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天地人三才,繼張載“為天地立心”後,陽明心學為“人”立“心”

2021-11-25由 東方既白世說新語 發表于 歷史

東方既白 著

眾所周知,以龍場悟道為發端,陽明心學逐步發展成為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為核心理論支撐的心學體系。縱然經過了500多年的滄桑鉅變,發展到了今天“資訊大爆炸”的時代,陽明心學依然具有極為強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時代價值,21世紀的中國和世界,也需要五百年前的陽明心學重新發揮它的意義與價值,並將其儘快地普及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裡。可以預見,新時期、新形勢下,陽明心學必將綻放出更為耀眼的光芒,再次對中國乃至全世界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

天地人三才,繼張載“為天地立心”後,陽明心學為“人”立“心”

陽明心學三大核心理論

因為,中國人孜孜以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和中國人歷來看重的整體生命觀和哲學觀,決定了我們在追求“天人合一”的過程中必須遵循整體迴圈過程的理念。即在實現了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過程,達到了“明心見性”的境界,通達了萬物的本質之後,還遠遠不夠,這只是達到了陽明心學“心即理”的第一步,接下來還要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過程中踐行“無為而治”的指導作用,只有達到了這個“無為而治”的整體過程,才算達到陽明心學中“知行合一”的層次,完成了整個“心即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過程,並切實履行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知行合一”過程,實現了迭代精進,才能最終達到“致良知”的至高境界。

所以,陽明所言“心即理”,就是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具體過程,是實現“知行合一”,即老子所說的“道人合一、無為而治”的首要且必要條件。只有完成了整個迴圈過程,才有可能“致良知”,才有可能在世代傳承的過程中指導和輔助其他人,使其沿著前人指明的道路順利完成“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整體迴圈過程,甚至達到迭代精進和螺旋式上升的終極蛻變。

天地人三才,繼張載“為天地立心”後,陽明心學為“人”立“心”

心即“混沌無極”之理,以“無我之心”而“悟道”

因此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就直抒胸臆地說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問題。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緊接著在第四十二章又說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問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其實,這都是符合其宇宙大迴圈體系的整體邏輯規律,只是後人無法從中整體把握這個中心觀點和精要而已。

那麼現代人到底改如何理解陽明心學及其這三個核心理論對當代社會的現實意義呢?我們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來具體解析。一是“心即理”,這是陽明心學的邏輯起點,是其哲學的理論基礎,亦可說是他的宇宙觀,是貫穿心學始終的主線,其後出現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無物”等都是“心即理”的擴充套件和執行。什麼是“心”呢?“心”是人所獨有的,它是天命之性,是老天給人最慷慨的禮物,因此叫“天植靈根”!之所以是“靈根”,因為“心”有靈性,它的靈性只在於它能認識世界,反映世界,還原世界。

所以,王陽明在《傳習錄》中把它比喻成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鏡子,因為純潔的“心”,“混沌無極,無私無我“,能真真實實的反映事物,還原事物的本然之理,當它這樣原原本本的還原事物時,它就和事物本身完全一致,不差分毫。而且這個像鏡子一樣的“心“,可以像下圖中的”混沌無極“一樣,”其大無外“,王陽明說” 心外無物“ 的境界,就是下圖”其大無外“的”混沌無極“所展示的狀況。

天地人三才,繼張載“為天地立心”後,陽明心學為“人”立“心”

“其大無外、心外無物”的“混沌無極”

“即”是指靠近,接觸的意思;”理“就是天理,就是”道“,就是老子講的“道法自然”的那個“道”,“混沌無極“的那個”道“,就是世界萬事萬物之所以要如此執行的本然之理。“吾心接觸、靠近天理”,如何能更真實的靠近天理呢?需要人用一顆純潔的、毫無雜念的“心“去“悟道”,因此叫“心即理”。具體如何才能達到這個“心即理“的境界呢?”其大無外“、”心外無物“的”混沌無極“,是”心即理“的境界;”其小無內“、”心內無物“的”混沌無極“ ,也是是”心即理“的境界,其大”無極“,其小亦”無極“,無極至極,終致於對立統一。

所以,陽明的“心即理”,打通了作為道德主體的“人“、形而上的”天理“以及形而下的”萬事萬物“之間的關係, 將三者統合在本心之中。因此,他主張“只在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去掉人慾之私, 不斷彰顯本心蘊藏的光明,即是修行中所講的那個以“無我之心”去“悟道”,並最終達到如上圖中那個“其小無內“的”混沌無極“,方得始終,方為圓滿,也才能在”物極必反“的整體迴圈過程中再次達到”心外無物“、”其大無外“的至境。

天地人三才,繼張載“為天地立心”後,陽明心學為“人”立“心”

“其小無內,心內無物”的“混沌無極”

