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改革需要哪些條件?

2022-01-10由 李子暘 發表于 歷史

改革需要哪些條件?

明朝的嘉靖皇帝,在歷史上的名聲並不好,其實,他是明朝少有的有為之君之一。如果沒有他推行的改革,明朝可能早就滅亡了。

01

雖然明史這幾年成為熱點,但一般人心目中對明史的印象,恐怕還是以兩頭為主,開國的朱元璋、朱棣“二祖”和最後的亡國之君崇禎知名度最高,萬曆因為《萬曆十五年》,也算出了名。其他那些明朝皇帝,形象就不是那麼清晰了。

這樣一來,有一個有為之君——明世宗嘉靖皇帝就被埋沒了,或者說被誤會了。誤會的主要原因就是“大禮議”。

“大禮議”差不多是嘉靖剛當上皇帝頭幾年中朝廷的頭等大事。這事是這樣的:明武宗,也就是那個精力充沛、自封大將軍並要帶兵去打仗的正德皇帝,既沒有子嗣,也沒有親生兄弟,同父異母的兄弟也沒有,也沒留下話說皇位傳給誰,突然患病,很快死了。

大臣們只好在宗室裡找皇位繼承人。找來找去,按照兄終弟及的原則,選中了正德皇帝一個叔叔的兒子,也就是堂弟朱厚熜繼位。正德皇帝名叫朱厚照,二人都是厚字輩的。

被選為皇位繼承人,朱厚熜就來到京城準備繼位。沒想到大臣們提出一個條件,他們要求朱厚熜給自己辦個過繼手續,把自己過繼給正德皇帝的父親(明孝宗)當兒子,不再認自己的親生父母(當時朱厚熜的父親已經去世,母親還在),這樣就理順了繼承關係。

對此他,朱厚熜嚴詞拒絕。他不但堅決不改換父母,還要追認自己的親生父親為“皇帝”。於是,就圍繞著朱厚熜到底應該算是誰的兒子這個“大禮”,朝廷百官分成兩派,激烈爭論了很長時間。這就是所謂“大禮議”。

一般的歷史書往往把朱厚熜堅持較這個勁,貶低為無謂的好面子或者虛榮心,進而認為朝廷上下為這種虛名之事爭論了幾乎二十年,分裂為兩派大打出手,是明朝政治荒唐的表現。看,從皇帝到大臣,不幹正事,沉迷於這種無聊的名分之爭。這不是一幫“無事忙”麼。

再加上嘉靖皇帝后來有幾件醜聞,包括差點兒被宮女們勒死,重用大反派嚴嵩,晚年沉迷道教不理朝政等等,於是,嘉靖皇帝基本上被歸入“明朝那些沒志氣的懶皇帝”之列,歷史形象的檔次,實在不高。

其實,嘉靖皇帝是明朝少數有為之君之一。後來的張居正就把嘉靖皇帝和太祖成祖“二祖”並列,實際上,張居正那著名的“一條鞭法”改革,是嘉靖皇帝時期提出來並開始改革的。張居正並非改革的開創者,而是繼承和發揚光大者,並且,在改革的某些方面,張居正做得還不如嘉靖皇帝好。

那麼,一個有為之君為什麼要執著於“大禮議”這種虛名之事很多年呢?

02

對此的回答就是,“大禮議”可不是什麼虛名之事,而是嚴肅的、重要的、關鍵的政治鬥爭。正是因為嘉靖取得了這場關鍵的政治鬥爭的勝利,才有條件推行重要的改革,興利除弊,成為一代有為之君。

“大禮議”之爭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搶到了“大旗”

正德皇帝的父親,也就是大臣們要求嘉靖認的爹,是孝宗,孝宗之前是憲宗,再往前是代宗英宗宣宗等等。這些皇帝一般人都不熟悉,甚至完全沒聽說過。這也不奇怪。這幾位王朝中期的皇帝,確實做事不多,說是混日子也差不多。

經過這幾位王朝中期的皇帝,太祖成祖“二祖”勵精圖治、開疆拓土、建功立業的創業精神已經所剩不多。朝政各方面都漸漸紊亂,國家顯露出衰落之相。到了自封大將軍的正德皇帝,可以說明朝已經有了敗亡之相。幸好那時候滿洲還沒興起。如果那時候就有努爾哈赤式的人物帶兵就打過來,明朝應該早就滅亡了。

大臣們之所以堅持讓嘉靖認孝宗為父,是為了用“大宗”壓住“小宗”,也就是把嘉靖這個外藩“小宗”納入孝宗-武宗這一系當中去。這可不僅僅是為了“禮”,更重要的為了保持政策的延續性,也就是讓嘉靖把前面幾位中期皇帝的守成原則繼承下去。

嘉靖拒絕認孝宗為父親,也就等於拒絕了來自“大宗”的吸納之意,而要確立自己獨立的政治路線。這個路線,當然也不是憑空而來,而是追溯到太祖成祖的“二祖”時期。這就是嘉靖透過“大禮議”搶到的“大旗”

對政治操作來說,搶佔道義制高點非常重要,否則就是名不正言不順,繼而就是事不成。對改革者來說,“搶大旗”尤為重要。沒有大旗,改革的困難就會多很多,甚至完全辦不成。有趣的是,古今中外,改革者搶佔的大旗,往往來自更古老、更起源的某個時期。崇古而抑今,是很多改革者慣用的手法。

