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正文

標準及 曬" 標準糧″的那些事兒

2021-09-04由 汝州王國成 發表于 歷史

標準及 曬“ 標準糧″的那些事兒

文/王國成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統一中國後,實行的車同軌、字同文及度量衡統一,用的是不是標準呢?我想應該是的!

始皇帝在國人二幹多年的無數罵聲中,唯有這件事被後人一直肯定和稱頌著!

可能他統一那時候僅有個概念與尺度,還沒有標準的說法!但他使用尺度和依據,就是今人所謂的標準!不然的話,九州萬里那怎麼能做到一個模子不走樣呢?

何為標準?

《標準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標準化和相關活動的通用術語條目5。3中,把它解釋為:“透過標準化活動,按照規定的程式經協商一致制定,為各種活動或其結果提供規則、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複使用的一種檔案”。

佛門有“任性自持,軌生物解”的一句話,若用“標準”二字解釋可能有點牽強生硬,但我覺得它有接近的意思,它反映的都是辦事的尺度與依據。有了規矩事情就不會處理的掉板太多,讓人容易接受;有了任性事物的模樣就不會變異太遠,讓人容易識別。荀子的“木直中繩,柔以為輪,其曲中規”之句,說的也是依據這檔子事!這裡的一切一切反映都是標準的重要性!

閒言少敘。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集體時,在生產隊的夏秋農作物收打藏儲季節裡,常常會用到一個詞——標準糧!

標準糧是人民公社、生產大隊衡量生產小隊糧食總產量及社員實際口糧的一個引數。因當時生產隊分給社員的紅薯、玉米、小麥、穀子等口糧,都是從地裡或場裡帶水份直接分的。為了落實社員分到家裡口糧的實際斤數,當時普遍釆用了曬標準糧的方法。

年年的收割季節,生產小隊都會安排一個忠厚積極的社員,把收割到手的籽、穗、根按上中下三類質量混合一起涼曬,待它們自身所含水分被曬乾一到能夠藏儲時,稱出斤數。以此標準,核定當年社員所分的口糧。

因為天氣旱澇之故,標準糧的標準並不能一錘定終身,所以連續搞了很多年標準才確定下來。這裡需要特別一提是紅薯。紅薯的標準糧確定為3斤生紅薯曬一斤紅薯幹,但旱天的紅薯實際上2斤6、8兩就曬出一斤來。那時紅薯畝產即使最旱的年份也能刨出2700斤左右。如此一算,社員從每畝產量中大約可多得千分之六點七的實惠。記得當時有個姓陳的駐隊幹部,他在社員大會上把這個問題講得很透,然後問了聲:今年咱多′紅薯,統統槍斃小雜糧,大家說行嗎?一句話問得全會場的人鼓起了掌!因此,那幾年我們那裡的賴地變成了紅薯的一統天下!原王寨鄉(公社)這樣的種植結構,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一直延續到七十年代中葉,被一個外號稱之為“花生書記王金海“給打破了。因為他從開封地區引進了落花生,因落花生的經濟效益,大大高於紅薯,所以很快便普及了種植,直至現在。

談論標準糧,我不得不堤標準糧讓我十分尷尬的那一回!這事發生在那一年忘掉了。估計那時年齡不會太大,因為見到標準糧還顯得十分好奇呀!

有一年秋,我跑到堂六祖父家玩,一進屋看見他家的八仙桌上放著一大把大小不等的穀穗,其中一個特別大的穗子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於是乎,我快步跑去,捉到手中便撥弄起來。時候不大,六祖母進屋了,她一見便大喊道:”乖乖娃,你咋敢動您六爺的標準糧呢“?這一聲把正聚精會神欣賞穀穗的我嚇了一跳。六祖母一見我受到驚嚇可能有點不好意思了,立刻緩了口氣說:“乖乖,那標準糧是您爺爺的心肝兒事,你要是把它弄不夠數了,六爺沒法給隊裡交待呀”!

我當時滿臉通紅,羞的有些無地自容。後來,才聽說曬標準糧的人,大隊要求的條件非常嚴格,一是他們的覺悟必須高,二是心必須細。這些曬標準糧人,倘若在工作中稍有差池,曬出的糧食不標準,便覺得“對不起人民對不起黨”了。

。 2021年9月3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