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桂北民俗:另類的茶文化(下)

2022-02-21由 精品 發表于 美食

文/唐 容

桂北民俗:另類的茶文化(下)

三、灌陽油茶最具文化韻味

最具文化韻味的,還數灌陽油茶。

灌陽縣地處桂北山區, 東邊是都寵嶺山脈, 西邊是海洋山脈, 兩條山脈中間夾著一條秀麗的灌江, 灌江水源澆灌著這片古老的土地。這裡土地肥沃, 高山密林長滿了大片大片的茶樹。它既沒有鐵觀音的名貴, 也沒有龍井一般歷史悠長。但就這普普通通的茶葉, 加上幾塊生薑和少許食油,竟形成了灌陽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幾百年來,早已深深融入灌陽人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的生活,融入了灌陽人的靈魂。

較之恭城油茶,灌陽油茶則有四件必備工具:除了前面介紹的茶鍋、7字型木錘外,還有當地特製的茶杯( 外形跟飯碗一樣,但容量小一半,當地人叫做甌子)、茶盤(一般是木製的,有的還準備有一張專用小茶几,當地人叫茶凳)。

灌陽油茶的原料也比恭城油茶多,主要有:茶葉(用老茶葉)、老薑、香菇、綠豆(或紅豆)、炒米花(也叫陰米,糯米煮熟後曬乾,吃時用油炒後膨脹放油茶裡)、炒花生、排骨(或豬肉)、米粉(或麵條)、青菜、酸辣椒、蔥花等。有的還新增南瓜、地瓜(紅薯)、蒜米等。

桂北民俗:另類的茶文化(下)

灌陽油茶原料眾多

灌陽油茶可分為幾類:香菇茶、開口茶(亦名苦茶)、迎賓茶(糖茶)、焦米茶、油茶,每一種茶的功能用途都不一樣。

香菇茶: 主要原料只有香菇和生薑、少量茶葉。香菇最好是採自深山的野香菇, 烤乾後備用。姜要老薑, 越老越辣。在茶鍋放入水、香菇和生薑, 溫火慢煮, 讓它煮沸十來分鐘, 最後只要放入適量的鹽即可。香菇茶適用於三朋五友閒坐聊天,做法最為簡單。

開口茶: 主要原料有姜、茶葉。在茶鍋裡放入水、生薑, 讓水煮沸三、五分鐘,放入少許茶葉和鹽稍煮即可。因這種茶主料是茶葉和生薑,口感微苦,又名苦茶、薑茶。開口茶往往是油茶的前奏曲,用於開胃提神。

迎賓茶(糖茶): 糖茶主要用於接待新客或宴會等重要場面的第一杯茶,故名迎賓茶。糖茶的主要原料有白糖( 或紅糖、蜜糖) 、土雞蛋、茶葉、荊芥。土雞蛋先用水煮熟, 剝去蛋皮備用。用茶鍋放水煮沸開, 放入白糖( 或紅糖、蜜糖)和荊芥 , 最後倒入茶杯中, 再在每個茶杯裡放入一至兩個煮熟的土雞蛋。

焦米茶: 主要原料有米和茶葉。先用茶鍋把米炒至焦黃, 然後放入水和茶葉一起煮開放入適量鹽即可。焦米茶具有調理脾胃的保健作用,對去除腹脹、消化不良特別有效。

油茶:一種放有米粉或麵條的主食,類似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是灌陽真正意義上的油茶,也是最普遍食用、最有文化底蘊的茶。

桂北民俗:另類的茶文化(下)

灌陽油茶與其他油茶的主要區別是放有米粉或麵條

灌陽油茶切煮前要做如下準備工作:

一是準備炒米, 這是主要配料, 必不可少的。做法是在茶鍋內放少許食用油,用高溫把油燒熱, 將陰米倒入鍋裡,噼裡啪啦,轉眼間炒(如多放油油炸也可)成黃白色的米花,故又稱米花,裝在碗或盤裡備用。同時把花生也炒(或炸)好。

