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你還記得嗎?

2022-05-29由 烏哩貓呀 發表于 美食

我從小是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母親在我兩歲時因病去世,父親一直是個浪子的形象,他好像不記得有我這個女兒了,小時候長年累月見不到他,以至於我爸每次回家我都覺得非常陌生。

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你還記得嗎?

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小時候比較懵懂,有記憶的時候差不多已經上幼兒園了。那時候奶奶是幼兒園的炊事員,我小時候常常被奶奶取笑做事慢慢悠悠。她最常提起的是我在幼兒園午覺後所有小朋友都排隊去吃點心了,她一直看到隊伍盡頭都沒有看到我,結果跑到寢室看見我還在穿褲子。我有記憶的是,幼兒園是每個班小朋友特別多,每個班只配一個老師,老師不可能每個小朋友面面俱到,於是我最怕的就是午睡後穿衣服,因為沒人幫忙,我常常一個人在床上又著急又羞愧,褲子不合身太難穿了。

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你還記得嗎?

跟爺爺奶奶生活雖然衣食無憂,難免在生活細節上不是那麼妥帖,畢竟是隔了一代人。但是我現在常常回憶起的都是爺爺奶奶無處不在的關愛。炊事員奶奶一邊為我的笨拙遲緩著急,一邊又給我留了牛奶,在我穿好衣服後帶我去食堂喝,並讓我快快喝完不要跟別人說。那個年代牛奶是非常好的東西,平時在家奶奶買的都是麥乳精,菊花晶,能買一袋奶粉我會開心很久。奶粉用炒米加開水一泡,是我小時候自制的最喜歡吃的宵夜零食。

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你還記得嗎?

奶奶以前是棉紡廠的女工,後來單位好像垮了,她就在退休後在幼兒園做炊事員。我從小班到中班都能看到奶奶,也許是方便照顧我,奶奶也跟著我從小班的幼兒園到中班的幼兒園工作。後來幼兒園進行改制不存在了,奶奶也終於回家開始退休後的生活。

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你還記得嗎?

爺爺奶奶都是四川人,來到湖北多年口音一直沒變,但是仔細聽又和正宗的四川方言有點不一樣了。爺爺參加過抗美援朝,是連長,曾經榮立二等功。小時候我和表弟只要在家裡的櫃子隨便翻,總能翻到各種爺爺從戰爭年代帶過來的物品。

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你還記得嗎?

爺爺在家總是說一不二,是真正的一家之主。小時候我也是聽著爺爺的吼聲長大的。這吼聲不僅對我和表弟有威懾力,對姑媽,么爹,我爸他們一樣有威懾力。爺爺是個急性子,做事必須快,奶奶則完全相反,奶奶是出了名的慢悠悠。他們之間好像有奇怪的化學魔力,性格截然相反的兩個人幾十年風風雨雨就這樣一起走過了。13年時爺爺因病去世,奶奶在次年也去世了。兩人生活習慣完全不一樣,卻相伴了一輩子。

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你還記得嗎?

我小時候就覺得爺爺的生活極其有規律。他總是6點準時起床,十幾年不變風雨無阻。爺爺叫醒我後會出門早鍛鍊加喝早酒。奶奶也總是8點起床,因為她睡得很晚。我記憶裡奶奶是個電視迷,但神奇的是她白天從不看電視,她忙各種家務和雜務。晚上爺爺八點準時睡覺後,電視遙控就一定掌握在奶奶手裡,她很時髦,各種劇都看。我記得以前中央一套晚上有深夜劇場,放韓國長劇,奶奶總是看得津津有味,還會給她的老朋友們推薦。爺爺白天偶爾會看看電視。他只看戰爭片,軍旅劇和歷史劇。更多的時候他搬著一個小板凳坐在門口抽菸,或者在沙發上坐坐就出門去揹著手到處轉轉。

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你還記得嗎?

