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尋味濰坊”舌尖上的景芝

2022-06-12由 二三里客戶端 發表于 美食

“尋味濰坊”舌尖上的景芝

“要吃好飯,諸安二縣”。渠河為界,水南是諸城,水北為安丘。諸安二地,平原沃野,素有“天然糧倉”之美譽。景芝就在渠河北岸,是明代學者顧炎武筆下的“齊魯三大古鎮”之一,更是中國芝麻香型白酒的發源地。

景芝有好酒好肉,亦有好菜好面。三五知己,一桌好菜,幾杯美酒,酒肉穿腸過後的一張三頁餅或是一碗金絲面,也許就是這人世間最美的相逢。人的味蕾和情感,在美食和知己相逢的那一刻,得到了最大的釋放和滿足。

小炒裡的質樸,燒肉裡的厚道,美酒裡的實在,麵食裡的爽直……不管是炒,是烤,是釀,是煮……製作的方法千變萬化,唯一不變的是人們對於美食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千百次的遷徙和流轉,千百年的傳承和演變,諸多美味在景芝這座古鎮上相逢,在滿足人們味蕾欲求的同時,也在完成著自身的一次次昇華和蛻變……

01 小炒飄香

時近中秋,溫帶季風氣候滋養下的濰河沖積平原,又一次迎來了豐收時節。素有“國際菜籃子”、“中國姜蒜之鄉”美譽的安丘,無需刻意,遍地都是上好的食材。大自然饋贈的豐富物產,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日三餐有了更多的選擇。

這樣一個時節回景芝,一半是為了友情,一半是為了味蕾。友人似乎明白我的心思,夜色闌珊時,我們已經坐在了鎮區“小炒一條街”上的一家小炒店裡。這家景芝小炒店已經紅火了二十多年,老闆姓代,兼做廚師,小炒因口味地道而聞名鄉里,而這樣的小炒店在景芝“小炒一條街”上有十幾家。

此時此刻,人生再焦急的事情,也莫過於等待一盤香菜炒肉(俗稱“芫荽炒肉”)的出鍋了!

旺盛的火苗貪婪地舔舐著黑中泛紅的鍋底,眼見鍋中的豆油有“青煙”溢位,代師傅迅速把早已切好的蔥絲和薑絲倒入熱油中,一瞬間,鍋內劈啪作響,一縷火苗從鍋中“忽”地騰起……

切好的肉絲被迅速倒入鍋中,鐵鍋被掂起的同時,炒勺在調料和鐵鍋之間快速遊走翻騰。似乎一眨眼的工夫,那瀝乾水分的香菜段,已經跟肉絲糾纏在了一起,猛火快炒約幾十秒,香醋一點……一盤“菜色碧綠如翡翠,肉色暗紅似古銅”的香菜炒肉便出鍋了。

肉香夾雜著香菜特有的香氣,那一刻,用“滿屋生香”來形容似乎並不為過!嘗一口,脆生爽口,唇齒留香!對,就是這個味道,小時候娘炒的香菜炒肉的味道!沒有木耳和蝦米,也沒有所謂的茴香的味道,但我卻看到了香菜炒肉最本真的模樣,嚐出了香菜炒肉最原始的味道。

“就是用最基本的材料炒,什麼香菜、韭菜、蒜薹、貢菜,根據節令,下來什麼炒什麼,炒得好不好吃,關鍵看廚師對火候的把握,欠一分則生,過一分則老。”代師傅說,早些年,景芝人的家裡待客,炒上一盤“七分肉絲、三分香菜梗”的香菜炒肉,就是對客人最大的熱情和禮敬。

“尋味濰坊”舌尖上的景芝

山東老鄉孔子也是一位美食家,曾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妙論。香菜炒肉考驗的正是廚師“膾不厭細”的刀上功夫。代師傅所用豬肉,瘦肉稍微帶點肥,順著肉的紋理切細絲,要做到細如牙籤,根根均勻,還要連而不斷,考驗的是廚師的刀上功夫。

