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事象|航空安全沒有試錯餘地:民航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安全

2022-01-05由 一鼓記 發表于 歷史

事象|航空安全沒有試錯餘地:民航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安全

5月14日早上6:27,從重慶飛往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重慶江北機場正常起飛,機上有包括機長劉傳健在內的9名機組人員,以及119名乘客。7:06左右,飛機抵達青藏高原東南邊緣,飛行高度9800米。突然,平穩飛行中的飛機發出一聲巨響,飛機前方右側風擋玻璃突然破碎。風擋玻璃破碎後,狂風吹翻了飛行元件控制面板,很多資料板都遭到破壞而變得無法辨認,副駕駛被吸出機外,在安全帶作用下才沒有釀成慘劇。在狂風、巨大噪音、低溫、缺氧的情況下,機長劉傳健在駕駛室內和機組人員密切配合。早上7:11左右,飛機從32000英尺下降至24000英尺高度,飛機的姿態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此後,飛機繼續平穩下降,事故發生34分鐘後,3U8633航班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

事象|航空安全沒有試錯餘地:民航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安全

此事件經報道之後,輿論和公眾都紛紛稱讚機長是當之無愧的英雄,紛紛為機長和機組人員點贊叫好。媒體也有“喪事喜辦”的走向,只顧為機長點贊叫好,而忘記了追究此次事件發生的原因,也忘記了追究機長的責任。

事象|航空安全沒有試錯餘地:民航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安全

在航空歷史上,也發生過很多次類似於川航備降的飛行事例。2009年1月15日,前美國空軍飛行員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執飛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從紐約飛往北卡羅來納州。這架空中客車A320-214飛機起飛爬升過程中遭加拿大黑雁撞擊,導致兩具引擎同時熄火,飛機完全失去動力。切斯利·薩倫伯格確認無法到達任何附近機場後,決定於哈德遜河河面進行迫降,最後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生還,薩利機長成為最大的英雄。

拯救一百多人性命的薩利,不僅不能回到被記者長槍短炮包圍的家,還得隨時應對調查委員會的問詢。電視媒體甚至直言不諱地發問:薩利機長,你到底是個英雄,還是個騙子?

事象|航空安全沒有試錯餘地:民航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安全

不同於1549號航班遭遇的飛鳥撞擊,川航備降的前提是風擋玻璃破裂。不少業內人士都談到,風擋玻璃破裂的可能原因是裝配故障,劣質玻璃、螺釘問題等。也就是說,與機務維修操作不當有莫大關聯。如果真的對全機乘客的性命負責,是否維繫操作不當,以及日常的安全巡查為什麼沒能檢測出風險,無疑是首先得弄清楚的事,因為它意味著航班飛行的安全制度出了紕漏。

事象|航空安全沒有試錯餘地:民航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安全

德國飛機渦輪機的發明者德國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個在航空界關於安全飛行的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對事故的認真調查體現的是對一起航空事故嚴肅負責的精神,也只有細緻嚴謹的調查,才能讓航空安全避免落入“海恩法則”所描述的困境。

航空不同於地面交通,它是一種沒有任何試錯餘地可言的出行方式。回顧整個航空史,寫下的每一條規定,完善的每一個細節,背後的代價都是如此慘痛。機長越是英勇,在應急操作中體現的英雄主義光環越重,意味著人為失誤觸發的安全漏洞越是龐大,乘客越是接近災難的邊緣。

事象|航空安全沒有試錯餘地:民航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安全

此次川航事件當中,人們需要能夠挽救局面的英雄,同樣也需要事故真相。儘管,對來自社會的質疑聲音,有業內人士指責不專業,不過對於航空安全這種專業門檻極高的領域而言,資訊有壁壘,對真相的需求越是必要。

以往的案例也告訴我們,“先鼓掌”這樣的說辭,很容易讓事件的走向,滑出真相反思的軌道,在“喪事喜辦”的邏輯上一路狂奔,以至於飛行安全重大漏洞事件被當作營銷和表功的工具,“人禍”反而被一筆帶過。

事象|航空安全沒有試錯餘地:民航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安全

在輿論和大眾的點贊叫好聲中,川航應該有足夠的自我警醒,積極配合事故調查部門做出徹徹底底、令人信服的調查。畢竟,航空安全沒有試錯餘地。就像機長劉傳健妻子鄒函說的:“民航不需要英雄,我們要的是安全。我只希望每一次飛行都順利,每一次起降都平安。”

文 / 吳媛

編 / 孫藝銘

圖片來自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