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30塊錢的湯包就嫌貴?宋朝吃頓“湯包”居然要花30萬

2022-03-11由 今天吃了嗎 發表于 美食

大家在旅遊的時候,都很喜歡去品嚐一些當地特色的美食。在江蘇南京,一些有名的小吃街比如夫子廟、雞鳴寺等地,除了有遠近聞名的鴨血粉絲湯,蟹黃湯包也是非常受遊客歡迎的一種小吃。蟹黃湯包的個頭非常大,一般一個小籠屜裡就只有一個大湯包,價格在15~30元不等,高檔點的蟹黃湯包大概50元。不過,在宋朝時,曾經有一頓湯包居然吃掉了30萬!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如今大家的生活條件好了,對各方面的要求也更為注意了。尤其作為世界聞名的“吃貨民族”,中國人對於“吃”的要求,更是愈加重視。不僅要吃的美味可口,更要營養健康。當然,中國人講究一個“色香味俱全”,很多美食也在國人的“挑剔”下不斷進步發展,呈現出更好的局面。

30塊錢的湯包就嫌貴?宋朝吃頓“湯包”居然要花30萬

灌湯包

就是一個典型。

30塊錢的湯包就嫌貴?宋朝吃頓“湯包”居然要花30萬

灌湯包,其實與普通的包子是有比較大區別的,講究一個“

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

”,將北國

吃麵、吃肉、吃湯

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湯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餡次之,麵皮次次之。灌湯包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著名產地當然就是當時的首都汴梁,也就是現今的河南開封。

開封的灌湯包作為鼻祖,製作非常講究:

將大骨或肉皮長時間燉煮,撇去浮沫,濾淨油膩,熬出膠原蛋白,熬成一鍋滿是膠原的濃湯,待溫度下降,濃湯凝結,變成半透明的皮凍(宋朝稱之為“水晶膾”)。

30塊錢的湯包就嫌貴?宋朝吃頓“湯包”居然要花30萬

把皮凍切成小塊,與肉餡兒一起包成薄皮大餡的包子,放在鋪滿松針或荷葉的小籠屜裡蒸熟。這時候,皮凍徹底化開,在小籠包裡出不去,

將包子撐得鼓鼓的,輕輕一按,花枝亂顫,咬上一口,汁液飛濺,感覺不是在吃包子,而是在喝湯。

30塊錢的湯包就嫌貴?宋朝吃頓“湯包”居然要花30萬

當然,隨著社會的交融與發展,灌湯包子現在早已不是開封特產,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特別是揚州的蟹黃湯包,湯更多、皮更薄、餡兒更鮮樣子更好看,江南人對於食物的精緻化程度相比於中原人的粗獷豪邁還是有所區別的

會吃的人都知道,

湯包的關鍵是“湯”

,餡裡沒湯,是萬萬不配叫湯包的。高檔點兒的灌湯包湯汁來源於皮凍,低檔的灌湯包湯汁來自於受熱融化的動物油,比如豬油或者牛油。雖然同樣能冒充湯汁,但是其實過於油膩,不太健康。

30塊錢的湯包就嫌貴?宋朝吃頓“湯包”居然要花30萬

宋朝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上,就有沿街的店家在出售“

灌漿

”,甚至還出現了送外賣的小二。這個灌漿也就是現在隨處可見的湯包了。不過,現存文獻上倒是很少有提及宋朝灌湯包的具體做法,只有

南宋曾敏行《獨醒雜誌》

講了一則與蟹黃湯包有關的故事。

30塊錢的湯包就嫌貴?宋朝吃頓“湯包”居然要花30萬

說是北宋末期蔡京當宰相的時候,有一天興致大發,請了幾百個屬下一同吃飯,吩咐廚子做

“蟹黃饅頭”

,飯後廚子算了算賬,

“饅頭一味為錢一千三百餘緡。”

也就是說,

單做蟹黃湯包就花了一千三百多貫。

30塊錢的湯包就嫌貴?宋朝吃頓“湯包”居然要花30萬

我們來對比一下這個價格,看看這

一千三百多貫

究竟相當於現在多少錢。歷史上常見的換演算法就是比較當時的貨幣可購買的米價與我們現在人民幣能購買的米價。書中記載此事發生於宋徽宗崇寧年間,當時的米價為一千二百文一石,宋朝的一石米重約六十公斤,

所以我們可以大致估算出一貫銅錢的購買力約等於我們現在人民幣的二三百元

。蔡大人一頓湯包消費一千三百多貫,

摺合人民幣三十多萬元

,這位“大老虎”要是活到現在,保準會被紀委帶走問話。

30塊錢的湯包就嫌貴?宋朝吃頓“湯包”居然要花30萬

當然,一頓三十多萬元的湯包不是蔡京一個人吃,是幾百個人一塊兒吃。現在南京和揚州蟹黃湯包賣到三十元或者五十元一客,

幾百個人一頓幾萬塊錢也綽綽有餘了,蔡京到底是咋花了幾十萬元呢?是材料貴還是被採購的廚子給當冤大頭坑了?

30塊錢的湯包就嫌貴?宋朝吃頓“湯包”居然要花30萬

我個人認為,

可能當時的物價確實要稍貴些,做這些蟹黃湯包的師傅們也足夠地道,所以才花了這麼多錢

30塊錢的湯包就嫌貴?宋朝吃頓“湯包”居然要花30萬

為什麼這樣說呢?一是因為

當時的蔡京位高權重

,是宋徽宗面前的大紅人,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相信伙伕們膽子再大,也不敢這麼明目張膽地薅蔡大人的羊毛。再說蔡京少有壯志,遊歷四方,什麼沒見過?如果真的被坑,肯定一早就能意識到,又怎麼會心甘情願地就把錢付了呢。

30塊錢的湯包就嫌貴?宋朝吃頓“湯包”居然要花30萬

第二則是因為蔡京吃的蟹黃湯包確實夠地道。元朝生活手冊

《居家必用事類全集》

裡有記載,一道

“蟹黃兜子”(蟹黃燒麥)

的耗費十分令人吃驚。做四個兜子(燒麥),居然要用

“熟蟹大者三十隻”

,什麼意思呢?四個蟹黃燒麥,要用到成熟的、個頭大的螃蟹三十隻,平均一隻燒麥要用七隻半,足以說明所用的蟹黃絕對是真正的蟹黃,不可能是現在很多不良商家用鴨蛋黃來冒充的。

30塊錢的湯包就嫌貴?宋朝吃頓“湯包”居然要花30萬

再加上當時的生產力與現在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宋朝時的螃蟹養殖產量肯定是沒有現在高的,螃蟹價高也是一定的了。如果像做蟹黃兜子似的一個湯包要用七八隻螃蟹,即使是現在一隻螃蟹二三十塊錢,那麼一個湯包也要二百塊左右,更別提當時了。

30塊錢的湯包就嫌貴?宋朝吃頓“湯包”居然要花30萬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