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古人的麵食,原來都叫“餅”!

2021-12-17由 燕趙節度使 發表于 美食

餅,是我們中國人經常吃的麵食之一。我們現代人對“餅”的理解就是扁圓形的面制食品,如大餅、燒餅、煎餅、月餅等。但古代的餅卻和我們今天所說的餅差別很大。

餅,是我國古代麵食的總稱。

在《說文解字》中解釋:“餅,面餈也。”

餈,後來寫作餈,就是把稻米搗碎後,加上水製成的食物。

現在南方有一種食品叫餈粑,就是一種以糯米為主要原料做成的食品,“糗餌粉餈”。

古人以五穀雜糧為主食,所謂五穀,指的是稻、黍、稷、麥、菽(另說是指麻、黍、稷、麥、菽)。在先秦時期,由於還沒有發明石磨,無法把五穀磨成粉,所以食物基本上是蒸、煮、烤等。

先秦典籍中,只有在《墨子·耕柱篇》中“見人之作餅,則還然竊之”出現過“餅”字。這也是關於餅的最早的記載。

大約到了戰國末期,工匠們發明了石磨,可以輕鬆的將五穀研磨成粉,人們才開始吃上了粉類製作成的食物,之前的蒸煮的“粒食”逐漸退下餐桌。也就在此時,餅這種食物才普及起來。

古人的麵食,原來都叫“餅”!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孫叔敖相楚,棧車牝馬,糲餅菜羹,枯魚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飢色,則良大夫也。”證明戰國後期餅已經很常見了。

1968年,在河北省保定市滿城漢墓中,出土了一架石磨,距今約2100年。這是我國迄今所發現的最早的石磨實物。

到了漢朝初年,文獻中關於餅的記載就非常多了。

《西京雜記》記載,劉太公當了太上皇,但宮中繁文縟節極多,讓種了一輩子地的劉老漢十分不習慣。大孝子劉邦便在關中仿照故鄉沛縣豐邑建了一座新城新豐邑,這座新城和老家豐邑的佈局一模一樣,連酒肆、餅鋪等按照原樣建造。從記載中我們可以得知,當時賣餅已經成為一個行當,餅已經成為大眾食品。

西漢後期史游所著《急就篇》記載: “餅餌麥飯甘豆羹”, 將餅列在人們日常食物第一位。

魏晉以後,隨著麵粉加工手段的進步,餅的做法更多。晉朝人將水煮、籠蒸、火烤、油炸的麵食統稱為“餅”。

東晉名士束皙的《餅賦》中提到的麵點就有10多種,如曼(饅)頭、“牢丸(類似於今天湯圓、糰子、包子)”、“豚耳、狗舌之屬(類似於油炸‘貓耳朵’、油酥‘牛舌餅’一類)”、“薄壯”、“起溲”、“湯餅(若今湯麵、扢搭湯、片兒湯一類)”等,都屬於餅類。

北魏農學家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餅法》中記載的麵食更是超過20種,有蒸餅、湯餅、胡餅、燒餅、髓餅、乳餅、膏環等不同麵食。

當時的餅主要有以下四種,火烤的叫燒餅,蒸的叫蒸餅,烙的叫胡餅,煮的叫湯餅。

宋人黃朝英 著的《靖康緗素雜記·湯餅》“餘謂凡以面為食具者皆謂之餅,故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水淪而食者呼為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為蒸餅,而饅頭謂之籠餅是也。疑此出於漢魏之間。”

