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震驚乾隆,吊打和珅,滿清第一大貪汙案件背後究竟是何情況?

2021-11-20由 老陳的戲說風雲 發表于 歷史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公元1799年,也就是清嘉慶四年的正月初三,此時適逢乾隆皇帝駕崩,新帝清仁宗登基,而他“辭舊”的第一項舉措,便是扳倒父親的第一寵臣和珅。

正月十三日,嘉慶帝宣佈和珅的二十條大罪,革職查辦後抄沒家產,但對於抄家的官員來說,這是一份比搬磚還要辛苦的工作,因為他的錢實在太多了。

震驚乾隆,吊打和珅,滿清第一大貪汙案件背後究竟是何情況?

和大人的家藏大致如下:赤金元寶、白銀元寶並其他金銀無數,正房就有七十八間,其他房間共計三四百間,土地八千多頃,除此之外,還有他的藏品銅鼎、玉鼎、宋硯、玉盤、古劍、珊瑚、寶石等四千多件,金銀的碗碟又是四千多件,各類首飾兩萬八千多件,加上其他數不盡的當鋪、銀樓、綢緞庫等。

總而言之,將這所有的一切都摺合成白花花的銀子,總共大約有八億兩白銀的價值,但當時朝廷每年的稅收總和卻只有七千萬兩。

於是,和珅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貪汙之王”,並且兼任“十八世紀世界首富”的稱號。

在2001年,《亞洲華爾街日報》評選出了一份近千年來的世界級首富名單,和珅作為一個靠貪汙致富的人被排在了第三,而前面兩位都是皇帝。

震驚乾隆,吊打和珅,滿清第一大貪汙案件背後究竟是何情況?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即便和珅先生取得了如此之多的頭銜,他仍然錯過了一個重要的名號。

因為同樣是在乾隆年間,發生了一件更為離奇的案子,被稱作“清朝第一大貪汙案”,此案一舉超越了和珅的瘋狂斂財而坐上了第一的寶座,其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原因?

說到底,大概就是一人貪汙,只是一人貪汙,而如果所有人都貪汙,形成了一個高度完善的貪汙體系,那就相當不可思議了。

一、特區就是牛的

首先我們要來了解一個特殊的名詞,捐監。

這個鬼東西從明朝就已經開始出現,到了清朝時也延續了下來,說到底就是花錢買官,這種事情似乎在什麼時候都屢見不鮮,不過所謂捐監是透過正規渠道,也就是政府允許的情況下。

明清兩代都很重視科舉,已經頗有些當代教育的苗頭,大家都努力讀書啊,寒窗十年就能鯉躍龍門登堂入室。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唸書的天賦,就像現在很多人復讀了三四年還考不上好大學一樣,大家的特長都不太一樣,於是捐監製度便出現了。

連秀才都考不上是吧?沒關係,不會讀書你就去多掙點錢多種點地,然後拿錢或者拿糧食來買個國子監的學生總行吧,成為了監生以後你就等於開通了VIP,一切權利都和秀才一樣了。

震驚乾隆,吊打和珅,滿清第一大貪汙案件背後究竟是何情況?

如果你還覺得不夠,可以從這裡繼續往上考,或者繼續充值,充得越多官就越大,根本不用考試,實在方便。

當然了,捐監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因為大家一看都知道這就是搞不平等競爭,那些富二代家的孩子生下來就能花錢買個大官,對於寒門子弟極不公平,而且對國家選拔真正優秀的人才也影響很大。

而且這種事情當中貓膩極多,很容易被心懷不軌之人鑽了空子,這種情況貪官清楚,皇帝自然也是清楚的,所以為了保持官場最基本的風氣和質量,這個捐監實行起來其實非常侷限。

首先它就有著眾多嚴苛的約束條件,比如你誰誰什麼成分什麼家庭背景才能捐,否則就滾蛋等,其次捐監只在全國很少的部分地區實行,屬於特殊政策,就像現在少數民族高考加分一樣。

但即便如此,捐監給人的印象仍然是非常不好的,這一點在乾隆登基以後也被他發現了,他是個很好面子的人,覺得此舉影響很壞,所以不久後便下令全國範圍內都禁止捐監行為。

但所有事情都有兩面性,對於那些想要搞特殊、走後門的人來說,這是一種公義的制裁,但對於那些窮的掉褲襠的地方部門來說,卻又無異於是一場噩夢了。

比如,比如甘肅。

震驚乾隆,吊打和珅,滿清第一大貪汙案件背後究竟是何情況?