二是將幹米粉(或麵條)煮熟, 用涼開水泡好, 注意不要讓它結成塊。

三是將香蔥( 或蒜葉、圓椒) 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蔥花, 以供放在油茶裡用。

四是綠豆(或紅豆)放在鍋裡用油炒一炒, 把腥味去掉。也可事先放砂鍋裡燉至爛熟。

一切準備完畢,就可以正式打油茶了。

把茶鍋放在火爐上, 然後將茶葉放在鍋裡, 炒一炒, 再把一些生薑、香菇以及炒好的綠豆放進鍋裡, 用木錘把鍋裡的配料搗爛, 然後放入豬油、排骨(其他肉類也可)和青菜, 放入水煮沸加鹽。

再將每個茶杯依次放入米粉(或麵條)、炒米花、炒花生、酸辣椒、蔥花等佐料, 然後再把茶水篩入茶杯中,即可食用。

食用時,大夥圍坐在一起,茶杯在茶凳上依次擺放,每個人都確定有一個固定的位置,以免混淆端錯茶杯。

灌陽油茶茶葉沒有恭城油茶多,但其他佐料多,因而色澤金黃,食之爽口,不僅可以解渴、飽腹,而且有健胃消食之功效。

一杯過後,餘渣再放油鹽,以木錘再次搗打,又煮第二杯、第三杯……。

當地有這樣一句順口溜:“一杯苦,二杯呷(方言,意為澀)三杯、四杯好油茶。”意思是提醒你慢慢品嚐,好好領略。

桂北民俗:另類的茶文化(下)

灌陽油茶

在灌陽,無論你走到誰家, 主人都會熱情地招呼你坐下, 然後放下手中的活, 打上一鍋油茶。在灌陽人看來, 打一鍋油茶就像招待客人時請一支菸或遞一杯水一樣平常。

當然,喝油茶也有一些小小的規矩。老到的油茶客,他一不用筷子,更不用調羹,端著個茶杯,一邊喝,一邊緩緩地晃動,頗有點像品嚐高貴的葡萄酒。他就有本事這麼邊晃邊喝,不但喝光了碗裡油茶,還吃光了浮在油茶裡的米花、花生米、肉片、青菜和排饊。

初來乍到的客人若對油茶的風味一時不太適應,打油茶的主婦就會笑眯眯地勸你,一杯苦,二杯呷(澀),三杯四杯好油茶,慢慢喝吧。你要是喝到十杯八杯還想喝,她就會朗朗地笑出聲來了。

如果是貴客來臨,第一杯茶是要煮甜的,叫迎賓茶。每個客人的茶杯裡面還要放進一至兩個煮熟的剝了殼的土雞蛋,以表示主人對貴客的熱情接待。如果是平時自己打油茶,這道茶一般是沒有的。

如果是貴客,連第一杯糖茶算在內,一般是要喝夠六小杯。當喝到第四杯油茶的時候,主人要給每個客人的茶杯裡放肉(排骨或燉得很爛的五花肉),客人在喝完這一杯茶後,就要向主人辭杯,意思是說吃飽了,不能再吃了,女主人會熱情洋溢地招呼你再喝一杯,你可以再喝一碗再辭杯,主人便不再做下去了。這好像已成為大家約定俗成的禮節。

如果還沒有吃夠五杯油茶,你已經很飽了,不能再吃下去了,你可以跟主人說明自己吃不下了,把筷子橫著架在茶杯上,以示自己不是因為客氣,確實是不能再喝了,主人便不會再給你篩茶了。

油茶裡的酸辣椒是用來做配料調味的(可以咬爛,使辣椒汁溢位),也是放在茶杯配色好看的,不一定要吃掉。你如果喜歡吃就吃掉它,主人還會再加給你的。你也可以一直留著不吃,主人不會要求你吃的。

喝著灌陽油茶,讓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那白色的米粉(或麵條),褐色的茶水,微黃的炒米,翠綠的蔥花和青菜,紅色的酸辣椒,三五粒作點輟用的花生,還有那香氣襲人的味道,可謂色香味俱全。一邊吃著油茶,一邊聊著家長裡短,或是奇聞異事,真的是賞心悅目,是人生一大快事。

喝一杯灌陽油茶,讓你口角含芳,唇齒流香,滿身舒暢!