蒸餅

就是把麵粉製成餅坯,然後放到籠屜中蒸熟食用。

剛開始這種餅是死麵的,比較硬,口感不是很好。

後來人們掌握了發酵技術和控制火候,開始製作發麵餅,又叫“起麵餅”。蒸餅經過發酵後,蒸出來餅酥軟適口,而且花樣更多,大受歡迎。

《晉書·何曾傳》:“蒸餅上不坼十字不食。”意思是蒸餅出籠後,如果餅上沒有十字裂紋,何曾就不吃。這種裂紋蒸餅,其實就是後世的“開花饅頭”。

十六國後趙君主石虎“好食蒸餅”,並且吃法更為講究,“常以幹棗、胡核瓤為心蒸之,使之坼裂方食”。這種包裹果肉的蒸餅,就是後世“包子”的雛形。

《太平御覽》引《趙錄》記載,石虎“好食蒸餅,常以幹棗、胡桃瓤為心蒸之”。

蒸餅的形狀也不斷改進,由原來的扁平變成了圓形。

相傳諸葛亮南征孟獲,發現南疆當地人用人頭祭祀,大為驚駭。於是諸葛亮讓當地人用麵粉製成饅頭代替人頭祭祀,稱為叫饅(蠻)頭。

北宋高承《事物紀源》卷九“饅頭”條引《稗官小說》雲:“諸葛武侯之徵孟獲也,人曰蠻地多邪術,須禱於神,假陰兵以助之。然蠻俗必殺人,以其首祭之,神則向之,為出兵也。武侯不從,因雜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像人頭以祠,神亦向焉,而為出兵。”

後人稱為饅頭(饅頭”,或說為“蠻頭”之“蠻”的音轉;或說為欺瞞之“瞞”的音轉)。

《餅賦》中載有:“於時享宴,則曼頭宜設。”可見早在一千六百年前的晉代,曼頭(饅頭)就當時人民普遍食用的食物了。

古人的麵食,原來都叫“餅”!

在很長時間裡,蒸餅和饅頭是混稱的,不分彼此。

陝西有一種美食,叫肉夾饃,其實就是燒餅夾肉。可見在現在的一些地區,饃(饅頭)和燒餅也沒什麼區別。

古人的麵食,原來都叫“餅”!

由於蒸餅是在籠屜中蒸制而成的,所以到了唐代又被稱為籠餅,品種花色眾多。

有名為“單籠金乳酥”的加有酥油的蒸餅,“但用獨隔通籠,欲氣隔”;

有“素蒸音聲部”蒸餅:“面蒸,象蓬萊仙人,凡七十事”,即用面捏成蓬萊仙人的樣子,共七十件;

有的籠餅還添加了蔥、肉等為餡,成了餡餅,更受歡迎。

據唐人韓琬《御史臺記》載,武周時期,有位侍書御史侯思止非常喜歡吃蒸餅。因餅鋪所賣的籠餅蔥多肉少,讓他吃的十分不過癮,所以他吩咐家裡的廚師:“與我作籠餅,可縮作蔥”就是說給我作籠餅的時候,少加點蔥,多加點肉,所以被人戲稱為“縮蔥侍御史”。

古人的麵食,原來都叫“餅”!

同樣是武周時期,令史張衡就因退朝時,飢餓難耐,忍不住在路邊買了蒸餅,邊走邊吃,結果被御史彈劾。

因為唐朝前期官員禁止在路旁就食,因為有礙朝廷的臉面,這個禁令直到安史之亂後的肅宗、代宗時期才解除。

宰相劉晏有一次五更入朝,又餓又冷,路上見有人在賣熱氣騰騰的蒸餅,便買來吃。他用袍袖包著蒸餅邊邊吃邊向同行大臣炫耀:“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到了宋朝時,蒸餅又被稱為炊餅。

宋人吳處厚《青箱雜記》:“仁宗廟諱貞(應作‘禎’),語訛近蒸,今內廷上下皆呼蒸餅為炊餅。”

因為宋仁宗名叫趙禎,“禎”與“蒸”音近,當時宋人為了避諱,就把蒸餅改稱為炊餅。

炊餅就是饅頭。

所以說武大郎賣的炊餅是饅頭,不是燒餅……

烤餅

漢唐時期,國力強盛,絲路大開,許多西域人遷居長安,帶來了許多中亞特色的食物,其中一種就是“胡餅”。

這種餅不是放在籠屜裡蒸制,而是先用麵粉和水製成餅坯,上面再撒一些芝麻(當時叫胡麻),然後放在火上烤或烙子上烙熟。

因為餅上有芝麻,所以也叫麻餅、胡麻餅、摶餅。

古人的麵食,原來都叫“餅”!

古人的麵食,原來都叫“餅”!

