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秋膳·鯧|你知道鯧魚發情時是怎麼叫的嗎?

2022-03-27由 FoodWine吃好喝好 發表于 美食

秋膳·鯧|你知道鯧魚發情時是怎麼叫的嗎?

東東槍在《八里莊遺事》寫過一個故事,說是一個死了很久的男人,忽然有天鬼魂回來了,他不知從哪兒弄來兩條魚,提在手裡,對守寡多年的妻子說,我給你帶了兩條魚。

字裡行間,那應該是兩條河魚,但在一個讀者大開的腦洞裡,鯧魚 —— 具體點銀鯧 —— 也許更適合那種蕪雜的氛圍。鯧魚是種憂鬱的魚,它有一雙洞悉了世事的老人的眼,大多時候耷拉著,睜不開,是佯裝著糊塗,只在極偶爾時,閃出一絲清明的光。除此之外,它也是極拿得出手的魚,通體銀白,正面瞧過去像一條薄薄的線,側面看是個標緻的菱形,末端是一雙飛燕般的尾鰭,分著優雅的叉。

廚房灶間,這魚更討女人歡心。女人們,尤其要自己烹飪的主婦,對鯧魚的喜愛,至少有一半是因它處理起來不費心力。魚鱗細小,易脫落,離水之後即掉了大半。刺也少,不像河魚有那些暗器般防不勝防的錯雜小刺,鯧魚渾身就一根頸椎大骨撐著,肉身卻豐腴得不像樣,予取予求似的。懶人偏愛鯧魚,因為免了挑刺的煩惱,嘴刁者也偏愛鯧魚,因為肉質纖柔,小隻的鯧魚肉只需輕輕一抿,好像在吃大海。這世上之人,一半性懶,一半嘴刁,於是鯧魚就遭了劫,入了菜。

秋膳·鯧|你知道鯧魚發情時是怎麼叫的嗎?

盤裡的鯧魚像是永遠睡著了似的。概因一離水就去了大半條命,案板上的鯧魚,沒有一般活魚臨死前的恐怖面態,它死的時候仍是好脾氣的,不甚掙扎,任憑去鱗去腮,開膛去內臟,再劃上個漂亮的刀花,活水衝淨後,仍是一條體態優雅的魚。

農曆三月,東海銀鯧正盛。鯧魚本身是個大類,常見的有銀鯧、鬥鯧、烏鯧、灰鯧、鷹鯧等,分散在沿海各海域,以東海和南海最為集中。因外形高度相似,加上各地叫法不一,魚身鱗片脫落造成體色變化等因素,坊間常有看走眼的事發生,海洋動物專家們有時也得靠基因測序的方法來判定分類。一般食家,搞得清前兩者即可。江南一帶,多食銀鯧,也就是白鯧,一般家裡說,燒條鯧魚吧,預設即是銀鯧。銀鯧不大,一斤左右,肉身雪白,一臉嬌憨,鮮嫩不輸當季的大小黃魚。以前過年,家家都以能燒上一條斤把重的銀鯧為榮。

上海人吃鯧,多數是燻,和燻魚一個理兒,魚切長塊,油炸至褐色,再以糖醋、五香粉浸之,只不過把價廉的草魚換成了鯧魚,小奢了一把。寧波人鍾情清蒸,綴以自家醃漬的雪菜。家燒則是溫州、台州一帶的通用之法,用五花肉煸出豬油,和姜蒜熗鍋以後再下鯧魚燒,以豬油的肥腴逼出魚類的鮮香,比一般紅燒更妙。溫臺人的另一海鮮基本法是將其和主食一同烹煮,常見家燒鯧魚與手打年糕的搭配,兩者強強聯手,直搗食物的本質 —— 滿足與快樂。在臺州菜之光的新榮記,手打年糕換作了台州豆麵,番薯粉製成的豆麵彈糯勁道,蘸汁之後更是無限旖旎,此時銀鯧甘當綠葉,任碳水之光大殺四方。

秋膳·鯧|你知道鯧魚發情時是怎麼叫的嗎?

大多時候,銀鯧也就是這樣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兒。它們生活在近海,喜歡風平浪靜的海域,早晨及黃昏時,會出來活動活動,遊動速度也緩慢,路上逮著什麼就吃什麼,有小魚小蝦就吃小魚小蝦,遇不著就用水母、矽藻充飢。他們是海里的嬉皮士,隨遇而安,既不求關注,也不要讚美。寧波附近的象山港是銀鯧最留戀的家,這裡沒有大江大河流入,只有溫潤的小溪小流。每年春夏時節,魚群產卵洄游時,會形成較大的銀鯧漁汛。此時正是品味銀鯧的最佳時節,魚肉肥美豐腴,肚裡的鯧魚籽,吃起來又有另一種罪惡之美。

向南到南海海域,則可見到在北方難覓蹤跡的鬥鯧,它們是閩南和潮汕人的最愛。鬥鯧即中國鯧,相比清俊的白鯧,鬥鯧體色灰暗,魚鰭略寬,魚尾較短,個頭碩大,活生生一傻大個。6、7 斤重的都是常見,長至斗笠狀不是誇張之語,鬥鯧之名也由此得來。萬變不離其宗,典型的鯧魚外形還在,整個身體側扁卵圓,頭小,內臟體積小,出肉率高。相比其他鯧類,鬥鯧肉質要脆上幾個度,油脂也豐厚些,適合香煎。焦酥的皮,雪白的肉,明亮的脂油香,都鼓鼓地挺著,在盤中放肆地叫囂著。

