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海鹽鄉風民俗節慶飲食

2022-02-16由 木材斯文 發表于 美食

海鹽鄉風民俗節慶飲食

凡逢傳統節日和舉行婚喪喜慶禮儀時,都有各具特色的食俗。

1

、傳統節日

年夜飯 舊時,除夕夜,全家團聚吃“團圓飯”(俗稱年夜飯)。菜餚一般做八道(俗稱“年八樣”或“硬八碗”)或十二道(俗稱“十二燴籤”),分別寓意發財和象徵十二個月。必有一道全魚,有的不會吃,俗稱“看得魚”,有的可吃但須留下魚頭,皆寓意“年年有餘”。要吃糰子和年糕,分別含有“團圓”、“年年高”之意。必有一道蛋餃或油豆腐嵌肉,分別含有生殖崇拜和交好運之意。還有一隻慈姑菜,或用肉滷單燒,或與白斬雞組合,寓意“有發頭”、“興旺發達”。紅燒塊肉亦必備,其肉塊較大,每塊重約80~100克,即1市斤肉分切成5~6塊,一般每人只能吃一二塊。除了吃魚和肉有規矩外,其他菜餚一般都可隨便食。男女老幼皆可飲自釀米酒。飯後,邊喝茶邊吃瓜子、花生果、炒沙豆等零食;有的到鄰居家串門聊天或打牌娛樂,必受喝茶、吃零售、吸菸之熱情招待。亦有到茶館店喝茶聽評彈的。1980年代後,年夜飯菜餚酒饌日益豐盛,許多山珍海味、高檔瓶裝酒亦端上餐桌,無限止盡興而食。飯後觀看春節文藝晚會等電視節目,喝茶聽書則廢止,其他如舊。

吃年酒 年初二或年初三開始,先男後女攜帶糕餅等禮品(俗稱“包裹”)按輩份、親疏關係先後到親友家拜年吃年酒。農村之間和城鎮之間的親友一般互送糕餅食品,農村居民走城鎮親友的送糰子、年糕等土產食品,城鎮居民走農村親友送糕餅果子等禮品。拜年親友一到,主人即刻請喝爆米花糖茶、茶葉茶及吸菸。相互問候寒暄一番,然後便開席款待客人。菜餚大都為俗稱“年八樣”的八隻葷素菜,若客人是新郎或新娘,則為“狀十樣”,即另加兩道菜,其中必有俗稱“狀”的紅燒豬蹄髈,俗稱“待新客”或“待新親”。吃年酒也有約定俗成的規矩,如:整條的紅燒魚,若主人雖口中招呼大家吃但不動筷先吃的話,客人不會主動去吃,否則可吃,但仍儘量少吃且須留下魚頭,碎段鹹魚或炒魚例外;紅燒肉一般只吃一塊(ba)且須主人挾(jie)送至其飯碗中,客人反挾回肉碗中,如此二三番,客人才吃;其他葷菜也須主人挾送一下才吃,素菜則例外,可吃多次,但不可吃光。菜餚挾來挾去,俗稱“做客氣”,是鹽邑一大特色食俗,不僅吃年酒如此,平時招待客人亦如此,但紅白喜事宴會除外。1980年代後,菜餚酒饌日漸豐盛,菜餚增至二十多樣,菸酒飲料高檔。平輩之間做客,一般不再贈送禮品,若家有老輩或嬰幼的,則仍須贈送人參、補酒、牛奶等保健食品。開席後再無挾送菜餚、限食等舊俗,無拘無束,暢懷飲食。仍有客到請喝茶、吃零食及敬菸的習俗。傳統吃年酒一般從年初二開始到正月初十或正月半結束,有諺雲:“拜年拜到年初十,關起大門喊捉賊。拜年拜到正月半,兜起酥肉換滷碗。”“拜年過是正月半,掮個門閂追一段。”現今吃年酒大多從年初一開始,少部分則提前至春節前。

