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2022-01-01由 廣州荔灣釋出 發表于 美食

導讀

排排坐,食粉果,

豬拉柴,狗透火,

貓兒擔凳姑婆坐,

坐爛屎忽唔好賴我。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昔日西關風情。

#

豬油糯米雞

#

豬油糯米雞,

滾熱辣吖喂;

豬油糯米雞,

呢——!

這是叫賣豬油糯米雞的一段唱詞。

早在50年代以前,每逢深夜,必有小販以木架盛著火炭爐,上置小鍋,內蒸一品小食—豬油糯米雞,挑著沿街叫賣,尤其在西關龍津路、多寶路、寶華路一帶,更為常見。

賣糯米雞的多是四五十歲之人,他們一般用肩挑擔,擔杆上掛一盞小燈,叫賣聲沉厚而押韻,頗有特色。

西關豬油糯米雞,據說創自一個名叫“大雞二”的人。

大約在清宣統二年(1910年),泮塘市墟有一個以削雞賣雞為業的人,大家都稱他“大雞二”。

有時,“大雞二”當雞賣不完,晚市後便拿回家中。

一日,無意中打爛瓦碟,無碟蒸菜,於是乾脆以姜蔥雞焗飯,不料這一焗,竟焗出個味道來。

這一夜,“大雞二”在自己床上一邊回味一邊嘰嘰愉笑。

原來他想到,西關一帶有不少人家,慣有宵夜食粥面的習慣,我何嘗不可以依樣畫葫蘆,煮一些雞飯賣呢!

這樣可謂一舉兩得,不但日間賣不了的雞,夜裡以賣出去,而且擴大了生意。

主意既定之後,“大雞二”忽然又想到平時做糯米飯的糯米來,於是起身下床,立刻用糯米煮飯。煮熟後,再以姜蔥雞一蒸,然後品嚐一番,果然滋味不同。

但是美中不足,“大雞二”覺得還少了一種香味,於是腦筋一轉,聯想到豬油膏香。

於是,他再下豬油一撈,果然香氣噴鼻,“豬油糯米雞”就此誕生。

此後,“大雞二”逢夜挑擔,將制好的豬油糯米雞用水燉熱,裝在碗裡,在西關一帶隨街叫賣,果然十分受歡迎。

從此,西關就有了豬油糯米雞。

後來,不少人品嚐後,自覺味美,便相繼仿效,以致風行一時。

到了二三十年代,有人對豬油糯米雞加以革新,改用荷葉來包,先以豬油、生抽、白糖、鹽拌勻糯米,再配以雞肉、豬瘦肉、叉燒、蝦仁、珍肝、筍乾、香菇等,以文武火蒸熟而成。

後來,又有廚師以蛋來煎糯米雞,做成“蛋煮糊米雞“。還有的則用油來炸,名“油炸糯米雞”。

今日,西關的老人們吃著豬油精米雞的時候,仍會偶爾談起“大雞二”的趣聞。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舊時候街邊地攤小吃。

# 蓮葉冬瓜湯#

葉瓜湯傳是蓬仙,

大暑小暑火連天。

幸求仙姑開妙法,

救回世人萬萬千。

這首寫一品蓮葉冬瓜湯的詩,相傳出自西關農家。

蓮葉冬瓜湯,是以蓮葉、冬瓜、薏米、扁豆為料煮 成的湯。

早在一二百年前,西關人便喜歡飲這種湯。每年的小暑、大暑,家家戶戶都以鮮荷葉煮此湯,或加一點米煮粥,以消暑解渴。

後來,蓮葉冬瓜湯逐漸風傳整個羊城。

此湯的緣起,據說與一個叫亞嬌的才女有關。

古時候,西關一帶的農民,每逢大小暑天,還得在烈日下耕作,其狀如入火爐,十分辛苦。

這時,男子漢尚可脫去衣衫,赤膀擦汗;婦女們則出於禮節,連衣袖都不能挽起。於是,一天中身上衣衫不知溼了幾回,幹了幾次,口中煩渴難解,不少人因此中暑,病後又缺錢醫治,有的乃至身亡。

當時泮塘五約,住有一位才女,名叫亞嬌。她眼看本鄉父老叔伯受此炎熱之苦,頓起惻隱之心。

這一年,小暑天將至。才女亞嬌望著窗外水塘上的荷葉,忽然想到荷花仙女,何不求她救助鄉親們呢?於是,亞嬌立刻尋出荷花仙女的畫像,擺在堂中,並設香案,誠心誠意地拜求荷花仙女。

一天,亞嬌照例沐浴上香,十分虔誠地禮拜之後,不知不覺便伏在了一張桌子上。不久,亞嬌作了一個夢。夢中,她見到一個仙女,手持荷葉,足踏七彩祥雲,望著她微笑走來,並說:“亞嬌,汝慧眼聰敏,心存至誠,吾今賜汝一法,可用鮮蓮一二葉,合冬瓜、薏米、扁豆,齊煎為湯,如此人間之暑可解,病渴可除。”

仙姑說完,將荷葉贈與亞嬌。

亞嬌醒過來後,立刻將夢裡“仙方”告訴了父老鄉親。這一年,眾人如法煲湯,果然沒有一人中暑。於是,“仙方”傳遍萬戶千家。

以後,又有農家受此啟發,在吃藕時,留下藕節,密封於鹽盅裡,然後用來煮水或煮粥,墜火清熱。每到暑天,不少農家便煮此湯,帶入田間,歇時飲食。至今此湯仍保留於西關農家。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拉板車的工人。

#

泮塘蓮藕

#

白蓮花開根生藕,

紅蓮可採綠葉留,

蓬藕制粉葉湯飯,

農家種藕十有九。

這一首俚謠,唱的是泮塘蓮藕。

蓮藕的用途很廣,既可以生食作果,也可用於作鹹酸,或作菜餚,如蓮藕紋豬肉、綠豆蓮藕煲豬肉生炒藕片、蓮藕火脯煲、蒸藕餅等。還可以製成蓮藕粉。泮塘藕粉便與泮塘馬蹄粉齊名。此外,蓮子補等,蓮葉可包飯煮湯,蓮蓬、蓮梗可解暑氣;總之,蓮藕一身是寶。

