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現在的豬肉,可不是古時候的豬肉了

2022-02-03由 遇見川歌 發表于 美食

今天豬肉降價了嗎?

「再不買,就怕過年又漲價了……」

現在的豬肉,可不是古時候的豬肉了

還記得陽臺掛臘腸的大戶人家嗎

啊,中國人為啥這麼喜歡吃豬肉?!

很多人會說,豬肉比牛羊肉便宜,實惠嘛。

但你可能不知道,豬肉便宜,只是近幾十年的事。

現在的豬肉,可不是古時候的豬肉了

再往上數數,從明朝到近代五六百年間,豬肉經常賣得比牛羊肉更貴。

有沒有便宜的時候呢?也有,唐宋時期的豬肉特別便宜,但那是因為當時的人都追捧羊肉,尤其是王公貴族,幾乎不怎麼吃豬肉。

那,豬肉是怎麼變成中國人的主流肉食的?

今天就來八卦一下,豬豬打敗競爭對手,坐上餐桌C位的神奇逆襲史。

現在的豬肉,可不是古時候的豬肉了

古人吃的肉裡,牛肉最少見。因為耕牛珍貴,很多朝代都有禁止殺牛的法律。

在唐朝,由於受草原民族的影響,當時中原地區的餐桌上,主角通常是

羊肉

唐朝的皇室、貴族、官員都愛吃羊。宮裡最高規格的「燒尾宴」,基本上就是羊肉開會:

魚羊醬、烤全羊、拌羊舌、羊肚絲、羊骨髓、羊油烹甲魚……

現在的豬肉,可不是古時候的豬肉了

中唐壁畫《野宴圖》

當時還有一道從隋朝傳下來的名菜「渾羊歿忽」,做法特別野:

把大鵝宰了去內臟,肚子裡填肉和糯米飯,再宰一隻羊,把整隻鵝塞到羊肚子裡,縫起來烤。烤熟了就把羊肚子剖開,取鵝肉吃。

相比之下,豬肉簡直就是餐桌上的小透明。

舉個栗子,唐朝政府每個月會向親王發放二十隻羊、三十條魚。豬肉呢,只有六十斤——還不到一頭豬的肉量。

現在的豬肉,可不是古時候的豬肉了

當時的人還覺得,多吃豬肉對身體不好。

大詩人杜牧有個朋友叫邢群,特別愛吃豬肉,一天要吃兩三頓。杜牧專門寫信勸他少吃點,說豬肉會導致「閉血脈、弱筋骨、壯風氣」,容易讓人得「風病」。

為什麼杜牧會記下這個故事呢?因為邢群后來真的中風去世了,杜牧給他寫了篇墓誌銘……

現在的豬肉,可不是古時候的豬肉了

到了宋朝,豬肉的地位還是比不上羊肉。

宋神宗時期,御廚一年要用掉43。4萬斤羊肉,而豬肉用了4000斤,只夠得上羊肉的零頭。

南宋時期,蘇軾流傳下來的文章成了考試必備篇目。民間勸書生努力應考的歌謠,都用羊肉作為誘餌:

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

就是說,把蘇軾的文章背熟了,考取功名,成了達官顯貴,就能吃得起羊肉。考不上,你就跟大家一起喝菜湯吧。

現在的豬肉,可不是古時候的豬肉了

問題是,蘇軾自己都一度吃不起羊肉。他曾經被貶黃州,就是現在的湖北黃岡。當地出產很好的豬肉,價格也便宜,但富人都吃羊肉,窮人才會去買豬肉,隨便弄熟就吃,味道實在不怎麼樣。

於是,買不起羊肉的蘇軾,就成了豬肉野生推廣大使。他研究出微火慢燉豬肉的方法,推出大名鼎鼎的東坡肉:

現在的豬肉,可不是古時候的豬肉了

還寫了一篇《豬肉頌》作為廣告文案: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但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就算蘇軾這麼賣力為豬肉站臺,就算後來南宋戰亂頻仍,朝廷偏安一隅,羊肉依賴進口,價格飛漲,很多人不得不開始吃豬肉——

大家心裡依然覺得:嗯,還是羊肉香。

現在的豬肉,可不是古時候的豬肉了

太湖地區的

湖羊

,相傳就是宋室南遷時帶過來培育的品種

元朝是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羊肉當然還是老大。一直等到明朝,豬肉才開始逆襲,地位正式超過了羊肉。

為什麼呢?因為北方的地越來越少,人口卻越來越多了。

來看看唐朝和明朝的疆域對比:左:橙色為唐朝盛時統治較穩定的區域 右:紫色為明朝萬曆年間有效控制的區域

圖源維基百科,唐朝地圖作者玖巧仔,明朝地圖作者kallgan

沒有了北方廣闊的草場,在南方養羊,是件很麻煩的事情。

田地都用來種糧食了,餵羊的草料就得花錢買,據明代《沈氏農書》記載,在江南養11只羊,一年要耗掉一萬五千斤草料,光是飼料成本都得六兩銀子。

另一方面,明朝人口開始迅速增長,最多的時候,可以達到1-2億。人多地少,也沒那麼多空地來放羊。

相比之下,養豬就簡單得多:你只要在屋子邊上弄個豬圈就好了。陶豬圈模型

豬是雜食動物,吃東西不挑,家裡的剩飯剩菜都可以丟給它消耗,也幾乎不費什麼飼料錢。

明朝甚至有人捉蝗蟲來餵豬,餵了十來天,豬豬就從二十斤長到了五十斤……

另外,豬的產肉量高、繁殖能力強,豬糞還可以用來施肥——反正,怎麼算都很划得來。羊一胎生兩三隻,豬豬一胎能生六七隻甚至十幾只!

