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魏後凱:透過多形式、多領域的共享農莊建設 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2022-01-09由 羅建力 發表于 歷史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5日訊息(記者 利聲富)“新形勢下,應堅持以共享促共富,透過多形式、多領域的共享農莊建設,打造‘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發展共同體,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12月15日,2021年共享農莊大會集體會議上,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魏後凱就新形勢下如何發展共享農莊談了自己看法。

魏後凱:透過多形式、多領域的共享農莊建設 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魏後凱。記者沙曉峰攝

“從海南省的試點經驗看,一些村莊在建立共享農莊後農民收入快速增長,可以說,共享農莊是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一種有效途徑。”魏後凱說,作為共享經濟的一種全新模式,共享農莊本質是共享共贏,它透過股權共享、產品共享、資產共享、生產生活資料共享等方式,實現農村閒置資源與消費者需求的對接以及政府、農莊主、農民和消費者的共贏。其不僅有利於促進鄉村產業發展,推動鄉村建設和環境最佳化,而且有利於吸引城市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進入,促進城鄉要素流動和全面融合。同時,還有利於拓展農民增收渠道,提升農民福祉水平。

影片載入中。。。

椰影片 |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後凱:共享農莊的本質是共享共贏

魏後凱說,近年來,海南、北京、江西、湖北等地積極探索共享農莊模式,已經取得較好成效。然而,也應該看到,目前各地在推進共享農莊建設過程中,尚存周邊設施落後、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水平低,鄉村人才缺乏等問題。

新形勢下,該如何發展共享農莊?魏後凱認為,應堅持以共享促共富,透過多形式、多領域的共享農莊建設,打造“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發展共同體,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共享農莊既要體現共享經濟的分享合作互助特色,又要充分挖掘農業農村的多維功能和文化特性,突出農莊特色和田園詩意,而不宜過度商業化和過度開發。同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因村施策,針對農業、農旅文融合、醫養結合等不同領域,鼓勵各地探索各具特色的多元化模式,明確各共享農莊的功能定位,實行錯位發展。可總結海南等地的成功經驗,在全國開展共享農莊建設的試點示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