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端午節和屈原到底有沒有關係?小編帶大家走進歷史探討

2022-01-01由 小唐愛動漫TCW 發表于 歷史

端午節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可能我們對於陰曆已經沒有太多的感覺了,陰曆是中國古代沿襲至今的歷法,同陽曆一樣也是根據地球繞太陽的週期推算的,不過陰曆綜合了月亮的執行週期,如果嚴謹的說應該是陰陽結合的歷法。

端午節和屈原到底有沒有關係?小編帶大家走進歷史探討

陰曆的傳統

不過我們的陰曆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閏年和平年有一個月的差數,不利於財務系統算賬,包括企業核算等等都不方便。到了清末,朝廷已經認識到陽曆的優點,比如它標準,更方便財政預算,最重要的是利於國際交往。當時的公知梁啟超認為,只有我們統一改用陽曆,才能讓整個國家走向現代化。

雖然當時清廷想徹底的更改,但是實行起來還是麻煩重重,比如我們的生日,老百姓還是習慣用陰曆。尤其是農作物的春種秋收,都依靠陰曆來指導。民國時期,曾經大面積推廣陽曆,比如印刷物必須用陽曆,甚至公共場合不能有陰曆等等,但是也沒能廢除掉陰曆。

端午節和屈原到底有沒有關係?小編帶大家走進歷史探討

究其原因還是老百姓已經形成了習慣,另外還有對陽曆的錯誤認識,認為只有陰曆才能推算出二十四節氣,其實二十四節氣也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的週期推算的,陽曆完全能夠勝任。按道理說陽曆天數更接近地球實際運轉天數,對於節氣更加準確,只是我們觀念已經形成,後來很難去改變它。

端午節和屈原到底有沒有關係?小編帶大家走進歷史探討

那什麼原因讓我們逐漸使用陽曆呢?最主要的還是工業化,我們知道現在工廠裡為了核算準確用的都是陽曆,特別是西方的時間制度,比如24小時,星期等與工作進行掛鉤,讓陽曆在工廠裡更為普遍的使用。你會發現越是在城市生活,接觸陽曆越多,倒是生活在農業社會的農村可能還依舊用陰曆。

端午節和屈原到底有沒有關係?小編帶大家走進歷史探討

端午節是個惡節日

再說端午節,端在古代詞語裡代表初的意思也就是初五的意思,遠古時期古越人天皇氏發明天干地支,以天干地支來承載天地之道,每個人的運氣都與天干地支相關聯。這個跟我們時辰是一樣的,比如庚子年、戊戌年等。古人認為五月初五陰陽兩氣鬥爭最為激烈的時期,所有生物都會半生半死,因此人生病的會比較多。端午節也被稱為不詳的節日,過節主要目的是,去除身上的晦氣,強健自己的體魄。

端午節和屈原到底有沒有關係?小編帶大家走進歷史探討

如果按照天干地支關聯學說,這一天很多事情不能做,比如蓋房子,生孩子等等。古時候如果孩子在端午節出生,有的要被遺棄,甚至殺死。比如著名的孟嘗君,小時候因為五月初五出生而遭到遺棄。

對屈原的誤會

端午節大家都會去吃粽子,粽子是人們在古代用來祭祀的物品,其材料主要為稻米,中間包裹的東西很多,比如豬肉、紅棗、板栗等等,由於大家飲食習慣的不同,形成了南甜北鹹的風味習慣。到了晉代,粽子才被大家應用到節日食品,宋朝時候把從中亞引進過來的蔗糖等加入粽子,被稱為蜜餞粽。明清時期,大家喜歡喜歡在粽子裡包一隻筆,寓意為必中(筆粽),討個好彩頭。

端午節和屈原到底有沒有關係?小編帶大家走進歷史探討

最多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是,紀念屈原的了。屈原不姓屈,在先秦時期的稱謂和現在的稱謂差異很大,屈原不但不姓屈而且名字也不是原,據《史記》記載:“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意思是說屈原的名字是平,和楚王同一個姓。那麼楚王姓什麼呢?姓羋,對就是前幾年大火的《羋月傳》的羋,羋月就是楚國的公主。