蓮藕有紅白之分。粵種藕以白蓮為主,白蓮產藕多,而紅蓮則以結蓬長子為主,故紅蓮花可以採來插瓶觀賞。

泮塘藕的品種,有海南洲、絲苗藕以及京塘藕種。京塘藕原從花縣京塘鄉引種而來,百年後,成為泮塘本地藕種。

據說泮塘之藕,因土基肥沃而品質優良。而泮塘之所以有這麼肥沃的土基,乃是“龍津連泮水”的緣故。

相傳很久以前,泮塘種下的蓮藕、馬蹄、茨菇、茭筍等,雖有豐收,未為美味。

一日,鄉中有3人到西關龍津橋附近,拜供龍王廟,回來後便作了一夢。夢裡聽龍母娘娘說,若泮塘之水能與龍津相連,則五秀之物自可味美。

次日,3人不約而同說出此夢。眾人驚喜之下,立即組成隊伍,將泮塘灣與今龍津西路的河溪水溝通,引入農田。果然,這年長的蓮藕與往年不同,味道尤其鮮美。

從此,洋塘蓮藕出了名,十家有九家種藕,所產的藕粉更是上佳食品。

後來,泮塘當地一個叫“蘋果二”的民間醫生,以陳年藕粉,用滾水沖服,治療久痢與腹瀉,十分有效,遂成民間驗方,傳在西關一帶。

泮塘之蓮藕,從此更是聲名遠揚。

泮塘陳年藕粉,存放越久越好,以20年者為上品。可惜現在已見不到了。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昔日泮塘。

#

荔枝炒魚球

#

荔灣魚球炒可口,

逢人聞了口水流;

若問此萊出何人,

乃是西關陳老舟。

這是舊時說西關佳餚荔枝炒魚球的一首小詩。荔枝炒魚球一味,乃荔枝灣一帶的傳統家鄉菜,獨具特色。

此味菜源於何時,已不可考,但相傳清同治年間已有,可見已是百年風味了。

始創此菜之人,名叫陳老舟。據說是一隻“仙雀”助他創下此味。

陳老舟是荔枝灣的一個老漢,以撐舟渡人過河為生,一世清貧,以舟為家,沒有妻女,孤身一人,因他姓陳名舟,人稱陳老舟。

陳老舟晚年,在荔枝灣替人看守荔枝林,常年在荔枝樹下煮飯。

一日,陳老舟在樹下正想煮飯,忽然看到不遠處有一隻小雀,嘰嘰喳喳地叫。陳老舟上前一看:哦,原來這隻雀傷了一邊翅膀,痛得直叫,在地上不能飛。

陳老舟觸景生情,遂輕輕抱起小雀說:“小雀仔,原來你也是孤零零一個人,跌傷手腳,你爹媽知唔知呢?不如跟我返家吧!”

陳老舟說著,帶了小雀回家,關在籠裡,日日餵它小蟲,細心護理。

不知不覺,一個月過去了,小雀傷愈了,不時撲撲翅膀,欲飛回藍天。陳老舟見了,搖頭笑笑說:“小雀仔,今回老夫送你返去,等你與爹媽團聚吧!”

於是,在一天清晨,陳老舟帶了小雀,來到荔枝灣,“呼”一聲開啟籠,讓小雀飛回了藍天。

過了幾日,陳老舟去市場,忽見舊友亞順在賣魚蛋(也叫魚球,即魚丸),二人便閒聊起來,敘舊話長。

走的時候,亞順贈了陳老舟一包魚球。於是,陳老舟這餐,即有炒魚球一味。

正當陳老舟用鍋把魚球炒得香味四溢時,樹上站著的一群雀鳥突然“嘰嘰喳喳”叫了起來,十分悅耳。

陳老舟抬頭望去,見這群小雀彩毛似錦,非常美麗,其中便有自己救過的那隻小雀,心裡格外高興,便風趣地笑著說:“鳥哥哥,你在樹上,猛叫喳嘰,喳嘰,即是話(說),加啲(點),加啲,唔啄(是不是)?有乜嘢哪(什麼東西)加俾(給)我老漢呢?哈哈!”

豈料小雀好似聽懂了老漢的話,又回聲叫道:“呢吱,呢吱!“

叫聲未了,便有幾個熟到爆殼的荔枝,“卟”一聲掉進鍋裡,頓時透出一股香味:譁,好誘人!陳老舟見狀哈哈一笑,說:“天賜我也!”

說著將荔枝拿出,剝開殼,重新入鍋再炒,一時香氣四溢。

這一餐,陳老舟吃得尤其開心。

當夜,陳老舟來到亞順家中,將今日之趣事,一五一十,細說與舊友聽。亞順一聽之後,大叫一聲:“妙!”於是馬上找來荔枝,開鍋烹炒魚球,果然味道奇特,魚鮮味挾著荔果的甜酸爽脆,獨具一格。

不久,這道菜便一傳十,十傳百,“順記魚球”也由此出名。

後來,粵人李文倫、李聲鏗始創泮溪酒家,便有一道菜牌掛出:馳名西關上菜—荔枝炒魚球。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昔日的小畫舫齋。

#

清香荷葉飯

#

清香荷飯說方醫,

一年有人暑不治,

遇著洞洞佬走過,

延請診脈有能事。

這也是一首閒詩,記錄著一個西關清香荷葉飯的故事。

詩中所說的“洞洞佬”,是指舊時遊走過街的搖鈴串方醫生。在粵中,他們往往身背一長筒鼓,以手擊之而響,“洞洞洞”,為人診脈。

這一類醫生,多有偏方秘藥,有時也可藥到病除。

清香荷葉飯,簡名荷葉飯。

又有叫“漂爽荷葉飯”(因荷葉會漂)或“避暑荷葉飯”的。

關於此味小食,有人說是從東莞太平鎮傳來,但西關人卻說源於本土,有上詩為證。

相傳清末,在西關逢源北街,有一個姓李的老商人,天天南來北往。

有一年,正是夏暑天時,烈日當空。

李某一天回到家後,即暑感發熱,一病不起,乃至不思飲食,奄奄一息。家人幾經延醫無效,為此十分心焦。

這天,街中有一走方醫生“洞洞”擊鼓經過,口中叫道:“有乜(什麼)奇難雜症,開聲包醫,切莫延遲!”

講完後,又“洞洞洞”,敲幾聲響鼓。

李家之人聞聲,出門招呼,請他到裡面為老人診脈。

此人診過脈後,說:“老人外感暑鬱,積困五臟之腸胃,非當歸北芪補藥之能事,宜清補相兼。”

李家人點點頭,又問:“大夫,如何清補呢?”

方醫笑道:“藥補不如食補!”