潮汕的古法是生炊,其實就是清蒸,常見的炊魚用豆豉,或是酸梅。蒸魚最怕蒸不透,鬥鯧身圓肉厚,最好用根竹枝撐起魚肚,或是塞上兩把湯勺,把魚身架空起來,利於蒸汽迴圈。魚肚軟靡,容易蒸過,食家們的辦法是拿番茄片覆上,可解後顧之憂。蒸魚多見於宴客之道,鬥鯧也有自煮之法,鬥鯧野生代言人,《潮菜天下》的作者張新民老師曾普及過一道鬥鯧煮冬菜青瓜的快手做法:鬥鯧切塊,加清油和水、冬菜和青瓜片一起下鍋,加蓋烹煮,約 3 分鐘魚熟,調味裝盤即成。鄰國日本也有鯧魚,不過陰差陽錯,換了個洋氣的名 —— 真名鰹,盛產在瀨戶內海等地。深海的鯧,肉身可以用來片生魚片,卵巢鹽烤或煮制後也是珍饈,適合獵奇愛好者。此外,魚骨柔軟,魚皮脆韌,炸酥後正好用來下酒,當然那是另一套飲食體系了。

秋膳·鯧|你知道鯧魚發情時是怎麼叫的嗎?

作為餐桌上的常客,鯧魚的底色是樸素的,做起來也無需奇技淫巧,本應是最具普世價值的魚類了。但千百年來,鯧魚名聲一直不佳。鯧魚之名,緣由有二,都是諧音而來。「昌,美也,以味名。」此其一。其二為「鯧遊於水,群魚隨之,食其涎沫,有類於娼,故名」。兩種說法都出自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清代描繪海洋生物圖譜的《海錯圖》強化了第二種說辭,「骨軟肉白,其味極美……俗比之為娼,以其與群魚遊也,或謂鯧魚與雜魚交」,這套蕩婦羞辱被進一步加深。概因第二種說法正中人性之劣根,更具傳播度,一代代便流傳了下來。但汙名概括起來,不外乎以下幾點。

其一,「群魚隨之」, 鯧魚身邊常有金線魚、鰏魚或對蝦等跟隨混遊。關於這點,可以參考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美從來不是原罪,對美的汙名化才是惡。鯧魚就是海里的瑪蓮娜,台州當地有說法,女娃斷奶後,要以鯧魚為第一口輔食,如此女娃長大後能膚白貌美,有動人之姿。

其二,「群魚食其涎沫」,鯧魚遊動時,口中會流出唾沫,被指摘為招蜂引蝶之現場罪證。此處有兩種解釋,一是指其正在排卵,二是白點病肆虐,魚體會分泌大量黏液。大千世界,萬物自有其自然生理現象,強行與鹹溼意象掛鉤,不免讓人想起魯迅先生那句「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的犀利之語,是想象力用錯了地方。

其三,「鯧魚與雜魚交」,其中最大的緋聞主角是河豚。謠言來源已不可考,但鯧魚是中上層魚,河豚是底層肉食性魚,能碰面的機會不多,即使偶而相遇,鯧魚也因怕被吃掉而不敢靠近。其實稍一細想,就知雜交是無稽之談。深海里有千萬種魚類,之所以能百花齊放各具特徵,主要原因就是它們並不雜交。據科學考證,魚類中除了極少數板鰓類、真骨類有交接器以及鱈、鯡、鱸、馬鮫等雌雄同體,可以體內受精外,一般的魚,包括鯧魚和河豚,都是雌雄異體,並不性交,而是體外受精。

秋膳·鯧|你知道鯧魚發情時是怎麼叫的嗎?

你知道鯧魚發情時是怎麼叫的嗎?前男友一手劃拉著鯧魚的腎臟,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他和我認識的所有廣東人一樣,對食物有著天生的熱情與計較,每次去市場都愛跟菜販魚販閒扯上幾句。也是從他那得知,鱸魚發情時會「呱呲呱呲」地歡叫,鱈魚會用魚鰾發出類似運球和打鼓的聲音,黃魚漁汛時,深夜「咕咕」的叫聲會吵得漁民睡不著覺,而鯧魚產卵前,會在水中發出「咯咯咯」的求偶聲。兩年前的一個陽春三月,趕上鯧魚新市,價格親民,他一下子買回十來條(請原諒我們這些內陸長大的孩子)。清蒸、香煎、紅燒、煮粥,從一開始的新奇嘗試,吃到最後腦和胃都宕機,變成一條直線,兩人都有些倦了。

宛如隱喻,我們最後結束的理由也與此類似。歡愉的盡頭是乏味,飲食與男女,都逃不過這二字咒語。散夥飯是在新榮記吃的,席間有一道鯧魚焗飯,是我堅持要點。關於點什麼菜,喝不喝酒,我們又和往常一樣爭論過一番,那頓飯也吃得不歡而散。日後想來,廣府人其實一向不太看重離水即死的鯧魚,他們更喜歡游水的活魚。世人常笑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其實人的記憶也牢靠不到哪兒去,有點像鯧魚的魚鱗,部分還留在魚身,大部分則是掉進了海里,只有細小的一兩片,在水面上翻騰,閃著幽幽的寒光。沒有什麼不能忘卻的,我對自己說。

秋膳·鯧|你知道鯧魚發情時是怎麼叫的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