古人的麵食,原來都叫“餅”!

這種胡餅外酥裡嫩,香脆可口,成為長安吃貨們追捧的美食。

《續漢書》稱“靈帝好胡餅,京師皆食胡餅”。

唐朝時,長安城中以輔興坊的胡餅店最為有名。

白居易離開京城去外地做官,還念念不忘長安的胡餅。他曾寫過一首詩《寄胡餅與楊萬州》:“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可見大吃貨白居易居然在當地做胡餅解饞。

湯餅

麵條、面片兒、餛飩、餃子、湯圓,這些水煮帶湯的麵食,統稱湯餅,又叫索餅、水溲餅、水引餅等。

面片兒

湯餅的做法很簡單,燒一鍋水,水沸後,一手拖著面坨,一手撕下一小塊面,在鍋邊按扁,然後丟到水中。等煮熟後撈上來食用。因為用手託著,所以叫“飥”。

“飥”就類似於今天的面片湯、刀削麵或貓耳朵。

古人的麵食,原來都叫“餅”!

《餅賦》說:“面迷離於指端,手縈迴而交錯”。

做法和今天西北、山西一帶揪面片兒一樣。

後來人們發明了擀麵杖,可以把面坨擀成麵餅,然後再用菜刀切成細條,在放入鍋中煮食。

因為不用再用手託,所以叫“不飥”,又寫成“餺飥”,後來就成了今天的麵條。

麵條又叫索餅。

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說:“餺飥,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

《餅賦》中說:“玄冬猛寒,清晨之會,涕凍鼻中,霜凝口外,充虛解戰,湯餅為最。”

可見在寒冬臘月裡,吃一碗熱騰騰的湯餅,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齊民要術》記載:“挼如箸大,薄如韭葉,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

《傷寒論》說:“食以索餅”。

《清異錄》曾記載:“金陵士大夫家,溼面可結裙帶”。

麵條因為長而細,諧“長壽”(長瘦)音,所以在古人過生日時,都要吃麵條,稱之為長壽麵。類似於今天吃生日蛋糕。

《唐書·王皇后傳》說:“獨不念阿忠脫紫半臂易鬥面為生日湯餅耶?”

宋樓鑰《北行日錄》說:“乾道五年十一月十五日,生朝作湯餅。”

《大明會典》:“皇太后壽旦,正統間,有壽麵”,“東宮千秋節,宣德間,有壽麵”。

這些都是古人吃麵條祝壽的習俗。

古人的麵食,原來都叫“餅”!

古人的麵食,原來都叫“餅”!

餛飩

顏之推說:“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他所說餛飩類似於今天的餃子。

古時候餛飩專門在冬天吃,薄皮、肉餡,既驅寒,又解饞。

漢代楊雄《方言》的中記載:“餅謂之飩”,“或謂之餛”。

《一切經音義》引《廣雅》:“餛飩,餅也。”。

《武林舊事》說:“冬至享先,則以餛飩。”

《劍南詩》自注也說:“鄉俗歲日必用湯餅,謂之冬餛飩,夏餺飥。”

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也是從那時流傳下來的。

古人的麵食,原來都叫“餅”!

湯圓

《老學叢談》說:“牢九者,牢丸也。即蒸餅。宋諱丸字,去一點,相承已久。”

《餅賦》:“四時從用,無所不宜,唯牢丸乎!”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酒食》:“籠上牢丸,湯中牢丸。”

宋 蘇軾 《遊博羅香積寺》詩:“豈惟牢九薦古味,要使真一流仙漿。”

牢丸(牢九)即是湯圓,意思是封合牢而呈丸狀之意。

湯圓意味新的一年閤家幸福、團團圓圓,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特色美食。而在南方某些地區,人們在春節的時候也會習慣吃湯圓。

古人的麵食,原來都叫“餅”!

另一說牢丸是包子。

我國地大物博,從西北的沙漠戈壁,草原綠洲,到中原的萬里大平原,再到東南的水鄉沿海,物產極為豐富,有數之不盡的食材,各大菜系的美味佳餚令人垂涎三尺。

作為一個吃貨生在中國,真是三生有幸!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