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仕女“周家樣”周昉,初效張萱後則小異,繪傳世《簪花仕女圖》

2021-12-21由 俊東說畫 發表于 歷史

導語:周昉能書,擅畫人物、佛像,尤其擅長畫貴族婦女,容貌端莊,體態豐肥,色彩柔麗,為當時宮廷士大夫所喜愛。

他出身貴族,好文善丹青,宋代《宣和畫譜》曾形容他:“傳寫婦女,則為古今之冠。”他筆下“袒胸露乳”的唐美人,不僅形似,而且神似。在揭示美女神秘的內心世界的同時,更寫盡了“性情言笑之姿”,可謂足足美了千年!

唐代是以胖為美的時代,而周昉眼中的美女也大多都面如滿月、豐頰秀眉、腰肢圓渾,“丰韻”二字是他畫中美人的最佳寫照,以豐厚為體,衣裳勁簡,彩色柔麗,雖大多豐盈,卻也胖得漂亮!

仕女“周家樣”周昉,初效張萱後則小異,繪傳世《簪花仕女圖》

《揮扇仕女圖》(區域性)

遊走後宮的貴公子

《宣和畫譜》 記:“周昉字景元,長安人也。傳家閥閱, 以世胄出處貴遊間,寓意丹青,頗馳譽當代……當時推為第一。”

周昉,唐代著名畫家,字仲朗、景玄,京兆人,據說周昉曾官任越州長史、宣州長史別駕,其職位僅次於一州長官刺史。

他的師傅張萱只是唐朝宮廷中一名普通畫工,而周家則是家世顯赫的唐朝貴族家庭,崇尚武藝,周昉的長兄周皓便是受家庭尚武風氣的影響,善於騎馬射箭,隨從名將哥舒翰西征吐蕃,在攻取石堡城的戰役中,驍勇善戰立了軍功,因戰功歸來後官授執金吾,掌管京都的治安。

仕女“周家樣”周昉,初效張萱後則小異,繪傳世《簪花仕女圖》

《簪花仕女圖》(區域性)

不過周昉不愛武藝,愛畫藝,撈了個閒職,專心當他的貴公子。

周昉最初畫仕女純屬興趣,跟著宮廷畫師有樣學樣,慢慢地,有著貴族出身的周昉顯現出了貴族少爺的優勢:因為長期優遊於貴胄子弟間,他不僅能看到濃麗豐滿的仕女們的面容身材,更能透過貴族姑娘們臉上的喜怒哀怨,看穿他們心裡的無限寂寞呀寂寞。並且,還很厲害的把這種情緒真相,透過繪畫暴露出來,在當時,簡直逆天了。周昉紅了,他的畫也備受世人追捧。描得出美人,更畫的了佛像。

有個典故,說是當時,唐德宗正修章敬寺,召見周昉他哥周晧說:“愛卿,你的弟弟周昉擅長繪畫,我想請他畫章敬寺神像,請你告訴他。”過了一些天,德宗又讓周晧請了一次,周昉才開始畫。最初畫出來的神像,周昉將它像屏風一樣地放在寺院裡,整個京都的人都可以去看。章敬寺就在皇宮門前,不論是賢良的人,還是愚魯的人,都去看畫像。有的人說畫得好,有的人說畫得不好。有人挑出毛病來,周昉隨時進行修改。經過了一個月的修改,使公眾認為完全滿意,而被推許為當時第一。

仕女“周家樣”周昉,初效張萱後則小異,繪傳世《簪花仕女圖》

《內人雙陸圖》區域性

初效張萱,後則小異

周昉是中唐時期繼吳道子之後而起的宗教兼人物畫家,早年效仿過張萱,後來加以變化,別創一體。

周昉長於仕女畫、肖像畫和佛像畫。在宗教人物畫方面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他創造的“水月觀音”的形象,很接近現實生活中人的形象,被稱為“周家樣”。是中國古代最早具有畫派性質的樣式,為歷代畫家所推崇。他繪的“水月觀音”似是在仕女的身上添上祥光、瓔珞、淨瓶、楊柳枝,並置身於水邊巖壑之中,有水、月、竹;遊戲坐,得大自在。不經意間在水月觀音的一顰一笑裡卻能看到仕女們的影子,彷彿仕女前世是水月觀音下凡來渡劫的。

仕女“周家樣”周昉,初效張萱後則小異,繪傳世《簪花仕女圖》

敦煌絹畫《五代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區域性

據傳白居易見到周昉所繪水月觀音畫像就曾寫下《畫水月菩薩贊》,言其“淨綠水上,虛白光中。一睹其下,萬緣皆空……”可想而知其之精絕。可惜周昉繪水月觀音圖並無存世,但其創作的水月觀音樣式,在五代、宋時期成為了主流,如今我們可以透過敦煌壁畫裡,一窺千年前的藝術風流。

周昉在仕女人物畫上繼承和發展了張萱的藝術風格,他筆下的仕女,以當時的關中貴婦為形象依據,具有以“豐厚為體”、“衣裳簡勁,彩色柔麗”的特點,體現了中晚唐時期官僚貴族的審美情趣。就張萱和周昉的作品而論,無論在繪畫技巧上,或是題材內容上,都可以看出前後的繼承關係和共同點。但是兩人繪畫作品的內在意蘊還是有所差異的。