歐洲文藝復興是這方面典型的例子。其實,文藝復興的內容是全新的,和古代沒多少共同點,歐洲新興的資產階級之所以強調“復興”,就是為了援引古希臘古羅馬為自己的“大旗”,以擺脫宗教勢力強大的中世紀的桎梏。

當代的美國保守主義者也經常大聲疾呼“回到國父”,也就是回到美國國家的立憲時期,追尋立憲者——美國國父們的本意。其實,現在的美國,和建國之初的美國差別很大。當代美國社會的問題,美國國父們當初根本就想不到,更不可能預先在憲法中就給出解決方案。所謂“回到國父”無非是為了搶大旗,搶到大旗以後就可以“舊瓶裝新酒”,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了。

對嘉靖皇帝來說,“二祖”就是他推行改革的道義來源。把自己的改革解釋為“回到二祖”,在明朝社會,就有了最高的合法性和正當性。所以,他絕不能認孝宗為父。這不僅是孝義倫理問題,更是政治路線的選擇問題。只有在“大禮議”中獲勝,嘉靖皇帝才能有改革的空間。

二、大改革必須先要大換血

在“大禮議”中,朝廷官員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原大學士楊廷和為首,要求嘉靖改換門庭認新爹。楊廷和歷任憲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不僅態度上傾向繼續守成,而且,由於官場千絲萬縷的關係,即使他想改革,也顧忌很多。

比如明朝的內閣,到楊廷和為大學士時,已經形成傳統,內閣成員只從翰林院選拔。“二祖”時期並無此規定。這個傳統是後來漸漸形成的。有了這個傳統,內閣就成了一個“近親繁殖”的小圈子,彼此都是翰林院中的師生師兄弟,外部的新鮮血液無法進入。這是明朝中期政治漸漸消沉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派則站在嘉靖皇帝這一邊,支援他堅持認親生父母。這一派官員中的很多都是從地方新到中央不久,和楊廷和等老臣還不熟悉,沒進入他們那個小圈子,屬於新興勢力。

這兩派官員長期互相爭論,勢不兩立。結果就是,當嘉靖最終取得了“大禮議”的勝利以後,楊廷和這一派,從人事上也就基本被清除了。楊廷和被削職為民,不久死去。而對立的另一派佔了上風,紛紛入閣拜相,擔任各種重要官職。

看起來,這似乎之事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再演,其實,有更深的作用。

如果沒有“大禮議”,楊廷和多半會繼續當他的大學士。嘉靖這個“外藩小宗”,在這個四朝老臣面前,權威性和能動性都嚴重不足。再加上圍繞楊廷和的一幫大臣和他同聲同氣,大的改革舉措就很難推出,比如打破內閣成員只能來自翰林院這種傳統,恐怕就很難做到。

因為“大禮議”,這批官員和嘉靖算是徹底鬧翻,很難合作,只能一拍兩散了。這樣一來,客觀上就把朝廷中不支援嘉靖帝,以及和現有政治格局利益密切的官員都清除了。換上了一批新人,不但換了新人,這批新人還是堅決支援嘉靖,和嘉靖共同奮鬥過、有戰鬥的友誼。這就讓君臣之間的互信水平很高。換句話說,嘉靖不但取得了“大禮議”的勝利,還就此擁有了自己的班底。

還有一點,新換的這批人,很多的都是來自地方來自基層。他們對明朝政治各方面的弊端和缺陷的瞭解,比那批一直在京城、遠離基層的老人要多得多。加之這批新人不受既有政治結構利益關係的羈絆,明朝政治,就此注入了寶貴的新鮮血液。這些人事變化,顯然很有利於推行深入的改革。

03

用當代政治術語表達就是,“大禮議”讓嘉靖皇帝在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兩方面都為改革做好了準備。接下來的改革,就水到渠成了。

果然,在嘉靖執政前半段,他在吏治、科舉、土地制度、稅收制度、節制宗室、控制內廷宦官等多方面都做出了深入改革。遺憾的是,在嘉靖執政後半段,改革漸漸廢弛,沒能堅持到底。

雖然如此,仍然可以說嘉靖“挽救了”大明朝。那些醜化嘉靖的觀點忽略了基本的事實。嘉靖執政時間很長,長達45年,僅次於後來萬曆的48年。如果嘉靖沒能推行深入的改革,以正德皇帝留下的那個爛攤子,明朝絕無可能再堅持一百多年。明朝又延續了一百多年這個事實本身,就是嘉靖改革成功和成效的最大證據。

此外,嘉靖長達45年的執政,朝中卻無劉瑾、魏忠賢那樣的“大鐺”,還啟動了重要的“一條鞭法”改革,也是改革成功的重要證據。

當然,本文的重點不是為嘉靖“翻案”。本文的重點在於透過對嘉靖一朝改革和“大禮議”的關係,分析成功改革的一些重要規律。而這些規律,並不僅僅適用於古代或者政治,而適用於任何人類社會的重要變革。

不過,嘉靖改革對明朝的作用和意義,還另有一層含義在其中,值得繼續分析,這個,下篇文章再說吧。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李子暘”

作者其他熱文:

同為追趕戰略,中蘇為何一成一敗?

蘇聯是怎樣死於石油的(2)

蘇聯是怎樣死於石油的(1)

蘇聯是如何死於石油的(3)

平靜的世界被打碎了——中國的發展成就對社科理論的挑戰

院士扶貧怎麼也那麼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