景芝小炒成名已久,但正宗的景芝小炒到底始於何時,已無從考證。可以肯定的是,歷經歲月的淬鍊和洗禮,景芝小炒已然成為食材、技藝、文化、性格和鄉情的雜糅和沉澱,已經成為享譽八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人在遷徙流轉,美食也在遷徙流轉。如今,景芝小炒已經不再居於一隅,在60裡外的安丘,在120裡外的濰坊,甚至在更遠的遠方,循著景芝人走出去的腳步,景芝小炒已經開枝散葉、香飄千里……

“尋味濰坊”舌尖上的景芝

02 燒肉上桌

在景芝人家的席面上,小炒而外,一盤芝泮燒肉幾乎是不二選擇。眼前的芝泮燒肉色香味俱佳,我的童年記憶也“活色生香”起來:

村集,早上,賣菜種子的老人。

老人的年紀似乎已經很大,他的嘴因為少了牙齒而內“窩”,更像是一位沒有牙齒的老太太的嘴。

固定時間,賣種子的老人都會出現在集市的固定位置,於人群的熙來攘往中,開啟那個讓我豔羨了若干年的“固定模式”:老人的面前擺著一個酒瓶和一個酒盅,還有一個盛著幾片芝泮燒肉的塑膠袋。買賣間隙,老人捫一口小盅裡的酒,是那種滋滋有聲地捫,再用兩個手指捏一片芝泮燒肉送進嘴裡,隨之,剩不了幾顆牙齒的“窩窩嘴”便開始了機械性地蠕動……

“尋味濰坊”舌尖上的景芝

那一刻,咽一口口水,我暗下決心,長大以後一定要當一個賣菜種子的老頭。

當地人口頭流傳,始於明朝,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傳說中,有皇權易主,刀光劍影;有御廚蒙難,鄉間傳藝;有帝王巡幸,閣老薦肉;……跌宕起伏的“歷史劇情”,讓這一“山東名小吃”、“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多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幾年前,我曾到芝泮村一位劉姓師傅家中探訪芝泮燒肉的製作過程。睹物憶昔,往事並不如煙。劉師傅家中直徑三米開外的大鍋中熱浪翻騰,一股特有的肉香挑逗著人的味蕾。劉師傅頗感自豪,因為那口大鍋裡的老湯已經煮了二十多年,二十多年間,他只往鍋裡續過新水,卻從來沒有見到過鍋底。這口大鍋煮出的肉已無可計數,同時煮出的,還有劉師傅一家紅火的日子。

從食材到成品,一份上好的芝泮燒肉至少要經過洗、揉、煮、燻、烤五道嚴苛的工序。五道工序,行雲流水,自然天成。不管哪一道工序,考驗的都是製作者熟能生巧的匠心和對“食為天”思想的敬畏。

“尋味濰坊”舌尖上的景芝

芝泮燒肉香飄四方的秘訣大都在這鍋經年熬煮的老湯裡。砂仁、肉蔻、良姜、桂皮……老湯裡的中草藥從24味變化成了36味,唯一不變的是匠人們對美味至美境界的探尋。

美味是一個漸次轉化的過程,經歷了三個小時湯煮的豬下貨被移放到鍋內的篦子上,還要經受一次煙燻鍋烤的“洗禮”。急火把鍋燒熱,紅糖、穀糠在和鍋底碰觸的一剎那,一種特有的“人間煙火氣”悄然生成,肉在煙氣的燻蒸下慢慢變為橙黃色,完成了自己成為芝泮燒肉前的最重要的一次轉化。燻烤後的豬下貨再放入煮肉的原湯裡浸泡半小時後撈出,一份“色澤橙亮、薰香濃郁、肥而不膩、柔韌適口”的芝泮燒肉就算製作完成了。

