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富吃肚仁兒、窮散丹”,原來老北京小吃也分貧富!

2022-02-05由 欣慰奉高跟鞋 發表于 美食

北京小吃品種繁多、名揚天下,您要是到了北京、不嚐嚐琳琅滿目的北京小吃,那誇張點兒說:跟沒來一樣!當然了,您說我就是來旅遊的,來看看,我不想吃,也不喜歡吃,那咱也沒槓抬!錯來北京小吃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喜歡的,最典型的就是豆汁兒,那味道之“酸爽”!雖被老北京人視為“本命食”,但外地(外國)來的朋友恐怕接受不了。

“富吃肚仁兒、窮散丹”,原來老北京小吃也分貧富!

此外您知道嗎?北京小吃也分窮富,當然現在不是這樣了,什麼人都能吃,與貧富無關,有的還入選了非遺,但是在過去,真的分窮吃和富吃!您比如說炒肝兒、滷煮、還有已近絕跡的羊霜腸兒,這就屬於窮吃食。過去的勞苦大眾吃不起大魚大肉,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內臟上(北京叫下水)下功夫。拿滷煮來說吧,它的前身是蘇造肉,是乾隆皇帝從江南帶回來的高檔食品,由於選料講究、工藝繁瑣,又是宮廷特供,那一般老百姓哪兒吃得起呀?所以後來就改造了一下兒,用豬下水代替五花肉,於是就變成了滷煮。

“富吃肚仁兒、窮散丹”,原來老北京小吃也分貧富!

因為下水的價格比起肉來還是要便宜的,但內臟也是肉啊!所以用它製作食物,既能解饞、價格還低。因此類似於這樣兒的小吃,過去都屬於“窮人樂”。那麼富吃食又有什麼呢?您比如剛才說的蘇造肉,還有豌豆黃兒、艾窩窩等等,這些東西本身就源自宮廷,加上製作精細,價格自然不菲,起碼兒得是有錢人才吃得起。不過也有不分窮富的,豆汁兒就是其中之一。豆汁兒本身就是很便宜的,材料不貴、加工也不難,在民間很是普及,但並不是清苦的百姓愛喝,宮廷的飯桌人家也上去過,所以在過去,豆汁兒屬於是“人儘可食”的。

“富吃肚仁兒、窮散丹”,原來老北京小吃也分貧富!

好比您穿綢裹緞兒的蹲在路邊兒來碗羊霜腸兒,一定會引人側目,但甭管您什麼身份,到小鋪子裡打豆汁兒沒人笑話。還有一種小吃跟豆汁兒差不多,無法將它明確的歸為窮吃還是富吃,但它本身自相矛盾,自己內部分“貧富”,那就是爆肚兒。首先說“肚兒”是什麼?其實肚兒就是動物的胃,豬肚兒就是豬胃、羊肚兒是羊胃。爆肚兒的原材料本身屬於下貨,如果按照上述標準來講,按說屬於窮吃食,但實在無法把它歸為“窮人樂”的行列裡。至於為什麼,您去找家爆肚兒店來上一份兒就明白了。

“富吃肚仁兒、窮散丹”,原來老北京小吃也分貧富!

也許爆肚兒不能算窮吃不僅是價格問題,其製作上的講究也是一方面。如今您吃涮羊肉的時候經常會買些百葉、毛肚兒之類,吃起來跟爆肚兒也差不多(也許就應該是),但其實過去賣爆肚兒和涮羊肉絕對是兩回事兒。羊肉講究的是涮,比煮、燉時間要短,但說白了也是煮,只不過不能太久而已;但肚兒的時間要更短(幾秒鐘的事兒),說白了就是開水燙熟的,講究個嫩字兒(老了也嚼不動),所以用這個爆字。涮羊肉的小料兒跟爆肚兒也不一樣,甚至連下筷子的方式都不同。

“富吃肚仁兒、窮散丹”,原來老北京小吃也分貧富!

涮羊肉的料講究鹹、鮮,以醬豆腐和韭菜花兒為主(最初甚至都不加芝麻醬),下筷子叫騎馬式——兩根兒筷子垂直夾住肉片兒、往碗裡蘸,蘸點兒就得,因為蘸多了鹹;而爆肚兒的小料兒講究香,以麻醬為主,醬豆腐、蝦油等為輔,下筷子的方式叫抬轎式——平著夾爆肚兒,蘸料時兜著底兒起。從這個角度說,涮羊肉吃的是肉,小料兒換成醬油、甚至撒點兒鹽花兒都能吃;而爆肚兒吃的料,小料兒不香就不好吃,不信您吃爆肚兒別蘸料、撒點兒鹽您試試好吃嗎!涮肉館兒裡可以賣切好的肚絲、百葉您自己涮,但是爆肚兒店就是爆肚兒店,不賣涮羊肉。

“富吃肚仁兒、窮散丹”,原來老北京小吃也分貧富!