桂北民俗:另類的茶文化(下)

灌陽油茶實則是一種米粉茶,可以當餐

四、侗族的茶文化發揮到極致

據瞭解,油茶有祛寒溼、提神、飽腹之功能。桂北地區屬高寒山區,空氣溼度大,“打油茶”便成為當地百姓的飲食習慣,亦是他們用來待客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在人覺得非常勞累的時候,如果能喝上那麼一兩杯油茶,過不了多久,滿身的疲憊便會在不知不覺中煙消雲散了,同時迎來的便是一份難得的好心情。

在廣西三江縣,茶文化更為特別。他們用茶油爆炒少量米粒,放入本地產的茶葉一起翻炒,輕輕捶打,再加適量的井水,用文火煮成茶湯,是侗鄉待客的最高禮儀之一。主人雙手捧茶敬客,並說些謙恭的話,善歌者還以歌代言,客人必須喝完兩碗,才算給主人面子,也是取“好事成雙”之意。兩碗之後不想再喝,便將碗筷一併交給主人,如果只交碗不交筷,則表示還想繼續喝,主人就高高興興地再斟滿一碗油茶送到客人手裡。

侗族人喜好喝油茶,而且還舉辦規模不等的茶會:

小型油茶會,一般是親戚之間在春節期間的小聚會。人數一二十人,可輪流招待吃油茶,互祝新年愉快、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等,大家談談笑笑,氣氛祥和歡樂。

中型油茶會,大都是娶媳婦、嫁女兒、生小孩、新居落成辦喜事的主人家請客吃油茶。這種油茶會一般有三四十人參加,人們紛紛前來向主人道喜祝賀。

大型油茶會是在全寨男女青年聚會、議事、娛樂時舉行,或者是為寨與寨之間的男女青年間的社交活動而舉行的。譬如,某一寨的男女青年要到另一寨去集體做客,為了商議準備事項而舉行的油茶會,就是大型油茶會。另外,集體做客回來,對方送了糯米粑粑,就要舉行全寨油茶聚會,慶賀這次社交活動的成功。這種油茶會的規模可達到一百多人。

桂北民俗:另類的茶文化(下)

侗族打油茶

五、喝油茶就是品文化

“莫講南方禮信差,進屋就喊喝油茶。油茶好比仙丹水,龍肉煮湯不如它。”

在廣西,特別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地不分南北,城裡鄉下,都有打油茶喝油茶的習慣。人不分男女長幼,小至三歲小孩,老至百歲長者,都有喝油茶的愛好。倘在城裡,住同一棟樓裡,東方微熹,則家家打油茶聲四起,此起彼伏,頗有“茶槌兩三聲,香飄千萬家”的意境。有的家庭更是一日三餐少不了它。凡到過瑤家的客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一入家門,主人就會熱情地生火架鍋,打油茶招待客人,且都盛情難卻。

桂北民俗:另類的茶文化(下)

打油茶的場景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人們喝油茶有了很多講究,不僅換了空間,且加了內容。過去,打油茶喝油茶僅限於家中自飲或待客,後來慢慢進入街頭巷尾,特別是近幾年,油茶進入了城市的大雅之堂,油茶店的裝修也很入時,木屋木桌,花鳥門窗,頗為古色古香。吊燈空調,微信付款,現代情調十足。食品內容,不再是單一品茶和幾碟艾葉粑、船上糕,而是花色品種繁多,風味小吃不少,還可以為食客時令小炒,食客可以喝點小酒,以添雅興……

桂北民俗:另類的茶文化(下)

