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佛跳牆”的由來及做法

2022-03-07由 湛盧一品 發表于 美食

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屬閩菜系。有100多年曆史,為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創。一百多年過去了,經過幾代名廚的改進,如今的佛跳牆主料精選“魚翅、鮑魚、刺參、大幹貝、鱉裙、魚肚、魚唇、鹿筋、鴿蛋、花菇、豬肚頭、鴨珍等,把天上跑的、水裡遊的、山上長的山珍海味都包括在內,配以多種調料及家養老母雞、家養黃嘴鴨、金華火腿、鴿子、排骨、瑤柱等幾十種原料精心煨制而成。

“佛跳牆”的由來及做法

佛跳牆的做法:

1、魚翅泡發好

2、 遼參泡發好

3、鮑魚去殼,放入高湯焯一下

4、 元貝泡發好,放入高湯焯一下

5、 蠔豉泡發好,放入高湯焯一下

6、 杏鮑菇切片,放入高湯焯一下

7、 響螺肉切片,放入高湯焯一下

8、 鵝腳煮一下

9、 五花肉用油炸一下

10、 將所有材料碼放到鍋中,加入高湯,慢火燉1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佛跳牆”的由來及做法

歷史典故

佛跳牆是福州一道集山珍海味之大全的傳統名菜,譽滿中外,被各地烹飪界列為福建 菜譜的“首席菜”,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 如此美味佳餚,何以叫“佛跳牆”?以下為民間流傳和學者研究的多種典故。

“佛跳牆”的由來及做法

在福州民間有三種傳說:

其一是:據傳清朝同治末年(1876年),福州官錢莊一位官員設家宴請福建布政司周蓮,他的紹興籍夫人親自下廚做了一道菜,名叫“福壽全”,內有雞、鴨、肉和幾種海產,一併放在盛紹興酒的酒罈內煨制而成。

周蓮吃後讚不絕口,遂命衙廚鄭春發仿製,鄭春發登門求教,並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鮮,少用肉類,使菜越發葷香可口。以後鄭春發離開周蓮衙府,集資經營聚春園菜館,“福壽全”成了這家菜館的主打菜,只因福州話“福壽全”與“佛跳牆”的發音相似,久而久之,“福壽全”就被“佛跳牆”取而代之名揚四海了。

其二是:福建風俗,新媳婦出嫁後的第三天,要親自下廚露一手茶飯手藝,侍奉公婆,博取賞識。傳說一位富家女,嬌生慣養,不習廚事,出嫁前夕愁苦不已。她母親便把家裡的山珍海味都拿出來做成各式菜餚,一一用荷葉包好,告訴她如何烹煮。誰知這位小姐竟把燒製方法忘光,情急之間就把所有的菜一股腦兒倒進一個紹酒罈子裡,蓋上荷葉,撂在灶頭。第二天濃香飄出,閤家連贊好菜,這就是“十八個菜一鍋煮”的“佛跳牆”的來頭了。

其三是:一群乞丐每天提著陶缽瓦罐四處討飯,把討來的各種殘羹剩菜倒在一起燒煮,熱氣騰騰,香味四溢。和尚聞了,禁不住香味引誘,跳牆而出,大快朵頤。有詩為證:“醞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