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披肩或圍裙,潮汕浴布盡顯潮汕男人風情

2022-11-28由 作家黃劍豐 發表于 美食

披肩或圍裙,潮汕浴布盡顯潮汕男人風情

潮汕尋常巷陌,潮汕阿伯披著浴布悠然騎著單車。

夏日,穿行於潮汕街巷。見一個阿伯頭戴草帽,身穿短褲,踩著腳踏車悠然而過,最讓人驚歎的是阿伯肩上披著一條紅色的條紋水布,吸引了許多外地人的眼光。他那種悠然自得的神情,儼然一位頗有國際範的走秀模特。

每人一條水布,是以前每個潮汕成年男人的標配,或是披在肩頭當披肩,或是圍在腰間當圍裙,或是紮在腰間當腰帶,或是包在頭上當頭巾。展開可以當席子,對於習武的,水布浸了水,可以舞成極具殺傷力的布棍,而在物質缺乏的年代,這條水布還兼顧包裹的作用。這麼多的“騷”操作,放眼全國,唯有潮汕男人可以把這條水布用得如此風流!

披肩或圍裙,潮汕浴布盡顯潮汕男人風情

博物館展品:潮汕人過番三件寶浴布、市籃與雨傘

水布也叫浴布,顧名思義,在以前毛巾並不普遍的情況下,男人洗澡的時候也經常應用。應該說,浴布是潮汕男人極為私人的用品,擦汗、洗澡,睡覺等等,幾乎都是隨身貼身而帶。“一溪目汁一船人,一條浴布去過番”,潮汕人下南洋的時候,浴布是必不可少的,過番三件寶水布、市籃還有雨傘。沒錯,水布排在第一位,如果可以選擇,市籃可以不帶,浴布可以當包袱,雨傘可以不帶,浴布披在頭上可以擋雨……潮汕的童謠之中所唱的“背起包袱過暹羅”,很多時候過番人的包袱就是用水布包成一包,然後背在身上。如果沒有過多的身外物,浴布就當做腰帶,紮在腰間。於是,我們不難想象,以前的潮汕先人下南洋,從事各種苦工,礦工、搬運工、黃包車伕、小販……流汗了,浴布擦汗,累了,展開浴布找個地方躺下可以休息……這條浴布,陪伴著潮汕男人開拓創業,頂起養家餬口的重擔。

我想,浴布應該是潮汕地區特有的,潮汕男人將這條水布運用到極致,日常生活中,幾乎處處皆能用到。小時候老家插秧,秧苗在成長過程中,要把雜草去掉,必須爬入秧田之中勞作。以前衣服比較稀缺,為了不弄髒、損耗衣服,潮汕男人通常都是光著身子,用水布圍住下身,頂著烈日,整個人爬在水稻之間,把雜草拔掉,這就是“薅田草”,極為辛勞。勞作完畢,跳到清水河裡洗淨泥水,水布絞乾,重新圍在身上,因為布質輕軟,水布很快就可以風乾。

披肩或圍裙,潮汕浴布盡顯潮汕男人風情

東南亞的土著下身圍著紗籠,這是潮汕浴布的原型。

老一輩的人將水布稱為番幔或番浴布,番字開頭,說明這條水布來在域外。2015年,我在泰國,發現當地人無論男女都很喜歡穿一種叫紗籠的圍裙,紗籠也是一條長方形的布,用來圍住下身。記得要進寺廟,參佛者不能穿短褲或者短裙,寺廟門口備有紗籠,要先用紗籠圍住下身才可以進佛殿。在圍紗籠的時候,我突然就想起了家鄉的水布,後來才知道,潮汕水布正是從這種紗籠轉變而來。

披肩或圍裙,潮汕浴布盡顯潮汕男人風情

圖片說明:2015年夏天我在泰國,當時身穿七分褲,要進入佛殿被告知凡是穿短褲或者短裙的要用紗籠圍住下身。

潮汕人果然是善於改造與吸收其它族群的文化,經過轉化之後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將客家人牛肉丸簡單做法,加以改造,融入潮菜精細化的做工,使之成為名聞四海的潮汕牛肉丸,再如東南亞風情的紗籠到了潮汕人手中,外形、花紋、質材加以改造,最終形成適應潮人生活的潮汕水布。

現在潮汕的農耕生活方式逐漸改變,水布也漸漸少見。往日的尋常之物,偶爾能見到頗覺驚喜。在一些潮汕族群文化的活動,潮汕的水布不再發揮實用價值,而是成為文創產品,像藏族神聖的哈達一樣,掛在脖子間。

披肩或圍裙,潮汕浴布盡顯潮汕男人風情

2022年3月,首屆國際潮劇文化研修班,浴布作為文創產品,與藏族神聖的哈達一樣掛在脖子上。

記得今年三月,由汕頭大學與廣東潮劇院聯合舉辦的首屆國際潮劇文化研修班,學習班的每個學員在簽到的時候就領到一條水布,潮汕水布已經成了潮汕僑文化的一種見證。這條水布見證了潮汕人闖蕩四海,是愛拼才會贏的精神體現。

頭上頂塊布,全球我最富。中東的阿拉伯富豪,頭上都有頂一塊布當頭巾的習俗,這塊布長短與潮汕浴布近似,如果排除白色,選用紅色條紋或者紅色格子圖案,是不是一下子就感覺潮汕文化風情撲面而來。潮汕男人人人也都頂塊布,這塊布就浴布,伴隨著潮汕人努力奮鬥,拼搏創業,因此潮汕人也走出了很多具有國際影響的富豪。

披肩、圍裙、包頭、扎腰……風情盡顯,唯我潮汕男人,方敢如此風流!

披肩或圍裙,潮汕浴布盡顯潮汕男人風情

中東富豪,每人頭上頂塊布。紅格子的是不是很潮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