言罷立刻取筆開方,方上寫著:

清香荷葉包米二兩蒸飯,內加瘦肉一兩。

李家人接過藥方,付過診金,言聲多謝,方醫遂又“洞洞洞”敲鼓離去。

李家人按方蒸飯,立刻滿屋香溢,老人聞之食指大動。

吃過此飯,老人不久便漸有神氣,幾日後,暑病告愈。

於是,老人以後逢人即說此方之妙,結果不少人群起效之。

於是,荷葉飯便成為西關人的避暑食品。有人覺得它味道好,再加鮮菇、竹筍、鮮蝦等配料,取名“清香荷葉飯”。

後來,泮溪酒家進一步將其完善,再加雞肉、瑤柱、蟹肉,取名“上品荷葉飯”而成招牌菜式。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昔日的荔灣風情。

#

娥姐粉果

#

排排坐,

食粉果,

豬拉柴,

狗透火,

貓兒擔凳姑婆坐,

坐爛屎忽唔好賴我。

這是一首唱吃粉果的兒歌。

粉果又名粉角,在明末屈大均寫的《廣東新語》卷十四“食語”一章中,早有記載。

但西關的娥姐粉果,源於清光緒二十年左右,並且有一個故事。

相傳,當時西關上九甫路,有一間叫“上九記”的小食鋪,初賣粥粉為主,生意倒也興旺,不料後來附近也陸續開了不少粉面店,並有新的名食以招徠顧客。

“上九記”因品種陳舊,生意漸淡。主人見生意慘淡,遂將一些僱員解僱。這時,店中有一個叫娥姐的傭人,為人聰明厚道,眼見姐妹漸去,心中難過。

一日,娥姐集眾姐妹一道,共謀不散之計。有人說:“若要眾人不散,除非,‘上九記’能創名食,重振聲名,否則必散無疑!”

娥姐一聽,覺得話中有理,於是自己帶頭髮誓,誓創名食。眾人也跟著一同發誓。

娥姐日思夜想,不久便想出一法:先將米煮成飯,待晾乾後,再磨成細粉;然後以細粉搓作外皮,並下一些香菜。

這樣,便成了一張綠白相間的粉果皮,十分精美。

粉果皮做好後,裡面再以瘦豬肉夾冬第、蟹黃做餡,包好蒸熟。

蒸熟後的新粉果一拿出,譁,色、香、味俱全,實在非常誘人。

眾姐妹一見,個個大喜;再一試,果然味道奇佳。

最後,請來“上九記”主人,品嚐一口後,大叫“奇味”,遂決定精造此品,並取名為“娥姐粉果”。

次日,娥姐粉果果然一炮打響。

“上九記”的生意又興隆了。不久,“上九記”將以前的僱員再度聘回,並請名人李文田題了金匾。從此,娥姐粉果名聲遠揚。

後來,不少人刻意仿造,再加蝦仁、禮雲子等,變出多種粉果,唯“娥姐”之名不變,一直沿用至今。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西門口中山七路的慶南坊的古城牆牆角遺址。1995年已經拆掉。

# 印炒米餅#

家家打餅殘臘時,

餅如鐵石人人知;

印中敲擊勝似樂,

內有農家真心意。

這是寫西關農家打白餅的一首詩。

這種打白餅的習俗,西關富人家少見,多在窮人家或泮塘鄉的農家中流行,相傳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

據說現在有些農家,還儲存著刻有明朝年月的印木,可見其淵源悠久。

打白餅又叫印炒米餅。每年,在殘冬臘月之時,鄉間即有不少人家,以糯粳米相雜,炒後研成粉,自取方圓餅印。然後在印中加入米粉打餅,叮叮噹噹,擊聲如樂,十分好聽。

各家的餅印多根據自己的心願製作,圖案有壽星、福鼠、福字、壽字等多種多樣,饒有風味。

餅製成之後,放在罐中,閒時便可以食用,一般常用來哄小孩。這種餅堅硬如鐵,若無牙力,則難得咬動;故小孩吃一個,非要一個半個小時不可,而且十分頂肚耐飢。

於是,印炒米餅便成了農家喜愛的一種食品。在昔日的西關泮塘鄉間,每到開田之時,農夫們每每帶上三幾個餅下田勞作,這也就成為這裡的一種獨特的田園風景。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昔日的荔枝灣。

#荔枝大將軍與小將軍#

惠州丞相祠堂在,

一樹亭亭種已分。

今日路人說名果,

大將軍與小將軍。

這是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廣東南海人譚瑩寫的一首《嶺南荔枝詞》。

清光緒初,在西關有兩種荔枝名品,便叫“大將軍”與“小將軍”。

據說這兩種荔枝,“大將軍”皮紅而帶紫赤,“小將軍"果很小,味卻甜而帶香,稍有微酸,入口三日,餘香猶存。

關於荔枝“大將軍”與“小將軍”,有這樣一個故事。

相傳宋朝廣東惠州有個叫陳堯佐的知縣,為官清廉,頗有政聲。一天,他來到羅浮山白鶴觀。觀中住持為款待貴客,特將羅浮山的一種荔枝名果獻與知縣品嚐。

陳堯佐嘗過後,覺得此果肉甜味香,於是就在白鶴觀中住下,一連百日。說也奇怪,吃過此荔果後,陳堯佐平時的頭重心躁之症竟不知不覺完全消失了。

陳堯佐心知此荔果絕非凡品,定是寶物,遂在離開羅浮山那天,詢問觀中道長,可有荔枝樹能移下山去種植。道長於是從山中挖出兩棵小荔枝樹,送與陳堯佐。

陳堯佐回到惠州後,在東堂挖土栽上,2年後便開花結果。不久,陳堯佐因政績昭彰耀調京城,升任丞相。

於是,有人便將那兩棵荔枝稱為“將軍樹”,高的棵名“大將軍”,矮的一棵則名“小將軍”。後來,將軍樹的果實也就分成了“大將軍”、“小將軍”兩個品種。

西關富商潘仕誠於清光緒初將這兩個荔枝品種引入西關,植於“海山仙館”,但僅有3株,極為名貴。有人稱之為“西關將軍”。

可惜後來“海山仙館”毀了,這兩種荔枝名果也就不復存在。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趣香餅家。

