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2022-06-04由 慈利 發表于 美食

農曆五月初五,迎來我們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DUAN

WU

每到端午節,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吃粽子——甜的、鹹的、肉的、素的······可謂是各家都有各家的看家本領。

可是,除了吃粽子,關於端午,你還知道哪些呢?快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端午的來源你瞭解嗎?

說到端午的來源,大家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楚國大夫屈原了。相傳楚王聽信讒言,將主張抗秦的屈原貶黜流放,在秦國攻破楚國首都後,絕望的屈原抱著一塊大石頭投入了汨羅江。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就有了端午龍舟競渡、吃粽子的風俗。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端午的名字你都知道嗎?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我國已經存在了上千年。西晉《風土記》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這是“端午”一詞最早的出處。

端午節還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陽、浴蘭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等。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端午節還有“女兒節”這個別稱。從五月初一到初五,家家戶戶都給家裡的女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折一支石榴花簪在頭上。當時這被認為是避五月的“毒”,為家中女孩子祈求健康的一種儀式。即便家中女兒長大嫁人,這天也要回孃家和父母一起過節。所以,端午節也稱“女兒節”。

端午風俗知多少?

吃粽子

粽子作為端午節的代表食物,一說是為了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噬咬屈原遺體;二說是因為粽子的稜角像一把刀子,可以將疾病、災害剷除。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端午節吃粽子,不僅承載著家國情懷,更蘊含著家人朋友相聚團圓的濃濃真情,粽子被稱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

採艾草

傳說遠古時候神仙與水怪約定,只要門前懸掛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都不可冒犯,於是人們端午節喜歡採摘和懸掛艾草,意欲驅散妖魔,保衛家族。

艾草本身具有散寒除溼、溫經止血等功效,其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驅蚊蠅,淨化空氣。艾葉煙燻時產生的煙氣可抑制病毒和細菌在空氣中傳播。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賽龍舟

屈原含恨投江,楚國人民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由此賽龍舟也成為端午最傳統的風俗之一。

每年端午,賽龍舟比賽是不可錯過的年度盛宴,眾人齊心划槳的“嘿呦”聲鼓舞著隊員們,也振奮著岸邊觀戰的群眾。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戴香囊

古人在端午節這天還會戴香囊,為了清香、驅蟲、避瘟,香囊中常會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闢穢”功能的中藥,如丁香、白芷、藿香、紫蘇、薄荷等,可以提神醒腦、振奮精神,通九竅,防瘟病。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系五彩繩

在古代,人們迷信端午節這天是一年中最不吉利、毒氣最重的日子,所以,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在孩子手腕上帶上五彩繩,就是用紅、黃、藍、綠、紫五種綵線編成的線繩,以辟邪驅瘟、逢凶化吉。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全國各地粽子大全不錯過!

看看這些,哪些是你沒有吃過的~

北京粽子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

北京的粽子可分四種:

第一種是純糯米制成無味的白粽子;第二種是小米粽;第三種是小棗粽;第四種則為豆沙粽。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廣東粽子

廣東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廣東粽子與北京粽子相反,個頭較小,外形別緻,正面方形,後面隆起一隻尖角,狀如錐子。

廣東粽是所有粽子中用料最豐富,做法費時最久的。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肇慶裹蒸粽

廣東肇慶的特產,堪稱慶眾多美食中的典型代表,也是那裡最受歡迎的主要特產之一。豬肉肥廋為上成以麴酒作調料,餡味醇香,肥而不膩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中山蘆兜粽

在中山,人們喜歡吃蘆兜粽。所謂蘆兜粽,顧名思義,就是用蘆兜包起來的粽子。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雷州鴨母粽

要說到特色的話,雷州的鴨母粽在外形上可以說是最具“創意”。在雷州、徐聞、遂溪、麻章等地的農村,都有“五月五,提鴨母”的習俗。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潮汕鴛鴦粽

鴛鴦粽就是潮汕人對美食的特色之作。鴛鴦粽也稱“雙拼粽”,因其一半鹹味餡料一半甜味餡料拼接包裹而成。

鴛鴦粽的好味道主要在“和”餡,鹹餡主要是鹹蛋仁、蝦米、香菇、蓮子、栗子和南乳豬肉;甜餡主要是紅豆沙餡和甜糯米。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潮汕梔粽

梔粽又名梔粿,是潮汕端午時節的獨特粿品。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客家灰水粽

灰水粽是客家人的最愛。所謂灰水,就是草木灰的水,是把植物燃燒後的灰燼,用水溶解過濾後的水。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是天然的鹼。所以,灰水粽也叫鹼水粽。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恩平裹粽

