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苗族“鬥牛”由來已久,活動規模最大、現場最刺激在貴州黔東南

2021-09-29由 鄉村文化一點通 發表于 歷史

苗族鬥牛是指苗族人民讓兩頭水牯牛以角相抵鬥以爭勝論負的活動,被稱為“東方式鬥牛”。目前貴州黔東南地區鬥牛活動是民族地區規模最大、現場最刺激的鬥牛活動。貴州黔東南苗族是一個古老、傳統文化沉澱最深的民族,從歷史遷徙到定居黔東南,在歷史與適應環境的日常生活交織中,苗族人民建立了五彩繽紛的原生態民俗文化,其豐富多彩的異質風情吸引著外部世界的眼球。在苗族豐富多彩的原生態民俗文化世界裡,苗族鬥牛是一個較為特別也極為莊重的儀式,也是苗族村寨頗為壯觀的一種社會活動及苗人人民祭祖的莊嚴儀式,在苗族人民對於祖先崇拜的祀禮儀中穿插著十三年一祭的牯髒節節日的狂歡與躁動,全村寨甚至是附近片區多個村寨苗族人民集體性的社會參與。

苗族“鬥牛”由來已久,活動規模最大、現場最刺激在貴州黔東南

黔東南苗族人民對祖先極為崇拜,有最為隆重的十三年一祭的牯髒節,祭祖儀式活動盛大莊嚴而又隆重。在“牯髒節”裡,苗族人民透過殺牛祭祖、祭宗來表達對於祖先的崇拜與紀念,意為宰牛,邀請親友來抬肉,大家得好運,富貴大家分,繁衍大家得。

苗族“鬥牛”由來已久,活動規模最大、現場最刺激在貴州黔東南

除了殺牛祭祖儀式,還需要舉行一系列的節日相關活動。當然,這所有的一系列活動中,最值得關注的當屬鬥牛。就其活動的壯觀場面,可以說,鬥牛是黔東南苗人殺牛祭祖儀式的焦點與重心。民國《貴州通志》就曾經生動地記載了這一民俗活動的盛況,苗人“著折衣短僅及膝,祀祖擇大牯牛,頭角端正者,飼及茁壯,即通各寨有牛者合鬥於野,勝即為吉。鬥後卜日砍牛以祀主。祭者服白衣青套細褶寬腰裙,祭後合親族高歌暢飲”。

苗族“鬥牛”由來已久,活動規模最大、現場最刺激在貴州黔東南

“鬥牛”成為一種苗族全民族性的慶祝儀式,鬥牛是整個祭祖儀式的高潮。在真正的鬥牛之前,一系列的活動會圍繞著鬥牛而展開,譬如選牛、飼養、訓練等,而且,所有的這一切都有條不紊地嚴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式進行。在長期的自給自足農耕生活中,苗族人民與牛結下了特殊的情感,把牛視為勤勞、力量的象徵。在苗族的慶祝節日中,鬥牛是最受熱捧的活動,鬥勝的牛會被稱為牛王、牛聖,為主人和村寨帶來榮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