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2022-06-01由 汕頭美食薈 發表于 美食

世間萬物,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所謂“民以食為天”,清明節也在全國各地逐漸演化成一場以“春”為主題的別樣“美食節”。

潮汕:時節做時粿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樸籽粿

潮汕人以愛吃“粿”而聞名海內外。

有一首潮汕歌:“潮汕人,想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酵粿油炸粿,鱟粿軟粿牛肉粿,菜頭圓卡殼桃粿”,潮汕的“粿”系列有著龐大家族。

雖說“粿”在潮汕地區是日常點心,但潮汕人也會根據每個節日而採用不同的做法,即“時節做時粿”。

每逢清明,潮汕地區的菜市場和街邊小吃店均會推出樸籽粿,持續到清明過後一週。

樸籽粿的來源與潮汕當地的樹有關,這種樹叫樸籽樹,葉卵形或長橢圓形,果實大如綠豆,味甘甜,無毒,有消痰下氣之效。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樸籽粿

將採摘下的樸丁樹葉和樸籽洗淨後,加入大米粉用石臼搗爛成汁,再拿粗布過濾,濾過後的汁水混合適量的糖、水和酵母粉,攪勻後裝進桃形或梅花形的粿印中,蒸熟即可食用。若是放在梅花形粿印中,還可以看到蒸熟後的樸籽粿,表面自然裂開交叉的兩道口子,乍看像一朵盛開的花。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樸籽樹還記錄了潮汕人的一段心酸歷史,據傳當年元兵於清明前入侵潮州,殺戮掠奪,民不聊生,被迫無奈而避入山林之中,在這些饑荒年中,潮州人便飢不擇食,只好採摘樸籽葉,果籽充飢,後人為永記深仇大恨,在清明節加工蒸制“樸籽粿”,沿襲至今。故潮汕地區有“清明食葉”的民諺。

除了樸籽粿外,潮汕地區清明還有另一個風俗,食薄餅。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薄餅分皮、餡兩部份,皮是用麵粉拌水攪成粘糊狀,在熱壤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麵皮,其薄如紙。

餡分鹹、甜兩種,由蛋、肉、肝類、臘味。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餡的稱鹹餡;甜餡,即是潮汕有名的小吃——糖蔥薄餅。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廣府:青嫩蕎菜擔綱

廣府一帶的清明祭祖活動,拜祭品大多為燒豬,蕎菜炒火腩可謂最傳統而美味的做法。還有一個說法就是,粵語裡面“蕎”與“轎”同音,寓意先人坐轎歸去,免卻受乍暖還寒之苦,此時此刻,蕎菜架起了我們思念的橋樑。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蕎菜炒小河蝦

新鮮嫩綠的蕎菜有一股濃郁的蔥香味,急火炒熟,加入脆香的燒腩,入口就有肉香繚繞的脆嫩。而清明河蝦也到了鮮亮肥美的時候,稍稍油炸後與春蕎、燒肉一起炒,清明蝦肉質鮮嫩,連薄脆的蝦皮一起吃,“喀嚓喀嚓”地響,很是痛快,與燒肉的脆香、蕎菜的清香混合,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客家:採擷艾葉做粄

在客家地區,每年的清明節,大家都要到野外踏青,順便採摘些鮮嫩的苧葉、艾葉、白頭翁、魚腥草、雞矢藤和使君子等青草,用於做青粄,俗稱清明粄,當地人常說:“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清明粄

上山採摘青草後,回家洗乾淨後放到開水中“燙”去苦澀的味道,然後剁碎,和以糖、糯米粉或者麵粉,製成印子般大小的圓餅蒸熟即成“清明粄”。這種小食擁有一股獨特的山野青草芳香,不僅可以祛風祛溼,還有驅除體內寄生蟲的奇效,最適合天氣潮溼的春天食用。

江南:當青團成為網紅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搗青草為汁,和粉作粉團,色如碧玉”,既有掃墓祭祖之意,又能應令嘗新,感受春天的味道。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青糰子碧綠的色澤來自三四月最鮮嫩的艾草,不過它的包餡竟然也有甜鹹之爭。甜派吃的是豆沙桂花餡,鹹派吃的是香乾馬蘭頭等春季時令,上一年還有上海杏花樓推出的網紅“鹹蛋黃肉鬆青團”引發排隊狂潮,據說今年還有商家推出榴蓮青團、芒果青團,倒是離傳統越走越遠了。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除了用艾草來做青團之外,在安徽南部,當地人會用茵陳來做青團,而且他們把青團叫做“清明粑粑”、“蒿子粑粑”等等,而金華人則偏愛用茼蒿來做青團。

