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雜談老民俗——荷包蛋

2022-04-04由 東山客家人 發表于 美食

荷包蛋,中國尋常百姓家中再普通不過的一道小食!

提到荷包蛋,很多人實在是很難想到其它什麼!殊不知,它還有著獨特的接風待客之禮儀民俗。今天,咪哥就給大家探討一下東山客家的荷包蛋民俗。

雜談老民俗——荷包蛋

荷包蛋是什麼?

荷包蛋作為雞蛋中一種經典吃法,其做法也是非常的簡單,大部分的朋友都會做。將雞蛋磕入正在煮沸的開水中煮熟,雞蛋不打碎,這樣煮出來,蛋黃不破,被沸水煮熟後的雞蛋形狀猶如荷包,故而得名為荷包蛋。當然,有些地方的做法根據其各自的口味不同,在煮的過程中,分別還會加入適當的豬油與白砂糖,其風味更佳。

而在我們成都東山的客家區域內,有些做法還會在此清水煮荷包蛋的基礎上,加入適當的醪糟。這種有醪糟的荷包蛋,客家人俗稱:醪糟蛋酒。

自明末清初的“湖廣填四川”時期開始,大批客家移民來到成都的東山。自那時起,成都東山的客家人都保留了自家釀製醪糟的習俗,東山客家人將其俗稱之為——甜酒。

有了甜酒的加入,東山客家人的荷包蛋即香甜醇厚,又別具一翻東山客家風味。

雜談老民俗——荷包蛋

東山待客之俗

成都東山客家人大多從江西、福建、廣東的嶺南山區遷移至成都東山中的各個場鎮。近300年的農耕時期,化客為主的客家人在這茫茫東山中,過著晴耕雨讀的生活。樸實淳厚的客家人一輩輩們,並未忘記祖先留下的遺訓以及各個禮儀習俗,煮荷包蛋這項待客禮儀便是眾多迎客接待禮儀習俗中,一項最具有東山客家特色的民俗之一。

提到待客禮儀,很多朋友會想到苗寨的祝酒歌、藏族的酥油茶、彝族的坨坨肉……殊不知煮荷包蛋,竟然是客家人自先祖傳承下來的待客之禮儀民俗。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會意外!

它為何是客家人的待客之道呢?

著實讓人費解!且聽咪哥予你細細道來:

在過去的農耕時代,成都東山客家區域的客家人們,大多以務農為主,家中條件有限,雞蛋或許是唯一能拿得出來招待遠親、接待貴客的上好食材。最早祖籍發源於中原的客家人,歷來看重禮數,但凡有遠親或貴客來到家中作訪,熱情好客的客家人總是不余余地的拿出家中最好的東西招待客人。

雜談老民俗——荷包蛋

然而,在過去那個艱苦的歲月裡,除了家中物質條件有限以外,交通來往更是十分不便。遠房親戚往來也自然比不上現如今頻繁,在鄉鎮間公共交通還未出現之前,走親訪友都是以步行為主,條件好一點的可以坐上“雞公車”。

試想一下,如果從石板灘到洛帶,或是龍潭到西河,走路步行!在那些年代裡,走個人戶(客家話俗稱:過家),還真不是件易事。

往往一大早的就要動身,有時還來不及吃早飯。遠到而來的親戚來到家中作客時,大多已是晌午之時。這時,先為客人煮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荷包蛋“打個尖”,著實是盡到了主人應敬的地主之儀。

過去的農村基本都是柴鍋土灶,打上幾碗清水,點上把柴,煮兩個荷包蛋,那是極快捷而方便之事。當以最快的速度把客人安頓好之後,即可不慌不忙的為客人做午飯了,即是客家人用客家話所說的“作晝”,意為正餐午飯。

說到這裡,提到客家人過去辛酸的歲月往事,咪哥心中也不禁傷感,就像老一輩客家人所說的一般:即使是再艱苦,客家人都不會失了祖上傳承下來的待客之禮數!

雜談老民俗——荷包蛋

荷包蛋的講究

進門一碗荷包蛋,不是人人都可吃,也不是隨時可吃到的。除了接待遠方親朋貴客外,東山客家人的荷包蛋習俗大多都和大紅喜事有關,大概為三種,分別是:三朝之喜、媒妁之喜以及姑爺回門之喜。

首先,客家人將家中添丁增嗣的新生之喜後的第三日,稱之為“三朝(zhāo)”,這場為慶賀新生兒的降生所舉辦的盛宴又稱之為“做三朝”。三朝之時,多有各房的親戚或周圍的友鄰前來朝賀,為新生兒送上賀禮與紅包。為答謝親朋的道賀,主人都會為遠來慶賀的親朋們奉上荷包蛋以表謝意。按照老一輩的習俗,在三朝裡煮的荷包蛋通常會加入醪糟,客家人又將此種荷包蛋稱之謂“三朝蛋”。

其次,家中有媒妁之喜時,也會煮荷包蛋。過去,東山客家區域,婚煙大多由媒人說合,相親之事大多由媒人介紹。當男方被帶到女方家中去相親之時,如若女方母親相中這未來的女婿之時,往往會煮上荷包蛋招待這位未來的女婿,以表中意。若未煮荷包蛋招待之,則表示女方並未相中。所以在過去,老一輩的客家阿婆阿嬸總會對相親而歸的男孩子們戲言道:“去你未來的老丈母家,吃到荷包蛋沒有呀?!”