#荔枝酒#

家家酒用晶丸浸,

一一津校玉液滋。

這是屈大鈞寫荔枝酒的詩句。

20年代,在泮塘石路基附近,有一家不大的雜食店,取名“丹荔園”,插有一幅“太白酒莊“的旗子,另在一面旗上寫著上面的對聯,以此招攬顧客。

“丹荔園”以賣荔枝酒出名。

荔枝酒選用上品丹荔“糯米”,剝皮去核,剩下荔肉(即晶丸),入米酒中浸泡,經一年後出賣。

這種荔枝酒香醇而帶有果味,在清代十分常見,到了20年代,慢慢少有,現在說起來恐怕未必有人知道。

荔枝酒入口香美,但極易醉人,若飲荔枝酒過多而醉,則需以荔枝殼浸水解之。

廣州人呷荔枝酒,相傳由媚山才子蘇東坡傳來。蘇東坡是宋朝的一個大詩人,他非常嗜酒,曾隱居於羅浮山。

一日,蘇東坡在山中遇到一個山農。山農知蘇東坡為書法家,於是邀請他進屋坐坐,並以好酒款待他。這種酒荔香滿溢,品嚐後口齒留香,蘇東坡連飲數杯,意猶未盡,於是向山農請教制酒的方法。山農提出以字畫一幅作交換,蘇東坡樂而開懷,笑著答應了。

一日,蘇東坡路過羊城,聽說荔枝灣的丹紅(荔枝名)很香麗,於是賞遊灣岸。見美景如斯,興致大起,於是叫人拿酒來,並宣告要紅荔枝酒。但是當時廣州人不會釀造紅荔枝酒,令蘇東坡頗覺遺憾。蘇東坡感嘆之餘,遂將制酒之法傳給廣州人,使得美酒荔枝相得益彰。

次年,蘇東坡再遊西關時,紅荔枝酒已隨處可見,街市酒香四溢。買過來一嘗,果然好酒,乃大讚不已。後有人說蘇氏心情高興,當即揮毫寫下這樣一首詩:

初到羊城啖荔枝,

未見紅酒多憾事;

二來再遊西關地,

白玉美釀醉不辭。

此詩是真是假,且不考它,但由此可知荔枝酒來歷,已經很久。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泮塘鄉龍舟。

# 一品金#

唐皇御賜一品金,

十三果味皆取陳,

泡浸亦是老酒取,

其色爛黃乃全身。

這首詩說的是一種西關名酒。

製造這種酒要用到13種味料:

新會老陳皮1兩,新會陳樹甘橘1兩(蜜制),山梨1兩,山楂1兩,嶺南荔枝幹1兩,嶺南龍眼乾1兩,核桃肉2兩(去皮),雞心紅棗10個(去核),天山葡萄乾8兩,黃杏脯2兩(蜜制),黃李子2兩(蜜制),青梅2丙(蜜制),京都蜜桃2兩。

13味料備齊後,取陳缸舊酒,洗去表面皮上的蜜汁,然後晾乾。

再以砂鍋盛酒半斤,合水半斤,武火煮沸,將13味果料倒入鍋中,以文火蒸焗1小時左右,取出晾冷,倒入陳缸舊酒中, 10斤浸泡10天,即可飲用。

此酒製成後,色澤金黃,具有行氣養胃之功效,且色、香、味俱佳,深為老一輩西關人所喜愛。據說清末探花、西關才子李文田,在晚年尤喜精製此酒自飲。

為什麼這種酒叫“一品金”呢?

相傳,“一品金”乃唐太宗李世民賜給少林寺僧的御酒。

史載,隋末年間,天下國土,四分五裂,唐王李世民與王世充作戰,一日落難於嵩山少林寺下。

少林寺住持志操和尚,知道李世民是天下真主,於是率寺中眾僧下山救駕,並活捉了王世充的侄兒王仁剛,逼王世充投降。

李世民當上皇帝后,號稱大唐,少林寺因救駕有功,受到嘉封。除賜金銀官祿之外,特恩准寺中僧人開葷,飲酒食肉。唐太宗還親賜13罐美酒,慰勞救駕之13僧人,並將酒方賜與少林寺。

寺中住持特立一碑,記錄此事,並將酒方鐫刻在石碑上。

因該酒色燦如金,貴亦如金,酒中之物,全是宮廷上品之果,故得名“一品金”。

從此,少林寺僧人,練武時日飲此酒,偶而也貽贈香客。

到了元朝,一個法號叫“福裕”的欽命少林寺方丈,來到福建莆田九蓮山的林泉寺院,開傳曹洞正宗,倡導禪拳一體,建立了南少林派,寺中還設有僧兵。

這樣,“一品金”便傳入了福建少林寺。

後明亡清興。福建少林寺遭火毀,寺中住持至善和尚南逃入粵,在羊城海幢寺中隱居,秘傳少林武術。

不久,至善和尚納一門人陸亞彩,於是,“一品金”方也就傳給了粵人。

後來,南海祿舟鄉人黃泰拜陸亞彩為師,得此方。黃泰乃傳其子黃麒英,黃麒英又傳子黃飛鴻。

“虎痴”黃飛鴻在西關設醫館“寶芝林”堂,遂將此方傳入民間。

昔日,西關龍津西路,有一酒鋪,以大缸泡酒聞名,長年標出一支旗號,上寫“一品金”3個大字。

老一輩人一望就知是賣甜酒。二三十年代,西關人風行自泡“一品金”,這種歷史名酒也就風光了一陣。

到了50年代,已經很少人知道“一品金”及其來歷了。這時,在龍津路一帶,卻有個名叫郭九的流浪漢,以每份一角錢的價格出賣“一品金”方,使其得以繼續流傳。

原來,郭九是名拳師關坤的徒弟,而關坤的師傅是林世榮,林世榮的師傅便是大名鼎鼎的黃飛鴻。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豪華紫洞艇。

#

西關馳名艇仔粥

#

荔灣艇仔粥味奇,

鮮蝦魚片又浮皮,

油炸花生甘甜脆,

嶺南千食品中稀。

“嚟(來)啦!香滑艇仔粥!”

