界淺談 發表于 美食

讓每個中國人“都有糖吃”這件事情上,廣西人已經盡力了!

從年產3萬噸到超1000萬噸,中國躋身世界五大產糖國之一,廣西製糖業的發展之路

文/話談財料

你知道白糖是

戰略物資

嗎?

食用糖作為重要的日常生活必需品與重要工業原料,他可不只是一種調味料,更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糖業的發展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新中國剛成立之時,全國只有

三個製糖廠

,年產量不過三萬噸。

當時中國連白糖也需要大量從外國進口,連製糖工藝技術也被外國卡脖子。

好在,隨著中國經濟迅速騰飛,白糖走入千家萬戶,現在中國年產糖量

超過1000萬噸

, 其中,廣西居功甚偉。

白糖的演變之路

糖的演變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最早被利用的糖是

麥芽糖

,時人謂之飴,到了吳越時期,

蜂蜜

便成為為兩國邦交間的硬通貨,糖在貴族社會間開始流行。

讓每個中國人“都有糖吃”這件事情上,廣西人已經盡力了!

圖:提煉麥芽糖

人體的動力是由糖直接提供,作為人體石油,人類對於糖的追求是與生俱來的。 發展到西漢,人類已經學會從甘蔗中提取糖,此時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砂糖。

之後,唐朝派人到印度學習製糖法,在原有工藝上進行改進,得到了

冰糖

中國是世界上食用糖最早的國家之一,在工業化沒有到來之前,受限於甘蔗畝產量,糖一直是隻在貴族中存在的奢侈品調料。

20世紀初,工業化製糖在全球掀起波瀾,這個時候,糖才走入千家萬戶。

讓每個中國人“都有糖吃”這件事情上,廣西人已經盡力了!

圖:工業化製糖

中國作為甘蔗的主產地之一,一直是糖類的出產大國。隨著鴉片戰爭的到來,中國陷入百年動盪,工業體系基本崩潰,甘蔗生產停擺,糖產品生產大國地位無法維持,糖類生產開始

依賴進口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工業極度落後,三個製糖廠全年生產糖量不過3萬噸,加上全國各地土塘的製作也不過20萬噸,完全無法滿足中國人民的需求。

廣西與糖業的緣分

廣西是水果大省,得天獨厚的天氣與日照給予了甘蔗業蓬勃發展的空間,明末清初,廣西就已經形成了小規模的製糖熱潮。

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廣西日照充足,緯度適宜,依託地緣優勢,廣西大幅發展製糖業。

從1964年到現在,廣西蔗糖產量持續維持

全國第一

,從2005年到現在囊括了

全國糖產量的60%

,廣西的糖產品馳名全國,只要有食糖的地方就有廣西產品。

讓每個中國人“都有糖吃”這件事情上,廣西人已經盡力了!

圖:廣西古式甘蔗製糖

廣西糖業的發展為中國食糖自足提供了重要支撐。1992年,中國的食糖產量

增長到了792萬噸/年

,是建國初期的200餘倍,廣西為中國糖業的發展提供了絕大多數支援。

可惜的是,廣西作為製糖大省,製糖行業雖然為廣西

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但是食糖生產的

經濟效益並不高

。廣西製糖業的發展靠的是老天爺賞飯,其在

工業技術上落後於國際

,高額的成本與較低的出糖率阻礙廣西糖業的進步。

據調查資料表明,廣西省甘蔗每萬噸成本是411元,甘蔗成本在食糖總成本比例達到了79。7%,國際上其他糖類大國都在70%以下。廣西原糖成本每噸高達4375元,位居世界首位。與此相對應的,巴西原糖成本只有1727元每噸。

高額的成本阻礙了廣西製糖業的持續進步,降本增效已經迫在眉睫。

讓每個中國人“都有糖吃”這件事情上,廣西人已經盡力了!

《廣西糖業降本增效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

明確提出糖料蔗生產降本增效行動、食糖生產降本增效行動、糖業商貿物流降本增效行動勢在必行。

從種子到土地

甘蔗的高成本直接指向的是種業不足。種源安全是農業安全的保障,只有牢牢地將良種握在手上才能保障農業的持續發展。

為了克服傳統的

新臺糖22號

種性退化帶來的影響,廣西選育出了一批包括

桂柳05-136、桂糖42號

在內的良種,有效解決了甘蔗畝產不高的問題。

發展到2019——2020年榨季,全區糖料蔗良種覆蓋率達到93%,桂糖42號種植面積329。7萬畝、桂柳05—136號種植面積303。4萬畝。

讓每個中國人“都有糖吃”這件事情上,廣西人已經盡力了!