很多時候,不等燒肉涼透,早已被尋味而來的食客搶購一空,芝泮村的大街小巷,經年流連著尋覓肉香的腳步……芝泮人似乎無意把煮肉的“秘訣”當做商業機密來保守,如今,在芝泮村,在景芝鎮,在安丘市,甚至在更遠的地方,操此職業者已頗具規模,芝泮村也因此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03 一碗好酒

中國人的餐桌上,把美味和情感巧妙糅合在一起的,常常是一碗好酒。而一碗好酒,是古鎮景芝當仁不讓的自豪!月近中秋夜,一碗景芝酒,就是思緒穿越到中國歷史上那個著名的中秋之夜最好的“引子”。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那個光耀歷史長河的“丙辰中秋”,時任密州知州的蘇軾“歡飲達旦”,翌日便寫下了那首傳頌千古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而他“兼懷”的弟弟子由,遠在幾百裡外的濟南為官,兄弟二人已經七年未曾謀面。

蘇軾治下的密州大抵就是今天的諸城及周邊區域,而宋開寶四年復置的安丘縣,正屬於蘇軾治下的密州。景芝與諸城一河之隔,離蘇軾修建的超然臺僅幾十裡之遙。於是,文人墨客推斷,那個醞釀“明月幾時有”的中秋之夜,讓蘇軾“大醉”的一定是景芝酒。地方官飲地方酒,“酒酣胸膽尚開張”,也似在情理之中。

以蒸餾法取酒為主要特徵的中國白酒(燒酒)究竟始於何時,時至今日,仍眾說紛紜。蘇軾那個中秋之夜到底喝的是不是景芝酒的推斷,也只能淹沒進歷史的煙雲。但是,景芝“以釀酒聞名於世,是中國高粱燒酒的發源地之一”,卻是公認的事實。

1957年,在景芝鎮東南發掘出土的具有典型龍山文化特徵的黑陶薄壁高柄杯,被推斷為古代祭祀時所用酒器。《安丘縣誌》記載,元末明初,景芝鎮“商業繁盛,產白酒頗著”;民國四年《山東通志》也記載,齊魯燒酒“以安丘景芝為最盛,醇香如醴,名馳遠近”。

“尋味濰坊”舌尖上的景芝

天賜佳釀,是大自然對古鎮景芝的厚愛。景芝地處“泰沂山脈”和“膠東山脈”之間的濰河水脈走廊,據“三河並流、兩海交潤、一湖山色、半島秘境”的特殊地理位置,水源豐沛,糧產豐饒,溫帶季風氣候為微生物群落的生長和繁育提供了天然的溫床……

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千百年來景芝酒人從來沒有停止過追索。在“清蒸續渣、泥底磚窖、大麩結合、多微共酵”的釀製基礎上,景芝酒人又探索出“一長一低六高”的獨特釀酒工藝,釀製出的芝麻香型白酒,既有清香型白酒的清淨典雅,又有濃香型白酒的綿柔豐滿,還具有醬香型白酒的幽雅細膩,是新中國建立後中國白酒兩大創新香型之一。

現在的景芝由原景芝鎮、宋官疃鎮和臨浯鎮三鎮合併而成,家鄉人戲稱:原景芝鎮是“小老虎”,先併入的原宋官疃鎮是“簡景”,而最後併入的原臨浯鎮就只能是“老黃皮”了。這些只有家鄉人才能看明白的名詞裡,帶著景芝酒特有的味道穿越了多少人的家鄉記憶,又有多少人從這記憶中品砸出了歲月的滋味!

“尋味濰坊”舌尖上的景芝

蘇軾吟詠過的那輪明月依然映照著景芝的松下古井,那眼松下古井裡也早已貯滿了這座酒鎮的故事。“兒時景芝酒名揚,長輩貪杯我聞香。佳釀聲高人已老,沾唇不禁念故鄉。”酒酣耳熱時,又想起了現代著名詩人、諸城人臧克家的詩句,我知道,家鄉的月又要圓了,我們又該在家鄉好好醉一場了,醉在一碗景芝好酒裡,醉在濃濃的鄉情裡!