恩平人裹粽子有自己的格調:粽葉是從深山老林採摘的,裹粽子的粽帶也是從深山割回來,是一種帶刺的叫做“笳”的野生植物去剌、削成細條做成的,要經幾煲幾漂才可用。

粽子分鹹粽和甜粽兩種,都帶有獨特的異香,儲存多日也不變質,形狀有單龍角、雙龍角、四角形等。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台山扭角粽

台山粽,外形呈四角多邊形,粽子內建豐富的餡料,粽子葉卻要裹得嚴嚴實實,緊得連粽子角都是扭的,和廣式粽的平四角形、肇慶粽的隆起尖五角形大不相同,故此又叫扭角粽。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清遠駝背粽

駝背粽是廣東清遠著名的地方傳統小吃,為什麼會有這一樣的叫法呢?原因是以它的形狀命名的,包裹是包成兩頭扁平、背面中間隆起的形狀。形狀酷似一個駝背娃娃,因而叫“駝背粽”。

包紮駝背粽要有一定的藝術,沒有藝術是包紮不成駝背粽的。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東莞道滘裹蒸粽

廣東省東莞市道滘鎮是嶺南聞名的粽子之鄉,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道滘裹蒸粽就是返鄉港澳鄉親的必備“手信”。道滘裹蒸粽出名,是因為上個世紀30年代的潮記道滘裹蒸粽。

一位留心粽類的美籍華人食家,嚐遍國內外70多種粽子,品嚐過道滘裹蒸粽後,堅稱道滘粽為“天下第一粽”。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四川辣粽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製作講究,工藝複雜,其口味當然獨特,故成為四川千古流傳的名點小吃之一。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四川椒鹽豆粽

椒鹽豆粽是四川別具特色的食品。先將糯米、紅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麵、川鹽及少許臘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個小時,煮熟再放在鐵絲網上用木炭烤黃。吃起來外焦裡嫩,頗具風味。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嘉興粽子

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其中以鮮肉粽最為出名,被譽為“粽子之王”。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蘇州粽子

蘇州粽子是江蘇蘇州傳統的地方名點,端午節食俗。呈長而細的四角形,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具有配料講究、製作精細等特色。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蘇州無繩粽

這種包法小眾一些,包出來的粽子小巧可愛。因形狀所限,餡料沒有那麼豐富。整個粽子不用傳統的繩來捆綁,而是用“葦尖”來做線,用一根超大的針插入整個粽子帶過“葦尖”拉緊,就能做好一隻“無繩粽”了。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烏鎮船頭粽

烏鎮船頭粽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一道小吃。由於該粽子比嘉興粽子消瘦,比湖州粽子肥胖,又因其頭翹尾平,形態如船,故被譽為“船頭粽”,寓意“財頭粽”或“彩頭粽”。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餘杭塘棲雌雄粽

在餘杭塘棲,粽子是分雄雌的。“雄”粽是三角粽,“雌”粽是四角粽,裡面的餡也是不相同。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衢州酸菜鹹肉粽

在浙江衢州,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做酸菜鹹肉粽。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龍游骨頭芋頭粽

龍游的骨頭芋頭粽,那味道最是令人嚮往。這粽子,糯米包著的不僅僅是芋頭,還有一根與粽子長度相當的骨頭肉。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遂昌長粽

在遂昌,有一種長長的粽子,人們稱它為“遂昌長粽”。有別於市面上普通的三角或四角形粽子,遂昌長粽瘦長如手臂大小,故在當地也稱“長情粽”。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寧波鹼水粽

儘管現在各種粽子應有盡有,但很多寧波人心裡惦記的,還是那最不起眼的鹼水粽。

寧波鹼水粽的獨特之處,在於其粽葉用的是較大較寬的老黃箬葉,暗色的箬殼上點綴著不規則的斑點,看起來有點像豹紋,寧波人俗稱“捏殼”。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山東黃米粽

在諸多品種的粽子裡,輩份最大,資格最老的,當首推山東黃米粽子。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湖南汩羅粽

“牛歇穀雨馬歇夏,人不歇端陽惹人罵”,這是汨羅流傳廣泛的端午民謠。汨羅人對端午的重視不亞於過年,而汨羅傳說是粽子發源地,汩羅粽子歷來以品種多、製作精巧而著稱於世。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福建燒肉粽

燒肉粽是福建特有的地方傳統名吃,在福建許多地區均有製作。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陝西蜂蜜涼粽子

陝西地區最為傳統和流行的是蜂蜜涼粽子。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海南那大粽

那大,實際上是儋州附近小鎮的名字。這種粽子又名“洛基粽”,在幾種海南特產的粽子中,算是最具代表特色的。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海南煎粽