圖:廣西甘蔗基地

廣西全境內推動良種的應用,透過補貼與走訪確保良種在甘蔗種植的普及率。

除了種源退化,廣西甘蔗畝產上不去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

土壤肥力不夠

。廣西土壤肥力一般,要想提升產量,必須對土地進行集中化管理加強土壤肥力。

透過小塊並大塊以及四聯託管模式,精細化的生產模式,廣西有效地提高了甘蔗的產量,完成了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

廣西製糖業的出路

傳統化的生產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製糖的需求。為了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最佳化資源配置,

整合產業渠道

勢在必行。

廣西傳統制糖業缺乏科學的管理,資訊流通不暢,產能分散,大企業與小企業甚至個人在產糖的賽道上並行不悖。

去產能工作迫在眉睫。

《廣西糖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明顯指出:

廣西境內製糖企業必須整合重組,淘汰落後產能。落後產能指的是不符合行業標準,雖然有產量但是無法正向影響行業的產能。

截止到2020年,廣西製糖業主要企業有17家,整合至10家,關停大小糖廠16間,淘汰落後產能6。7萬噸,落後產能的淘汰為廣西蔗糖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讓每個中國人“都有糖吃”這件事情上,廣西人已經盡力了!

圖:廣西製糖廠

產能最佳化之後廣西戰略性的一步是延伸產業鏈條,進行產業整合。

廣西傳統市場產業鏈只負責

甘蔗種植和白糖生產

,基本不涉及再加工,只作為糖料的原產地存在。這意味著,在整個產業鏈上廣西只能獲得小部分利潤。

這一方面打擊了從業人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限制了廣西製糖業的進一步發展。

為了改變原材料供應商的定位,依託政策優勢,近年來廣西涌現了一大批蔗糖精深加工生產線,完成

甘蔗濃縮汁、甘蔗醋飲料、糖果、藥用糖

等直接銷售產品, 實現了哪裡生產就在哪裡加工的願景。

除了主要產業鏈條的延伸,副產業鏈條也日趨完善。

副產品甘蔗渣就地進行再利用,到目前為止,廣西以甘蔗渣為原料的綠色高檔餐具暢銷全球,實現年產能9萬噸。

讓每個中國人“都有糖吃”這件事情上,廣西人已經盡力了!

圖:青儲草 青貯甘蔗尾葉

副產品甘蔗葉被重複應用到

飼料業

,養牛年存欄量超過了一萬頭。

副產品產業鏈的完善,正向促進了廣西製糖業的發展,提高了種植效益的同時降低了原料成本,倒推廣西製糖業的發展。

作為我國產糖第一大省,廣西產糖技術還有充裕的改進空間。

廣西大面積的蔗田

尚未實現農業自動化,人工依賴度高,規模化種植缺乏

,這也是廣西成本高昂的重要原因。

農業自動化不僅僅是種植的自動化,也包括

倉儲自動化,調運自動化

。透過大資料聯網與現代化物流技術結合,打通產業鏈條,降低物流成本。

讓每個中國人“都有糖吃”這件事情上,廣西人已經盡力了!

“網際網路+模式”

是實體行業的發展途徑,透過資料聯網,打造工廠到消費者的直接途徑,建立產品檔案,打造泛糖交易平臺,建立智慧蔗區。

透過大資料連線,從

種植、收穫、運輸、銷售

對甘蔗進行統一智慧管理,避免因為資訊溝通流通不暢造成甘蔗產品滯銷或者壓價。

廣西決心發展糖業技術,從技術創新入手,建立糖科技產業園,用創新驅動發展,力圖完成從產糖大國到產塘強國的躍進。

目前,廣西建立

“糖業資訊產業叢集+電子商務+現代物流”

新模式,累計交售食糖350。6萬噸,編纂行業標準85項,透過技術上的革新獲得產業上的話語權,成功建立了新的糖類產品二維碼溯源體系,保證產地質量透明。高標準的生產加強了消費者的安全信心。

讓每個中國人“都有糖吃”這件事情上,廣西人已經盡力了!

圖:成熟的製糖產業

由此可見,廣西製糖業透過多方面著力,繼續成為中國糖安全的堅實後盾,在保障糖生產自給自足上居功甚偉。

廣西製糖業的發展是中國製糖業的縮影,其發展充分表明只有創新才能推動發展,中國從製糖年產量3萬噸到超過1000萬噸,依託的是政府的支援,人民的勞作,科技的支援。

從種業改革到甘蔗耕種模式改革,從增加產量降低成本,到產業鏈條延伸、大資料互聯互通

,廣西製糖業的發展是一步步摸索出來的,更是一個腳印一個腳印紮紮實實走出來的。

目前,中國作為

世界五大產糖國之一

,早就不是建國之初連糖都需要進口的孱弱模樣了。在未來,廣西製糖業也將持續保持創新,在降本增效上進一步發力。

討論:你認為廣西可以如何進一步釋放產能,打造世界產糖強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