最後就是姑爺回門煮荷包蛋。有句客家老俗:“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兒帶著姑爺回一次孃家,那是極為難得的,常常被看作是“稀客”(意為稀有的貴客)。看到女兒帶著女婿回孃家,丈母孃們在高興之餘總會按著老客家的習俗親自為回門的姑爺煮上一碗荷包蛋專供招待女婿獨自一人享用。除了回丈母孃家之外,去姨姐姨妹家,也是有此等“高規格”待遇的。不過,大多都由女方阿姐阿妹親自為姑爺煮荷包蛋。

由此可見,在一碗小小的荷包蛋禮儀之中,客家家庭中男人地位在家族之中是何等之高。當然,這種觀念雖不可取,但其特有的地方人文禮儀民俗,還是可以保留並傳承的。

丈母孃的“雞寄”

茫茫東山,雖不及陶淵明筆下描述的“彩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世外桃源般的景象,但也算是偏安一偶,人們過著恬淡而安寧的田園生活。

上一節,我們提到了打趣的客家丈母孃給姑爺煮荷包蛋一俗,提到丈母孃的荷包蛋,還得從丈母孃的“雞寄”展開來說起。

何謂“雞寄”?其實就是雞圈,一種由竹製編織而成的竹籬笆雞圈,用於圈養家禽所用,書名為“雞棲”,成都客家話讀作:“該箕”。

勤勞持家的客家阿媽們,總會在自家的房前屋後,搭起“雞寄”,養上幾隻雞以供家中蛋食禽肉所需。姑爺回門能否吃到這荷包蛋全憑這“雞寄”。

雜談老民俗——荷包蛋

為何如此之說呢?

過去,東山客家人都是過著種桑績麻,晴耕雨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平日裡,客家阿爸們就在農田耕作,阿媽們就在家操堅家務。阿媽在家之時,即可把“雞寄”開啟,將家禽放開散養。如遇農忙之時,阿媽也會外出下田幫忙,此時出門前,即會把散養的家禽趕入“雞寄”圍起來,以免走失。

所以說,當回門的姑爺快到丈母孃家時,遠遠望見那雞寄是否是開著的,即可知道丈母孃是否正在家中。丈母孃都不在家,那誰來煮荷包蛋呢?!呵呵!

因而,當還未進門的姑爺只需望其“雞寄”,便可知今日能否吃到丈母孃的荷包蛋,如若不然,那就只有落空了。

還有需要補充到的是,當聽到某人哀嚎到:“誒呀!我的雞寄倒咯!我的雞寄倒咯!以後再也沒有荷包蛋吃咯……”,便可知這位姑爺的丈母孃去世了。過去的老客家們,把丈母孃比喻作雞寄,把丈母孃的過世比喻作雞寄的倒塌,為表姑爺對丈母孃的哀思感恩之情,才有了這等哀嚎之說唱一俗。

這可是東山客家民間那最為奇特、最為淳樸的民風民俗。

雜談老民俗——荷包蛋

記憶中付家店的荷包蛋

作為土生土長的東山客家人,咪哥從小到大也常常吃到過荷包蛋。但記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還算三十年前在龍潭鄉“付家店”吃到的那一次。

那一年,我大概6歲左右,跟著母親去付家店做客。當時,母親為我一付姓小叔叔說媒(客家話讀:做媒),我們一路同行去到女方人家的家中。時值下午,我們一行人,從進門開始就受到了女方阿媽的熱情相待。在堂屋坐下後的不久,精煉能幹的女方阿媽在廚房灶頭間三五急柴猛火,片刻間,便煮好一小鍋荷包蛋款待我們。當時這位阿媽將一鋁瓢的荷包蛋從灶頭上端到桌上,數不清有多少個,作為男方跟班(同伴)的我,也就這麼跟著吃到一碗荷包蛋。著實有幸,呵呵!

還記得當時的那碗荷包蛋,碗中的兩個蛋煮得極為完整,清水湯麵上飄著一顆顆豬油珠尤如荷葉上的水珠,晶瑩剔透。荷包蛋由青花小碗所盛,一青花小瓷瓢倒插在碗中。荷包蛋的火候也甚為合適,不老不嫩,一口咬下,流出細膩順滑的“糖心”蛋黃……

唉!真是好生難忘的一碗荷包蛋!自那以後再也找不到那種平凡而真實的客家美味了。

雜談老民俗——荷包蛋

一個小小的平民吃食——荷包蛋。不曾想到,東山客家人賦予瞭如此之多的禮儀之道與民俗文化,著實讓人蔚為驚歎,我們驚其奇,驚其趣,也驚其意。

荷包蛋這一客家小民俗,並非什麼智慧結晶,也不是什麼莊重大禮,更上不了桌案成為客家文化學術,幾忽沒有任何的史記籍注。但是,它卻是東山客家人最為民間,最為樸實的待客小民俗。禮儀雖小,卻寓意之大。

可謂是:碗碗荷包蛋,悠悠客家情!

(完)

圖文/ 咪 哥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