閩南:飽飽滿滿潤餅菜

“潤餅菜”的正名應該是春餅,閩南各地的春餅形式相同,內容卻有很大不同。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麵粉為原料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食時鋪開餅皮,再卷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芫荽等菜餚,制食皆簡單,吃起來甜潤可口。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晉江的“潤餅菜”卻複雜許多,包“潤餅菜”的主料擺了滿滿一桌:豌豆、豆芽、豆乾、魚丸片、蝦仁、肉丁、海蠣煎、蘿蔔菜,還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絲、花生敷、芫荽、蒜絲,吃時必須疊兩張“潤餅皮”才能保證其不被豐富的內容所撐破。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不過要論複雜,應該是廈門為最。晉江用的主料廈門都有,此外還要加上筍、魚、油酥扁魚乾、油炒韭,再蘸上芥辣、辣醬、甜醬,這才叫地道的廈門“薄餅”。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地方的習俗美食,我們也為大家蒐集到了,趕緊點贊收藏起來吧。

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

“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

饊子方便易作,用麵粉加少許食鹽和調料,用水調和,揉成面坯。然後再搓成條狀,上面灑抹一些菜籽油。

等麵條在盆中回透,彈拉力恰到好處時,將麵條繞在手上,用手來回抻開,粗細均勻一致,摺疊造型,放入油鍋,用筷子輕輕翻動,掌握火候,炸成大把或小把的,便是黃脆脆的饊子了。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清明果

清明果,形狀有些像餃子,但味卻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種叫艾的植物做成的,將艾葉搗爛與米粉攪拌在一起,做成碧綠色的麵糰,鮮嫩欲滴。清明果的餡也是很講究的,製作精細。有燻肥腸拌芥菜末的,有豆腐乾和著韭菜的,還有其他各類美味的搭配。清明包果包起來和包餃子有異曲同工之效,但包清明果似乎更精緻些,那褶折得就像花邊一樣。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清明螺

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烏稔飯

關於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烏稔飯”,因為閩東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戶戶煮“烏稔飯”,並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地的漢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時食“烏稔飯”的習俗。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棗糕

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麵,夾棗蒸食。

他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菠菠粿

清明,是福州民間的一個重要節日。

掃墓的供品並不複雜,只有光餅、豆腐和麵點等,但有一主味是絕對少不了的,即福州特製的“菠菠粿”,也叫“清明粿”。

是福州特有的清明節供品,是用菠菠菜壓榨成汁,滲入米漿內揉成粿皮,以棗泥、豆沙、蘿蔔絲等為餡捏製而成的。

造型比較簡單,菠菠菜的青綠色賦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綠意。清明節前後,福州家家戶戶都要做菠菠粿,如今,街上“米時”粿店也大量出售菠菠粿。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畫 卵

在一些地方,於清明頭一夜,把雞鴨卵煎熟,染成藍黃雜色,在卵殼上加以雕鏤成畫,作為冷食禮品贈送。

據說吃畫卵,在隋唐時盛行全國。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歡喜團

四川成都一帶有以炒米作團,用線穿之,或大或小,各色點染,名曰“歡喜團”。舊時,在成都北門外至“歡喜庵”一路擺賣。

清人《綿城竹枝詞》有詩云:“”歡喜庵“前歡喜團,春郊買食百憂寬。村醪戲比金生麗,偏有多人醉腳盆。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艾葉餈粑

春日,南方陰雨綿綿,氣候潮溼。山林野地間,人們紛紛尋找一種能夠避寒驅邪的植物——艾葉,用以煮湯、熬粥、泡茶,對小孩子而言,最受歡迎的吃法莫過於做成艾葉餈粑。

餈粑柔軟爽滑,避免了直接嚼艾葉的苦澀,艾葉獨特的植物香氣又恰巧緩解了糯米的滯膩感。

製作艾饃的艾葉必須選用嫩芽,用開水燙煮後剁細,加入糯米粉搗成泥,用力揉搓至均勻,再加入事先舂碎的花生仁和黑芝麻作餡料,可蒸可煮,全憑個人喜好。

春耕時節,在廣西桂林龍勝地區,生活在瑤寨裡的人們開始著手做起了艾葉餈粑,龍勝瑤寨的餈粑大多是放入蒸鍋裡蒸熟,在每個餈粑的下邊,墊著一段長條的芭蕉葉,以防糯米粘鍋。蒸熟後,用手拿著芭蕉葉將艾葉餈粑包起來吃,既不燙手,也不擔心手上沾到黏糊的糯米,一舉兩得。

潮汕這種美食是季節限定版,要吃得抓緊!

看了這麼多清明美食

是不是看得大家都饞了

也歡迎你們在評論區

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們最想吃點啥

(來源:潮人遊紀,

侵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