元宵吃湯糰 湯糰又稱湯圓,古稱粉果、面繭、湯糰子等。唐代就有元宵節吃湯糰的習俗。舊時,湯圓都是自己手工製作:將糯米淘好浸透,用底盤有邊槽的俗稱“水磨子”的石磨子磨,磨時須不斷摻水,磨成的粉叫“水粉”;水粉濾去表面水份,揉至適度軟硬,取小塊搓圓並撳扁或捏扁,加入餡料後收口搓圓即成。若不加餡料,搓成蓮子大小的實心水粉圓子,與酒釀(連糟)同煮,也是一種風味食品。湯圓餡料常用白糖、豬油拌芝麻(粉),鮮豬肉,舊時以前兩種為主。湯圓搓好後須待其封皮後才可下鍋,水開後再新增二三次水,待其浮起時,方可起鍋帶湯食用。“浮起”與“和氣”諧音,故俗稱“和氣湯糰”,寓意“家庭和睦”、“和氣生財”等。吃湯糰還寓有“團聚”、“團圓”、“圓滿”等意;一家人難得在春節期間大團圓,元宵節後可能要各分東西,祈望家人在新的一年裡常常團聚、平平安安。1980年代始,大多以市售為主,自制罕見,部分企事業單位作節日福利分給職工,或向敬老院老人贈湯糰。

清明吃青團 青團俗稱“草頭糰子”。清明吃青團源於古代寒食節吃冷食之俗。寒食節早於清明節二三日,唐代後漸將寒食節納入清明節範疇,不再講或很少講寒食節了。制青團的原料有糯米、粳米、艾草、餡料等,其手工製作的工藝流程是:將糯米和適量摻入的粳米一起淘一淘即淋幹後碾成粉;將採摘來的艾草用石灰水焯後揉和去莖梗瀝乾;再將米粉與草拌均,摻適量滾開水揉成大胚團;取一小塊粉團搓圓撳扁,放入餡料,收口搓圓,放在鋪有菜葉的蒸架上,上鍋蓋好,煮蒸至熟。餡料有豬油赤豆沙餡、油煸鹹菜筍絲餡、炒黃豆粉餡(俗稱“豆黃粕be”)、鮮豬肉餡、蘿蔔絲餡等。青糰子既是春耕農忙時充飢點心,又是祭祀祖先亡靈供品,寓意家人團圓、世代常青。今仍流行此俗,既有自制,又有市售,又有因野生艾草減少而用菜葉替代的。

立夏三吃 一是吃塌餅。製作塌餅的原料除無艾草摻和外,其他與糰子相同。製作方法亦基本相同,僅需將糰子胚撳壓成扁圓形,故稱塌餅。其既有有餡餅,也有無餡實心餅,實心餅亦俗稱粑粑。此俗今廢。

二是吃野米飯。主要是兒童們的食俗。兒童們聚集至野外,或掘坑作灶,或壘磚成灶,將從家中帶來的糯米、鹹肉與從田野裡採集來的嫩(新)蠶豆、野筍、野蒜、野菜等,一起放在鑊子裡燒煮,熟後眾孩分食。據說吃後不會“疰夏”。今部分農村仍有此俗。

三是吃白水焐肉。即將鮮豬肉(以腿肉為佳)切成條狀入鑊,加清水和料酒煮熟,再切成片,蘸白(鮮)醬油、生蒜頭末佐餐,另加一道生豆腐拌生蒜頭末和食鹽的菜。還有因實在貧困無錢購肉的人家,也要煮幾個水焐蛋蘸蒜末醬油佐餐。皆相傳食後面板白嫩光滑,不會疰夏。今仍有此俗。

端午兩吃 即吃“五黃”、吃粽子。

吃五黃。即端午當天全家都要吃五種帶有黃字或顏色的食物:黃魚、黃鱔、黃瓜、鹹鴨蛋、雄黃酒。小孩不能飲酒,僅在口中沾一下即可,然後在其額頭上用雄黃寫一“王”字。吃五黃之俗,意祈在俗稱“惡月”的農曆五月期間驅邪辟瘟,身體健康。此俗今仍流行。

吃粽子。端午節時,城鄉居民家家戶戶都要裹粽子、吃粽子。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餡料有鮮(豬)肉、鹹肉、赤豆沙、蠶豆瓣、赤豆、紅棗、白糖等,粽子名稱即依餡料稱之,如鮮肉粽、豆沙粽等。包裹材料主要是箬葉、筍殼和稻草秸杆。其形狀主要有枕頭式、錐子式。粽子在古代又叫“角黍”,晉代周處《風土記》曰:“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裹米分散之時像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說:“粽子俗稱粽。古人以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櫚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贈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鹽邑風行端午裹粽、吃粽之俗,其緣故尚未明確,僅有祭奠屈原、伍子胥之說,然無將粽投江之舉。民間有諺雲:“不吃端午粽,老來沒人送。”則與鹽邑喪禮中必有用粽子作祭品之俗相關,因“送粽”與“送終”諧音。又有民諺說:“勿吃端午粽,棉衣勿可送。”“吃是端午粽,還要凍三凍。”似乎與周處之說相近。另外,鹽邑還有把糯米在柴火灰(俗稱“毛灰”)瀝濾後的水中浸過,其粽含有鹼質,食之其味清香,別具風味。此俗今仍流行,但大多由廠商生產、市售。