舊時,在黃沙西堤,荔枝灣江邊一帶,有不少艇仔,上插一“粥”字黃旗,穿梭往來,沿江叫賣,不論日夜,十分誘人。

尤其是夜間,漁家燈火燦爛,與天上星星輝映,江風習習,更有一番情調。

艇仔粥味道鮮美,可謂百食不厭,因此很出名;但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其中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古時候,在荔枝灣住著一戶水上人家,這戶人家有一個女兒叫金水,容貌十分秀美,心地也非常善。金水長到七八歲時,一天隨父母在珠江白鵝潭中捕魚,忽然網到一條十分可愛的金色小鯉魚。

父親把它撈上來,放在船艙養著。金水日日都在艙中,取草餵它。小鯉魚每次都點點頭,好像表示感謝。

誰知,3天過後,金水爸爸一把撈起小鯉魚要拿去賣掉,小魚在魚籮中顛來覆去,十分痛苦。

魚兒離開水,如何活呢?金水見了心中悲憫,不由得嗚鳴哭了起來。

她父親感到奇怪,問她為什麼忽然哭。金水說:“爸爸,我不捨得將金魚賣俾人,我要喂金魚草草!”

金水之父聽了,哈哈一笑說:“傻女,河裡面大把金魚,今日賣1條,明日爸爸撈回10條給你,好唔(不)好!”

金水跺著小腳說一聲“唔制(不行)“,嗚鳴地哭 得更厲害了。

她父親沒辦法,只好將金魚兒放回水艙裡,說:”乖女,唔好喊,亞爸將魚放回水艙裡了。你睇,魚遊 來游去,幾好玩!“

金水望著艙中小金魚,又如往常一樣,游來游去,魚口一開一合,吐著水珠泡泡,好像在說多謝,心中竊喜,不由得收住哭聲,慢慢擦去眼淚,露出了像往日一樣可愛的笑容。

父親上岸去了,金水一人伏在水艙邊,看著小金魚游來游去,悠然自樂。

與魚兒玩了一陣之後,金水忽然對小金魚說:

“小魚妹妹,我趁亞爹唔啄(在)船度(裡),不如將你放回海中,你去尋返你媽,好唔好?”

小金魚似乎聽懂了金水的話,朝金水點一點頭。

金水立將魚兒從船艙中撈出,輕輕放到江中,並說:“小魚妹妹,再見!”

小金魚望著金水,點頭擺尾,好一陣子才離開船邊,遊向深處。

時光一轉十載。

金水已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也成了家中的好幫手,但是歲月不饒人,金水爹也老了。

這年,金水爹病倒於床,3個月不能起來,既無錢看病,又不能捕魚,於是,漸漸鍋中連米都沒有了。

一天夜裡,金水坐在父親床前,看著父親骨瘦如柴,奄奄一息,家裡又缺柴少米,沒錢醫治,不由得傷心地哭了。

其父見狀,撫著金水的頭,低聲安慰說:“乖女,亞爹看來老不中用了。爹去後,你與你母親,一定要相依為命,孝順母親。”

金水一聽,更止不住哭聲,心裡想著一定要救回父親。

深夜,金水一人擺出香爐,插上炷香,跪在船頭,祈求觀音菩薩保佑。

江風習習,金水望著月亮漸漸朦朧入睡。

忽然,金水看見一個仙女,從水中出來,望著金水笑說:“金水姐姐,你認唔認得我,我是你10年前救出,放回海里的金魚妹妹啊!”

金水又驚又喜,便聽仙女接著說:“金水姐姐,你爹之病不要緊。我傳你一法,明晨你去東邊海上,張網撈魚,會撈到小魚小蝦無數,到了岸上,與人家換點錢米,先煮一點魚蝦粥給你爹食;然後將魚蝦煮粥,再加些岸上人家喜食之油肉脆味之品,即可成一風味,叫馳名艇仔粥,賣與岸上人家換錢,再延醫診脈。你爹之病10日之內即可痊癒。小魚妹妹啄龍女三娘!”

說完,仙女便不見了。

金醒來,立叫母親,說出夢中之事。其母一聽,說是龍女顯靈,立刻裝香遙拜東海,隨後撐船到白鵝潭東邊下網,果然撈上不少魚仔蝦仔。

金水將魚蝦拿上岸,很快一賣而盡,於是又買了點米,給爹煮了魚蝦粥;一吃,果然好味!這回,金水一家舒展了緊鎖的眉頭。

不久,金水爹可以起床了。他依據粥味與岸上人的口味,秘創一法:先用生魚骨熬粥做粥底,後用生魚肉切片,鮮蝦去殼取仁,加叉燒、浮皮、海蜇、薑絲、蔥,同放一碗中,用滾粥一衝而下。最後再撒上炸花生,用匙攪勻。

照此法做出的粥,果然香氣撲鼻,味道鮮美,人見人愛。

於是,金水一家,即制此粥售賣,並在船上插出一旗,曰:“西關馳名艇仔粥”。為了感謝龍女三娘,旗上還繡著仙女的影象。

船旗一起,立即鬨動岸上。眾人好奇而來,一試此粥,咦,果然滋味不同,大叫奇絕。

從此,金水一家以賣艇仔粥為業;而客來客往,“西關馳名艇仔粥”也就傳了出去。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昔日的艇仔粥。

#

兩關炮谷

#

炮谷,炮谷,

年過萬福;

炮響,炮響,

黃金萬兩。

昔日,西關街頭巷尾,經常走來一些“炮谷佬”,肩挑炮擔,口中先喊一聲“炮—谷”,然後站在一處,連喊數聲。這時就會有人拿出一些粟米 ,讓“炮谷佬”做生意。

“炮谷佬”一邊起爐,一邊口唸上詞,開炮時也要念上一遍。

爆慄米(即玉米)時,通常放一點糖,這樣便甜而香脆,所以兒童特別喜歡。

炮谷(即爆米花)一事,在羊城以西關為盛。

往日,尤其在歲終年關,西關人多有炸油角、煮煎堆的習俗。

這時,周圍鄉中便有人進城,隨便找一塊空地,擺開了炮谷攤子。

這個攤子主要有兩樣東西:一個出火爐,一個兩頭有支架的厚鐵滾筒,俗名“炮筒”;長約2尺半,圓形,頂有口蓋,頭尾有軌道,尾有一搖手。

當有人上前要求炮谷時,“炮谷佬”便生好爐火,將粟米倒入炮筒中,上好蓋口,放在架上,一邊火烘,一邊搖筒。約10分鐘後,取下炮筒,架於椅上,用一麻布袋包著炮筒口,再拿一根小鐵枝(棍)一敲筒蓋,只聽“嘭”一聲巨響,粟米爆出於袋中。

炮谷成後,西關人將其用作煎堆餡。

由於“炮谷佬”常年走街過巷,與炭火打交道,終日一雙爛舊鞋,破衣黑汙,所以經常被人輕視嘲笑。

相傳炮谷一行,起源於敬穀神。穀神即是土地爺,廣東人稱為“土地公公”。

據說有一年,粵北某處鬧天旱,久不下雨,眼看春耕來了,土裂不能開耕,山民們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於是齊拜土地廟,人人手提銃槍,槍筒內塞滿包穀。