04 好餅好面

在景芝的小炒店裡,伴隨著香菜炒肉上桌的是一份三頁餅,而宣告一餐酒席即將結束的往往是一碗金絲面。在景芝人的席面上,三頁餅和金絲面,就像一對“孿生兄妹”,總是如影隨形。餅的勁道和麵的清爽裡,藏著景芝人對團團圓圓和長來長往的盼望和希冀。

一張上好的三頁餅,講究的是“一抖三開,頁薄如紙,焦柔相濟、清香可口”,秉持著這樣的工藝追求,一張三頁餅,景芝人一擀就是幾百年。把香菜炒肉捲進三頁餅裡享用,是景芝人的地道吃法,香菜的清香連同肉的鮮香沁入三頁餅的面香,一種特有的混合香氣自然生成,這種混合香氣也成就了景芝“飯菜”的特別味道。

香氣四溢中,在景芝鎮街上邂逅楊氏一家的場景恍如昨日。楊家的大女兒叫楊海霞,18歲下學就跟著父母擀餅,一擀就是20多年,她和妹妹雖已擇婿成家,但是都沒有離開景芝鎮街,沒有離開孃家,而把一家人聚合在一起的,是父母經營了幾十年的三頁餅門店。

母親做劑子,妹妹擀小皮、抹油,楊海霞擀大皮,父親烙餅……一家人既分工又合作,配合得默契而和諧。那個夏日的午後,這溫馨的一幕揉進製作三頁餅的面劑子永遠刻進了我的記憶。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日子像三頁餅一樣機械性地“擀來疊去”,但楊氏一家知足而幸福!三頁餅是圓的,正好又是三層,像極了他們姊妹三人,緊緊團圓在父母身邊,相依相靠,用勤勞的雙手擀出油汪汪的生活……這何嘗又不是大多數中國老百姓平淡而幸福日子呢!

在當地人的口頭流傳中,景芝三頁餅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隨著景芝酒的興盛而興盛的。酒業的繁榮帶來景芝商業的繁榮,“十里杏花雨,一路酒旗風”的景芝古鎮,店鋪林立,商賈往來。為調眾口,景芝三頁餅應運而生並不斷變化以適應食客的味蕾需求。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麵餅從一頁而兩頁,再到現在的三頁,從單純的麵粉,到麵粉、豆油、食鹽的融合體,三頁餅的製作技藝在不斷髮生著變化。讓一種普通的麵食從“無滋無味”發展到“有滋有味”,這薄薄的三頁餅裡,包裹著的又何嘗不是人生的智慧!

“尋味濰坊”舌尖上的景芝

在景芝鎮街小炒店的席面上,一碗“顏色淡黃、細如金絲、軟硬適中、清香可口”的金絲面像一張三頁餅一樣必不可少。其實,這金絲面大抵就是中國人餐桌上經常出現的雞蛋麵,不過這面在揉、擀和切的製作工藝上有著更高的要求,揉出的麵糰要講究一個“硬”,擀出的麵餅要講求一個“薄”字,切出的麵條要把握一個“細”字……細面輕煮,雞湯為滷,再佐以食醋、香油、胡椒麵、香椿末、香菜梗或嫩韭菜等小料,一碗上好的金絲面就算做成了。當一碗金絲面上桌的時候,我們都明白,這場酒鎮的相逢又到了分別的時候……景芝的秋風中似乎也帶了幾分酒意,這個秋夜,我們終是醉在了這家鄉的秋風裡!

“尋味濰坊”舌尖上的景芝

濰坊市廣播電視臺

濰坊廣播電視報

記者:李敬友

編輯:王敏捷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濰坊新聞頭條影片號更新了~~~趕快贊一個吧

“尋味濰坊”舌尖上的景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