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歷經百年,一如初見,秋林·裡道斯憑什麼領跑紅腸賽道?

2022-07-15由 生活新時間 發表于 美食

提起中國品牌,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老字號”。從同仁堂的中藥,到英雄牌鋼筆、飛鴿牌腳踏車,這些承載著人們美好記憶和情感的“中華老字號”,是對“中國品牌”的生動詮釋。

對於老字號來說,“老”是優勢,但諸多國民品牌難逃增長乏力、品牌老化的困境。有統計顯示,千餘家老字號中,只有10%的企業經營良好,還有大量的老字號企業已經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

歷經百年,一如初見,秋林·裡道斯憑什麼領跑紅腸賽道?

而這其中,秋林·裡道斯卻是那少數的例外。

2018年9月,阿里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共同釋出的《老字號品牌發展指數TOP100榜單》中,秋林·裡道斯躋身50強,跑贏全國千餘家老字號品牌。

歷經百年,一如初見,秋林·裡道斯憑什麼領跑紅腸賽道?

秘訣一:嚴格挑選原材料

好的紅腸,對原材料的苛刻,容不得一絲“討價還價”。對紅腸品質有著極致追求的秋林·裡道斯,對原料以及後續的製作工藝有著近乎“吹毛求疵”的把控。

純精肉的紅腸咬不動,純肥肉的紅腸沒法吃,只有精肉肥肉按照特定配比,做出來的紅腸才最適口。秋林·裡道斯紅腸筋道的秘密正是在此。

歷經百年,一如初見,秋林·裡道斯憑什麼領跑紅腸賽道?

其中的瘦肉選自長白山麓東北民豬的後腿肉,帶脂率保證在10%以下。這是因為前腿肉肌肉纖維比較粗,肉質緊實,表面還有筋膜,用來做紅腸影響口感;唯有好的後腿肉有著大理石一樣的紋理,瘦肉部分呈淡紅色,脂肪部分白色厚實,才能入選秋林·裡道斯紅腸的原料。而肥肉丁選自豬背脊部分的膘,它耐燻煮、不易變形,遇熱不融化。秋林·裡道斯紅腸的配方中更添加了部分牛肉,賦予紅腸更好的色澤和彈性。

既然精肉肥肉都要有,為什麼要費這工夫將精肉和肥肉分離出來呢?

這是因為如果肥瘦肉連一起,不僅切肉時候不好切,影響準確度,而且做完之後肉質有黏連,口感總要差一點。

至於包裹紅腸的腸衣,秋林·裡道斯堅持選用天然的豬小腸。它的腸壁韌性適宜、富有彈性、口徑大小適中,在後續的燻、蒸、煮等工藝中不易破裂,而且色、香、味、形兼具,與人造腸衣相比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秘訣二:仍然

堅持

純手工

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哈爾濱紅腸都是機械化製作的,秋林·裡道斯對於這種討巧的做法很不贊同:雖然這樣做出來的紅腸效率高、速度快,但是肉糜沒有嚼勁,加上機器灌裝造成的緊實度過高,會讓吃紅腸變成一種將就,完全不能享受到紅腸美味的精髓。時至今日,秋林·裡道斯仍然堅持全線純手工灌製。其中的精準把控全靠老師傅的手感。

歷經百年,一如初見,秋林·裡道斯憑什麼領跑紅腸賽道?

在秋林·裡道斯的工廠可以看到,天然腸衣套在一個灌紅腸的漏斗底部,老師傅麻利地抓起調配好的肉,透過漏斗往腸衣裡塞肉,控制每一段紅腸的長度保證18-20cm。每塞幾下,老師傅們再對紅腸做一個“馬殺雞”,用手捏一捏已經灌入肉的腸衣部分,讓肉在腸衣中均勻分佈。

做了幾十年紅腸的老師傅師傅感覺很精準,多大的力道,要往哪個方向捋幾下。輾轉騰挪間,每塊肥肉、瘦肉都找到了合適的位置。

作為哈爾濱紅腸的風味靈魂,熏製這一道工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匠人根據季節、溼度和爐溫的不同改變著木材擺放的形狀。木材長度保證在1。2-1。4米之間,分四堆均勻碼放在爐中。而這木材的選擇也頗有講究:松木不合適,果木的個頭太小,硬木比較抗燒,劈出的木柈煙燻效果最好。

歷經百年,一如初見,秋林·裡道斯憑什麼領跑紅腸賽道?

每年秋林·裡道斯燻烤紅腸使用的木材花費超過百萬。如果採用電爐的方式,不僅成本可以大幅縮減,而且員工的生產環境會更加安全。但這樣的紅腸會快速脫水,口感遠遠比不上木材熏製的彈性緊緻。

木材明火的煙燻味是大家喜歡的口味,也是哈爾濱紅腸的特色。作為哈爾濱紅腸的開創者和國標制定者,秋林·裡道斯仍然堅守傳統工藝的“煙熏火燎”。

歷經百年,一如初見,秋林·裡道斯憑什麼領跑紅腸賽道?

在充滿木絆煙氣的燻房內,兩遍熏製的紅腸被爐火蒸騰掉表皮的水分,燻烤達到標準後進行封爐,將剩下的工作交給時間。炭火與豬腸衣產生的美拉德反應,賦予紅腸誘人的棗紅色澤。

秘訣三:不變中亦有變化

當然,人難免也有失手的時候。有時候火燻大了,紅腸顏色顏色太重,夠不上棗紅色的標準,或者熏製時兩根腸離得太近,中間的接觸面沒有燻到“貼臉了”,這種“不合格”的產品會在出爐的時候被挑揀出來。

這種挑選監控依靠的就是秋林·裡道斯引入的先進的品質及衛生管理制度。秋林·裡道斯在25道工序中各個“關鍵控制點”實施智慧數字監控,對空氣、冰屑等生產環境的檢驗都細緻入微。

在這個工業4。0的時代,手工製作與智慧製造都有著各自無可比擬的優勢:智慧工廠不僅能夠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精準把控每一環節,還能節省供應鏈管理成本;而純手工製作不僅僅是對傳統技藝的守望,代表著一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是四代哈爾濱人從小的味覺記憶。

歷經百年,一如初見,秋林·裡道斯憑什麼領跑紅腸賽道?

這兩者看似矛盾,而在秋林·裡道斯總經理林珈旭看來,卻可以巧妙平衡。

方法就是,發揮各自的優勢,互補兩者的劣勢,達到一種“陰陽平衡”:在生產上,仍然堅持老手藝、純手工製作;在產品的打包、分發和檢測上,則由更為精確的自動化裝置來進行。

“我們用了一年半的時間,與哈工大所屬的機器人公司合作研發了自動化的包裝線。”林珈旭表示,“透過包裝自動化的投入生產,工廠的產能速度得到了明顯提升,實現了包裝標準化和資料管控以及產品全程可追溯。”

2021年9月,秋林·裡道斯榮獲中國食品行業的最具影響力獎項——七星獎,這無疑是百年老字號企業秋林·裡道斯轉型成功的最有力證明。

正因為對原料的苛刻追求以及對製作工藝的嚴格考量,秋林·裡道斯才能屹立122年不倒,讓我們嚐到的每一口鮮香都無異於百年前供應東歐貴族的紅腸。在堅守和革新中,秋林·裡道斯不變又變化著,把自己這塊中華老字號的招牌越擦越亮,熠熠生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