豐盛的油茶美食

現如今,喝油茶早已不分季節,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客人到來則不分早晚,隨時煮好奉客,而且配菜也更為豐盛。但儘管環境變了,飲食豐富了,油茶店的文化氛圍卻未改變。現在,無論你走進哪家油茶店,牆璧上的宣傳字畫,大多保持以往的乾隆皇帝下江南賜美名、阿哥阿妹喝茶對山歌之類的內容,店裡的服務員也大多著民族服裝,山裡人打扮。連懸於店內的書法作品,也寫著一些陳時民諺,如——

御賜油茶爽神湯,

祛病養身宜健康,

不信你去問三嫂,

四十大女賽姑娘。

又曰——

油茶補氣壯功力,

一擔能挑二百七。

跑到塘邊撒泡尿,

射死好多塘角魚。

……

所以,在桂北,人們每每走進一家油茶店,總有一種感覺:喝油茶就是品文化!

的確,桂北地區城鄉許多地方都有打油茶的習俗,油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無論是親朋好友聚會,還是家常餐飲,或是招待遠道而來的朋友,油茶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佳品。因此,以油茶為主餐飲行業也應運而生,據不完全統計,僅在恭城縣城區,油茶餐館就達200多家;在農村,但凡家裡有地的基本都種起了茶葉;街頭巷尾,售賣米花、麻蛋果、排散、蓮花粉等油茶配套小吃的店鋪隨處可見。

如今,桂北油茶早已不是街邊小吃的身份了,它肩負著廣西特色文化的擔當,躋身文化展演,成為節日品牌。

近年來,茶鄉恭城堅持文化、旅遊與產業發展並舉,以節為媒,舉辦“油茶文化節”,助推文化旅遊和油茶產業融合發展,至今該縣已成功舉辦十屆油茶文化節,成功將“恭城油茶”這一富有地方特色的飲食文化由桂林推向全區甚至全國,樹立了“恭城油茶”這一地方特色飲食文化品牌。恭城油茶先後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地理標誌證明註冊、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恭城油茶文化節以油茶會友,除了打油茶展演外,還會舉辦祥龍雄獅匯演、傳統古裝桂劇表演、民間民俗文化、絕技絕活表演、民族服飾秀等一系列活動,旨在透過接地氣的傳統民俗文化來吸引人氣,為廣大遊客打造一場獨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盛宴,詮釋獨特的人文魅力。

透過油茶文化旅遊節,他們還串起關公文化節、孔子文化節、恭城月柿節、盤王節等20多個傳統民俗節慶,形成了“月月有節慶、村村有奇俗、天天有演出、家家打油茶”的喜人局面,使油茶這一地方特色美食透過旅遊為更多人所熟知和喜愛,成為恭城的一個金字招牌。

投資近10億元的恭城油茶小鎮於2018年6月開工建設,2020年建成開街,整個專案將在2021年底全部竣工。油茶小鎮集民族文化、風情展示、特色餐飲、旅遊休閒、養生度假、商業購物等多種業態於一體,將成為把恭城油茶推向更大市場的重要視窗。專案建成後,可容納居民約4000人,預計增加就業1500人以上,年接待遊客30萬人次以上。

桂北民俗:另類的茶文化(下)

恭城油茶小鎮開街活動

2019年該縣成立恭城油茶產業協會、油茶產業發展集團,120多家茶葉種植基地、油茶餐廳等油茶產業相關主體加入了恭城油茶產業協會。當地政府啟動了恭城油茶“萬畝原料基地、百億產業”計劃,將油茶產業鏈輻射到鄉鎮、村屯,帶動村民種植茶葉、生薑、紅薯、芋頭,製作麻蛋、炒米、麵條、排散等原材料。截至2020年底,恭城茶葉種植面積為6300多畝,產量725噸,產值達1160多萬元,生薑種植面積4700多畝,產量約1650萬斤,產值約6600萬元。

近年來,廣西各地堅持文化、旅遊與油茶產業發展並舉,透過建設油茶小鎮、成立油茶產業協會以及油茶產業發展集團等方式,扶持龍頭企業,全產業鏈整體推進,推動油茶邁向百億元產業。

(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