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南方限定的這抹粉紅,北方人還沒吃明白

2022-03-31由 讀城記工作室 發表于 美食

南方限定的這抹粉紅,北方人還沒吃明白

春日限定的味道

春天是什麼顏色?這屆年輕人的答案是:粉紅色。

在社交平臺,初春那一杯刺梨果茶的“奶黃色”還沒褪色,芭樂的“粉紅色”已經大張旗鼓。這個春天,年輕人不喝上一杯芭樂果茶,似乎都不算完整。

近段時間,各大新式茶飲品牌爭相推出芭樂新品——喜茶先後推出3款芭樂新品,奈雪推出1款芭樂和脆芒搭配的新品,伏小桃、阿嫲手作、樂樂茶等品牌也陸續推出多款芭樂茶飲,就連咖啡品牌三頓半也線上下門店推出芭樂特調。

南方限定的這抹粉紅,北方人還沒吃明白

△ 紅心芭樂的粉色成為今春最火的顏色 圖源:視覺中國

2月開始,芭樂佔據了茶飲店的C位。這款生長於亞熱帶地區的水果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其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以及較低的脂肪含量,被年輕人視為“減脂期的神仙水果”。

芭樂新品一出,引來年輕人瘋狂追逐。“謝謝芭樂季,連喝四天我已經快變成芭樂精了。”“我這個對99%的奶茶無感的人,都愛上了芭樂茶!”時代週報記者梳理發現,過去一個月,“芭樂”的百度搜索指數同比上升了47%以上。

芭樂果茶爆火帶動這款小眾水果出圈。“第一次吃這種水果,好好吃!”有北方網友分享了芭樂的吃後感,引來多個“求連結”的跟帖,但也有更多北方網友好奇發問,“這可以帶皮吃嗎?”“要吐籽嗎?”

南方限定的這抹粉紅,北方人還沒吃明白

△ 圖源:pexels

這確實是北方人的“盲區”。芭樂在17世紀末進入中國後,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等省種植。其中,氣候溫暖的廣東是芭樂種植大省。

如今,芭樂打響了知名度,有的農戶與商家透過直供生鮮超市的方式縮短運輸時間,讓這口春天限定的味道走出南方。但芭樂真正的甜味走向全國消費者,可能還需要一些歲月。

春日限定的味道

還記得去年爆火的油柑嗎?

2021年夏天,奈雪的茶以“三秒微澀,五秒回甘”的噱頭,成功勾起年輕人的好奇欲,讓油柑——這種本盛產於兩廣地區、尤其是潮汕地區的小眾水果出圈,火遍大江南北,順帶讓種植油柑的果農擴大了銷路。

芭樂的故事與之大致類似。

2月中旬,喜茶宣佈推出兩款芭樂產品——滿瓶芭樂葡、滿瓶芭樂養樂多,之後又在3月上新滿瓶芭樂莓。奈雪的茶、TANING撻檸等茶飲品牌也扎堆推出芭樂茶飲。

在“飲力實驗室”的統計中,僅是2月,品牌使用芭樂做新品的數量就高達9次。不論是知名的或是不知名的茶飲店,都亮出了主打芭樂茶飲的廣告。

南方限定的這抹粉紅,北方人還沒吃明白

△ 多個茶飲店使用紅心芭樂作為原材料 圖源:視覺中國

與宣傳油柑時強烈輸出獨特口感的不同,這次茶飲店幾乎都在強調那一抹與春天搭配的粉色。

這一抹溫柔的粉嫩同樣勾起了年輕人的好奇心。在小紅書、抖音、豆瓣等社交平臺,關於芭樂茶的種草文、嚐鮮文變多。“一開始就是衝著它好看,沒想到還好喝!”“芭樂,多春天的感覺。”網友嚐鮮後的種草貼引起了更多人的好奇,不斷走進店裡下單。

有網友在社交平臺寫下了年輕人對芭樂茶飲的熱愛:“那天在茶飲店裡坐著,坐了半小時等來了色彩繽紛的芭樂茶。這半小時裡,店裡生意好到爆了。小哥哥兌茶的速度,讓我想起了媽媽廠裡流水線的工人,腦子裡是卓別林演的黑白電影,耳邊不斷響起‘外賣接單啦’。”

南方限定的這抹粉紅,北方人還沒吃明白

△ 圖源:小紅書截圖

於是,自制芭樂茶也成為新的潮流。時代週報記者梳理發現,但凡分享內容與芭樂茶相關,都會引來不少人的圍觀。在某個社交平臺,以自制芭樂茶為內容的影片、文章,點贊量都在1000以上,最高點贊量達到上萬。