如今的甘肅也是全國相對偏遠、貧困的地區,而在當時那更是人跡罕至的荒瘠大省,這兒原本就連年颳著大風沙,又很容易發生乾旱,農作物也不好養活,自然窮得髮指。

對於當地政府的財政來說,捐監的錢雖然不算太多,但也是一筆救命的資產,可是現在皇上突然把捐監停了,政府收入一下就塌了一大半,富貴人家倒還真不怕,反倒是窮人遭了殃。

當時的陝甘總督是勒爾謹,他接到乾隆的諭令後也沒有辦法,只能執行,但奈何地方實在太窮,沒了額外收入就立馬變成窮困戶了,只能不斷向中央請求扶貧。

而在甘肅這個地方,饑荒簡直就是常態,另外還時不時會打點仗,部隊和老百姓根本就沒有飯吃,只能仰仗清政府每年撥出一百多萬兩銀子用來賑災。

這種處境是非常尷尬的,作為堂堂一個大省,在天下太平的時候竟然只能靠捐款來勉強維持生活,既毫無顏面,又非常拘束。

這樣稍微撐一段日子還好,但時間長了,勒爾謹也覺得不是辦法,政府官員一年到頭根本沒時間幹別的事,光是為了吃飯的問題就要拼盡全力,而即便如此,很多地方的糧食儲備還是非常短缺。

震驚乾隆,吊打和珅,滿清第一大貪汙案件背後究竟是何情況?

無奈之下,他還是隻能硬著頭皮上奏乾隆,要求在甘肅個把實在窮得沒法子的地方恢復捐監製度,好歹地方財政能夠自給自足,也為朝廷每年省了一大筆錢開銷不是。

勒爾謹的意見首先是提交到戶部尚書于敏中手上的,畢竟是負責統管國家財政的大員,對下面各地的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心裡多少有點同情甘肅的同志們,所以他是持同意看法的。

乾隆這個時候還比較年輕,是想有一番作為的,所以對治國方面的事情抓得很嚴,他本身對捐監行為是非常牴觸的,在經過對甘肅貧困情況的考量和戶部尚書于敏中的認真商議後,最終同意開放。

於是甘肅就此成為了全國的特區,享有了捐監的權益。

二、天使魔鬼一念之間

作為歷史上有名的君主,乾隆絕不是一個昏庸的人,恰恰相反,他非常聰明,所以即便是同意捐監的要求後,他依然覺得不放心,對於那些如同人精的官員們,他十分了解,並且深知他們的撈錢能力。

而捐監本身就很敏感,非常容易被人找到漏洞來貪汙,所以乾隆頒佈了好幾道諭令來嚴防死守。

他嚴令不管是誰都只能捐糧食而不能捐銀子,並且所有買官的名單詳情都要切實傳達到自己眼前,如果出了事就唯勒爾謹是問。

如此還不夠,欺上瞞下是大家屢試不爽的手段,為了掌控實情,乾隆帝還專門挑選了一位精英調任甘肅佈政史,此人是他精心慎重挑選的大才,可最後卻正是此人掀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風暴。

王亶望,時任浙江布政使、代理浙江巡撫,家裡幾代人都仕途通順,父親王師官至江蘇巡撫,並且在任期間以清廉正直而聞名。

震驚乾隆,吊打和珅,滿清第一大貪汙案件背後究竟是何情況?