端午節和屈原到底有沒有關係?小編帶大家走進歷史探討

古代的姓氏代表著你的等級,所以屈原在楚國是實打實的貴族。羋只是一級姓,特別是創業的元老都會賜予自己高貴的姓作為獎勵,將來你的子孫都會享受到這份榮耀。二級姓叫氏,分給哪些呢?在當時楚國有三個二級姓比較有名,分別是:屈、景、昭。所以屈原愛國是有原因的,因為他的家族是楚國的創始人之一呀。

端午節和屈原到底有沒有關係?小編帶大家走進歷史探討

那麼屈原為什麼不叫羋原呢?這就要提到春秋時期男女在姓氏叫法上的區別,一般男人要以自己的氏為重,也就是二級姓,女人要以一級姓為重。以前起名字要先起名,比如我們小時候,先有個小名比如:狗蛋、狗剩等等,等到13或16歲過了成年禮後,再請先生給起一個字。在成年人交往的場合要叫字,而不能再稱呼“狗蛋、狗剩”了,所以不能叫屈平,尊稱屈原。

端午節和屈原到底有沒有關係?小編帶大家走進歷史探討

屈原名平字原取自《爾雅》,其中有一句“大野曰平,廣平曰原”,大意是像曠野一樣寬廣。屈原在《離騷》中用了很大筆墨介紹自己,“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古人書寫沒有標點符號依靠兮這一類感嘆詞分開語句,類似於我們今天的感嘆詞,啊!屈原這裡說他的名是正則,字靈均。是不是我們把屈原名字都搞錯了,後來註釋家解釋:正則與靈均即平和原,是對自己名字的一種隱喻。

根據《史記》記載,屈原本是楚懷王身邊的紅人,受到同僚的妒忌與排擠,後來我們在《離騷》中看到濃濃的哀傷。屈原覺得楚懷王是受到奸臣的蠱惑,才中了秦國的奸計。其實歷史上是楚國開了扣留來使的先例,楚國趁著開會時機,扣留宋襄公,後來才遭到秦昭襄王扣押。

端午節和屈原到底有沒有關係?小編帶大家走進歷史探討

屈原被流放以後,走到江邊,心力憔悴披髮吟詩。為什麼要披著頭髮呢?因為當時的貴族要求把自己頭髮挽起來,顯示一種高貴,而此時屈原披著頭髮非常有畫面感,顯示內心的悲涼。這時候江邊有一個漁夫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屈原說出了千古名言: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都醒。

端午節和屈原到底有沒有關係?小編帶大家走進歷史探討

而我更喜歡漁夫的那句:“何故懷瑾握瑜而令見放為。“大意就是何必握著美玉不放手呢?用我們現在流行的話,手心裡的沙子握得越緊,越容易流失。屈原說我不願與這些骯髒的人同流合汙,要乾乾淨淨的死去,然後投到汨羅江而死 。之後漁夫還有句名言: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止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意思是說,水清了我就洗頭,水髒了我就洗腳。做人要隨遇而安,不能執著。我想這也是屈原不能承受生命之中這種大起大落。

端午節和屈原到底有沒有關係?小編帶大家走進歷史探討

屈原投江之後,百姓擔心遺體會被魚吃掉,於是包粽子扔到江裡,扔粽子的時候需要划船,於是產生了龍舟競賽。據江紹原的考證,他有一篇《端午競渡本意考》介紹:划龍舟在很多文獻裡有記載,在吳國也就是江蘇徐州那邊,人們為了紀念伍子胥,而在越國,揚州附近,人們認為是為了紀念勾踐。

端午節和屈原到底有沒有關係?小編帶大家走進歷史探討

進一步考證,發現與屈原、伍子胥、勾踐都沒有關係,而是為了避災。他的依據是《武陵競渡略》裡的記載,書中記載划船直奔河流的下游,燒掉祭品,把酒等倒進江裡,詛咒一切災難、瘟疫都隨江而去。和現在不同的是,回程的時候大家不打鼓,偷偷把船劃回來。如果家人有生病,做一個紙船,拿到水邊燒掉。

端午節和屈原到底有沒有關係?小編帶大家走進歷史探討

雖然屈原和端午節的關係是後人附會上去的,但是最後的故事大家都會相信,在這樣一個故事裡,大家沒有因為是個惡節日而去悲傷,節日裡完成家人的團聚,共同品嚐粽子,共同品味親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