拜祭時,只聞“轟”一聲,百槍齊放,包穀隨響射向天空,象徵“五穀豐登”。

誰知這回包穀落地後,卻開成了花。於是人人大喜,說今年土地公公保佑五穀豐收。

果然,次日便雷雨大作。那一年的莊稼,也獲得豐收。從此也就有了“炮谷”的習俗。

後來,有人據此創出燒炭搖鐵筒的炮谷。

而粵北南雄人移居西關,帶來了這一習俗,不少“炮谷佬”就聚居在珠璣路。這大概是清咸豐二年(1852年)的事。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1940年代的西關人家。

#

泮塘五秀

#

泮塘五秀角蹄藕,

還收菱筍茨菇有。

原來無量禪師教,

乃從始祖達摩求。

西關的泮塘鄉,素以出產“五秀”而聞名。

所謂“五秀”,即是指蓮藕、馬蹄(荸薺)、菱角、茨菇、茭筍這5種水生蔬菜。

這“五秀”,源於何時何地呢?

相傳,禪宗始祖菩提達摩,在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到達廣州之後,於登岸之處(今西來初地),建了一座“西來庵”;除藏有佛祖衣缽之外,還有上面說的5種蔬菜,並以5缸米泥養著。

後來,此物又歸西禪寺所有。西禪寺的一位老僧將“五秀”請入西禪寺池塘種植,次年便有收成。從此,這5種蔬果成為昔日三寶佛殿前的供果。

當時,西禪寺的方丈是無量禪師。他曾立下一願,要作一件無量功德。一天,他到泮塘鄉化緣,有感於父老鄉親的虔敬,遂於次日帶著“五秀”再次來到泮塘鄉,說此蔬果為達摩西來所攜之品,囑咐鄉民將其栽入田中。

泮塘鄉人謝過無量禪師,植下5種蔬果。到了次年,“五秀”均獲豐收,上市時人人爭購,皆贊味鮮物美。從此,泮塘家家必種此物,人畜日益興旺。

因是之故,泮塘人多供奉達摩及無量禪師。

西禪寺建於南漢劉張大寶元年(958年)。由此可知,“五秀”種植的歷史也有千年之久了。所以又有人稱其為“西來五秀”。

關於“五秀”的名稱,還有一個傳說。

據說在明朝嘉靖年間,新會縣有一個“扭計師爺”(扭計,廣州俗語,含有機智、狡猾、滑稽、逆反等意。)陳夢吉與一個“蠱惑王”(盤惑,廣州俗語,亦含狡詐之意)方唐鏡,二人鬥法到了羊城。

一天,陳夢吉入泮塘看龍船,見有馬蹄、菱角,就問鄉人為何物。鄉人說這是瘦田下的農果,俗稱“五瘦”。隨後又說出茭筍、蓮藕、茨菇之名。

陳夢吉聽後,就對鄉人說:“五瘦一名,瘦字不雅,不如換一同音字,稱之為五秀‘,較為雅緻。”鄉人一聽,連連點頭。後來,陳夢吉為“五秀”取名的故事,也就漸漸傳開了。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昔日泮塘。

#

蓮香月餅

#

蓬味香清,

鎮日評茶天不署;

香風遙遞,

誰家炊餅月方圓。

在舊日西關蓮香樓門口,懸掛著清末秀才譚顧年的這一副對聯。

聯中所言的蓮香月餅,全廣州盡人皆知。

該月餅的來歷,相傳與光孝寺一個和尚有關。

大約在清光緒十五年(1893年),西關有個叫陳維清的人,開了一間餅鋪,以擅長製售婚禮糖餅出名。

陳氏心善喜佛,與光孝寺之僧素有交往。

一日,陳氏到光孝寺禮佛,順帶了一些禮餅,去拜會寺中廚僧齋和尚。

齋和尚是光孝寺中擅制名菜的師傅。

二人會面,陳氏贈餅給齋和尚。齋和尚試過之後,微微一笑,禮尚往來,也送還一盒齋品與陳。

不久,陳維清一日在家閒中品茶,囑家人拿餅來,試了一口,忽然覺得與往日所吃之餅大為不同,不禁“咦”了一聲;隨問家人餅從何來。這時家人笑說:“老爺健忘了,此餅正是日前老爺從光孝寺中帶回的。”

陳氏一聽,頓時心裡明白。

隨後,陳氏沐浴梳洗,更換新袍,帶了家人,直入光孝寺,再次拜會齋和尚。

見面打過禮後,陳氏開門見山,說是來向大師請教齋餅之秘,還望不吝賜教。

齋和尚聞言,哈哈一笑,說:“陳施主,此法歷來為佛門制餅之秘技,少向俗家傳授;不過,施主既來了,誠心所至,金石為開;也罷,來來來,我且帶你一看,便可立見分曉!”

陳氏大喜。齋和尚遂帶陳氏入廚。

陳氏首先看到一隻大銅鍋,高過人頭,寬有8尺。哈哈,今日果然大開眼界。

原來,齋和尚制餅,秘在其餡,須精選湘蓮子,以大銅鍋慢火細烹。

隨後,齋和尚手把手將妙法一一傳與陳氏。陳維清學會之後,連聲道謝。

齋和尚笑說:“何須言謝。其實此法,不秘亦秘,秘亦不秘,全在一個“緣,字,有緣者得了便是了。哈哈!”

