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假如山西人沒到過北京……

2022-05-20由 山西人在北京群 發表于 美食

在傳統京味兒裡,有個非常“下飯”的老字號品牌,名叫“六必居”,主營各種各樣的醬菜。你一定想象不到,這個品牌的誕生,很可能是趙敏的哥哥王保保埋下的伏筆。

歷史上確實有王保保這個人物,但與《倚天屠龍記》裡愚蠢又好色的人設大不相同。現實中的王保保,頗具雄才偉略,是一個被多方顧忌的大軍閥。元末他盤踞北方,是朱元璋、陳友諒等“反政府武裝”最強勁的對手,也是元朝覆滅道路上最後的掙扎。

這樣一個厲害角色,是如何為老北京醬菜埋下伏筆的?

王保保和他埋下的伏筆

故事要從元朝末年的階級矛盾和人間疾苦說起。

由於元政府的民族高壓政策,再加上自然災害的殘酷侵襲,元末,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紛紛跳起來起義,戰亂四起,民不聊生。

那時的山西,便是王保保的地盤兒。在他的統治之下,當時的山西儼然是另一番景象:那裡風調雨順,連年豐收,較之於相鄰諸省,更顯經濟繁榮,人丁興旺。

於是,外省也有大量難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區。相對穩定繁榮的社會風貌,催生了山西人更加活躍的商業思維,以及更加精湛的工藝技藝。

推翻元朝後,明太祖朱元璋推行“移民屯田,開墾荒地”的政策,再加上”削藩”措施之下,燕王朱棣掀起戰爭,這便有了山西“大槐樹”下大規模移民。有資料顯示,從明朝洪武六年)至明朝永樂十五年共進行了十多次大規模的移民。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來到了北京。

彼時的北京,因兵火之亂,地廣人稀,大批移民正好填補了這個空隙。而今,京郊許多稱“營”的村落,都與曾經的山西移民有關。遷徙到京郊的山西人以務農為主,他們的辛勤使昔日的“苦海幽州”變成了富饒的農業區。

有學者曾粗略估計,明清時代乃至民國初,北京人口的構成中,有五分之一是山西人。務農之外,他們創辦商鋪,展現出卓越的經商思路。《舊都百話》裡寫:“舊都的工商兩界,數百年來幾乎全是山東人和山西人的勢力。勞工以山東較多,買賣則以山西較盛。”

山西人創造的品牌,很多在後來變成老字號,最有名的便是前文提到的六必居。

山西人與北京味兒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從王保保統治下山西的繁榮,到明代的大移民行動,如今來看,歷史埋下的伏筆,在日後影響了北京城的許多生活方式。

明朝嘉靖九年,也就是公元1530年,來自山西的趙家人創辦了六必居醬園。而今,它已成為京城歷史最悠久、最負盛名的老字號之一。

除了六必居醬菜,老北京還有一種獨特的味道叫秋梨膏。而秋梨膏屆的“大姐大”通三益”也是山西人建立的。據民俗學者王永斌考證,通三益的店主是山西太谷人,姓李。通三益賣的海味、乾果與一般山西人開的店鋪無異,只是他家賣的治咳嗽秋梨膏因是“宮廷秘方”所制,有很好的療效和品質,一百多年來仍然在市場上暢銷。

與此同時,山西人也在細微處,融入到老北京的生活深處。就比如,很多老北京沒事喜歡“喝兩口”。在過去,人們想喝酒,沒法像現在這樣隨便進一家燒烤店,跟沒法重進三里屯的各種酒吧。當時人們想要喝酒消遣,要“仰仗”山西人提供飲酒場所。

清朝年間,北京城有一種極為接地氣的飲酒場所,名叫“大酒缸”。那是中下層消遣的好去處,裡面不設桌子,酒罈子在地下埋了半截,覆在酒缸上的蓋兒就當酒桌了,大家守著大酒缸,圍坐而飲。

大酒缸還有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每天早上,掌櫃的都會從酒缸裡打出酒來,盛放在酒罈兒裡,照顧主兒來了,就從酒罈兒裡打酒,絕對不能當著照顧主兒從大酒缸裡打酒,因為酒缸也叫酒海,當著喝酒的主兒開啟酒海,會有跳海的隱喻,讓人覺得不吉利。

而開辦大酒缸的,大多都是山西人。其中比較有名的是東四牌樓的恆和慶和東安門義聚成,這樣的“二葷鋪”,除賣燒酒、菜餚外,還主營山西的刀削麵。

山西人的“老字號”,除了經營吃穿物品外,還涉獵一些生活用品,比如“王麻子刀剪鋪”。王麻子的刀剪店開業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到了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正式掛出“三代王麻子”招牌,並以“王麻子”做商業標誌。

可以說,遷徙而來的山西人,曾在某些領域,塑造過北京的樣貌。同時,北京的相容幷包,也為這座古城帶來了更多的滋味和可能性。時至今日,在北京與山西之間,生活方式仍在碰撞和融合。

END

文章好看就點這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