芭樂茶火了,芭樂也火了。

在某社交平臺,與芭樂有關的帖子達到7萬篇。甚至有網友評論,“我以前覺得芭樂不好吃,但是這種又甜又水的,還是少女桃粉的芭樂一定要試試。”

也有北方網友聞訊而來,體驗卻像極了拆盲盒:“第一次吃芭樂感覺怪怪的,不知道什麼樣的芭樂可以吃?”“皮可以吃嗎?必須放軟嗎?”

南方限定的這抹粉紅,北方人還沒吃明白

△ 圖源:百度指數截圖

百度指數反應了這些好奇心。時代週報記者查詢發現,2月前芭樂搜尋指數不超過2000,2月9日芭樂搜尋指數開始攀升,到2月11日達到峰值(4154),此後芭樂茶飲新品密集上市,在網上掀起自制芭樂茶、嚐鮮芭樂的風潮,推動芭樂搜尋指數始終保持3000-3720至今(3月25日),且有逐漸上升趨勢。

廣東人的芭樂回憶

當北方人還在好奇芭樂究竟是什麼味道,廣東人早已坐等上市了。

芭樂怕霜凍,一旦溫度達到-1℃-2℃,幼樹就會被凍死,因此其為南方限定水果。沒見過芭樂的人,可能第一眼誤認作梨——其表皮為青色,大小也與梨相差無幾。但論味道,二者卻大不相同。

芭樂凹凸不平的果皮,聞起來有一股清香的味道,是自然中夾雜著酸甜,不濃郁也不隱晦,是若隱若現的清新。

芭樂的果肉有白心與紅心兩種,白心的脆甜可口,紅心的更圓更小,成熟後果肉便是紅色,果肉更為綿軟,果香也更加濃郁個別品種甚至在果皮上透出紅色。茶飲店用的那一抹粉紅,正是紅心芭樂。

不少人將果肉入口的感覺,形容為“吃冰淇淋”。如果沒有吃過,可能很難將這二者聯絡在一起,但熟透的果肉入口的確有綿綿起沙的感覺。一口咬下去,就像在咬剛從冰箱拿出來,帶著冰沙又融化了一部分的冰淇淋。鼻子嗅著春的清新,舌尖嚐到夏的口感,雙重享受在心間盪漾。

南方限定的這抹粉紅,北方人還沒吃明白

△ 在廣東,番石榴樹都是常見的 圖源:視覺中國

在廣東,芭樂有個更常見的名字:番石榴,還有人稱其為“雞屎果”。這種水果對廣東人來說,就如同蘋果之於北方人一樣普遍。

這也是廣東人的童年味道。

“小時候覺得番石榴太常見了,不是需要去店裡買的水果。”廣東江門人王單向時代週報記者回憶,老家村子裡的番石榴樹,幾乎都是自然生長,沒人打理,但每年會如約長出果子。

小時候,王單看到樹上結果,會吆喝弟弟一起去摘。於是,村裡人遠遠就能看到,兩個小人兒在樹下使勁蹦躂。費了半天勁摘下幾個,迫不及待的用衣服擦一擦就趕緊送進嘴裡。碰上熟了的果子,兄弟倆人開心得笑呵呵。

城鎮化發展程序加快,王單所在的村子,許多人都進入工廠上班,田地很少人打理,莊稼越來越少。“想想會覺得有些遺憾吧。”那棵番石榴樹也永遠留在了王單的記憶裡。

留在廣東人記憶裡的還有獨特的吃法,比如在番石榴上淋上甘草汁,或是撒上酸梅粉。

南方限定的這抹粉紅,北方人還沒吃明白

△ 潮汕甘早水果 圖源:視覺中國

將芭樂切成塊,淋上甜甜的甘草汁,更“潮汕”一點的做法還會往裡撒芝麻、南薑末和芫茜。一碗地道的甘草芭樂,很難用酸酸甜甜這種簡單詞彙形容它的美味,但只需一口,再也忘不掉這種獨特的味道。

廣東河源人周穎習慣了撒酸梅粉。“將番石榴切塊,撒上酸梅粉,跟你講著我都要流口水了。”她笑著對時代週報記者說,那個味道簡直是絕了。

周穎在河源的老家山上,種了許多番石榴樹。小時候,她家人去山上務工,回來時都會裝一麻袋番石榴。周穎和小夥伴就會等在家,看到人回來,趕緊迎上去,迫不及待開啟袋子去尋。

