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吃味精掉頭髮?究竟是“味精”好還是“雞精”靠譜?

2022-01-31由 小辰醬視匯 發表于 美食

關於“味精”與“雞精”,市面上總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言論。近一階段社會上又在流傳“味精”各種不好,大家還是選擇“雞精”吧這樣的言論,各類的資訊把老百姓都搞糊塗了,那麼,究竟是味精好還是雞精好呢?

其實,雞精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穀氨酸鈉,穀氨酸鈉就是味精。雞精這兩個字讓好多人都存在誤解,似乎它是從雞肉或雞湯中提取的。但其實並非如此,絕大多數雞精中並不含有任何雞肉成分,更不是從雞湯中提取的。它通常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再新增少量核苷酸、香精等具有鮮味的物質。雞精的成分與味精相差不超過10%。所以認為雞精比味精更安全、更健康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與味精相比,雞精的優勢是鮮味更復雜,口感更豐富,非常適合燉菜等。味精的鮮味非常單一,適合用於烹調魚類或涼拌菜餚等。其實,如果您自己的口味能夠接受,不放味精和雞精也是可以的。

而且,社會上很多人都在說味精有害,其實,那也是一種謠傳,國際權威食品新增劑機構早就已經得出味精無害的結論。味精現在通常以玉米等糧食為原料,透過發酵或生物工程技術製取,其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鈉是食鹽的組分之一,穀氨酸則是人體所需的一種氨基酸。“吃味精會掉頭髮”、“兒童吃味精長不高”、“吃味精得偏癱”、“吃味精易痴呆”等各種關於味精有害的傳言都是沒有根據的。當然,味精畢竟是一種食品新增劑,合理應用,不要過度新增才是合理的做法。

說到這裡大家就應該知道了,其實味精並沒有那麼壞,而雞精也沒有那麼優秀,其實無論是食物還是事物都是如此,適量食用就好了,吃的多了總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傷害。還是那句話,建議大家食物多樣,樣多量少。

吃味精掉頭髮?究竟是“味精”好還是“雞精”靠譜?

關於味精,生活當中該怎樣使用才更加靠譜?

味精是最常見的調味品之一,很多人家的廚房都離不開它,但是,你真的會用味精嗎?味精該何時用?味精是調味料的一種,主要成分為穀氨酸鈉。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鮮味,在中國菜裡用的最多,也可用於湯和調味汁。

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類中本來就含有穀氨酸,與菜餚中的鹽相遇加熱後,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穀氨酸鈉。除了肉類,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

拌冷盤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而冷盤的溫度偏低,味精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還會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無味且掃興。如果做冷盤時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後再拌入冷盤之中。

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顯,醋加得比較多的菜餚不能加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餚都不能放味精。

有這樣幾種人,食用味精雞精需注意:

老年人:因為老年人味覺功能減退,如靠味精來刺激胃口,更容易造成對味精的依賴性。另外,味精中含有相當數量的氯化鈉,一些劣質味精中食鹽佔了大部分。這樣就造成了鹽的大量攝入。

兒童:若食入過量味精,將影響胃功能,會出現偏食,厭食,愛吃零食等壞習慣,還會影響兒童體內正常的酸鹼平衡,造成消化不良,影響健康發育。值得提出的是在目前市場上的兒童食品中,如小零食中,有許多就是靠新增味精來吸引兒童成癮的,應引起高度重視。

吃味精掉頭髮?究竟是“味精”好還是“雞精”靠譜?

市場的味精雞精品種這麼多,該如何選擇?

1、識準標籤,拒絕三無產品:

我們所買的味精雞精必須要標明食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製造者和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一定要看清產品的包裝是否密封完整,看標籤是否符合國家標準,看清廠家,切勿購買三無產品。

2、關於“精”,儘量選擇晶體的:

晶體的味精不易摻假,且一定要選擇晶體潔白、均勻、無雜質、流動性好、無結塊、無其他結晶形態顆粒的。

雞精和味精,這回您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吧。無論是味精還是雞精,都建議您要儘量少用,能用天然食物烹調出味道的儘量就不要加這類調料了,例如天然的菌菇類食品等,如果要使用,少量才是王道,而且買到放心的才是更健康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