過後,陳氏回到鋪中,如法制餅,果然甘甜爽滑,別具清香。

一時客至如雲。

這年八月十五,陳氏以此法制的月餅,取名“純正蓮香月”,羊城銷量第一。

陳氏滿心歡喜,也就將餅鋪改名為“蓮香樓”。從此蓮香樓名聞天下。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昔日荔枝灣。

#

老火生魚葛菜湯

#

老火熬生魚葛菜湯,

乃西關風味之一。

此生魚葛菜湯,能生肌復血,清心潤肺,滋補養顏,清肝火焦熱,深為廣州人喜愛,是夏日家中的常備之湯。

以前,在西關街頭,有不少涼茶鋪式的小攤擋,售賣生魚葛菜湯,攤桌上放著一大盤經過煲熬的生魚、葛菜、紅棗,以示貨真價實,絕無欺詐。

關於生魚葛菜湯,有這麼一個故事。

相傳,在清道光年間,洋塘鄉有一老農夫十分清貧,一人搭間草屋在田邊獨居,上無片瓦,下無分文。

一日,老農夫在田中耕作,不小心被手中之鋤誤傷一腳,久不癒合,痛不堪言,又無錢醫治,不久便病倒於床,危在旦夕。老漢自嘆不久將離人世,十分悲傷。

這一夜,老漢於夢中見到北帝(即道教傳說中的玄天上帝)。北帝告訴他:“你之傷病,不必大驚。只要將門前塘邊的葛菜摘來,再在門前小溪,撈一條生魚,以老火熬之,添紅棗一個,食下即可控愈。”

次日,老漢醒來,深信是神託夢,於是,託鄉中一人代為下河中捕魚,自己採些葛菜,合熬成湯。果然吃了之後,精神頓復。這樣喝了三四次後,傷口便告全部癒合。

老漢病癒之後,就去泮塘仁威廟拜謝北帝,並傳出生魚葛菜湯這一“神方”。

從此,西關人視之為靈丹妙藥,凡人病後,必以生魚葛菜湯為補養品。尤其對傷口出血、久不癒合,更加有效。

後來,此品逐漸成為風味湯餚而流行於羊城。尤其是泮塘的葛菜,至今仍為東南亞一帶的海外同胞所喜愛。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昔日的沙面綠瓦廳。

#

西關和味炒螺

#

喂!

和味炒螺!

嚟嘞,炒螺!

西關和味炒田螺!

舊日,在西關長堤、黃沙一帶的岸邊,每到入夜,就有不少攤擋,設爐生火,架起小鍋,在熊熊火中炒起田螺來,即炒即賣,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味;而叫賣聲更是遙相呼應,好不熱鬧,頗有田間風味。

據說這種炒螺初從順德傳入時,未用紫蘇,用紫蘇炒螺,是泮塘李細蘇之創舉。

相傳很久以前,泮塘鄉人就懂得以蒜頭、豆豉、辣椒碎片為佐料炒田螺,但終歸未能去掉螺中的泥腥味,實是美中不足。

後來,泮塘有一個叫李細蘇的農夫,因常在田中耕作,午餐時也喜歡摸螺為菜餚。

一天,他在吃螺時,又聞到螺中的泥腥味,不禁皺起眉頭,自言自語地說:“細蘇啊細蘇,若你有辦法能除去田螺腥味,那就十全十美了!”

不料,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忽然,旁邊一人叫道:“細蘇伯,細蘇,細蘇,就是細的蘇葉,蘇葉芳香闢濁,何不一用試嚇!”

一語道破天機。李細蘇“噫”一聲後,立刻在田中尋出細蘇葉(即紫蘇葉),洗淨復入螺中一炒,頓時香氣四溢,飄滿壠間,味道果真與眾不同。

不久,李細蘇又作了改進:先將田螺在炒前用油撈一下,再加紫蘇炒。在它成為一款西關獨特的風味之後,這種炒螺就被人稱為“細蘇炒螺”,可謂一語雙關。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泮溪酒家舊景。

#

華林乞兒雞

#

做慣乞兒懶做官,

大骨燒雞唔一般,

掰甩黃泥有得食,

雞粹叩味唔關門。

這一首打油詩,出自20年代西關一帶的乞兒。詩中所說的大骨燒雞,俗稱“乞兒雞”。

這種雞的做法,是將帶毛之雞以黃泥包裹,放在火炭中燒熟,然後剝開黃泥,再用油鹽姜蔥調味作料。

此雞在60年代初,尚偶有一兩間酒家在賣,以後便失傳絕昧了。

這種雞香氣透骨,風味獨特,據說源於西關華林寺“關帝廳”的乞兒。

當時,華林寺中有一個丐幫“大骨”(丐需中大頭目的稱謂。小頭目則叫“細骨”),擅於偷雞摸狗,諢號“大骨雞”,又名“大吉雞”。

一天,他在華林寺附近偷了人家的雞回來,正欲烹煮,不料別人尋上門來,急得他頭上直冒汗,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大骨雞”眼睛亂轉,忽見旁邊有一堆黃泥,急中生智,忙將雞頭一擰,再取黃泥把雞包住。但“大骨雞”還是不知將雞藏在何處為妙;直到看見一個小乞兒正在焗飯,炭火焰焰,於是上前撥開炭火,將泥雞藏在裡面,不露半點痕跡,這才鬆了口。

隨著“咚咚”的腳步聲,失主尋了過來,又斥又罵,說是乞兒一來,隨即就不見了雞;若非乞兒偷了,雞絕不會不見。乞兒們卻一口咬定沒偷。

口說無憑。那人無奈,只好捉賊拿贓,先在四周東尋西找,但又如何尋得著?

忽然,他走近炭火邊。“大骨雞”的心頓時七上八下。那人揭開架上的鍋,但見殘羹剩飯,並無半點雞渣;最後,只得憤憤離去。他做夢也沒想到,雞就在他的眼皮底下。

失主一走,“大骨雞”哈哈大笑,立刻撥開火堆,將泥雞取出,一掰開黃泥:哇,香味撲鼻。

“大骨雞”將泥皮去淨,剝開雞肚,除去內腸,撕開十數塊,見者一份地大吃起來。

誰知失主回過頭來再找,正好看到一班乞兒在津津有味地啃雞,不由大怒而罵。“大骨雞”不慌不忙地吐出一塊雞骨頭,嘲笑他說:“喂,大佬,銀紙有也識認 ,唔通(難道)有鬍鬚就是你老豆(父親)!“

那人頓時面紅耳赤,啞口無語。

事過數日,那人終於知道乞兒用黃泥包了自己的雞烤著吃,但空口無憑,只好作罷。

此事傳到長壽路,一個叫何九記的酒店老闆靈機一動,即以此法創出一招牌菜,名“華林乞兒雞”,以招攪顧客。

訊息傳出後,眾人感到新鮮,於是都去品嚐,果然另有一番風味。

西關就此有了“華林乞兒雞”這一美味佳餚。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昔日花艇。

#

砂炒南乳肉

#

砂炒南乳肉吖喂,

粒粒脆噸南乳肉,

甘香酥脆南乳肉,

粒粒噸脆,

砂炒南乳肉!

