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吉林傳統黏食小吃

2022-02-20由 五色曼陀羅 發表于 美食

吉林傳統黏食小吃

黏食,是用有粘性的糧食做成的食品,由於熱量高、抗餓耐飢、便於攜帶和儲藏,有利於在寒冷的天氣里長時間地進行戶外活動,深受東北人的喜愛。東北本土民族都有自己特色黏食類小吃,加之各民族互相融合,飲食習慣相互滲透,以至於東北人喜歡吃黏食成為普遍現象。吉林作為東北重鎮之一,也是如此。

吉林傳統黏食小吃

滿族黏食

滿族將黏食稱為餑餑,製作精良,風味獨特,素有“滿點漢菜”之譽。黏食耐飢,便於攜帶,就成了馬背上的民族——滿族人最喜歡的美食。滿族人入關之前有一種筵席叫“餑餑席”,可以說是集滿族餑餑之大成。每桌使用麵粉80斤,使用的麵粉多為粘面,就是以糯米或大黃米、小黃米為主,摻入適量的其他米渣,再用豆沙、果仁、白糖作餡,形成蘇耗子、打糕、油炸糕、粘豆包、玻璃葉餅等各種形狀、各種樣式、各種口味的黏食小吃。

吉林傳統黏食小吃

關東二十怪之中有一句“冬包豆包講鬼怪”說的就是粘豆包,是吉林地區最為普遍的黏食小吃。粘豆包,又稱黃豆包或簡稱豆包,源於滿族的豆沙包類食物。每到春節之前,每家都會在準備年貨的時候包上一缸粘豆包。粘豆包一般是用大黃米(也有用粘苞米、江米)磨成面,泡製一段時間,再包上豆餡,擺在玉米秸稈做成的蓋簾上,拿到室外凍上,然後放在倉房的缸裡儲藏,隨吃隨拿。

另外,滿族打糕,不但是美食,還是滿族祭祀的祭品之一,“換索”、“搶小餑餑”祭典時,全家的婦女們將製作打糕(多用黃米制作)或用米麵做成小圓餅,入鍋蒸熟後,讓孩子們搶著吃,俗稱“搶福”,這種祭儀是以遺福後輩為主要目的。

吉林傳統黏食小吃

朝鮮族黏食

說起朝鮮族,就會說到朝鮮族打糕了。朝鮮族打糕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用糯米制作的白打糕,一種是用大黃米制作而成的黃打糕。製作時,先將粘米淘淨,用清水浸泡十幾個小時,泡到用手指能把米粒捏碎就可以把米撈出濾幹,放入蒸籠用大火蒸半個多小時直到蒸熟,然後放在石臼裡或石板上,用木質的打糕槌子把粘米米粒打碎粘合在一塊,直到看不出來完整的米粒,打糕就算打好了。

將黃豆炒熟碾成豆麵,食用時將打糕切成塊,蘸上豆麵,吃起來更加筋道、糯香。根據個人口味喜歡吃鹹的可以拌些精鹽面,喜歡吃甜的就加白糖,調節打糕的口感。

早在18世紀朝鮮族的有關文獻中記載,當時稱打糕為“引絕餅”,並稱引絕餅已稱為傳統食品之一。每逢年過節、婚姻佳日、迎待貴賓時、老人壽誕、小孩生日等重大喜慶的日子,打糕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

打糕衍生的月牙糕、打糕湯、辣炒年糕也是朝鮮族特色小吃,可以在朝鮮族食譜中經常看到。

吉林傳統黏食小吃

回族黏食

清康熙年間,回民開始在吉林北城門外聚居、經商,後漸成規模形成回民文化特色聚集地,故稱北極門外為“老北關”。舊時牛馬行,經常會看到回民販賣切糕、豆麵卷子、涼糕、餡切糕的。

切糕是先把糯米洗淨浸泡,煮好。將煮好的糯米鋪在放有打溼屜布的蒸籠裡,一層糯米,壓實,一層紅棗或小豆(飯豆),再鋪上一層糯米,壓實,一層紅棗或小豆(飯豆),以此類推。紅棗或小豆(飯豆)和糯米的層數自己掌握。晾涼後,倒出儲存就行了;豆麵卷子,也稱為“驢打滾”,原料是用黃米麵加水蒸熟,,將黃豆炒熟後,壓成麵粉狀。再將黃米麵擀成片,外面沾上黃豆麵捲成卷;回族涼糕也稱艾窩窩,主要食材是糯米粉摻一定比例的麵粉做外皮,蒸熟,包白糖、芝麻、瓜子仁、核桃仁等做餡,團成圓形,可以直接食用。

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的 《酌中志》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在端午節,吉林各處市場都可以看到和粽子一樣受歡迎的涼糕售賣。餡切糕和豆麵卷子類似,只是豆麵卷子是卷的豆麵,一層一層的,而餡切糕是卷的豆沙餡,只捲成一個卷,形成中間是豆沙餡外包一層糯米的條狀製品。有時候還會在豆沙餡裡摻上玫瑰花瓣(玫瑰花醬),被稱為玫瑰餡切糕,咬上一口唇齒留香。

吉林傳統黏食小吃

起初,吉林黏食使用的主要糧食是大黃米,它出自糜子,古稱“黍”,粘性大,生長期短,抗寒能力強,適合吉林種植,所以吉林鄉間多有種植,而後粘苞米、江米也逐漸普及,替代大黃米的使用,如今的粘豆包、蘇耗子、玻璃葉餅等很多黏食已經是粘苞米、江米制作為主流了。(圖/文 張海川,稿於2019年2月24日,照片拍攝2013年至2017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