我印象中爺爺奶奶財務居然是分開的,兩人也不計較。小時候我的學費也是爺爺承擔的,但是日常生活雜費需要的話則是找奶奶。奶奶掌管家裡的伙食,每天吃什麼菜都是奶奶決定,她知道爺爺愛吃肥肉,記得小時候家裡最常吃的菜就是回鍋肉。那時候我常覺得吃厭了,經常放學回家的路上偷偷買路邊攤吃得津津有味。可是現在吃的回鍋肉都不是記憶中的味道了,也沒有記憶中的那股香味了。

爺爺奶奶對我的教育就是從小要獨立。所以小學一年級時奶奶帶我走過一遍上學和放學路後就讓我自己上學放學獨自回家。第一天放學後我跟同學結伴走,同學半路到家了,我自己卻迷失了方向,走到另一條不太熟悉的路,好在也是正確的路,最後比正常稍微晚點到家,但是我卻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條條大路通羅馬”我現在都還記得,我到家後奶奶也從外面回來了。我聽爺爺說才知道,奶奶雖說讓我一個人回家,畢竟第一天還是不放心就一直在後面偷偷跟著我,好在我雖然走錯路到底是到家了,奶奶也放下心來,並且誇獎我讓我非常開心。

爺爺每天必定三餐酒,可能離開家鄉太多年了,他早就一定會配燃面,他找到一家能做正宗川味燃面的店。他的正餐花生米和桃酥也能下酒,米飯小半碗配臭豆腐和榨菜也能吃。最愛的是回鍋肉,他喜歡吃肥點的肉。煙也是不能少的,哪怕後來爺爺生病醫生讓戒菸戒酒,他也還是沒戒下來。奶奶似乎很理解爺爺,她做菜也是按四川的風味來。因為天天吃我沒什麼感覺,但是每次有親戚朋友來家裡,奶奶的菜都是被掃光的程度,卻是下飯下酒。後來居上中學了,我是走讀生,還是每天中午都回家吃飯,吃飯的人也越來越多,表弟和么爹也來搭夥,表哥上高中了姑媽為了保證他的營養乾淨也讓他中午來吃飯。

表哥吃了一陣子跟姑媽反映奶奶炒菜不洗鍋都黑布隆冬的,其實是個大烏龍,表哥吃慣他媽媽做菜色澤鮮豔,而奶奶做菜必定醬油上色,所以對比才會明顯。但是長大後我每次和表哥見面他都會懷念奶奶做的蝦子。

爺爺基本不做飯,我一度以為爺爺是不會做飯的。後來發現爺爺的廚藝居然遠甚於奶奶,只是輕易不出手。有次奶奶回老家了,姑媽要上班,就讓爺爺給表哥做了兩頓飯,我和表哥吃的都是一碗飯又加一碗飯。哪怕是隨便的萵筍肉絲也下飯極了。爺爺刀工極佳,萵筍絲碧綠脆爽入口,肉絲有味極了。還有涼拌的米豆腐,香辣開胃,讓人嘴不能停。我這麼多年都還念念不忘,可見色香味俱全。

那時候我們大家族每逢節假日必定聚餐,操盤手都是奶奶一個人,她很厲害的是一個人能做一大桌子菜,而且葷素搭配,大菜小菜都有,每次都有鍋仔和滋補湯。我最愛的是奶奶的瓦罐湯。燉湯的館子和外面都不一樣,奶奶做的每道湯滋味都不一樣,但是都同樣鮮美。小時候我感冒了最愛奶奶的鯽魚湯。奶白色的湯鮮美可口,鯽魚很嫩也好吃。還有冬天的排骨藕湯,藕燉趴了,粉粉的好吃,喝點熱湯全身溫暖。大餐必有的雞湯,很鮮,有清蒸的感覺,但是雞肉也很入味,清而不油,油而不膩。偶爾會有的菠菜肉丸湯,翠綠蔬菜搭配鮮嫩可口的肉丸子,好看又好喝,每個湯都堪稱一絕。

大約爺爺奶奶的廚藝都有遺傳,三個子女做菜都好吃。我爸早年開過餐館。後來每次吃他的菜我都能多吃兩碗飯,沒有太多食材也能發揮。大白菜皮蛋湯,半乾煸土豆絲都是上佳下飯菜。姑媽主攻家常菜,她的菜好吃而且顏色都非常好看。奶奶年紀大後團年宴就交到姑媽手上了,她跟奶奶一樣,做菜自學,一個人可以做出一大桌子菜,難得的是她能加新花樣,甲魚做得特別好吃。么爹最有特色的是創意菜,他做的那些菜有時候都是自創的,搭配不家常。但是我和表弟小時候都是吃得津津有味。什麼橘子牛肉,白菜肉丸湯,以及各種奇奇怪怪的內臟還有中西結合的菜式,吃飯時么爹還會有閒情逸致地讓我和表弟給他自創的菜取名字。