仕女“周家樣”周昉,初效張萱後則小異,繪傳世《簪花仕女圖》

《執扇仕女圖》區域性

張萱作品中更多表現了婦女的溫柔與嫵媚,歌頌了當時生活中昇平向上的一面;而周昉生活的時代已失去了開元時的盛況,安史之亂後社會矛盾有了相當的暴露,貧富懸殊,社會危機日趨嚴重,文學中反映社會矛盾,描寫婦女不幸和苦悶的作品已陸續出現。

大文人蘇軾曾在《周昉畫美人歌》中雲:“深宮美人百不知,飲酒食肉事遊戲。”這正是周昉仕女畫的絕妙寫照。

周昉對上層社會有較多的瞭解,他筆下的貴族婦女形象也由張萱作品中的歡愉輕快轉向挖掘她們在特定歷史環境中精神上的苦悶和空虛,反映了貴族奢侈生活後面的社會經濟的危困,塑造了更能深刻地反映現實的藝術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昭示出當時審美意趣由宏麗之美向婉約之美的轉變。

仕女“周家樣”周昉,初效張萱後則小異,繪傳世《簪花仕女圖》

《蠻夷執貢圖》區域性

中唐的宮怨

周昉筆下的唐代美人彈琴、調琴,托腮、靜思,千姿百態,栩栩如生。以至於晚唐的仕女畫家們幾乎都墨守著他的章法,可以說在晚唐的仕女畫壇上,他是技壓群雄。

出身顯宦的他對於貴族階層綺靡奢華的生活非常熟悉。其仕女畫不以烈女、賢婦、仙女等為表現物件,而是取材於現實生活中貴族婦女的行樂活動,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從而迎合了中晚唐時期大官僚貴族們的審美意趣。其作品在張揚唐王朝繁華興盛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亦揭示了貴婦們極度貧乏的精神世界。此圖中嬪妃們體貌豐腴,衣飾華麗,但她們面含幽怨,舉止慵倦,毫無生氣。

仕女“周家樣”周昉,初效張萱後則小異,繪傳世《簪花仕女圖》

《簪花仕女圖》

全圖六個人物的主次、遠近安排巧妙,景物襯托少而精。線條工細、色彩濃麗,用筆拙樸、氣韻古雅,構思立意別出心裁。幾位仕女雖衣著豔麗、悠閒自得,但是透過外表神情,可以發現她們的精神生活卻不無寂寞空虛之感。

仕女“周家樣”周昉,初效張萱後則小異,繪傳世《簪花仕女圖》

《彈琴仕女圖》

人物組合雖不及張萱之作緊湊,但透過人物目光的視點巧妙地集中在坐於邊角的調琴者身上,使全幅構圖呈外鬆內緊之狀。畫中的人物線條以遊絲描為主,並滲入了一些鐵線描,在迴轉流暢的遊絲描裡平添了幾分剛挺和方硬之跡,設色偏於勻淡,衣著全無紋飾,當有素雅之感。

仕女“周家樣”周昉,初效張萱後則小異,繪傳世《簪花仕女圖》

仕女“周家樣”周昉,初效張萱後則小異,繪傳世《簪花仕女圖》

《揮扇仕女圖》

全卷所畫人物共計十三人,分為五個自然段落。五個段落似離還合,從不同的側面,刻畫了人物在不同場景中的各種心理狀態。畫面結構井然,線條秀勁細麗,賦色柔麗多姿,豔而不俗。

仕女“周家樣”周昉,初效張萱後則小異,繪傳世《簪花仕女圖》

《內人雙陸圖》

設色濃麗,線描細勁流暢富有韻律感,貴族婦女濃麗豐肥之態和細膩柔嫩的肌膚特點都表露無遺。圖中間為二盛裝貴族婦女對坐行棋,左右有親近觀棋,侍婢應候。它從一側面反映了當時貴族的生活情調。

仕女“周家樣”周昉,初效張萱後則小異,繪傳世《簪花仕女圖》

《戲嬰圖卷》

結語:

眾所周知,中國人物畫多作“清肌秀骨”。東晉顧愷之的女史、洛神,那小腰肢,細得好像從來不用吃飯。劉宋陸探微所畫秀骨清像,特點更是一個字,瘦。而唐人正視女性的肉體美,中唐的大眾輿論導向是:太倉米貴貴人肥,肥了貴人稱佳麗。

“她們體態固然豐美,服飾固然華麗,卻不免流露出幽怨、鬱悶的神情和空虛、無聊的心緒。”畫史評論周昉仕女圖通常是上述論調。也許有人會斥責,這樣的繪畫作品需要以一種不健康的,甚至是病態的口味,才能徹底地欣賞。然而這正是它吸引人的地方——畫家的誠實。周昉採取的立場是一個超然的描述者,以觀察和研究的眼光看待貴而美者。她們的靈魂,被精準地重新複製出來,沒有好也沒有壞,只有事實。

——END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