二是“知行合一”。這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是其理論體系的主體。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著重於從知行的同一性方面進行深入探討、任何未經證實的理論都需要實際執行和實踐驗證方能證明其理論的合理性,“知行合一”即是在講具體執行過程的方法和原則,這與我們現在始終強調和堅持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是修行中所講的那個“行道”的狀態。做什麼事情都要 “知行並進”,“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礎之上, “心即理”和“知行合一”並非兩個命題, 實則是一個命題。“心即理”是知,“知行合一”則是在知的基礎上進行實際執行,實踐驗證的過程。因此“知行合一”既可矯正程朱理學“知先行後”之偏,又可補救世人“知而不行”之弊。

天地人三才,繼張載“為天地立心”後,陽明心學為“人”立“心”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因此,說完了人類站在萬物自身的立場和角度,參悟陽明所言“心即理”的過程之後,緊接著就要再說說人類站在“道”的立場和角度,參悟陽明所言“知行合一”的過程,這是一個對立統一的完整迴圈過程,因此陽明先生才說“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當然到了後面這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知行合一”、“無為而治”過程,就很簡單明瞭,單純而單一了,就只剩下“上士聞道,勤而行之”,這一條路徑和結果了,因為其他所謂的“中士”和“下士”,是無法達到“道”的終極層面和維度的。

當然,“知行”之所以能夠“合一”, 亦在於人自身就有“知行本體”。這個“知行本體”, 既是“心即理”之心, 也是“良知良能”。一方面, “心即理”表明此“知行本體”自身即為立法原則, 賦予了事物以道德秩序與準則, 所以要認識這個道理、要行這個道理, 無需“外心以求理”, 只需“求理於吾心”, 從這個意義上講, 知行統合於人的本心。另一方面, “良知良能”表明此“知行本體”本身還是道德認知原則與踐履原則, “見父自然知孝, 見兄自然知弟, 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 此便是良知, 不假外求”。

比如孟子說“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又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這就是“本心”的自然顯露和發用, 就如同見漂亮的事物產生傾慕, 聞到惡臭時自然感覺厭惡一樣, 不需要摻雜刻意的思索, 也不需要在思索之後再有意識地採取某種行動, 從這個意義上講, “知”和“行”之間也沒有絲毫的間隔。這是道德的直覺、正義的衝動。正因為人有這樣一個“心之理”的心, 或者“良知良能”作為人的知、行活動的根本依據, 也就是“知行本體”, 所以陽明才說:“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 只說一個知, 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 已自有知在。”可見, 知和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所謂“修行修行”,有修有行才能圓滿,因此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王陽明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所以老子說“無為”,說“無為而治”,並不是要求大傢什麼都不做,還要求“上士聞道”之後,再“勤而行之”呢。 那麼具體又改怎麼行呢?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過程中“無為而治”,以“混沌無極,無我無私”的境界,以“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的境界,助力萬物“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有所為而有所不為”。行到什麼程度就“功德圓滿”了呢?行到在做任何事情時,都不摻雜自己的主觀意識在內,以“混沌無極,無我無私”為做事的最大公約數,以“混沌無極,無我無私”為做事的最大初心和使命,以至於把“混沌無極,無我無私”的區域擴充套件到“至大無外”,如此就能達到陽明先生所言的“致良知”境界了,這就是下圖所要表達的整體內涵所在。

因此,陽明先生所言“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過程,是一個整體上對立統一的過程,是一脈相承的、不可分割的過程,他本人亦說”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若沒有達到前面”其小無內“、”心內無物“、”混沌無極“的”心即理“境界,是不可能再反過來對立統一到後面”其大無外“、”心外無物“、”混沌無極“的”知行合一“層次的。”其小無內“、”心內無物“與”其大無外“、”心外無物“都是”混沌無極“的對立統一體,是整個事物的一體兩面。”其小無內“、”心內無物“的”心即理“狀態是”其大無外“、”心外無物“的”知行合一“的首要且必要條件,”其大無外“、”心外無物“的”知行合一“則反過來又是”心即理“過程中”其小無內“、”心內無物“的必然結果。若無法真正做到前面”其小無內“、”心內無物“的”心即理“,自然就無法做到後面”其大無外“、”心外無物“的”知行合一“,若”心即理“的時候”其小有內“、”心內有物“,到”知行合一“的過程自然就會”其大有外“、”心外有物“,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什麼是陽明先生所言的“心”呢?”其小無內、心內無物“的”混沌無極“就是他所言的”心“,”其大無外、心外無物“的”混沌無極“亦是他所言的“心”。

天地人三才,繼張載“為天地立心”後,陽明心學為“人”立“心”

其大無外,心外無物,其小無內,心內無物,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所以他才說“此心不動,隨機而動”,自己做到“不動心”,卻使用各種手段讓敵人動心,只要敵人一動心,就能打勝仗。如何做到“此心不動”呢?王陽明有兩個方法,一是透過靜坐,體認自家天理,提高知覺能力。二是在事上煉,在實踐中檢驗,從而達到“動亦定,靜亦定”從容淡定之狀態。王陽明先生龍場悟道以後,行事更加犀利、透徹,往往能處變不驚,閒庭信步。

