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2022-01-13由 王老師評論 發表于 歷史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桃將戰爭公墓

(Taukkyan War Cemetery)位於緬甸仰光以北35千米的桃將村(Taukkyan,緬甸No。1公路東側),這是緬甸最大的烈士公墓,南北長270米,東西寬190米,有著與英國本土烈士公墓大致相當的水準,有建築和精美的雕塑、也有打理細緻的草坪和植物。在這裡,長眠著二戰(World War II,1939—1945)期間陣亡的27,000多名英軍及其從屬部隊(含英國、印度、緬甸等)將士,其中也長眠著英國首相安東尼·艾登(Robert Anthony Eden, 1897—1977,1955—1957)20歲的長子、年輕的空軍少尉西蒙·艾登(Simon Eden,1925—1945),和12名中國藏族士兵,他們屬於在緬陣亡英軍的一部分。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桃將戰爭公墓是在1945年收復仰光後最先修建的。隨後,有關部門將在仰光周邊的幾個墓地,包括那些在仰光監獄作為戰俘死者之墓也都遷了過來。一開始火化了1,381具遺體,後來陸續又遷來了一些墳墓。這其中有86座墳無法確認身份,還有60多死者沒有遺體埋葬,僅僅就是特別紀念。到了1948年,一戰(World War I,1914—1918)在仰光陣亡的36位大英聯邦軍人的墳墓也遷到了這裡。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仰光戰爭紀念碑豎立在墓地中央,周邊是6,374座墳墓,他們都是在緬甸阿恰布(Akyab)、曼德勒(Mandalay)、密鐵拉(Meiktila)和沙貌(Sahmaw)等地的戰鬥中犧牲的英聯邦軍隊的將士,幾個墓地和叢林路邊零星墳墓集中被遷到了這裡。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墓地呈兩個長方形的花園庭院,四周有小路和一個露天的圓形建築,在建築的內側上面用英文刻著:

1939年至1945年

這裡記錄著27,000人的名字,許多種族計程車兵們為了大英帝國,在緬甸和阿薩姆邦(Assam,印度東北部)的戰鬥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戰爭導致無法採用傳統的安葬儀式,僅以此獻給他們的戰友

1939 ~ 1945

HERE ARE RECORDED THE NAMES OF TWENTY-SEVEN THOUSAND OLDIERS

OF MANY RACES UNITED IN SERVICE TO THE BRITISH CROWN

WHO GAVE THEIR LIVES IN BURMA AND ASSAM BUT TO WHOM THEFORTUNE OF WAR

DENIED THE CUSTOMARY RITES ACCORDED TO THEIR COMRADES IN DEATH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以圓形建築為中心的兩個側廊的各個方柱上,密密麻麻鐫刻著沒有墳墓的陣亡者姓名以及一些背景資料。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墓地中,每個陣亡者墳墓都是一個臥式的大約40X30釐米的墓碑,上面刻著陣亡者姓名、部隊、軍銜、陣亡時間等,有的還有親人或戰友留下的 “你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等話語。

墓碑上也有所屬團隊的標誌圖案,如獅子、彎刀和老鷹等;也有標誌死者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如“十字架”、“穆斯林經文”和克欽人的“彎刀”等;有少數墓碑上僅寫著,“印度軍隊計程車兵”,說明這是一位印度軍隊的無名烈士。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在墓地後邊的這面紀念碑上,記錄著各國軍團的名稱及軍官姓名。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桃將戰爭公墓大門旁邊的警示牌:

這個墓地是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犧牲的水兵、士兵和飛行員的永久安息之地,我們要求所有遊客在此參觀時都要尊重他們

未經許可禁止錄影

……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觀後感:

數萬遠征軍烈士同樣被葬在了異國他鄉成為了孤魂野鬼,他們何時也能有如此待遇啊?!

為了自由的人們而戰,他們的名字永垂不朽

附記、英聯邦戰爭墓地委員會:

英聯邦戰爭墓地委員會創建於1917年,是應英國貴族費邊·韋爾倡議成立的非政府組織。它管理2,500座墓地,其中葬有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170萬英聯邦戰士。委員會負責墓地和紀念牆的管理、維護、檔案整理等,總部在英國,並在法國、北歐、北非等國設分割槽辦公室。其資金主要是來自英聯邦各成員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和印度根據其墓地數,承擔相應的支出比例,英國佔了其中的近八成。2009—2010財年,委員會開支超過5,100萬英鎊。

所有被埋葬的死者都有詳盡的記錄,如:遺體在哪裡發現,轉往哪個公墓,再據此製作墓碑。未找到遺體的76萬人,名字被刻在失蹤牆上。委員會每年準備近4,000個新墓碑,安葬新發現的死者,更換舊墓碑。

在委員會官網資料庫中,有170萬人的具體資訊、2。3萬座公墓和紀念碑的具體地址。大部分犧牲者的詳細資訊都能在網站上查到,所有墓碑樣式統一。查詢烈士資訊包括:姓名、軍銜、服役編號、埋葬地、部隊番號、所獲勳章和死亡日期,有的還有年齡、祖籍、親屬資訊等。查詢結果可以以紀念證書的形式呈現,上面還會顯示其公墓、紀念牆或墓碑的照片。比如,在網站上查詢少尉艾登的資訊:皇家空軍志願後備隊62營,死於1945年6月23日,20歲,服役編號199961,葬於桃將公墓,墓地編號25。J。9-12(雖然他的父親安東尼·艾登曾是出任英國首相,但他並未得到特別的照顧)。

英國總部有30多名員工專門負責檔案資料維護和向諮詢的公眾提供資訊。2010年,委員會回覆了2。6萬封問詢信件、郵件和電話,約兩百萬人訪問其官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