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陽春麵為什麼叫陽春麵?

2021-12-27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美食

明清時代,中國麵點製作工藝有了長足的進步,初步形成三大流派——京式、蘇式和廣式,江南面館星羅棋佈、各種麵點加工的技法更是花式繁多,新品迭出。蘇州市肆粉點、無錫太湖船點、揚州富春茶點、上海南翔花點、杭州靈隱齋點……等著名的系列,尤其是湯煮制烹的麵條,在江南各地也是聲名鵲起,百花齊放,五彩紛呈,其中就有湯煮制烹、名滿江南的“三碗麵”。

“刀魚汁面”無骨刺

陽春麵是上海最大眾化的麵點,本來的名字叫“清湯光面”。“清”、“光”等字眼在工商大埠、講究發財逐利的商賈人群中自然不受待見,人們討厭這些不吉利字眼,有好事者就取古樂曲名《陽春白雪》的“陽春”二字,改其名為“陽春麵”。陽春麵製法簡單,在醬麻湯碗裡盛上滾燙雪白的麵條,綴上碧綠的點點蔥花即成。上海開埠後,許多面館對陽春麵的湯加以改進,用肉骨頭熬製,也有增加鱔魚骨同煮的,湯濃昧鮮,很受上海人歡迎。

說到上海的麵點,不能不說到福州路上百年老字號酒樓老半齋的“刀魚汁面”,刀魚產於長江,魚肉鮮美而魚刺特多,食時不慎,容易鯁喉。相傳,宋代王安石喜食刀魚,但恨刀魚多骨,曾認為是平生一大憾事。至明代,鎮江、揚州一帶的官宦、鹽商,要吃當地盛產的刀魚,又怕骨刺鯁喉,家廚們便想出新食譜,做出無刺的刀魚汁面,以滿足主人的口腹之慾。清代乾隆皇帝下揚州,曾吃過這種刀魚汁面,大為讚賞。

近代上海老半齋酒樓聘請揚州廚師,把這一品種傳入上海,成為獨家供應的特色麵點,上世紀20年代已享有盛譽。此面的製作方法是,將刀魚在油鍋中炒炸成魚鬆狀,放入紗布袋,投入場鍋,再放豬骨、豬蹄膀、老母雞等一起熬煮,待湯汁濃稠呈乳白色時,撈去魚刺、魚渣、雞和蹄膀,再放調料精加工成刀魚汁。食用時,把麵條煮熟,澆上刀魚汁,魚昧鮮香,麵條滑爽,毫無骨刺。舊時每逢清明時節,刀魚上市,老半齋的生意常常應接不暇。

“頭湯麵”裡的過橋

蘇州已故作家,又是美食家的陸文夫寫過《美食家》,特別提到朱鴻興麵館的“頭湯麵”。說的是蘇州麵條講究湯水,其實,蘇州不獨朱鴻興,“同德興”、“陸長興”等招牌面館在調製麵湯上都各有絕招,甚至有不傳之秘。這個“湯”既包含下面的湯水,也包括麵碗裡的湯料。各麵館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生面加工場,蘇式面大多用龍鬚細面,少數用小闊面。下面的大湯,不斷換水,保持水清。撈麵就看師傅的功夫了,右手長筷,左手笊籬,一番顛翻,面卷的如工藝品一般。據說這一手是為了充分脫水,以便開啟後能充分吸收鮮湯。有人說蘇州一碗麵要“端過三條馬路,仍然根根清爽”。

麵條好吃,麵碗裡的湯汁也很重要,首先要吊湯,用雞肉、豬肉、骨頭、鱔骨做原料,加水煮透,然後吊出清湯,有的還用清水螺螄、青魚鱗片文火熬製,甚至還放進特殊的中藥材去腥添香。吊出的麵湯要求鮮而醇厚,肥而不膩,口感雋永。就像菜館裡煲高湯一樣,麵湯決定著一碗麵的成敗和好壞,如此用心,難怪要成為各店家的“秘方”而不肯輕易示人了。