“小孩子都是用水衝一衝就直接啃,奶奶就喜歡切成塊用醋醃製再吃。”周穎回憶,直到上大學,在茂名同學的推薦下,她嘗試了酸梅粉拌番石榴,從此這味道就種在她的味蕾,一發不可收拾。

南方限定的這抹粉紅,北方人還沒吃明白

△ 網友試著嘗試粵式吃法 圖源:微博截圖

離開老家後,周穎只能去超市、水果店買番石榴,要說味道和小時候有不一樣,周穎說,那大概是水果還是那樣的水果,只是長得更圓潤更好看,但那味道不是小時候的味道了,“小時候吃的是一種氛圍、一種情懷吧,就是一大堆親戚或者來串門的鄰居還有一堆小朋友,大家一邊吃一邊嘮嗑。”

南方水果走出南方

芭樂是需要耐心等待的水果。若是不夠成熟,芭樂只有清爽的味道,要想品嚐到最佳口感,那得等芭樂讓軟。

而芭樂想從南方限定,走向全國,同樣需要耐心等待。

在知乎話題“有哪些南方人愛吃北方人不愛吃的食物”,網友@籽陽表示:“其實我個人很喜歡番石榴(芭樂),但我父母和一些北方朋友,都不接受它,理由是味道怪,籽又很硬。”

無獨有偶,在話題“有什麼食物是你一直想吃,真吃到卻很失望的”下方,網友@如此則有直言:番石榴(芭樂)。他表示自己作為北方人,始終不能理解這種東西,口感比西瓜皮還硬,裡面還有咯牙的硬籽,完全沒有任何味道。這條發言得到了25個“贊同”

這大概是因為運輸的問題,讓北方人錯過了芭樂的最佳品嚐時間。

南方限定的這抹粉紅,北方人還沒吃明白

△ 瓜農正在裝運芭樂 圖源:視覺中國

廣東是芭樂生產大省,在廣州、茂名、江門、雲浮、湛江、河源等市均有大範圍種植。其中,僅省會廣州的芭樂年產量,就達到12。4萬噸(2020年)。

廣州番禺海鷗島盛產的“胭脂紅”,是最佳品種之一。胭脂紅果肉軟糯,比市場上常見的白肉芭樂、紅肉芭樂等品種,糖度更高,更易被人接受。但胭脂紅難儲存、怕磕碰,若等成熟再賣出,物流環節耗時,收到貨很可能已經變質。

南方限定的這抹粉紅,北方人還沒吃明白

△ 芭樂作為南方限定水果,逐漸被外界熟知

圖源:視覺中國

為避免大的損耗,很多果農會在芭樂長至五成熟的時候採摘售出。但這樣的芭樂含糖量不高、太硬,口感不好。這也是許多北方人來了南方,猛然發覺芭樂真香的原因。

如今芭樂茶飲的火熱,讓更多北方人感到好奇並願意嘗試這顆小眾果。果農和電商也在想辦法完善物流問題,讓更多吃貨夢想達成。

例如胭脂紅在包裝時,除了網狀泡沫外,還定製了塑膠預包裝盒子,防止碰損。同時,透過直供線下商超、食品生鮮超市,可以做到凌晨4、5點將8—9分熟的胭脂紅摘下,當天下午送往倉庫,第二天早上水果就能出現在超市門店售賣。

走出原產地的胭脂紅,逐漸在珠三角開啟知名度,也被引入到更多地方種植。珠海某果農就在自家果園種起了胭脂紅,並拍攝系列短影片釋出在社交平臺,引來無數網友關注諮詢。時代週報記者向廣州幾家果園諮詢,負責人表示果實尚未到最佳採摘期,預計要到4月,但目前採購價格還沒出現較大變化。

這一次,芭樂站上了茶飲屆的C位,再次讓南方限定水果出圈。無數南方人都在期待,它是否能成為下一個油柑。

(實習生李敏瑜對此文亦有貢獻)

撰文丨劉文傑

編輯丨潘展虹

版式丨莊靜怡

-END-

生活在GDP十強城市,誰最有實力買買買?

40城地鐵首末班車盤點:打工人有多拼,地鐵都知道

讀城記工作室

用不同的視野解讀城市精神

為熱愛生活的人們展示城市多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