王亶望

而且王亶望自己雖然考中了舉人,但並沒能再中進士,他恰恰就是透過捐官的途徑才在甘肅做了一個小縣令,不過因為工作績效好,又和父親一樣廉潔,所以在之後陸續不斷升官,一直做到了堂堂布政史。

以他的履歷來說,我們完全不奇怪為什麼乾隆會讓他去掌管甘肅的政務,但是對於王大人來說,這簡直就是個晴天霹靂。

這也同樣不奇怪,老實巴交的王亶望在讀書方面不算頂尖,花了不少銀子才買來一個破地方的小官,拼了老命地做事,就為了能往上爬,最後好不容易得償所願,手底下是浙江這個全國數一數二的富庶地區,日子過得不知道多舒服。

但是現在皇上又讓他滾回那個黃沙漫天的地方去,他差點當場就犯了心肌梗塞。

可他哪裡有跟乾隆討價還價的資格,加上他的性格還是比較厚道的,只能無奈地拍馬上任,不過最關鍵的是,王亶望情商實在不高,他誤解了領導的意思。

乾隆只是因為看好他,才委以重任,這是一種信任的表現,但王亶望卻理解為不信任,他覺得皇上是在考驗自己的水平,忽然來這麼一手,自己一定要努力證明給他看。

震驚乾隆,吊打和珅,滿清第一大貪汙案件背後究竟是何情況?

對老百姓而言,一個誤會只是小事,但對君臣而言,一個誤會可能造就彌天的大錯。

於是王亶望提著行李箱去往了甘肅上任,夜以繼日地工作,想要博得皇上的“認可”,從而趕緊離開這個鬼地方,回到魚米之鄉去。

但是甘肅實在窮得嚇人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任憑他怎麼搞也沒辦法做出漂亮的成績來,頂多是勉強維持賬面而已。

最終,絕望又極力想要表現的王亶望,將目光放到了捐監的專案上來,而這個缺口一旦開啟,便再也無法收拾。

三、論貪汙,老子是專業的

於是在僅半年時間以後,乾隆帝就收到了來自甘肅的奏摺,他滿心期待地開啟一看,立馬嚇懵了,根據王亶望的資料顯示,甘肅在這段時間內的總捐監人數將近兩萬人,所收到的捐糧數目共計八十多萬石。

這簡直是離奇至極的報告,因為當時全國範圍一年的捐監人數不過一萬多人,甘肅半年就捐了兩萬,真是不可思議。

實際上的情況自然是虛報,都是王亶望不知道摻了多少水的報告,其實甘肅當時捐監不過四五千人。

而王亶望已經走火入魔了,他不光膽大包天地造假,還擅自打破乾隆不準捐銀的規矩,他勸說勒爾謹,如果可以收銀子,那麼更多富人都會參與進來,收到的銀子完全能拿去買糧食,然後再把糧食按數目繳入官府的糧倉中,這樣簡直就是完美計劃。

震驚乾隆,吊打和珅,滿清第一大貪汙案件背後究竟是何情況?

乾隆是一頭霧水的,他不明白為什麼窮的要死的甘肅,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大富翁,而且當地本身糧產量也很小,這麼多糧食都是哪裡來的?

搞不懂,就只能喊勒爾謹來問話,但這個陝甘總督已經被一道拉上了賊船,事情捅破自己也要倒黴,只能幫著王亶望圓謊。

他展開了一頓大忽悠,說什麼皇上洪福齊天,讓甘肅如今風調雨順、糧食豐收,其他周邊地區的商人也有很多來捐官的等等。。。

乾隆聽了老半天,頭都暈了,還真被他一番鬼扯騙了過去。

如此一來,王大人便可以實實在在地“大展拳腳”了,不過手裡擁有大把大把銀子的他,此時還有一個問題——沒有糧。

但這可難不倒王亶望,沒過多久,他就開始向朝廷上報所謂的“甘肅災情”,各種饑荒、大旱,能想到的幾乎都寫在奏摺上了,這樣一來,那些虛假的糧食既有了去處,還可以多要一些來用於賑災。

震驚乾隆,吊打和珅,滿清第一大貪汙案件背後究竟是何情況?