陸文夫寫道:“比如說你向朱鴻興的店堂裡一坐:‘喂!來一碗××面。’跑堂的稍許一頓,跟著便大聲叫喊:‘來哉,××面一碗。’那跑堂的為什麼要稍許一頓呢,他是在等待你吩咐吃法:硬麵,爛面,寬湯,緊湯,拌麵;重青(多放蒜葉),免青(不要放蒜葉),重油(多放點油),清淡點(少放油),重面輕澆(面多些,澆頭少點),重澆輕面(澆頭多,面少點),過橋——澆頭不能蓋在麵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隻盤子裡,吃的時候用筷子搛過來,好像是透過一頂石拱橋才跑到你嘴裡……”

富饒的江南,食材豐富。以前江南人都有“逢熟吃熟”的時令特點,一碗好面除了湯料,面本身的質地,自然還與“澆頭”有關。麵湯要與面“澆頭”配合,蝦仁、燜肉用白湯,鱔糊、爆魚配紅湯。朱鴻興麵館的面之所以好吃,也是因為它的食材四季分明:春日裡的三蝦面、蝦仁面、爆蟮面;夏日的楓鎮大肉面和菜饅頭;秋天的蝦蟹面、蟹粉饅頭,冬天的膀蹄面等等,都是美味的好面、好點。如今小麵館是不是還有這種特色?就很難說了。

崑山“奧灶面”不太乾淨?

奧灶面,也算是蘇州面系列。相傳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訪,途經崑山遊覽玉峰山景後,也飢腸轆轆,於是來到這家小麵店吃了一碗紅油爆魚面,覺得味道很是鮮美,忙讓太監打聽烹製方法。但崑山方言太監似懂非懂,無奈只得急中生智向皇上報告:“紅油麵味道好,主要是面灶上的奧妙。”乾隆一聽哈哈笑道:“面灶奧妙,奧妙的面灶”。從此這莊小麵店就有了“奧灶面”的美稱。這個說法,崑山當地的民俗學者不甚認同,比較可信的說法是:顏復興麵館又小又舊,黑咕隆咚,陳秀英年紀大,手腳慢,眼睛不仔細,但卻經常食客盈門,因此遭到同行的嫉爐,將紅油麵蔑稱為“鏖糟面”,即不太乾淨的意思。誰知這個怪名稱反倒使其名聲不脛而走,增加了這碗麵的神秘色彩,之後便以“鏖糟”的諧音命為“奧灶館”。誰知這個怪名不脛而走。

奧灶面深受顧客歡迎,首先在於湯麵有特色。它繼承傳統做法,用青魚的魚鱗、魚鰓、魚肉、魚的粘液煎煮提出,所以味道鮮美異常。其次在於澆頭有考究,爆魚一律用青魚製作,滷鴨則以“崑山大麻鴨”用老湯烹煮,故肥而不膩。再有就是,麵條用精白麵加工成龍鬚麵,下鍋時緊下快撈,使之軟硬適度。奧灶面最注重“五熱一體,小料衝湯”。所謂“五熱”是碗熱、湯熱、油熱、面熱、澆頭熱;“小料衝湯”指不用大鍋拼湯,而是根據來客現用現合,保持原汁原味。奧灶面不僅選料講究,味美鮮醇,另外還有“三燙”的特點:面燙,撈麵時不在溫水中過水,而在沸水中過水;湯燙,配製好的麵湯放在鐵鍋裡,用餘火燜煮,保持其溫度;碗燙,碗洗淨後,放在沸水中取用,不僅保暖,還消毒衛生。因此“奧灶面”即便是在數九寒天,也很受食客們的青睞。

江南各地的傳統特色面,由於工序複雜、技藝精湛,製作工序“太吃功夫”,當今許多面店許多技藝都已失傳,有的也有成本考量,如今幾近絕跡。在文化復興的大潮中,如何傳承江南的制面技藝,將許多特色產品復原後推向市場,是非遺活化、傳承文化的應有之義,值得我們考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