養豬業日益興盛,願意吃豬的人越來越多,豬肉就……賣得比羊肉貴了。

我們回頭看看北宋末年:因為戰亂,當時開封城裡物價奇高,豬肉一斤六千文,羊肉一斤八千文。豬肉再怎麼貴,也沒貴過羊肉去。

但在明代萬曆年間,牛羊肉一斤只賣十文,而豬肉一斤十四文,是牛羊肉的1。4倍。

豬豬:

明朝關於豬肉還有個小插曲。正德年間,明武宗朱厚照頒佈了一條震驚全國的法令,禁止民間養豬:

時上巡幸所至,禁民間畜豬,遠近屠殺殆盡,田家有產者,悉投諸水。……養豬之家,易賣宰殺,固系尋常。但當舟本命,既而又姓,雖然字異,實乃音同,況兼食之隨生瘡疾。宜當禁革,如若故違,本犯並連當房家小發遣極邊衛,永遠充軍。

大概就是說,我屬豬又姓朱,你們都要給我避諱。再說吃豬肉容易生瘡,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大家以後都不許養豬,有違反的,全家老小拉去邊疆充軍!

老百姓被迫宰殺、埋掉了很多豬豬,這對養豬業的打擊,可能比如今的豬瘟還嚴重。

但人們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豬肉,有些人偷偷挖地下室來養豬,也有官員上疏反對禁令。當時,皇家祭典要用到豬、牛、羊「三牲」,結果禮部找不到豬來祭祀,場面一時非常尷尬。

迫於多方壓力,明武宗的禁豬令只實行了三個月,就默默取消了。

清朝的豬豬更了不起。因為滿族人有養豬吃豬的悠久傳統,豬肉成了清朝宮廷裡最受寵的肉。

請看,乾隆皇帝除夕家宴的食材單:

豬肉65斤、豬肘3個、豬肚2個、小肚子8個、膳子15根、野豬肉25斤、大小豬腸各3根肥鴨1只、菜鴨3只、肥雞3只、菜雞7只、關東鵝5只、羊肉20斤、鹿肉15斤、野雞6只、魚20斤、鹿尾4個

清朝宮廷的祭祀典禮,更是把豬肉地位抬到了空前的高度。

滿族人信奉的薩滿教,有殺豬祭神的傳統,宮裡幾乎每天都會舉辦祭儀,一年下來要用掉一千三百多頭豬。

每天凌晨,紫禁城東華門一開,運送祭神黑豬的車總是第一個進宮,其他官員都得排在豬豬後面。

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黑豬,會被抬到坤寧宮,經過奏樂、禱祝等一系列儀式之後,現場宰殺。宮裡有兩口大鍋,宰好的豬不切分,一整頭「咕咚」丟進去煮。煮好之後,再由太監、侍衛分食。

坤寧宮理論上是皇后正殿,但因為變成了殺豬場所,清朝皇后大多不住這裡

要是遇上春秋兩季的大祭,皇帝還會率領諸王大臣一起吃肉。能在坤寧宮裡坐著吃祭神肉,對臣子而言是極大的榮寵,可以寫進簡歷裡炫耀的那種。

引自傅耕野《徐世昌軼聞數則》。 文史資料選輯 第34輯[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8。08。 P161

皇家親自帶貨,效果自然拔群。乾隆年間,袁枚寫《隨園食單》,已經把豬肉單獨列成《特牲單》,說「豬用最多,可稱廣大教主」,足足介紹了43種豬肉做法。

而牛、羊肉,只能跟鹿肉一起,列在《雜牲單》裡了。

豬肉的流行程度,也體現在價格上。嘉慶、道光年間,牛羊肉一斤30-50文,而豬肉一斤要50-60文,貴的甚至能賣到80文。

近代的情況也差不多。民國元年,廣州一斤豬肉平均賣0。28圓(銀元),羊肉每斤0。25圓,而牛肉只要0。15圓。

民國十九年,河北張家口的豬肉零售價是0。26元一斤,牛肉和羊肉分別是0。17和0。198。

民國時期的豬肉鋪

既然豬肉比牛羊肉貴,為什麼大家還是願意買它?

因為油水多,頂飽。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吃肉是件奢侈的事,逢年過節才捨得多買點。而豬肉脂肪相對充足,能填肚子,肥肉還可以用來煉豬油。

所以,即使豬肉價格比別的肉類高,它依然穩居人們餐桌的C位。

直到近幾十年,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了,肥豬肉的價格才落下來,居於牛羊肉之後。

不過,看看今年的肉價,我們或許又可以感受到久違的春節氛圍了——

就是那種,平時吃不起豬肉,過年終於捨得買上幾斤的體驗。

這年味兒,一定特別濃厚吧:)

參考文獻:故宮博物院編。 明清宮廷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1輯[M]。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11。04。張淑媛,張淑新著。 紫禁城內外 皇朝·關帝·驢窩子[M]。 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1996。01。餘耀華著。 中國價格史 先秦-清朝[M]。 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 2000。10。白壽彝總主編;周遠廉,孫文良主編。 中國通史 17 第10卷 中古時代 清時期 上[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06。河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 責任編輯何瑞桐。 河北省志 第50卷 物價志[M]。 1994梁力編。 羊城滄桑 3[M]。 2014陳寶良。明代的物價波動與消費支出——兼及明朝人的生活質量[J]。浙江學刊,2016(02):87-96。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