這是先前西關盲人常年在街頭巷尾叫賣南乳花生的喊詞。

南乳肉(即南乳炒花生)一味,據說以佛山和廣州的為最佳。而廣州的又以西關為最好,稱“盲公南乳肉”。相傳由清末“盲公德”所創。

“盲公德”原非盲公,而是一個廚手。一年年終時,他正在炸油角,其妻一不小心將一個大煎堆掉入油鍋中。滾滾熱油濺入他眼,從此他雙目失明,人稱“盲公德”。

其妻後悔不已,唯事已成,怨也沒用。“盲公德”反過來勸她“天無絕人之路”。後來,“盲公德”根據自己多年的廚師經驗,創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炒花生來,這就是南乳肉。

取花生肉,在南乳醬水中先泡浸一夜,使其入味,然後風乾;再取一大鐵鍋,內裝大粒黃砂,與花生一齊炒脆,即成獨具一格的南乳炒花生。

於是“盲公德”在家門口擺了個小攤,主賣這種花生。由於其口味甘香酥脆,便漸漸出了名。“盲公德”所住的地方是多寶坊,但炒花生的名聲競傳到名人李文田的耳中,他也慕名叫人買三二兩回來一試,果然很好。以後,李文田便囑家僕每夜去買回來,作品茗之佐食。

不料家僕偷懶,叫“盲公德”送來,寒暑往來從不間斷。

李文田得知後,心中不安,忽然生出一念,不如叫“盲公德”在送花生的路上,順道賣賣,多做點生意,不就兩全其美嗎?

次日,李文田叫人問“盲公德”,是否為炒花生取了名。答說未有正式取名。於是,李文田說:“這種炒花生,用砂炒成,味甘氣香,入口酥脆,有南乳味,可叫“砂炒南乳肉',名符其實。”

“盲公德”一聽大喜。

此後,“盲公德”往李府時,每次便多帶點南乳花生,沿途叫賣“甘香酥脆,砂炒南乳肉。”

夜闌人靜,叫聲特別清脆,而花生也異香動人。

於是人聞皆買,沿途生意很好。“盲公德”也由此廣開了一條財路。

“盲公德”心地善良,後將此法傳與了其他盲公。於是,西關盲公不少以此為業謀生,砂炒南乳肉也成了西關一大風味。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西來初地的古岸舊址。

#

蠄蟝粥

#

蠄蟝專醫大溼毒,

清熱除煩止渴粥。

平人面板生濟痛,

移轉貴步問二叔。

清末,西關龍津東路有一個傳奇式的民間雜症醫生,真名實姓不入史冊,已無可考。

50年代初,尚有不少人說起他,諧稱其為”蠄蟝二叔公“。

據說,此人最擅醫治溼毒引起的癲疥,並自制蠄蟝(即蟾蜍)青藥,售與人貼;還教人剝去蠄蟝之皮,不要頭肢與內臟,下點姜、米,合煲成粥吃。由於他醫術高明,每每藥到病除,漸漸也就有了名氣。

到了晚年,他在家門口寫上:專收毒蠄蟝。毒蠄蟝有三大用途:其尿可以制膏藥;其酥可為麻藥外用;其肉可食,拆骨煮粥,味鮮至極。

不久,此人便在家門口掛出一支大旗,上畫一隻 ,並寫有幾個大字—“貌極醜而味至極”,十分醒目。

原來,此人老來轉行,在自家門前開爐升火,賣起了蟾蜍粥。

由於此人遠近聞名,不少人因病吃過蟾蜍粥,所以一開市就顧客如雲,生意十分興旺。

後來,不少店鋪也煲賣此粥,併合水蛇同煮,稱“蟾蜍水蛇粥”。

但說來也奇,此粥一離開西關地頭,便賣不出去,只好在西關“獨沽一味”了。

50年代以後,蟾蜍粥就很少見到有賣的,僅在農家中偶爾自貨,今已再無此品。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發電廠南門的陸賈亭遺址

#水蛇粥#

陳興記有水蛇粥,

唔系煎嚟唔系焗,

細煲慢熬夠火侯,

綿綿靚粥落瘦肉。

這首俚謠,說的是“陳興記”賣水蛇粥。

水蛇粥是西關名食之一。而在西關中,又以“順德陳興記”最為出名。

相傳清末時,陳氏從順德入西關,住在文昌路口,單名一個“興”字,是西關第一個賣水蛇粥的人。

他為什麼要賣水蛇粥呢?這裡有一段趣事。

據說陳氏初入羊城時,在西關以販菜為生計。一日天未亮,他如往常一樣,手提小馬燈去泮塘鄉向農民買菜,然後準備挑到小街去賣。

當他來到泮塘,經過一田邊時,忽然“哎呀”一聲叫起,連手中的馬燈都掉了。

原來,陳興一腳踩中了一條草中的蛇,被蛇咬了一口。陳興隨即蹲身,一手捉住此物:譁,原來是一條大水蛇。

陳興神色憤憤地罵道:“你條死蛇咬我,好,等我返去,要剝你皮,拆你骨,飲你血,食你肉,煲死你。”說完咬牙切齒,臉色鐵青。在旁之人見了,哈哈大笑,以為陳興只不過是一時氣話。

陳興回到家中,火氣未消,見妻子正在煲白粥,遂放下擔子,氣沖沖拿起刀,先將蛇頭釘住,然後剝開蛇皮,將蛇往粥裡一丟。其妻看了,不敢言語。

過了一陣,陳興走到灶前,開啟煲蓋,撈起蛇,呵呵一笑說:“好,今回我要拆你的骨,食你的肉啦!”言畢撈起水蛇閉著眼睛咬了一口,發現味道鮮美,於是竟把一條大水蛇吃了下去。

陳妻這時也上來舀粥,大著膽子嚐了一口。於是兩個人津津有味地吃了一餐鮮美的水蛇煲粥。

以後,陳興常捉些水蛇回來煲粥,再下些姜蔥瘦肉,味道更是非常之好。

有一年,陳興因故跌跛一腳,正愁生計無著時,其妻忽然說,不如煲點蛇粥賣試試。陳興一聽,茅塞頓開。

從此,陳氏首賣水蛇粥,生意還很興隆,維持生計綽綽有餘。後來此品傳開,不少人爭相仿效,終成西關一道美食。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外國人品嚐西關美食。

本推文文字選自《廣州西關古惑仔二:西關風味趣談》,梁達著,廣州出版社出版;圖片選自《走進西關》,鍾俊鳴 曾寶權主編,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以及《西關風華(一)》,荔灣區地方誌編,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7年出版。

【來源 廣州舊聞】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20道西關菜品,20個悽美故事!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