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300年曆史工藝,可穿針引線的湯南面線

2022-05-25由 豐順見 發表于 美食

在豐順,每逢家有喜事,宴請賓客,餐桌上總少不了一道美味佳餚——炒麵線。這種古老的漢族麵食,便是豐順當地的特產:湯南手工面線。

長期以來,湯南手工面線以精湛的製作工藝、獨特的口味和深長的寓意,深為豐順當地及周邊地區群眾所喜愛。

300年曆史工藝,可穿針引線的湯南面線

獨特口味

湯南手工面線的主要原料是麵粉、水、食鹽和食用油。麵粉以高筋麵粉為佳,其原理是利用高筋麵粉中的蛋白質產生筋度,製作成具有很強韌性的麵筋,再以抽拉的方式,將麵筋拉制成面線。這也是面線與麵條最大的不同點。在製作面線的過程中,必須加入適量的鹽和油,其作用是增加麵糰的韌性、彈性和熟成度,使面能拉得更細更長。加鹽同時可防止面線發黴,這就賦予了手工面線獨特的口味——鹹味。

300年曆史工藝,可穿針引線的湯南面線

精湛工藝

湯南面手工面線秉承著傳統紮實的手工制面技術。其製作過程,要充分運用“搓”、“揉”、“捏”、“擠”、“壓”、“拉”、“甩”等精湛手法,經過揉麵、割面、搓面、上面杆、拉麵、醒面、抽面、甩面、曬面、掛麵、蒸麵等10多道程式精心製作。曾有一副對聯貼切地道出了湯南手工面線的製作工藝,“金梭玉帛”、“牽絲如縷”,橫批:“巧奪天工”。

300年曆史工藝,可穿針引線的湯南面線

歷史來源

炒麵線作為一種麵食,最初於清朝年間流傳到湯南鎮,至今已有300年曆史,併成為當地的一種特產而遠近聞名。這在當地可以說隨處可見。據瞭解,湯南鎮在歷史上便擁有製作手工面線很好的天然條件:一是擁有“烏金麥”之稱、蛋白質含量高的小麥高產區;二是有較多的富餘勞動力。

300年曆史工藝,可穿針引線的湯南面線

美好寓意

湯南手工面線可蒸可煮可炒,配料亦可隨意,慢慢地,由於面線本身細而長寓意“長長久久”、“長命百歲”,一條面線從頭吃到尾,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該鎮乃至豐順縣縣城周邊地區人們嫁娶、生日、喬遷等喜慶宴會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可口菜,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300年曆史工藝,可穿針引線的湯南面線

2012年7月,湯南面線被列入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名錄。

2013年4月,羅映森被列入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代表性傳承人

部分文字來源:豐順縣文化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