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時尚 > 正文

秋冬之際,脾胃虛弱很常見,發病原因有很多,平時養護更重要

2021-09-22由 青囊養生 發表于 時尚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注意飲食健康,作息也很不規律,再加上壓力大,心情鬱悶煩躁,因此很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的情況。脾胃不好時,消化功能就會受到影響,身體缺乏營養的補充,會出現很多問題的。

除此之外,脾虛會使得溼氣入侵,一旦溼氣變重,人就會沒有精神,渾身乏力,嚴重的話還會影響日常工作和學習,所以養護脾胃很關鍵。

秋冬之際,脾胃虛弱很常見,發病原因有很多,平時養護更重要

脾胃虛弱可能跟這些原因有關:

1、飲食不合理

大多數人脾胃虛弱,都跟飲食有關係,比如暴飲暴食,每次都吃得太飽,這樣會加重脾胃負擔,影響運化功能,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脾虛的情況。所以大家一定要調整飲食習慣,吃飯七分飽就行,少吃刺激性的食物。

2、喜歡吃涼食

夏季到了,為了給身體降溫,很多人都喜歡吃涼食,比如雪糕、冰啤酒等,而且還經常待在空調房裡面,要知道,脾是一個喜溫惡寒的器官,這些因為會使得脾胃陽氣受損,引起脾胃功能失常,最終導致脾胃虛弱。

3、勞累過度

如今生活節奏加快,很多年輕人都習慣了996,即便從事的是腦力工作,但也會讓身體非常的疲憊,還經常熬夜加班。時間久了,脾胃就會受到影響,消化系統變得紊亂,食物無法被消化,氣血不能正常運轉,脾胃更會受損。

秋冬之際,脾胃虛弱很常見,發病原因有很多,平時養護更重要

4、思慮重重

中醫認為,思慮傷脾,如果平時總是擔心這,擔心那的,而且壓力很大,心情抑鬱煩躁,就會使得大腦皮層功能紊亂,脾胃受損,氣血不足。

5、缺乏運動

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不愛運動,一有時間就想躺著,幾步路都懶得走。可是,脾主肌肉和 四肢,如果很少運動的話,脾胃就不能變得強壯。而且脾胃虛弱時,代謝水溼的能力會下降,那麼四肢和身體就會變得臃腫,更不願意運動了。

秋冬之際,脾胃虛弱很常見,發病原因有很多,平時養護更重要

做到這幾件事,脾胃或能慢慢變好:

調整飲食

之前也說了,脾胃虛弱的原因之一就是飲食不健康,所以大家要健康飲食,多吃水果蔬菜,為身體補充營養,而且要細嚼慢嚥,讓身體能更好消化食物,從而減輕脾胃負擔。

堅持運動

要想身體健康,運動肯定少不了,大家不要犯懶,每天最好堅持運動半小時,可以做一些有氧運動,哪怕去樓下散散步也行,讓四肢和肌肉都得到鍛鍊。

不要熬夜

脾胃虛弱的人,平時一定不要熬夜,這樣才能維持身體內部環境,讓器官都得到休息,脾胃也會越來越好的,晚上十一點一定要上床睡覺。

秋冬之際,脾胃虛弱很常見,發病原因有很多,平時養護更重要

保持樂觀心態

脾虛不好的人,更要學會控制脾氣,平時少生氣,不要斤斤計較,遇到不開心的事情,要及時疏通情緒,可以聽聽音樂,看看風景,讓自己放鬆下來。

注意保暖

如果不注意保暖,就會讓溼寒之氣入侵,影響脾胃健康,所以平時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這樣才能健脾養胃。

秋冬之際,脾胃虛弱很常見,發病原因有很多,平時養護更重要

明代名醫孫文胤有一句話:“脾胃一傷,則五臟皆無生氣”,說通俗點,五臟六腑的執行就像一個圓圈,在這個圓圈裡,脾胃是中心的軸,大多是圍繞著它們來轉。

如果把長壽比喻成蓋房子,護好脾胃就是打地基,根基不牢,身體各個部分得不到滋養,自然就會出現“枯萎“。脾胃乃“後天之本”,我們身體中所需要的能量,也都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得來的。脾胃的養護就顯得更重要了。

而脾胃已經受傷,吃藥則是再將這個本身就根基不穩的地基,再用錘子敲上一擊。

南懷瑾在《我說參同契》中清晰記載了一個方子:

用桂圓肉一顆,花椒六、七顆,加上那個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放在肚臍就行了。

各種病都好,身體需要就吸進去了,繼續二三天後,早晨起來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幹啦,腸胃病都會好了。

秋冬之際,脾胃虛弱很常見,發病原因有很多,平時養護更重要

中醫推薦一個好物,對付脾胃虛“有一手”,外敷方出自南師《我說參同契》,將艾絨,桂圓,花椒,白芨,陳皮,桂枝,茯苓團這幾類藥材研磨碎,然後揉成一個球,用醫用膠布貼到肚臍(神闕穴)上。

肚臍在中醫叫做“神闕”,這裡面板最薄,沒有脂肪組織,面板和筋膜直接相連。不要小看肚臍,它很會吸收。身體需要的就會吸收,不需要就不吸收,所以用臍貼對付脾胃虛是非常好的

同時,肚臍是人體經絡穴位最多的地方,又連線著五臟六腑,況且脾胃和肚臍距離還近。

1。 艾絨、桂圓、花椒——通經活絡、溫經止血、消除寒氣,專門針對脾胃寒的問題,將體內寒氣散出去,再給脾胃注入一股陽氣。

2。 白芨、陳皮、桂枝——補心脾、益氣血,脾胃虛就要先健脾,讓脾胃恢復他的運化之力。

3。 茯苓團——增強免疫力,健脾補脾,在增強免疫力的基礎上,再一次對脾胃功能進行鞏固。

秋冬之際,脾胃虛弱很常見,發病原因有很多,平時養護更重要

►注意事項:

陰虛體質(兩顴潮紅\舌乾紅等)、孕婦及2歲以下小孩不宜使用。

中醫養生其實就是調理五臟六腑之間的平衡,此時正是養脾的好時機,趁早行動起來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