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江湖遠去,俠客不再,大俠也要恰飯

2021-12-26由 莫味道 發表于 歷史

1。俠的起源

江湖遠去,俠客不再,大俠也要恰飯

春秋戰國,孔子說是禮樂崩壞的時代。站在後世的角度看,那更是一個封建貴族消亡,國君權利加強的時代。

封建時代社會有著牢固的金字塔結構,底層的勞動者供養小封建主,小封建主供養大封建主,大封建主供養國君。

小封建主、大封建主不事生產,但有著管理勞動者,保護勞動者的義務,是為封建時代的貴族。

貴族有著貴族的傳統和榮譽,不僅學習詩書,也要練習騎射。戰爭是貴族的遊戲,春秋時,打仗大多點到為止,像切磋武藝。宋襄公半渡不擊,貽笑千古,但在貴族的榮譽裡,勝之不武不屑為之,贏要坦坦蕩蕩的贏。

到戰國時代,國君權利更集中,這代表國君可以直接管理更多的國民,不再需要假手這麼多的大小貴族。不被需要的貴族從文武兼備到文武分途,有人從文、有人從武,而文一開始就壓倒武。

貴族的特權和利益逐漸消解,幾代人下來,變的和平民不再有區別。然而堅持“武”一途的貴族在民間

,看重個人榮譽而輕視生命

。這種貴族的精神在民間得到傳染,更多的底層民眾嚮往之、效仿之。後來這種人被稱為俠。

司馬遷為他們著書立傳,俠義的精神是中國封建傳統貴族精神在民間的延續。

韓非子也給俠下了定義“俠以武犯禁“。

俠是扶危濟困,急人之所急,蔑視法度,追求公平和正義,有著以死相報情懷之輩。

2。刺客和遊俠

江湖遠去,俠客不再,大俠也要恰飯

像貴族一樣,俠客也需要供養。

他們從事過刺殺別人的行當,然而捨生取義,求直不回,司馬遷歌頌他們的人格和精神。

燕國太子丹謀劃刺殺秦王,找到田光商議,田光舉薦荊軻。由於事情機密,太子丹交代田光守口如瓶,田光覺得不能讓太子丹有這種擔憂,只有死人的嘴才不會洩露機密,立即拔劍自刎。

太子丹找到荊軻,這是個無論成功與否都必死無疑的任務,但太子丹找到荊軻,荊軻就以死相報,接受任務,士為知己者死。

荊軻找到樊於期:我要刺殺秦王,但只有取得了信任才能接近他。秦王最想得到的除了城池還你的人頭。

樊於期道:我出逃秦國,承蒙太子丹收留,現在是我報答他的時候了。如果能幫助你成功,區區人,借你一用。說完,橫劍自殺。

荊軻帶著樊於期的人頭、燕國的地圖、少年秦舞陽易水告別,去秦國行刺,註定有去無回,依然義無反顧。

荊軻刺秦的故事,兩千多年後讀來依然讓人血脈噴張。

捨生取義,死不旋踵,只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這不只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自由。

他們是刺客,但同樣是俠。

戰國時代四公子是最大的恩客,而俠也為他們負責,不顧生死。

秦漢時,帝國一統。皇帝不再需要借大貴族小貴族間接管理國民,而是用緊密複雜的官僚集團管理帝國,貴族沒了生存空間。而俠客有人強悍的戰鬥力和格殺技巧,且只效忠恩主,這些遊俠只知道有恩主,不知道有皇帝。犯了皇權的大忌。

