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小街地名故事來招村

2022-11-21由 李雲飛 發表于 歷史

小街地名故事/來招村

來招村 黃髮生攝

“來招”是彝語“南詔”的譯音,意為南詔來的人住過的地方。曾名“賴招村”。村分上、下村,清代光緒年間稱為“大小賴招村”,位於小街鎮甸豐村委會東北部,屬壩區。從村名看,來招村漢族入住該村之前,這個村曾經是彝族村落,來自南詔的漢族。這反映出,來招村的歷史非常悠久,是嵩明 “改彝為漢”很早的村落之一,非常具有代表性。

小街地名故事/來招村

火把節 黃髮生攝

小街地名故事/來招村

火把節 圖片來源於小街鎮人民政府微信公眾平臺

小街地名故事/來招村

火把節 圖片來源於小街鎮人民政府微信公眾平臺

元朝時期,是高氏土司世襲統治三嵩明的時代,高姓是嵩明大姓。小街漢人村和戲場村、雞街村,高姓較多,這些高姓後人可能就是那時高氏的後裔。1280年,嵩明知州高阿況首次把崧盟改為嵩明,暗示高家江山,一片光明,嵩明二字沿用至今。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為了大局穩定,採納沐英“以夷治夷”的策略,嵩明仍讓高家世襲。明朝政權不斷穩固之後,慢慢就滅了高氏,結束了土司統治嵩明130多年的歷史。

清代康熙以前,嵩明壩子幾乎都是彝族村,小街也一樣,彝族人口眾多。雍正時期,國家經歷過西征葛爾丹、平定三藩、收復臺灣等戰役之後,國家統一,但國庫空虛,國家需要廣開稅源、充實國庫。而當時的雲南,是多民族地區,實行的是土司制,稅收直接涉及土司利益,於是就發生土司帶頭抗稅,暴動起義,攻城略地。為了社會穩定,推行流官治理改革迫在眉睫。

小街地名故事/來招村

火把節 圖片來源於小街鎮人民政府微信公眾平臺

小街地名故事/來招村

火把節 圖片來源於小街鎮人民政府微信公眾平臺

當時的雲貴總督鄂爾泰,奏請推行改土歸流。改土歸流,就是廢除西南各少數民族地區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進行統治,實行和內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雍正皇帝准奏,並委任鄂爾泰全權處理改土歸流事務。按照鄂爾泰的想法,雲貴改流是大事,改流之後須整治苗蠻,因為當時的苗疆是法外之地,既不受政府管轄,也不受土司約束,苗疆還多與鄰省犬牙相錯,威脅中央集權。

從雍正時期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襲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調動的流官,進行清查戶口、丈量土地、核實賦稅等工作。 改土歸流強化清政府對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打破原有土司制度“蠻不出滇,漢不入境”的民族禁錮,推動民族融合以及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是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治理、版圖開拓與鞏固的重要政策。

雍正時期,打掉土司,大力把苗蠻收編為民。朝廷痛下決心,於是有的土司主動交出土地和印信,為了保住性命和財產,有的土司卻走上反抗道路。在朝廷重兵鎮壓的形勢下,小街主流彝人遷出,只剩下那些稀奇古怪的彝族村名,以及剩下為數不多的一些彝人,被迫放棄土司制,順從流官,改彝為漢。如李官村以前的村名,叫鳳梧所,而其他村子的彝族村名,就慢慢淹沒在時光裡。

“來招村”的彝族村名,不僅折射出 “改彝為漢” 的程序,而且反映出漢族村民是大理那邊來的。當然,“來招”彝語為“南詔”,並不一定就能確定那些漢族來自唐朝的南詔國,也可能是泛指大理那邊的漢人。如果能確定“來招”一定是來自唐朝時期的南詔國,那麼,說明這個村子被漢化的歷史,遠遠比小街其他彝族村落被漢化的時間早的多。

小街的彝族村,普遍是清代“改土歸流”背景下被漢化的,因此出現一些帶“官”的村子,如李官村、董官營、汪官村、沙官村等。現在小街地區,有很多彝族村落的姓氏,他們的先祖都是彝人,因為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彝族要麼遷走,要麼被漢化。

小街地名故事/來招村

火把節 圖片來源於小街鎮人民政府微信公眾平臺

隨著漢族的大量遷入,“改彝為漢”演變為漢族村的過程,也是民族融合的過程,儘管彝族的村名沒變,如“來招”的彝族村民,但是風俗習慣、語言、服飾等,至今仍然保留不少彝族的痕跡。“阿”是彝族痕跡, 彝人喜歡用“阿”命名地名和人名,雲南比較典型的如“阿詩瑪”,如阿哥、阿妹、阿婆、阿爹、阿媽等。同理,小街的阿古龍、阿革勺就是彝族居住過的地方。“火把節”是彝族風俗,農曆正月十六“接媳婦”,六月二十四“耍火把”的風俗習慣流傳至今,都是傳統彝族節日。另外,一直到改革開放後期民間還遺存著一些彝族手工品,如皮拉塔、黑紗頭、對襟服等,以及小街村民家裡的“火塘”,都與彝族息息相關。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