比如,王陽明帶兵打仗幾乎百戰百勝,從其傳記來看,沒有敗績,悟得了兵法的精髓,並能靈活運用到剿匪和平叛的實踐中,這其實是心學與兵法的融合,成了王陽明心兵法。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你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無為而治”,乃第一兵法智慧。

因此,老子所言的“混沌無極”、“無為而治”,就像一個攝人心魄的照妖鏡,人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慾望和恐懼,看到自己的影子和想要成為的樣子,因其內心極度的貪婪和恐懼而精神崩潰,無力招架。正如那“呆若木雞”的鬥雞:“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異雞為什麼“無敢應者,反走矣”?正是因為他們自己內心的恐懼,它在其中看到傾瀉而出的“殺氣”。又如那“空城計”中的諸葛亮“披鶴氅,戴綸巾,手搖羽扇,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高聲昂曲。”,高明人之間玩得就是“混沌無極”的心理戰,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難怪司馬懿會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因為他在其中看到了如影隨形的“十面埋伏”,捨身犯險,冒險進攻不符合他的生存哲學,“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所以能打敗終極無賴小人的往往就是他們自己的貪婪和恐懼。

天地人三才,繼張載“為天地立心”後,陽明心學為“人”立“心”

“混沌無極”猶如神仙手中的“照妖鏡”

然而“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對於普通人來說,如何做到“此心不動,隨機而動”,至關重要,如果能在“心”上多下點功夫,向內整頓身心的力量,身心合一,就可能超過90%的同齡人,實現人生逆襲。

三是“致良知”,這是陽明心學方法論的核心思想,是王陽明對“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心學命題的理論概括與昇華,即是思想修為最終的“得道”狀態。所謂良知, 就是指人不依賴於環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 “致”字則出自《大學》的“格物致知”。陽明創造性地將這兩個概念結合起來, 實現了心與理、知與行、道德修養與社會實踐的融合為一。首先, 在陽明那裡, 良知是一個貫通天人的概念。他說:“心之本體即是性, 性即是理。”性是天性, 理是天理, 心之本體是本心, 也就是良知, 三者之間是對等的關係。所以, 宇宙間最根本的秩序也就是“天理”, 天對人的本質性規定也就是“天性”, 以及人的道德本質和主宰也就是“本心”, 三者就完全貫通起來了, 本心或良知於是直接成為天理的具體表現和生髮之源。

天地人三才,繼張載“為天地立心”後,陽明心學為“人”立“心”

“致良知” 即為 “得道”

因此所謂“致良知”, 也就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不斷地向至善的道德本體歸復,以達到極致。“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這個“致”字既作名詞, 有極點、終極之義, 又作動詞, 有向極點運動之義。“致良知”就是使良知致其極, 就是擴充良知本體至其全體呈露、充塞流行, “無有虧缺障蔽”。人生中良知充擴至極的過程是無限的。一方面, 良知本體的至善性、絕對性和普遍性為人們的道德踐履和成聖成賢的追求提供了內在根據和根本保證。“人胸中各有個聖人”“人人皆可成堯舜”的道德洞見, 能有效促使道德主體挺立, 激發道德理想追求。

另一方面, 又要對良知本體在現實環境中作用流行的相對性、具體性以及致良知過程的無限性保持清醒認識, 以防道德主體的自我膨脹、猖狂及虛無。第二層意思是“依良知而行”。“致”字在這裡相當於“行”字, 致良知即“行良知”, 即依良知而實行。陽明更為強調這一面, 他說:“爾那一點良知, 是爾自家底準則。爾意念著處, 他是便知是, 非便知非, 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 實實落落依著他做去。

天地人三才,繼張載“為天地立心”後,陽明心學為“人”立“心”

聞道者百,悟道者十,行道者一,得道者聖

既然“良知“永不泯滅而且可以隨身攜帶,遇見任何事情,只要對照自己的良知就可以知道對錯是非,而無需叩問神仙或者檢視經典。這是何等方便,何等及時!這就像帶了一隻羅盤,可以隨時校正自己的方向。只要堅持修煉,自然就距離“超凡入聖”而不遠了。至此,我們對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有了基本瞭解,“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歸納起來,就是六個字“悟道,行道,得道”。

然而, 自古聞道者多,悟道者減半,行道者少之又少,得道者如鳳毛麟角。“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陽明心學亦有其不可迴避的時代侷限性和先天性不足,下一節我們就來談談《陽明心學的先天性不足及其破解之道》。

未完待續…………

本文為《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原創內容節選,轉載請註明出處。

上一章內容連結:

“天地本無心”,張載“為天地立心”

敬請品鑑。

其他合作事宜,請與作者聯絡,謝謝。

作者 | 東方既白

十年學“易”,一朝頓悟,由“易”及“老”,以“老”解“百家”,

獨創《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國學研究架構新體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