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山西的前世今生 序列(七)——隋唐時期的山西

2022-01-13由 張華傑 發表于 歷史

隋、唐時期(581〜907年)

三國、兩晉、南北朝之後,中國歷史進入隋、唐時期。隋、唐以唐中葉為界,又可分為前後兩個階段。隋朝和唐前期重建了大一統的統治,儘管中間也有短暫的戰亂,但總體而言政局穩定,社會繁榮,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山西的前世今生 序列(七)——隋唐時期的山西

隋朝疆域

隋唐時期的山西

山西的前世今生 序列(七)——隋唐時期的山西

(一)隋末農民起義和李淵起兵太原

突厥原是金山(阿爾泰山)一帶的一支遊牧民族,逮至隋朝,已成為一支威懾邊關的強大力量。山西是防禦突厥南進的主要屏障,為防備突厥進犯,隋在北方沿邊各省設定了12個軍事總管府,其中5個就在山西境內,即文城(今吉縣文城鎮)、龍泉(今隰縣)、雁門(今代縣)、馬邑(今朔州市)、太原(今太原市晉源鎮)五總管府。隋文帝先後派其子晉王楊廣、秦王楊俊、漢王楊諒駐守太原,並多次在山西北部修築長城,就地徵集工役、物資、糧食,當地人民深受其苦。大業六年(610年),雁門尉文通首先揭竿而起,打響反隋第一炮。在朝不保夕的動亂中,隋政權中一些“潛有異志”的人物也趁勢而起。大業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反隋,率兵3萬出太原、下霍邑(今霍州市)、奪臨汾、取絳郡(今新絳)、抵龍門(今河津),並一舉攻克長安(今西安),立隋煬帝之孫楊侑為帝,翌年五月廢楊侑,自立為帝,是為唐高祖,國號唐,改元武德。此時,已佔據山西過半的劉武周立即出兵,搶佔山西各地,欲與李淵爭奪天下。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李世民起兵關中,東過黃河,征伐劉武周。劉武周兵敗,山西始定。

山西的前世今生 序列(七)——隋唐時期的山西

(二)千古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名鑒(zhdo),原籍幷州文水(今文水縣)。生於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父親武士護(yug)憑藉先世富厚的家財經商致富,結交權貴,招攬賓客。武則天是武士護的次女,自幼聰慧,有才智。14歲時,被唐太宗選入後宮,充當才人。太宗死後,武則天被送入長安感業寺為尼。唐高宗繼位後,召武則天入宮,立為“昭儀”。永徽六年(655年),立武則天為皇后,開始參與朝政。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逝,太子李顯即位,是為中宗,則天為皇太后,掌握實際大權。次年,廢中宗,立四子李旦為睿宗。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廢睿宗,自立為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遷都洛陽,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在位期間,嚴厲打擊門閥士族,大力扶植庶族官僚。知人善用,起用了一大批賢能之士。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從而維持了貞觀以來的興盛局面,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但她也幹了不少阻礙社會發展的事,如任用酷吏,濫殺無辜,崇信佛教,築寺造像,勞民傷財,奢侈浪費等,大大激化了社會矛盾。神龍元年(705年),83歲的武則天得了重病,宰相張柬之等發動政變,迫使武則天讓位給唐中宗李顯,恢復了唐朝年號,還都長安。這年12月武則天死去,與唐高宗合葬於陝西乾陵。

山西的前世今生 序列(七)——隋唐時期的山西

武周王朝疆域

山西的前世今生 序列(七)——隋唐時期的山西

(三)唐末山西的藩鎮割據

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黃巢起義,天下大亂。中和元年(881年),黃巢義軍攻入長安,唐僖宗被迫任命西突厥沙陀部人李克用為代州刺史、雁門以北行營節度使,以挽救李唐政權。中和二年,李克用率沙陀、韃靼兵4萬向長安進軍。唐各鎮兵與李克用合力進攻義軍,義軍戰敗,退出長安,唐朝得救,任李克用為河東節度使。從此,李克用據有河東,以太原為根據地,積極參加割據戰爭。大順元年(890年),唐昭宗支援宣義軍節度使、充河東東面行營招討使朱全忠(原名朱溫)等率軍進討李克用,從而形成以朱全忠為首的汴軍和以李克用為首的晉軍在河北和山西的爭戰。到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李克用幾乎佔有了山西全境。天覆四年(904年)八月,朱全忠殺唐昭宗,立13歲的李柷為哀帝,篡位之心畢露。天佑四年(907年)三月,朱全忠廢哀帝,受禪稱帝(梁太祖),國號大梁,揭開了中國歷史五代十國的序幕。而割據山西的李克用則成為朱全忠統一的最強勁的對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