可是災情畢竟是假的,所以全部的賑災款就一下又全部流進了王亶望的口袋裡。

這種貪汙的方式可以說揹著天大的風險,簡直就是騎在皇帝頭上拉屎,而王亶望之所以敢這麼做,就是因為他建立了一個體系。

這個體系叫做甘肅全員貪汙體系。

王亶望明白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但他卻另闢蹊徑,將牆後的所有人一個不剩地拉下水,上至陝甘兩省總督勒爾謹,下至州級甚至縣級的各部門官員,沒有誰不參與王亶望的“年度分紅”。

而王亶望本人已經誇張到自己掌控災情,他會定時向下面分配各地的“災情指標”,然後等到朝廷的撥款下來以後,再由各地官員憑著指標來他這裡領取相對應的份額。

糧食變多了,糧倉自然也就要增加,運輸等開支自然也就要增加,於是朝廷還要繼續撥款。

王亶望真正做到了嚴謹完善,一絲不苟,可惜是用在貪汙之上。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都拼命報災,無災報有災,小災報大災,大災報天災,王亶望擔任甘肅佈政史共計三年時間,以賑災名義共獲取了六百多萬石的糧食。

要知道,這麼長的時間,這麼多知情人,但竟然沒有走漏半點風聲,這些官員對王亶望,簡直比對親爹還要忠誠。

震驚乾隆,吊打和珅,滿清第一大貪汙案件背後究竟是何情況?

但說到底,還是因為一個字——窮。

甘肅太窮了,老百姓根本都是艱難度日,當官的又能撈到什麼油水?而現在跟著王大人,可以輕易得來流水般的銀子,想買啥就買啥,這種好日子對他們來說幾乎是無法想象的。

沒有人還願意,或者說還能夠接受回到過去的那種生活,而大家每個人都有錢可拿,當然不會有人砸自己的飯碗。

所以在王大人的英明領導下,甘肅官場達到了官官相護的極致,而他本人以來的期待,竟然因為乾隆一次的懷疑而實現了。

四、我是被動的,我也沒辦法啊

乾隆四十二年年初,皇上再一次收到了甘肅的報告,他自然還是看到了一份無比豪華的資料表,但一直如此,也讓他終於起了疑心,直覺告訴他哪裡不對勁,所以果斷派遣刑部尚書袁守侗前往甘肅,徹查當地糧食儲備的情況。

按道理來說,這種突擊檢查應該要了王亶望的老命,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何況王家本就世代為官,人脈還是相當充沛的。

所以就當袁守侗還在辭別老婆孩子的時候,千里之外的王亶望就已經接到了京城線人的情報,他一聲令下,甘肅全省全體官員都火速出動,在糧倉的底部用雜物加高,然後在頂上鋪一層糧食等等,總之就是把表面工程做到了完美無瑕。

震驚乾隆,吊打和珅,滿清第一大貪汙案件背後究竟是何情況?

所以當欽差大人抵達甘肅各地巡查的時候,發現到處糧倉都很豐盈(也可能是他收了錢),認定王亶望所言不虛,於是回到京城向皇帝交差。

而乾隆這下聽說甘肅確實被治理得非常好,頓時龍心大悅,也覺得王亶望得使命差不多完成了,於是一道聖旨就讓他達成了自己的願望——調任並升職為浙江巡撫。

什麼叫做貪汙、揚名兩開花?王亶望就可以告訴你完美的方法,而當他終於離開了大西北以後,另一個老實人來到了這裡,接過了他的工作。

繼任甘肅佈政史的人名叫王廷贊,在此之前,他是個當仁不讓的好官,也是從基層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來的,不過他最終來到了甘肅。

震驚乾隆,吊打和珅,滿清第一大貪汙案件背後究竟是何情況?

