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小架拳斷勁初探

2021-12-28由 武博功夫 發表于 歷史

打拳時,有的人就會斷勁,特別初學者。尤為小架拳。 斷勁是思想意識沒有把一套太極拳看成是一個整體,而是當成了一個一個單獨動作,這個動作完成了,再進行下一個動作,這是其一。

動作轉換時,沒有松沉,尤其是各個關節部位在沒有松沉的情況下,就急於變換下一個動作,也就沒有明白小架的技術要領,這是其二。

小架拳斷勁初探

動作不圓活,直出直入,稜角明顯。特別是在推手,就能看出在那個地方斷勁。閉上眼,聽這對方的勁,如果對方步已經上來,你不知道,就說明底下的勁沒斷,反之,你知道他的重心起伏,說明有斷勁。拳架的一招一式,承前啟後,在轉關的時候,尤為注意,那地方有沒斷勁。搞好這些,就跟練推手一樣,能化則能打。

解決斷勁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意念的問題

太極拳的一個套路儘管是由許多動作組成的,但是我們應當把它看成一個整體,也就等於是一個很長的動作。太極拳的一個套路,就像一碗麵條,這碗麵條不是許多根,而是一根很長很長的麵條。我們也可以把它比喻成一輛汽車,只要汽車發動開始前進,中間不能出現停車再重新啟動的情況,只能是速度的調整,一直到達終點。練太極拳就是這樣,動作之間的變換,不要把它看成是一個動作完成了,再重新開始下一個動作,這樣想,就斷了,是思想意識斷了,動作也就出現了停頓。我們練拳應當是,把每一個動作的結束看成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這樣就會不斷勁,有連綿不斷的感覺。

小架拳斷勁初探

  二、動作轉換問題

太極拳的動作,有前進,有後退,都在步法,從下肢看,它的主要變化就是步法虛實的轉換,轉換中必須松,才有可能不斷勁。步法轉換,後胯,是一種不放鬆的狀態,是頂著的,這樣做不但是斷勁,而且還會出現動作的起伏。正確的方法應當是,先把後腿的膝關節和髖關節松再重心後移,這就不會出現斷勁的現象了。所以,不論是進步還是退步,或者是平行步,在虛實轉換中都需要先松,再移動。小架拳是後面合住,前面才能合。後面不合,前面合,是單合。也是斷勁。

  三、動作不要出現稜角

前面提到的是腿上的轉換變化,而太極拳的動作,除了腿上,在其他許多部位都有轉換變化的問題。比如:手上的動作,由前推變為後帶;野馬分鬃,手分開後,轉換為合抱;透過前胯的合,把後腿帶上來。前襠不合,直接上後腿,就是斷勁。如果不注意這些變換,都會產生稜角,也就出現了斷勁。解決這些斷勁的方法是避免直出直入,在方向需要改變時,加上一個松合轉換,也就是沿著原有方向繼續延伸,然後用一個微小的圓弧轉接而成。也就是小架常說的欲前先後,欲左先右。這中間還要特別注意腰部的轉合。這就是小架拳的技術含量。

小架拳斷勁初探

太極拳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勢斷勁不斷,勁斷神可接。”就是說動作的外形似乎完成了,但它的勁力還沒有完成,如小架的掩手肱捶,發力動作完成的瞬間,拳似乎停止了,但勁力沒有停止,這種延續。我們叫往前繼續合或者催,太極拳的許多動作都是這樣一種似停非停的狀態。不要小看這種細節,細節決定你的功夫。也決定你打的是不是操。

再看神的問題,練太極拳,神為主帥。許多人,練拳神采奕奕,勢動神隨,隨著他的目光,你會感到即使他的外形不動,甚至勁力也停止,但他的神態猶存。所以,我們應當用心去體會,不但要把動作做得標準,而且,一定要用心練拳,神是始終如一的,要保證整套動作是完整的,精神飽滿的,全神貫注的,而猶豫彷徨,低頭、四處觀看,都是斷勁的表現,斷勁則不能體現太極拳的完美和諧。

太極的勁是綿綿不斷,運勁如抽絲,打的多是暗勁。很多到了掩手錘,就發勁,勁發出來,有沒有含著勁收回去,沒有的只是爆發力,這個就可以判斷勁在此已經斷了。

陳氏小架非常忌諱斷勁,畢竟一勁難求。作為最傳統的功夫架,現在只剩下五路拳和一路錘,其實是一套拳五種練法,每一種打法需要一定功力才能學下一層。全部動作80%在一路里,所以一路打好,不斷勁,其他都不是事。所以一路是小架的築基,一路主要練慢和鬆柔,不發力,以養為主。感受太極的陰陽轉化,練好松合打下腰襠基礎。一路功夫夠了,二路就水到溪成,二路把一路的六封四閉省略,動作少了。勁一氣呵成,訓練整勁,快速調動勁的執行。一二路練不好,三路打起來,外形會覺得僵化。便秘一樣,半天發一個勁。這也是斷的現象。三路練彈抖勁,求穩不求快,求全身爆發能量,勁渾厚。一路松合,二路整勁,三路求意,四路氣化,五路靈動。炮錘主要訓練臂部力量和整勁,需要本力。所以一般很少練,上了年紀不養生。是平衡柔和的剛勁,和抖杆的效果是一樣,學不學不重要。可惜的是要看到四路,五路太難,所以想學更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