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從生態學的角度看,大明滅亡的五大原因

2022-04-09由 觀雲聽瀾 發表于 歷史

如果把一個封建王朝看作是一個生態系統的話,那封建王朝的更迭就是生態系統的崩潰與重建的過程。與其它朝代相比,明王朝這個生態系統的崩潰更為複雜。

對於明朝滅亡的原因,眾說紛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並不打算評判孰是孰非,而是分享一個我高中歷史老師對此問題的一個比較新穎的觀點。

如果把一個封建王朝看作是一個生態系統的話,那封建王朝的更迭就是生態系統的崩潰與重建的過程。與其它朝代相比,明王朝這個生態系統的崩潰更為複雜。

而今天,我們就來從

泛生態學

的角度聊聊明王朝滅亡的原因。

先說秦朝

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只傳了兩世。而這兩朝皇帝無一不都是窮兵黷武,推行苛政,壓榨百姓。使民不聊生,最終農民起義,天下大亂,推翻了秦朝。

從生態學的角度看,大明滅亡的五大原因

從生態學角度來看就是:種內鬥爭加劇——破壞了平衡——生態系統崩潰——秦朝滅亡。

種內鬥爭加劇(農民起義)主要是兩方面:

1。自然災害等(客觀因素)

2。統治者的苛政,壓榨百姓(主觀因素)

但是上面兩個因素就算加在一起也不至於使大明滅亡,明朝滅亡是有更復雜的因素的。

從泛生態學角度看,大明滅亡有五大原因

我的歷史老師按照生態學提出了導致明王朝滅亡的五大因素:

1.生產者數量銳減(糧食短缺)

2.外來優勢物種入侵(北方遊牧民族入侵)

3.種內鬥爭加劇(地方人民起義,內亂頻發)

4.種間鬥爭激烈(鼠疫,蝗災)

5.自我調節能力下降(朝中大權旁落,皇權威信力下降)

上述五個因素均為重要因素,且疊加在一起才造成了明朝的滅亡。

下面一一道來

<1> 糧食短缺:生產者的危機

1.耕地面積不斷減少

明朝自朱元璋開國以來,官方賬面上的耕地面積一直在下降,大量農田被挪用,農民被壓榨,無田可耕。

崇禎皇帝登基時,明朝耕地面積只有400餘萬頃,而清朝建國時官方統計的卻是1100餘頃。由此可見,明末農民被壓榨到了什麼地步。

從生態學的角度看,大明滅亡的五大原因

崇禎皇帝

2.氣候變化

明末時期正經歷著一個小冰河時期,當時多處地區包括中國的年平均氣溫都比現在要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不光河北,連上海、江蘇、福建、廣東等地都狂降暴雪。直接導致了糧食產量驟減。

中國明末清初人葉夢珠撰寫的《閱世編》、清朝中後期人陳其元撰寫的《庸閒齋筆記》,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災異志》等等文獻中都提到了這種奇特氣象。

從生態學的角度看,大明滅亡的五大原因

小冰河時期

<2> 後金崛起:外來優勢物種入侵

面對小冰河時期的氣候越變越冷,生活在東北地區的女真人,更能適應這一時期氣溫的驟降,無疑不是當時的“優勢物種”。

而他們往南遷移到相對要暖和點的中原地區能更好的生存,當然就會南下入侵中原地區。

從生態學的角度看,大明滅亡的五大原因

後金鐵騎

<3> 內亂爆發:種內鬥爭激烈

當個體間鬥爭能力差異不大時,種內鬥爭有時會發展為:小部分個體任意消耗資源,大部分個體卻得不到足夠的資源,最後引發過度的鬥爭,從而導致所有個體都得不到足夠的量,極端情況,可共同死滅。

反映到明朝生態系統這裡,就是由於少數利益集團霸佔大多數資源,而不管你是高官還是普通百姓,大家的鬥爭能力是差不多的,除非對面是武林高手,那麼我們可以說兩者鬥爭能力差異很大。