爺爺奶奶的四川味不僅體現在平時,也體現在年味裡。奶奶除了有燉湯的瓦罐,還有醃製泡菜的罈子。她的泡菜獨此一家,煙燻排骨也香。有一年她半夜三點在院子裡用穀糠燻肉和排骨,真的又香又好吃,可惜被居委會禁止後再也沒吃到了。過年前爺爺必定會讓奶奶炸酥肉。而且年裡面奶奶的必備湯除了蓮藕排骨以外就是竹筍燉酥肉。我表姐過年來我們家吃過一次竹筍酥肉湯之後一直戀戀不忘,後來表姐還自己學習了這道菜。奶奶有時候過年也會自己做附子酒,和外面的味道都不一樣。

有一年夏天全家聚餐時,表哥說起爺爺的涼麵好吃,外面的沒那個味道。爺爺被外孫表揚後一高興說再做一次涼麵,問有沒有想吃的可以報名。沒想到全家都想吃,爺爺就決定第二天繼續涼麵宴,第二天下午爺爺就開始準備了,完全不讓奶奶插手,所有的配料調料,包括面都準備好。我們下班的下班,放學的放學,大家準時過來,全家一起吃涼麵,爺爺還傳授了拌麵技巧。那是記憶中唯一一次由爺爺操盤的聚餐。

爺爺對每次節日聚餐還是很重視的,經常是端午節前我看他就準備好粽子,中秋節前他就買好月餅,奶奶就負責菜的部分。我會幫忙收拾碗筷掃地。聚餐時爺爺坐主位,那是人最齊的時候,也是唯一他會打亂自己每天節奏生活的日子。通常全家聚餐大家能吃三小時,邊吃邊聊,其樂無窮。

姑媽和么爹都是擅長尋找美食的人,我們那個小城吃什麼在哪裡吃他們都門清。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出去吃飯。這種情況一般都是么爹或者姑媽發現了好吃的館子請客,他們一般選擇的也是爺爺會喜歡的,我記得吃得最多的是火鍋,還有川菜。吃完後他們也會讓爺爺這個老四川說說是否正宗。全家人出門吃過的店有裝修好檔次高的地方,也有犄角旮旯裡面的寶藏小店,更有路邊的蒼蠅小館子。更有兩次我記得是爺爺推薦的地方,大家一吃後都讚不絕口。其中一家是爺爺早酒時發現味道不錯,一問發現也做炒菜。另一家爺爺點名他家雞好吃。全家商議後把奶奶養在院子裡的一隻土雞拿去讓店家幫忙加工。可見美食品鑑我們家是一脈相承。么爹十幾年前因為品味不錯,有時候附近新開的館子他去吃老闆還會送菜來詢問口味和改進之處。那時候網際網路不普及,不然我覺得他一定是初代美食博主。當我大學暑假工有收入後也請全家聚餐了一次,感覺非常自豪,那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第二年爺爺就不在了。

大家聚在一起不只是吃飯,也是我們家最齊的時候。大家討論各種事情,天南海北地聊天,詢問最近的近況,那也是我們一家人感情最好的時候。到了我和表哥表弟這一代,我們幾乎都不做飯,廚藝是沒有了。不過表哥從小受薰陶,發現好吃餐廳的能力倒是不錯。表弟嘴巴比較挑剔,他從小就知道火鍋必定點黃喉,毛肚,跟朋友出去火鍋他是當之不讓的點菜王者。他是標準的肉食動物,小時候因為在盤子裡挑菜還被批評過,後來不好吃的菜他就隨便兩口飯解決,好吃的菜他的飯量就沒有上限了。

家人不在的時候,我們靠食物回憶記憶中的家味,卻發現少了那份醇厚。想念爺爺奶奶,想念那些年吃過的菜,喝過的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