不用粽葉,將包有餡料的糯米糰切成片油煎食用。相比粽子,倒是更接近餈粑一類了。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廣西枕頭粽

桂中地區喜包形態酷似枕頭的大枕頭粽。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雲南竹筒粽

竹筒粽算是雲南少數民族的特色的。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東北江米粽

東北江米粽一如它的名字一樣簡單純粹,不加任何餡料,簡單的糯米,裹成精巧的菱角,蒸好後依然白瑩如玉。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折耳根粽子

今年的新口味

光看這名字我就麻了!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烤鴨粽子

愛吃烤鴨的人

都把魔爪伸向粽子了麼?!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榴蓮鮁魚粽

榴蓮和鮁魚放在一起

隔著螢幕也能聞到

那種不可描述的氣味~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臺灣臭腳粽

臺灣經典臭腳粽

包著香菇、泡菜、乾貝、瘦肉

以及黑暗料理之神——臭豆腐

聞起來又酸又臭,吃起來更是酸爽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七龍珠粽子

反正……

就不走尋常路

也很厲害的樣子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廣西巴馬長壽粽

對不起

這個樣子就讓人很沒有食慾

更別提,還用草木灰做配料了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鮑魚海味粽

我以為蛋黃肉已經是豪華版了

沒想到還有大鮑魚的!

這料多實在

海參條、乾貝、北菇,

感覺一口咬下去好滿足啊!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腐乳粽

震驚!!!

腐乳也能做粽子餡

雖然顏色看起來沒什麼食慾

但是味道還是不錯的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螺螄粉粽子

這螺螄粉好吃,粽子好吃,

但是兩者加起來的味道。。。。。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酸菜鹹肉粽

本以為鹹肉粽已經是重口味的極限

沒想到浙江衢州人

竟然將酸菜與鹹肉粽融合在一起

鹹香入味加上恰到好處的辣味口感堪稱驚豔~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貴州灰粽

看起來噎的慌 ,

感覺吞下去都很困難呀!

真的會有食慾嗎?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廣東肇慶裹蒸粽

感覺這粽子有氣吞山河的氣勢啊

蛋黃、臘腸、板栗、綠豆、香菇……

只要是能吃的全包進一張大大的冬葉,

一隻粽子就可達一斤。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不止是在中國

其他國家的粽子也是五花八門

絕對帶給你不一樣的驚喜

日本茅卷粽子

粽子在日本古代稱為“茅卷”,呈圓錐形。最初是將粳米蒸熟搗碎成年糕狀後用茅葉包裹,再如水煮熟。後來改用菖蒲葉、竹葉、蘆葦葉等包裹,製作方法也逐漸多樣化。並且日本粽子使用的食材是磨碎的米粉而非糯米。

日本人吃的粽子

不是用糯米做的,而用粉碎的米粉做

粽子的形狀與中國不同

普遍將粽子包成錘子形狀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新加坡娘惹粽

每年端午節,新加坡人都將賽龍舟、吃粽子都搞得有模有樣。其中娘惹粽是新加坡特有的端午美食。

新加坡的娘惹粽餡料很豐富

用獅城獨特香料“芫荽粉”配上醬油

再配以香甜爽口的冬瓜條混炒

鮮而不膩,鹹中略甜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泰國粽子

泰國人在每年4月潑水節或7—9月雨季時吃粽子。泰國粽子以甜味為主。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墨西哥粽子

在墨西哥,粽子叫做達瑪爾,所用的原料是粗顆粒的玉米麵,用肉片和辣椒等做粽子的餡,用玉米或香蕉的葉子包成,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哥斯大黎加的粽子

哥斯大黎加的粽子用一種經過特別加工,帶有粘性的玉米粉為主要原料,配以雞肉、牛肉、胡蘿蔔、土豆、橄欖、辣椒等。有的還要澆上牛肉汁,然後用新鮮的香蕉包成扁方形。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越南方形粽

越南粽子的外形呈四方

另外使用橫豎兩根竹篾紮起來

很有意思的是它的外形看起來像“田”字

有新年五穀豐登的意思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緬甸香蕉椰蓉粽

緬甸人民吃粽子和端午也沒啥關係

他們以糯米為原料

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餡

更像是一款甜食

端午節不只是吃粽子,這些風俗你都瞭解嗎?

端午佳節承載了人們

對聖賢的緬懷

對健康的追求

對疾病的防治

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

對於孩子來說

傳統節日的美好

是撒在孩子心中“故鄉”的種子

是留在孩子記憶中“家”的味道

最後

祝願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們

端午節安康!

本文綜合自:中國教育報、科普中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