那麼為什麼說爆肚兒本身分“貧富”呢?因為爆肚兒分很多種類,這一點也是爆肚兒最講究的。咱們現在說爆肚兒實際上只是個統稱、或簡稱,因為爆肚兒有三種做法:芫爆(芫爆肚絲都吃過吧?)、油爆、水爆。咱說了半天爆肚兒了其實是水爆羊肚兒的簡稱。牛羊這類反芻動物都有好幾個胃這您都知道,所以吃羊肚兒就分為了很多品種,據說早先共分九種:散丹、肚領、肚板、肚板芯、肚仁兒、蘑菇、蘑菇尖兒(也叫蘑菇頭兒)、食信兒、葫蘆。到如今有其中的五種入選了中華名小吃,同時也是眼下最常見的:羊肚仁,羊散丹、羊肚領、羊肚板、羊肚芯。

“富吃肚仁兒、窮散丹”,原來老北京小吃也分貧富!

剛才咱們提到的毛肚兒、百葉,那是牛身上的,牛肚兒當然也可以水爆,但牛爆肚沒那麼多種,因為僅牛百葉、牛百葉尖、牛肚仁、牛葫蘆頭比較適合水爆,其餘部位不宜汆水食用,比較厚而且韌勁兒大,氽的時間稍久就嚼不動,所以咱還是重點說羊肚兒。您吃水爆羊肚兒的時候也點名兒要百葉,那就外行了。因為牛的叫百葉,羊的得叫散丹,這是爆肚兒裡最常見的品種。所謂散丹(非要叫羊百葉也行),其實是羊的第三個胃,學名叫重瓣胃,個頭兒較大、出的多,價格相對便宜。爆散丹也就需要五六秒的時間,口感脆嫩,應該說是最經典的爆肚兒品種。

“富吃肚仁兒、窮散丹”,原來老北京小吃也分貧富!

不過由於散丹比較常見,價格也不高,因此當屬爆肚兒裡的“大路貨”,過去曾有“窮吃散丹”的說法兒;其實散丹不是最便宜的,最便宜的應該是食信兒。食信兒不是羊胃,而是羊的食管兒,口感較硬,“牙好、嘿、胃口就好”的、而且喜歡有嚼勁兒的人愛吃它,如今已不多見。此外肚板也不貴,它是緊挨食管兒的是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胃,學名瘤胃,肚板口感也較硬。這些都是過去很受窮人歡迎品種,那麼富吃什麼呢?“富吃肚仁兒”!剛才說的肚板有兩大塊,相連之處有一條較厚的肉峰,這個是肚領,口感很嫩;把肚領去皮,就是又白又厚的肚仁兒,這是爆肚兒裡最好的品種,也是最珍貴的,因為一隻上百斤的大羊也出不了幾錢,要湊一盤肚仁兒得多少隻羊?您琢磨價格便宜的了嗎?

“富吃肚仁兒、窮散丹”,原來老北京小吃也分貧富!

還有肚板芯,它是肚板的陰面肚板(肚板是陽面肚板),口感老嫩適中;還有蘑菇頭也比較金貴,羊的芻胃又軟又滑,口感似蘑菇,因此而得名,但蘑菇頭是芻胃底部,與腸道結合的地方,就那麼一小塊兒,也是很多隻羊才能湊齊一盤,口感老嫩適中,價格自然也不低。這些都是有錢人喜歡品嚐、也消費得起的爆肚兒品種。據很多老字號爆肚兒店說,清朝時很多貝子貝勒也是他們的座上客,普通百姓想要解解饞也沒問題,因此您說爆肚兒算窮吃還是富吃?

“富吃肚仁兒、窮散丹”,原來老北京小吃也分貧富!

當然了,不管是所謂的“富吃肚仁兒、窮散丹”、還是“老北京小吃分窮富”,這都是舊社會的現象,如今人們生活水平早就提高了,再也沒有這種劃分或說法兒了。不過需要提醒您的是:爆肚兒好吃、鮮脆而不油膩,營養也很豐富,含有鈣鐵鈉鉀等微量元素和蛋白質,據說還能治胃病,食之乃一大樂事;但是它的熱量和膽固醇含量還是很高的,不大符合現代人的養生理念,因此不宜過多食用。

注:插圖及封面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