上任後,王廷贊只是稍微瞭解一下情況,就立刻發現了問題,然後他很輕易就揭開了甘肅全省共同貪汙的情況,整個人幾乎當時就被嚇得魂飛魄散。

可是有些事,不能看,只要看到了,就是錯,如果王廷贊可以選擇,我相信他寧可選擇當時就拔腿逃跑,可惜他不能。

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跑去找上級領導勒爾謹諮詢,可是勒爾謹撓了撓頭,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沒關係啊,我們一直都這麼幹,別怕,你懂的。

王廷贊徹底崩潰了,他要麼同流合汙,毀掉自己前半生的清名。

要麼,向朝廷檢舉揭發,然後無數官員因為他而入獄、被殺,那麼別說他和自己的家人,恐怕連祖墳都要被刨到天上去了。

震驚乾隆,吊打和珅,滿清第一大貪汙案件背後究竟是何情況?

於是王廷贊無奈地妥協了,他幾乎成為了王亶望的影子,在任期間完全複製前任的行為,做著一模一樣的事情,三年時間內騙取了五百萬石的糧食。

不過紙是包不住火的,雖然包的時間長了點,而且天災可以被他們虛構,但人禍終究是避不開的。

乾隆四六年三月,甘肅地區爆發了著名的“蘇十三起義”,政府軍在初期被打得大敗,乾隆氣得要死,直接把勒爾謹撤職了。

此時問題已經出現,前線領兵的主將是阿桂,他自然要經常給乾隆遞迴戰報,可是戰報中總說連日大雨、行軍困頓,這讓乾隆摸不著頭腦:甘肅不是年年都大旱嗎?怎麼現在又天天下雨?

原本只是無妄之災,但這一下就搞得其他官員戰戰兢兢了,勒爾謹先倒了黴,下面就是王廷讚了,他很慌,所以去找人商量,結果他找到的這個人,名叫和珅。

讓貪官給貪官拿主意,也真是絕了,而和珅的建議也很符合他的作風——破財消災。

王廷贊很高興,於是拿出了自己“歷年積攢下來的工資”,一共四萬兩白銀,用於資助部隊軍餉。

震驚乾隆,吊打和珅,滿清第一大貪汙案件背後究竟是何情況?

原本只是小事,可惜就在一年前,喜歡下江南旅遊的乾隆路過各地時,對浙江沿途大搞奢靡風氣的行為很不滿意,王亶望仁兄就大手一揮給浙江的沿海工程捐了五十萬兩。

所以到如今,乾隆就覺得很不對勁了,甘肅明明窮的要死,怎麼兩任佈政史好像家裡都有很多錢似的?

眾多疑點匯聚到一起,終於讓乾隆下令徹查,而這一查,直接將甘肅官場幕後的所有貪腐黑暗全部抖漏了出來:

這一案件牽涉到總督、布政使在內及道、州、府、縣官員一百一十三人,追繳贓銀二百八十多萬兩,甚至波及直隸、江蘇、浙江、雲南等幾個省份。

一直被矇在鼓裡的乾隆大哥差點氣得背過去,大罵:“甘肅此案,上下勾通,侵帑剝民,盈千累萬,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案內各犯,俱屬法無可貸。”

震驚乾隆,吊打和珅,滿清第一大貪汙案件背後究竟是何情況?

勒爾謹被賜自盡,主犯王亶望直接斬首,王廷贊並一干人等處以絞刑,共計處死大小官員四十七名,被革職下獄的八十二人。

而實際上,按照滿清的律法,當時甘肅全省的官員其實都要處斬,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乾隆也實在無奈,只得盡力從寬,即便如此,甘肅官場也幾乎被一掃而空。

這就是所謂的“甘肅米案”,而它之所以能力壓和珅成為清代一宗最大貪汙案,原因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其貪汙數量之大、延續時間之長、牽涉官員之多、懲處罪犯之嚴都極其罕見。

而最為罕見還是當屬甘肅全體上下官員抱成一團徇私舞弊,竟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檢舉揭發,當真令人稱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