七月半吃餛飩 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中元節,俗稱“鬼節”和“七月十半”。鹽邑向有裹餛飩、吃餛飩之俗。舊時以糖作餡料的甜餛飩為主,皮薄者湯煮,皮厚者蒸煮。1980年代後,漸以鮮豬肉末作餡的肉餛飩為多,皮薄湯煮為主。其皮子亦漸以手工擀為主改成以機械加工市售為主。

中秋節兩吃 即吃月餅和鴨子。

吃月餅。中秋夜吃月餅賞月亮是自古以來全國廣為流行的風俗,鹽邑亦不例外。本地傳統所食月餅均為蘇(州)式月餅,餡料為糖、芝麻、果仁等,一般由糕餅作坊製售。1980年代後曾一度流行廣(州)式月餅,今蘇廣兩式兼有。

吃鴨子。這是鹽邑特有的食俗之一,其源於何時、何故的原因均尚未明。中秋節期間,子女後輩,尤其是準女婿和新婚夫婦一定要向父母、岳父母送活鴨作禮品,烹調成醬鴨或嵌寶鴨後食用。現今則大都向市場購買現成製品。

重陽飲酒吃糕 重陽節的傳統飲食有菊花酒、花糕(俗稱重陽糕)等。東晉葛洪《西京雜記》中有漢高祖劉邦與愛姬戚夫人每逢重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和“菊花舒時,並採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的記載。唐代《歲時節物》雲:“九月九日則有茱萸酒、菊花糕。”鹽邑一般在士大夫、文人墨客等階層間流行。1988年我國將重陽節正式法定為“中國老人節”。今以小輩和企事業單位分別向老年長輩和退休職工、敬老院老人贈送禮品為主。

冬至食補 冬至陽生,海鹽民間將其諧稱為“冬至養生(身)”,有“冬至進補,立春打虎”、“夏補三伏,冬補三九”、“冬至吃啥補啥”的說法。冬至夜家家戶戶必吃赤豆糯米飯和蛋酒頭(亦稱“糖蛋”)。赤豆糯米飯,即由焐酥的赤豆與糯米煮成的飯,菜餚視經濟條件而定。除了家人分食外,還須盛一盞飯供在灶山上祭灶神,俗稱“齋灶”。蛋酒頭,即將雞蛋破殼後與胡(核)桃肉、紅糖、米酒(今用黃酒)一起放在碗內蒸燉而成,每人一碗,每碗放三或五個雞蛋,忌放四個,因“四”字與“死”諧音。海鹽另有多種食補習俗:一是吃老母雞湯,經濟條件好些的新增黃芪、黨參等中草藥。二是吃豬肚子(胃)湯,一般用夜壺砂、馬桶砂焐煮;砂,是便器中清潔後的結垢,民間認為其是人體精氣神之積聚物,中醫也稱其為“人中白”,有滋補功效,其中少兒夜壺砂為佳。三是吃羊狗牛等補陽肉食。四是多吃蘿蔔,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或“勝過吃人參補藥”之說。五是吃補藥,如鹽邑著名的豐山脫力藥和十全大補膏、人參等。現今除了不再用砂外,其他仍流行。

吃臘八粥 此俗源自佛教紀念“佛祖成道日”,宋代已很流行。宋吳自牧《夢梁錄》載:“十二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清顧祿《清嘉錄》說:“十二月八日為臘八,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謂之‘臘八粥’。或有饋自僧尼者,名曰‘佛粥’。李福《臘八粥》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尼多好事,踵事增華飾。此風未汰除,歉歲尚沿襲……’”清代吃臘八粥更為盛行,其粥原料更為豐富,用粳米或糯米與花生、杏仁、松子、蓮子、棗子、粟子等七種堅果和糖煮成,故民間又稱其為“八寶粥”。是日,僧尼或在寺廟或於街市施粥,民眾捧盛器爭相領取食之。新中國成立後,因眾所周知的原因,此俗一度息止。2000年後,此俗復始流行。今亦有市售八寶粥。

2

、家庭喜慶。

除了上述傳統和共同的節日食俗之外,具體到每家每戶來說,凡逢婚嫁、滿月、壽誕、喪葬、建房、喬遷等喜慶日子,也具有十分熱鬧、豐富多彩的飲食習俗,可詳見於本書相關章節中,不再贅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