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鰜魚洲:東莞文化新地標

2022-05-15由 騰訊新聞版權合作-廣州日報 發表于 美食

在鰜魚洲上,舊建築外文藝氣息十足。

富有歷史感的咖啡廳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葛宇飛

繁盛時期鰜魚洲曾吸引52家企業、數萬名工人。它曾是東莞工業化先驅,然而近十多年來卻走向了沉寂。

上週五,東莞本土國企東實集團召開了“鰜魚洲 再出發”——鰜魚洲招商釋出會,吹響了鰜魚洲新生之路的號角。在不久的將來,它將被改造成文創園區,成為東莞文化新地標。

鰜魚洲將迎來新生

東江和厚街水道交匯的地方形成了一個小島。從空中俯瞰,這個小島像極了鰜魚,故被稱為鰜魚洲。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鰜魚洲無人問津。直到1979年,東莞食品進出口公司籌建的製冰廠落地,鰜魚洲才有了生氣。隨後,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不斷有企業進駐鰜魚洲,這片土地迎來了繁盛時期。最風光的時候,鰜魚洲曾吸引52家企業、數萬名“洗腳上田”的工人。進入21世紀後,由於企業改革、外貿市場變化等因素,以及受東江大道修建的影響,鰜魚洲上的企業相繼關停或搬遷。

1994年,盧慧芳來到了鰜魚洲,成為一家玻璃鋼造船廠的員工,從事緝私艇生產。當時的鰜魚洲廠房林立、機器轟鳴,盧慧芳和工友們幹得熱火朝天。然而好景不長,6年後盧慧芳工作的廠房關停了,但盧慧芳依然生活在鰜魚洲。看著一座座廠房逐漸被關停、拆除,熱鬧的鰜魚洲沉寂下來,她的心裡很不是滋味。

就在上週五,盧慧芳受邀參加了以“再出發”為主題的鰜魚洲招商會。坐在臺下前排的位置,看著一頁一頁PPT裡勾畫出的未來鰜魚洲的藍圖,57歲的盧慧芳臉上不時露出笑容。“對這裡有感情,太希望它變好了,這樣我們生活的環境就好多了。”

作為東莞市城市品質三年提升計劃的示範專案和“三江六岸”濱水地區開發的突破點,鰜魚洲工業遺存保護與開發利用專案這兩年頻頻被外界關注。今年3月,東莞市屬國企東實集團正式獲得鰜魚洲1。5級開發權。東實集團將在科學審慎地保護工業遺存的基礎上,對鰜魚洲重新進行空間規劃、業態規劃和合理改造,讓其在沉寂數年後迎來新生,變身文化創意園區。

鰜魚洲優勢全面 將進行“有機改造”

從東江大道下來,拐進壩興路,很快來到鰜魚洲園區。筆直的鰜魚洲大道一路向前延伸,道路兩側根深葉茂的榕樹一字排開。層層疊疊的樹枝後面不時驚起飛鳥。

透過綠蔭,工業遺址若隱若現。斑駁的牆壁、廢舊的煙囪、生鏽的鐵門、熄火的鍋爐房直觀地展示著歷史的厚重。夕陽西下,一縷暖光透過半破半立的窗戶投射到牆上的塗鴉上,寬闊昏暗的舊倉庫頓時唯美了起來。

“鰜魚洲的優勢就在於它的全面性。”作為主要從事工業遺址活化研究的學者,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鍾冠球認為,相比於國內其他文化創意園區,鰜魚洲在重新開發的過程中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它不僅僅有工業遺存,還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親水濱江的區位特色。這讓前期的設計和後期的開發運營都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挖掘,能夠同時追逐生態與人文之美。

尤其是在生態環境這一塊,鰜魚洲優勢明顯。鰜魚洲上的工廠大多都是輕工業,原本就沒有什麼重汙染。十多年的沉寂讓它休養生息,一茬又一茬的綠樹、綠草在此生長。在車水馬龍喧囂的城市之外,這裡成了一片淨土。鰜魚洲改造後,圍牆一旦被拆,有望成為市民外出休閒的目的地。

鰜魚洲的改造將遵循“謹慎保護,有機改造”的原則。現存的建築將進行翻新,設計團隊已將現存的建築分為歷史建築、工業特徵建築和普通建築三大類。對於飼料廠實驗室、海關駐鰜魚洲辦事處舊址等已經被東莞市政府歸為歷史建築的工業遺存將會修舊如舊,保護其固有風貌。對於一般性工業特徵建築,比如大的生產車間,將在保護其外貌的基礎上進行內部改造,將成為以創意辦公區為主的建築。對於普通建築,團隊將會進行靈活改造,突出舊園新生。同時,還會建設新的建築,“在肌理上將會和老的建築一脈相承”。

以建築、景觀、物件為載體 講文化、故事、歷史

已經完工並對外開放的鰜魚洲招商中心是整個專案的首部作品。這裡原來是一家飼料廠的招待所。改造之後,外形依舊保留了原有的工業風格,內部則融入了時尚的現代風格。在其庭院之中,還隱藏了一間工業風咖啡廳,咖啡廳內擺放著老腳踏車、蜜蜂牌縫紉機,牆上掛著舊式招貼海報。

在鍾冠球看來,一些以老舊工業遺址為基礎打造的文創園區如果運營好了,反而比一些新建的更有生命力。

負責具體實施鰜魚洲專案的東實集團全資子公司東莞市旗山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晏曼表示,改造後的鰜魚洲將以建築、景觀、物件為載體,講文化、故事、歷史,形成獨特的文創IP,成為東莞文化新地標。整個園區會被分為展覽區、創意區和文化區。展覽區主要提供文化服務,會有大量的展覽、演出和釋出活動。創意區將吸引文化創意類的企業入駐。文化區將傳承與探索東莞非遺文化。三大功能區將實現產業、商業、文化、旅遊四大業態的有機融合。

在招商釋出會的現場,7家文化傳媒公司與主辦方簽署了合作意向。一些建築的改造已經啟動。高高佇立的煙囪將變成地標性的燈塔,成為旅遊休閒的“打卡地”。

用紀錄片傳承精神遺產

對鰜魚洲工業遺存的保護與活化利用,既包括對有形建築物、物件的保護與利用,更包括對無形的精神遺產的傳承與發揚。尤其是後者,難度更大,但意義深遠。一部名為《鰜魚洲》(暫定名)的紀錄片正在拍攝中,該片由東莞本土著名導演穆肅執導。

穆肅一直關注東莞的城市變遷。東莞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故址沒有被儲存下來,讓他感覺特別遺憾。“我們錯過了太平手袋廠,再也不能錯過鰜魚洲。我希望這部紀錄片能夠為鰜魚洲、為東莞留下一些影像資料,用先行者的奮鬥史激勵後來者。畢竟,一個人或一個城市,如果沒有傳承精神,哪裡能奢談未來。”

據穆肅介紹,紀錄片將長達20分鐘,將會呈現眾多和鰜魚洲歷史有關的文獻資料,同時還採訪了大量曾在鰜魚洲工作的工人。作為親歷者、見證者,他們將講述塵封的往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