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2022-04-03由 李昌 發表于 美食

想要米飯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這得了解一粒米在電飯煲中經歷了怎麼樣的生死鉅變。

知道這個過程,以後挑選電飯煲的時候,就不會被忽悠拐了。

考慮到後面內容較專業,我總結一個結論,我們先睹為快:

好吃的米飯,就是煮飯過程中溶出了更多的糖分,釋放了更多香味,老化的程度控制較好

米重要,鍋更重要。因為不同大米的特性是不同的,要搭配不同的煮飯溫度和時間,才能物盡其材,做出味道口感俱佳的米飯

基於以上原理,煮飯時先確定大米品種,然後根據說明書選擇不同的煮飯模式。這樣煮飯效果較好。當然,使用大米對應的鍋就更加完美

電飯煲的核心技術是控制煮飯的溫度和時間

熟米飯的儲存

急速冷凍和快速加熱是最好的。儲存熟米飯,應儘快放到冰箱的速凍室

要保持米飯的香味,可以考慮使用密封盒,同時也保持了水分,提升口感

即使是冷凍儲存,最大時間限度也是三天。三天後,口感和風味都會快速降低

不冷凍的話:室溫30度,55%的溼度,最多保持12小時,還能有較好的味道和嚼勁

下面是正文,太長不看的型別~~~

煮飯這個事,要從稻穀開始說起。

稻穀,從種植地收割出來,這是大米作為糧食的出發點。這個時候還沒有去掉稻殼。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去掉了稻殼,便是糙米。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糙米包含稻穀的全部營養,是全穀粒米,由米糠 、胚和胚乳三大部分組成。

不過,我們平時吃的大米是經過精磨加工後的精白大米。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精米去掉了米胚和皮層,而這兩個部分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

因此,精米的營養價值是遠低於糙米的。

但又為什麼我們只吃精米呢?

因為好看,潔白通透。

因為好吃,甜度增加,吃起來更加香甜。而蛋白質和米胚會增加硬度,降低口感。

哎,人類終究是膚淺的生物啊。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精米的主要營養成分是澱粉,也叫碳水化合物。嗯,也就是你們都知道的,“糖”。佔比大約在70%左右。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人類食用大米歷史悠久,然而認真研究煮米的過程,把它當作嚴謹的事業來看待的歷史,並不長。研究怎麼煮好一鍋米飯的過程,也是電飯煲的研發過程。

人們終於發現煮飯的秘訣,在於溫度和時間的控制。

電飯煲,其實就是控制煮飯過程的一個裝置。在這個過程中,它的溫度變化全部規律是下圖這樣的。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初期,緩慢升溫,這讓水分逐漸進入米粒。並活化澱粉酶,釋放米粒中的糖分。

然後快速升溫,加快澱粉的糊化過程。從分子角度看,生米變成煮飯,就是大米澱粉顆粒的糊化過程。

糊化是一個專業概念,是指澱粉顆粒的分子排列從有序變得無序,外觀上變成糊狀。這是分子層面的事,是大米內部發生的故事。表面上看,雖然煮熟的大米還是一粒一粒的,但它的確容易咬碎了不是嗎,根本原因是分子結構變化了。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插一句,澱粉糊化後,隨著溫度降低,會發生老化。人體對於老化後的澱粉的吸收率,是很低的。這是剩飯沒有營養的原因之一。

繼續煮飯的旅程。糊化後,是沸騰的過程,糖分完全釋放。

在溫度曲線的頂點,會透過美拉德反應產生一些香味成分。反應過多的話,就產生了鍋巴。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這個整個過程就是米飯煮熟的基本程式了。其中對於溫度和時間的細微調整,便產生了各種型別的煮飯裝置。

下面這個圖,它展示的是,四種不同煮飯結果的溫度控制曲線。

看不懂沒關係,知道它是透過溫度和時間的控制,來煮出來不同軟硬度的米飯,或者實現節能的效果就好。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另外,想要煮出甜味濃郁的米飯,就是讓吸水的過程:溫度低、時間短,讓上升的過程是慢慢地,並在沸騰時維持低功率沸騰。

能在圖中看出來控制過程的區別嘛?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這是不同吸水時間的米粒MRI斷面圖(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可以看出來,水溫越高,大米越容易吸水。溫度升高,澱粉酶活性增加,也會引起澱粉糖化。

我們生活中不能用熱水來洗米,就是這個道理。因為糖分會提前流失掉。

除了電飯煲,還有其它型別煮飯的鍋。它們實質的區別,也是溫度曲線的不同。下面這圖是比較了機械煲 P1、電腦煲 P2、高壓鍋 P3、微壓力鍋 P4,這四種蒸煮裝置的溫度變化曲線。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可以看出,

機械煲P1蒸煮時,沒有低溫保持段,快速升溫後直接進入高溫段,米飯的最高溫度為100℃,燜飯段的時間短。

電腦煲 P2 蒸煮時,緩慢升溫至50℃左右,進入短時間的低溫保持,然後快速升溫至105℃左右,燜飯段的時間較長。

高壓鍋 P3 蒸煮時,沒有低溫保持段,米飯的最高溫度為120℃,燜飯段的時間較短。

微壓力鍋 P4 蒸煮時,有低溫保持段,米飯的最高溫度為110℃,燜飯段的時間較長。

同一時間段,溫度越高,葡萄糖生成極限量越高、葡萄糖初始值越小、酶解速率越快。以高壓鍋蒸煮的米飯最易於消化。而其它方式是透過保溫和燜飯過程的加強,來增加酶解過程,產生更多的葡萄糖。

目的只是一個,讓米飯更甜。更甜就更好吃,更容易消化。

還有,升糖指數更高。升糖指數高,可不是好事,糖尿病患者怕它,健身人士也怕,職場人生也怕。因為它是“飽困”的原因之一,說起來我也是一名飽困患者,捂臉。後來在午餐中減少米飯食用量,或者完全不吃米飯,效果顯著。

繼續說溫度曲線。

不同的大米品種,由於它們的成分不同,需要不同的溫度控制程式,也就是那些所謂的專用電飯煲了。 比如下圖幾種大米的營養成分對比,會看到直鏈澱粉、支鏈澱粉、蛋白質、吸水率有顯著不同。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控制煮米的溫度曲線,難不難呢?對於工程師來說,不難的。但是你要告訴人家,我要控制的溫度曲線是什麼樣子的。

所以呢,研究電飯煲,實質是在研究每種大米的溫度曲線。這是一件繁複的研究工作。但只要研究明白這個,把它丟給電子工程師,工程師哥哥們很快就能給你搞一臺匹配的裝置出來啦。

這就是一個電飯煲的全部奧秘了。

另外在聊聊怎麼品評米飯的好壞。

通常我們評價米飯是否好吃,不過是是否香甜,軟硬度如何,這兩個維度。

其實,評價米飯的蒸煮品質都有國標的,而且評價指標非常全面,詳細。(國標GB15682-2008)

這個圖就是國標的評價指標: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還有打分細則,非常地詳細。下次再吃米飯的時候,可以比照著,給自己做的飯打個分了。

妥妥的專業範兒,新技能 get!

米飯要好吃,到底是鍋重要還是米重要?

參考文獻:

蒸煮工藝對米飯中澱粉消化效能的影響[J],張習軍等,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農業工程學報

GB/T 15682-2008 稻穀、大米蒸煮食用品質感官評價方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