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潤過破布”的達濠米潤,到底有多上頭

2022-06-02由 汕頭旅遊 發表于 美食

“潤過破布”的達濠米潤,到底有多上頭

我們思念的並非是家鄉的親人

而是家鄉某一種食物

或者說某一種特別的味道

這個中秋,你吃米潤了嗎?

全文閱讀 7 分鐘

01

“潤過破布”的達濠米潤,到底有多上頭

談起達濠的特產,米潤絕對算得上一個代表。

達濠的米潤,不知道起源於何時,材料很簡單,

糯米、白糖、麥芽糖和豬朥

米潤的“潤”其實就是“韌”。小孩子動作慢,做事拖拖拉拉,總被大人們說是“潤過破布”,我以前一直不能理解“潤”的程度。

直到吃過米潤,才明白那種不軟不硬剛剛好,咬下一口還能拉絲的感覺不就是“潤”麼。

從前,米潤可是達濠人過年時待客的上品。蒸熟曬乾的糯米放進滾燙的豬朥裡烰炸一下,過篩後的幹米再與麥芽糖、白糖、蔥芝和新鮮豬朥油熬製成的糖膏混合,用圓筒反覆滾壓,最後撒上一層糯米粉。待到溫度下降,米潤就能達到一定的硬度。

小的時候,我經常跟著阿婆去鎮上的餅鋪買米潤。

阿婆說,老一輩人都經歷過物質匱乏、肚子裡沒有油水的年代,如果那時候的孩子們能吃上一小塊豬朥烰的米潤,那是非常歡喜的事。

02

“潤過破布”的達濠米潤,到底有多上頭

鎮上有好幾家賣米潤的餅鋪,一般是家庭式的手工作坊,有的傳了七、八代人,熬成了老字號。作坊裡的師傅們分工有序,有的做朥餅、酥糖,有的做米潤、冇方。

我還記得我常常溜進店鋪裡面看人家做米潤,尤其喜歡聽圓筒與糯米接觸摩擦的沙沙聲。

我還特別愛看刀切米潤,那種一刀下去整齊劃一的感覺,真叫人舒服。

切塊後的米潤呈矩形,大概有一公分厚度。米潤放涼後,餅鋪的師傅們會給每一塊米潤裝上一個薄膜套子,再用裁好的白紙抹上漿糊包好,最後蓋上一個紅色的方印,印上一般是

“烰朥米潤”或者“達濠米潤”

的豎排隸書字樣,也有紅紙黑字標籤的。

米潤通常十塊為一袋,擺成兩層。師傅們將它們裝進透明的分裝袋,擠出多餘的空氣,雙手捏住袋口,迅速地在蠟燭的燭焰上一劃。由於高溫,袋子封口處就出現了一條筆直的封痕,這是最傳統也是最考驗工夫的原始封裝法。

我自己後來經常偷偷點起蠟燭、拿著裝米潤的袋子在家練習,但總不能達到那種效果,要麼袋子被燒破,要麼封痕又黑又不直。現在,很多餅鋪都有了較為先進的封裝機器,這種方法也就沒見到了。

至於米潤,一定要新鮮才好吃。

開啟包裝紙,潔白的米粒之間,黑色的蔥芝點綴其中,淡淡的米香夾雜著蔥香,入口韌糯而不粘牙,是上等的佐茶點心。

但阿公阿婆年紀大了,牙口不好,現在已經很少買米潤了,只有在拜神祭祖的時候才會買上一些。

03

“潤過破布”的達濠米潤,到底有多上頭

達濠人敬天地、敬神佛、敬祖宗,每一個時節都可以操辦得像過年那麼隆重。老人總希望以豐盛的供品討得神佛祖宗歡心,賜福賜吉祥。這一點,別說外地人理解不了,現在很多年輕人也理解不了。

上初中的時候,我就跟著爸媽來到了深圳。時年八節,老家拜神祭祖的事情就由阿公阿婆張羅著。

那會兒快遞行業還不發達。家裡拜完節,阿公都會找上一個泡沫箱,把一碗碗的齋菜、葷菜用薄膜袋子裝好,碼在箱子裡。最上面,再疊上幾包我們愛吃的米潤。米潤結實,就算變形也不影響口味。

早上七點半,村口會有一輛到深圳的大巴車路過。阿公就騎著摩托車,載著沉甸甸的泡沫箱去託運。在沒有高鐵和私家轎車的年代,我們往返深圳達濠兩地都是坐這種大巴。

給上十塊錢運費,留了爸爸的手機號,臨了阿公還得囑咐跟車的小妹,“知心勿壓(dêh4)著啊,欲到了記得拍電話叫伊來挈(kioh8)去。”