當這種資源分配不均現象出現時,毫無疑問,激烈的鬥爭就會在大多數農民與少數利益既得集團展開。最終的結果就是人口數量的銳減。

<4>鼠疫蝗災:種間競爭激烈

種間競爭,顧名思義就是物種與物種之間的競爭,這無時無刻都發生在我們身邊。而人類作為高階物種,一般情況下,種間的競爭很少能影響到其生存,但是在明朝末年,蝗災、鼠災、鼠疫的發生則對人們的生存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明史:五行志》中有這樣的記載:

“崇禎元年夏,畿輔旱,赤地千里。。。。是年,兩畿、山東、河南,人相食。

(崇禎)十五年二月,群鼠渡江,晝夜不絕。十月,榆林、定邊諸堡鼠生蝦蟆腹中,一生數十,食苗如割。”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本來就不充足的自然資源被蝗蟲、老鼠大量食用,而在那個時候人類與這兩個物種的競爭也是處於劣勢。

<5>皇權的威信力下降:自我調節能力的下降

在生態學裡有個名詞叫自我調節能力。

生態系統之所以能夠維 持相對穩定,就是因為其具有自我調節 能力。如果生態系統中某一成分發生變 化,必然會引起其他成分的相應變化,這變化最終又反過來影響最初發生的那種成分,從而使它們的數量保持相對穩定(負反饋調節),這就是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

如果皇權能夠充分掌控這個國家,那麼不論是地區農民起義,還是各地自然災害,亦或者是其他民族的入侵,皇帝都能夠透過合理調整並充分利用國家資源來進行解決。

漢朝初期不也有藩王割據、匈奴入侵的危害嗎?

但是這並未使王朝生態系統崩潰,原因就是漢武帝所代表的皇權對王朝的掌控程度高,因此可以在王朝內實施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比如推恩令的實施就有效地解決了藩王割據的問題。

但是在明朝末年,黨派林立,皇帝對國家的控制力大不如前,而且在崇禎年間,東林黨一家獨大,其所堅持的“開放言路、反對宦官專政、反對礦稅”就連當時的皇帝想要做些改變都無能為力。

然而在國家內憂外患之際,就需要一個強權的說話人。

但顯然,崇禎帝想做,卻做不到。

最後崇禎帝死的時候,還罵著諸臣誤我。

最終,明王朝在內憂外患之中走向滅亡。

從生態學的角度看,大明滅亡的五大原因

1644年,崇禎帝於煤山自縊。明滅亡(不考慮南明政權)

將上述五個因素細細揣摩,你會發現其實它們都是有著緊密聯絡的。

缺少生產者以及外來優勢種的入侵分別從內部與外部減少著自然資源,明王朝這個生態系統所能供養的最大生物數量就不得不下降;

那麼為了這逐漸減少的生存資源,人類內部、人類與別的物種之間的爭奪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

激烈的種內鬥爭與種間競爭則大大降低了該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人人力求保護自己的利益,皇權難以對國家進行有效管理,反過來又會激化這種鬥爭。。。。

最終,大廈將傾,生態系統崩潰,轉而被另外一個新的生態系統代替(即清朝)。

寫在最後

我認為,明朝是強大且令人佩服的。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公主不和親。

不賠款、不納貢、不割地。

大明皇帝的不屈氣節著實令人仰慕。

鄭和早在世界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就七次下西洋並且成功而返,《天公開物》,《永樂大典》的出現,大明的科技,思想文化還是挺先進的;

腐朽的理學開始受到重視客觀實際的心學的衝擊……

所以這樣一個的大明王朝, 或許只有上述五點同時發生,而且都佔有重要地位的時候,才會最終導致其滅亡吧。

各位看官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嗎?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嘍!

我是觀雲聽瀾,感謝大家的觀看,我們下期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