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寵物 > 正文

新書上市丨文博、詩詞、美學、地理、歷史...都在一本書裡?

2021-05-23由 天天出版社 發表于 寵物

繼《國家寶藏》《上新了,故宮》之後,近日,又一檔大型文化類綜藝

《書畫裡的中國》

在北京衛視播出。

新書上市丨文博、詩詞、美學、地理、歷史...都在一本書裡?

正如這個優雅的名字,本檔節目聚焦於漫漫歷史長河中著名的書法和畫作,為大家解讀背後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剛播出一集之後就有很多觀眾給予了高分評價。

新書上市丨文博、詩詞、美學、地理、歷史...都在一本書裡?

正如觀眾所說,這類慢節奏的文化類綜藝,很像一堂娓娓道來的

國學課堂

,節目的導演團隊便是老師的角色,為我們解讀傳統文化的精妙。

新書上市丨文博、詩詞、美學、地理、歷史...都在一本書裡?

擔當本節目總撰稿人及總編劇的是

喬魯京

老師,除了電視臺導演、編劇的角色,他還是一名作家,出版過散文集、繪本。出於對傳統文化及自然遺產的熱愛,他又為青少年帶來了新的美學與文博主題作品——《二十四美在中國》

點選封面瞭解更多

新書上市丨文博、詩詞、美學、地理、歷史...都在一本書裡?

01

無處不在的美學教育

美學常常是被家長和老師們忽略的教育領域,它不僅關乎簡單的“什麼是美和醜”的問題,而是放眼整個人類文明的範疇,教會孩子如何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從而實現身心全面發展。

美育也不僅僅在課堂之中,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長河,以及雄偉廣闊的自然山河,都是美育最自然和理想的素材。我們不妨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泰山為什麼是“五嶽之首”?

王羲之如何造就“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雲岡石窟與龍門石窟有什麼區別?

麗江古城有哪些縝密的設計理念?

中國山水畫為什麼有不可取代的韻味?

因此,美學教育離孩子的日常生活並不遙遠,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側重於補充知識,而忽略了美的薰陶,讓孩子發現美和認識美是

《二十四美在中國》

的首要目標。

02

包羅永珍的傳統美學

傳統美學無處不在,可以存在在任何角落。比如山川河流、詩詞歌賦、書法畫作、藝術文物等等,因此相對應的美學教育,也可以融匯文博、詩詞、地理、歷史等多個學科。美學教育充當了一個必要且重要的補充——將不同門類的知識融匯在一個體系和維度中,而接受美育,也相當於將知識歸納昇華,然後深化為思維、方法和意識。

新書上市丨文博、詩詞、美學、地理、歷史...都在一本書裡?

以上面的提到的

《蘭亭集序》

為例,這件書法作品在

《書畫裡的中國》

以及

《二十四美在中國》

中都有出現。

新書上市丨文博、詩詞、美學、地理、歷史...都在一本書裡?

《二十四美在中國》內頁

在書中,

《蘭亭集序》

的美叫做

“沖淡之美”

,為了讓大家理解這種美,作者從王羲之本人的性格講起,穿插了

“東床快婿”

的典故,從視覺、觸覺、聽覺

多感官

出發帶讀者進行體驗。調動起感官之後再看

《蘭亭集序》

,便能瞭解王羲之趁酒興寫就的“神來之筆”妙在何處。

新書上市丨文博、詩詞、美學、地理、歷史...都在一本書裡?

《二十四美在中國》中的“尋寶小貼士”

之後,作者又延伸到了“沖淡之美”的典範——

西湖

。從書法到景色,再從景色進入詩詞,同時穿插著與西湖有關的

岳飛、于謙、秋瑾

等故事,可謂包羅永珍,妙不可言。

03

24種美與無限的收穫

作者以《二十四詩品》為靈感,將中國之美分為24類,分別是

雄渾、沖淡、纖穠、沉著、高古、典雅、洗煉、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疏野、曠達、清奇、委曲、實境、悲慨、形容、超詣、飄逸

流動

新書上市丨文博、詩詞、美學、地理、歷史...都在一本書裡?

《二十四美在中國》目錄頁

這是喬魯京老師獻給青少年的

24堂美學課程

,教給孩子們

24種審美方法

,發現身邊隨處可見的中國美,透過談“美”讀懂中國,讀懂珍寶藏品的傳世價值,讀懂文明的薪火相傳。

新書上市丨文博、詩詞、美學、地理、歷史...都在一本書裡?

透過

《二十四美在中國》

,讀者可以收穫到豐富詳細的文博知識、入木三分的詩詞解讀、趣味盎然的文人故事、震撼心靈的名勝美景,在俯仰天地間從小奠定審美基礎,融匯知識體系。

新書上市丨文博、詩詞、美學、地理、歷史...都在一本書裡?

新書上市丨文博、詩詞、美學、地理、歷史...都在一本書裡?

《二十四美在中國》

(點選封面可快速購買)

新書上市丨文博、詩詞、美學、地理、歷史...都在一本書裡?

喬魯京/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2021年4月

在中華文明的傳統中,美育從來不只是技藝的傳習,還有文化沉浸和場景感受。本書以《二十四詩品》為靈感,以中國的山川風景、名勝古蹟、古物珍寶為欣賞物件,把原本對詩歌藝術風格的探討,拓展為審美的二十四種方法,引領青少年身臨其境地領略中國之美,透過談“美”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審美的能力和境界。

編輯/排版 郭劍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