“伯啊,汝放心吶。”大巴車隨著小妹的應答聲呼呼而去。

不塞車的時候,大巴四個多小時就能到深圳。如果遇上塞車,時間就不好把控了。

但為了能夠嘗上一口家鄉特有的滋味,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04

“潤過破布”的達濠米潤,到底有多上頭

大學畢業的那個六月,舍友們都出去實習了,我一個人回到了空蕩蕩的宿舍裡。宿管過來通知我可以清理宿舍的時候,我很絕望地看著我書桌上摞得像小山一樣的書。

我跟搞衛生的阿姨要來了幾個紙箱,準備把書打包了寄回家。在一堆書的下面,我發現一個牛皮紙檔案袋,裡面鼓鼓的,摸起來硬邦邦的。

天氣很熱,宿舍沒有空調,額頭上的汗珠滴在了牛皮紙袋上。我並不著急開啟它,腦海裡搜尋著關於它的記憶。

難道是財神爺偷偷下凡給我送來了一筆鉅款,還是哪個師妹託舍友送來的驚喜禮物?

我給自己的發散性思維和自戀噁心到了,順手搖起了檔案袋上有些發黃的細線。開啟一看,原來是一包米潤,看看印在包裝上的噴碼,已經過期了。

失望中,我想起有一次,隔壁一個宿舍晚上酒後約茶,幾個同學苦無佐茶點心,醉醺醺地尋摸到我們宿舍,二話不說把我放在桌子上的一包米潤拿了就走。

那晚,他們在隔壁宿舍吃著米潤,歡快地滴茶,我的心彷彿在滴血。

大學住多人宿舍有一個好處,就是寒假回來舍友就會帶上自己家鄉的特產。河源的板栗,汕頭的牛肉丸,揭陽的南糖,當然還有我的達濠米潤。

學校的潮汕人很多,因此男生宿舍裡基本上都有一套工夫茶具,而陽臺是一個絕佳的滴茶勝地。

11點熄燈後,藉著微弱的燈光,大家圍坐在一起,喝著工夫茶、吃著茶點、聊著心事,那是最妙不可言的時刻。

春分拜節後,家裡又給我寄來了一包米潤,但由於有了那次被“打劫”的經歷,出於私心,我把米潤用檔案袋裝好,壓在了重重的書本之下,

想著在哪個鄉愁氾濫的夜晚,拿出來排解內心的孤寂。

不曾想,記性不好的我這一放就是幾個月。

05

“潤過破布”的達濠米潤,到底有多上頭

我問過身邊很多朋友,他們當中有些人第一次出遠門就是上大學。雖然很多大學有自發的同鄉會,有操著相同口音的同鄉人,然而還是阻擋不了思鄉情結的萌生。

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思念的並非是家鄉的親人,而是家鄉某一種食物、或者說某一種特別的味道。

那種一時間想要又得不到的惆悵感、焦灼感,就成了所謂的鄉愁。

就拿米潤來說,有時候在家吃半塊都覺得膩,有時候出門在外,懷念的又是那個膩膩的味道。

記得有一個過節,我剛好在達濠,買了一些餅食準備給幾個在外地工作的朋友寄去。

在快遞櫃檯填單的時候,身邊的兩公婆突然吵起架來。

原來,他們的女兒正在梅州上大學,今天剛拜完節,兩公婆就把拜好的東西要給女兒寄去,結果走得急,媽媽把女兒最愛吃的米潤落在家裡了。急性子的爸爸就數落了她幾句,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就開始吵起來。

寄快遞的人很多,吵架的場景著實不好看。我趕緊拿出袋子裡的一包米潤塞過去,藉口自己剛好有多,送給他們了。

他們愣了一下,有點不好意思,非要給我錢,我說不用了。寄完東西,我趕緊又去買多一包米潤寄走。

06

我現在的工作經常要出差,有時候實在吃不慣北方的飯食,就拿出手機看看微博、朋友圈裡達濠朋友們發出來的美食,靠圖充飢。

那天我正看著朋友“曬”米潤的照片,來自山西的同事問我這是什麼。我說,這是豬油糯米餅。

同事一臉愕然,似乎在問,“還有這樣的操作?”

文章轉載自許才子

文中個別圖片來自於網路

中秋有吃米潤的,點“在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