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在古時候鬧饑荒,災民為啥吃觀音土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呢?

2021-09-22由 小蝸牛puls 發表于 歷史

在古代

在古時候鬧饑荒,災民為啥吃觀音土啃樹皮,也不去捕魚呢?

“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矇蔽皆此類也。”——《晉書·惠帝紀》

“何不食肉糜?”一直是史書中經常被談及的梗,說是晉惠帝執政時期有一年發生饑荒,許多百姓被活活餓死,鬧饑荒的訊息後來傳到了宮中,晉惠帝就大為不解:“百姓既然沒有粟米充飢,那為何不吃肉粥呢?”

這就好比窮的出門連雙破鞋都得穿了,你還讓我去打車一樣。但話又說回來,古代時常有鬧饑荒的事情發生,每次發生重大的饑荒,那都是上萬甚至是十萬計的災民被餓死,那麼為啥災民不下河捕魚吃呢?

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老祖宗也常告訴我們“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可是這山不一定常青,這水也不一定常綠。在天災發生之後,往往沒有任何一個人任何一棵樹也沒有任何一條魚是能逃過摧殘的。

比如說最常見的旱災,太陽把土壤曬的乾燥鬆軟,因此就給蝗蟲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再加旱災之下植被的減少,氾濫成災的蝗蟲就要開始出來“掃蕩”了,所過之地連一片葉子都不會給你留下。

《除蝗疏》記載道:“國家……兇飢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惟旱極而蝗,數千裡間草木皆盡,或牛馬幡幟皆盡,其害尤慘過於水旱者也。”

大旱災發生後,不僅田裡的莊稼無法倖免,連河裡的魚都要遭殃。在高溫之下河水會曬到乾涸,而那些沒能及時游到更廣闊地帶的魚,很快就會被晾在河灘上發爛和發臭根本沒法入口,換做你會捕來吃嗎?

另外河邊沒有樹木沒有花草的情況下,就算倖存下來的魚也根本沒有辦法生存下去,所以生態環境往往是環環相扣的,沒有誰能單獨存在。

中國近代歷史上最重大的一次災荒發生在1877年(光緒三年),當時光緒皇帝年僅6歲,慈禧太后還在垂簾聽政。中國北方地區因為雨水稀少,又恰逢連續乾旱天氣,於是便誕生了被清朝官員稱之為“二百餘年未有之災”的大旱災。

旱災的範圍以山東、陝西、河南、山西為中心播散到了遼寧江蘇等省,可謂是能用“災民遍地”來形容了,別說河裡有沒有魚了,災民所過之處連草根和樹皮都被啃的一點不剩,吃觀音土消化不良而死的災民更是不計其數,這場特大旱災餓死了至少上千萬了。

“一飯一粥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雖然如今的我們再也不用為吃飯而擔憂的,但“勤儉節約”依舊是我們應該恪守的傳統美德。你在餐桌上浪費的,可能曾是許多人夢寐以求而得不到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