漢武帝時,要把豪強遷移到茂陵便於管理,郭解不想去,就找衛青說情,漢武帝還是不允許。郭解去的時候,送行的人山人海。建議遷移郭解的官吏很快的被郭解的門客殺了。

郭犯了了案子,前來按驗的使者詢問,郭解的門客盛讚郭解,辯解他無罪。而同樣接收盤問的一名儒報告郭解的罪行。郭解的門客就殺了這個儒生。

在漢武帝看來,郭解上可以結交大將軍,下得民心人們爭相結交,還有一幫門客能為郭解不計生死。

這種人就是帝國的不穩定因素。威脅帝國的人都要死,臣民只需要效忠皇帝,不需要效忠郭解之流。而漢武帝與前任的國君們比,有著更集中的權利。

經過漢武帝的鐵腕鎮壓,遊俠沒有了恩主,這個物種幾乎絕跡。

3。江湖俠客

江湖遠去,俠客不再,大俠也要恰飯

唐宋元明清的俠客更多出現在文學作品的塑造中,然而俠客的行為準則和遊俠一脈相承。嫉惡如仇、重諾輕生、武藝高強是俠客的底色。

發生變化的是俠客的供養者,戰國時代遊俠附著大貴族,西漢時遊俠依靠地方豪強。

等到貴族階層消亡,地方豪強也被剷除。俠客沒了金主恩客,便散落民間,自給自足,保持精神和人格的獨立,是為江湖俠客。

唐朝傳奇中,武藝高強的聶隱娘捲入朝廷與節度使的鬥爭,然而畢竟有著家國統一的崇高目標,最後飄然遠去。

虯髯客豪爽不羈,視名利如糞土,也拒絕接受朝廷的封賞,但他本身頗有家資,不依附任何人。

宋朝的俠客也脫胎於唐朝的傳奇,俠客功成名就飄然而去成了固定套路。

明朝成書的水滸傳,一百零八好漢嘯聚梁山泊蔑視法度,書中主角武松、魯智深嫉惡如仇,為小人物挺身而出。

反招安喊的最想的不就是武松,從人格上不願意依附權威。

梁山好漢的供養靠打家劫舍。搶劫無辜路人本身與遊俠的精神是相沖突。但為了精神上的獨立自由,還是幹這些腌臢勾當也幹了,也要恰飯的,吃不飽只能做個自由獨立的鬼。

江湖俠客和戰國西漢時的遊俠相去甚遠。西漢的遊俠有金主供養,不愁生計,謀劃的都是名揚天下的大事。江湖俠客首先要填飽肚子,乾的是打家劫舍的勾當,吃飽了再去扶危濟困。

水滸傳中有個有意思的人物,小旋風柴進世代貴胄,結交江湖流亡的豪客,用祖上的丹書鐵券蔭庇流亡的草莽,而投奔的江湖人願意為他效勞。大有戰國公子養士的風範,可宋代或者說明代不是戰國,沒有戰國封建的土壤。

信陵君能養門客,他在自己的封地上有絕對的統治權,所以他敢於隱匿國家抓捕的犯人,甚至不把國君放在眼裡。

而柴進呢,他是前朝皇族遺民,表面上備受尊崇,實際上沒有什麼權威,連個知府的小舅子都敢侮辱他,他又怎麼庇佑投奔自己的門客。如果柴進能庇佑樑上好漢,也不至於水泊梁山落草。柴進多了一百零八個門客而已。

落草這個詞非常貼切,沒有了投奔的恩客,只能落草。

這時候的俠客供養靠自己,與朝廷選擇性合作。

俠客沒了生存空間,只能在朝廷管不到的狹縫中求的生存。

4。朝廷的俠

江湖遠去,俠客不再,大俠也要恰飯

到了清代,朝廷的統治力進一步加強,連法外的罅隙也不留下,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諾輕生死的俠在民間不再有任何生存空間,只有歸順朝廷一條路。也只能在朝廷許可的範圍內”赴士之困厄“。

清代公案小說成為主流,《三俠五義》《彭公案》中的大俠與朝廷沆瀣一氣,

南俠展昭不會像戰國的刺客遊俠,為了私人的恩義無視朝廷法度去殺人。

也不會像魯智深那樣打抱不平,當街殺死惡霸。

他只會按著朝廷的法度辦事,因為他的恩客就是朝廷。朝廷供養他。

包拯舉薦展昭為宋仁宗表演輕功,

(天子)不由失聲道:“奇哉奇哉,這哪裡是個人,分明是朕的御貓一般。”誰知展爺在高處業已聽見,便在房上與聖上扣頭。

俠成了皇帝的玩物。

五步之內,敢於讓國君血濺三尺的俠淪落成國君眼中的貓狗。清代沒有傳統意義上的俠,既不自由也不獨立。

究其原因,大俠也要吃飯,

戰國時吃貴族,故士為知己者死。

漢初吃豪強,能為恩客殺人放火。

自漢以降,俠客自力更生,拉幫結派討生活,竄伏於綠林草莽,快意恩仇。

到清朝時,俠客吃朝廷的飯,穿朝廷的衣,被恥笑為鷹犬爪牙。

這是一部俠客的墮落史,也是一部討生活史,畢竟,吃飽才是第一生產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