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冬至,“進口”那些事兒:北方餃子更精緻 南方吃法更多樣

2022-01-20由 大河網 發表于 美食

冬至,“進口”那些事兒:北方餃子更精緻 南方吃法更多樣

北方人變著法地包出五顏六色的餃子

冬至,“進口”那些事兒:北方餃子更精緻 南方吃法更多樣

□大河報·豫影片記者 魏朝林 文圖

12月21日,冬至。在北方,冬至有吃餃子的習俗,而在南方,冬至則有吃餛飩等的習俗。其實,冬至吃餃子,還和咱們河南有關:南陽至今仍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這是為什麼呢?

作為中國傳統的美食,餃子的由來是什麼?為何要冬至吃餃子呢?南北方在冬至這天飲食有哪些差異呢?大河報·豫影片記者就為大家梳理“餃子的那些事”。

冬至當天,吃餃子要排隊

21日中午,鄭州市豐產路附近一家餃子館已經排起“長龍”。

“大家別急,排隊點餐,叫號取餐。”服務員在門口招呼就餐的客人。記者注意到,門口排隊點餐10多人,還有不少人已經點餐拿著號,等待叫號取餐。

“今天冬至,知道吃餃子的人多,我們提前備足了餃子餡,又增加包餃子人手,上午就沒有閒著。”工作人員表示。

13時許,在經三路一家商場三樓的餐廳,一家專門賣餃子的攤位前擠滿了客人,而米飯快餐和麻辣燙等攤位前人員稀少。

“別急,一個一個來。豬肉大蔥14元一份。”收銀臺前,工作人員正在招呼顧客。

“找了兩家餃子館,都賣完了,不知道這裡能不能排上號吃到餃子。”兩位風塵僕僕趕來的女孩說。

除了餃子館之外,不少市民選擇在家裡包餃子吃。“提前準備好餃子餡,下班回家包餃子,自己動手包餃子,不但有儀式感,還能吃得更好。”市民孫女士表示。

冬至吃餃子,還和咱河南有淵源

冬至,又被稱作“冬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當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周秦時代人們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可見,冬至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中華大地上,更是流傳下來豐富多彩的冬至飲食習俗。

其實,冬至吃餃子,還和咱河南有關。南陽至今仍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冬至吃餃子,原來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相傳,在東漢末年,各地受到了很嚴重的災害,導致很多人患上了疾病。南陽名醫張仲景,不僅醫術好,各種疑難雜症藥到病除,在長沙做官時,醫德也很高,深得百姓的愛戴。有一年,張仲景自外地回鄉,看到了白河岸邊窮苦百姓衣不蔽體,因為天氣寒冷,有很多人甚至耳朵都凍爛了。於是張仲景命弟子在南陽東關搭了一個醫棚,在棚中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當時張仲景給百姓們施的藥叫“祛寒嬌耳湯”,根據典籍記載,用羊肉、辣椒,還有一些具有祛寒功效的藥材,放入鍋中熬煮。煮好之後撈出切碎,然後用麵皮裹成一個個像耳朵一樣的“嬌耳”。“嬌耳”放入熱湯中煮熟之後,再分發給求醫的病人。每一碗湯中都會有兩隻“嬌耳”。人們吃了這個“祛寒嬌耳湯”之後,渾身暖熱,血氣流通,耳朵也會變暖。去張仲景的醫棚那裡吃了一段時間“祛寒嬌耳湯”之後,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這個習俗一方面是為了紀念張仲景這位偉大的醫者,另一方面,根據傳統的“以形補形”的理論,冬天寒冷,耳朵外露容易凍傷,多吃餃子可以補耳朵,預防凍傷。

南北方餃子差異,豬肉韭菜PK三鮮餃子

記者梳理發現,雖然餃子深受大家喜愛,但是南北方在餃子餡、製作等方面差異很大。比如南方餃子往往看起來非常袖珍小巧,皮薄餡兒小。而北方的餃子相對“實惠”得多,渾圓飽滿,皮厚餡兒實,吃著過癮,非常符合北方人豪爽的性格。

北方餃子,很多都是肉菜結合,如豬肉韭菜、茴香豬肉、羊肉大蔥等。而南方的餃子則很有自己的特色,如三鮮餃子、蔬菜餃子、魚肉餃子等。

除了餃子製作不同外,南北方對餃子定位也不同。南方人大部分把餃子當菜品。而北方人則把餃子當主食,春節、冬至、元宵節等都有餃子的身影。在這樣的飲食結構中,北方人包餃子的技藝自然也變得更加講究起來。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曾表示說,餃子成為北方除夕的標誌食品,一方面因為餃子本身味美,中國民間有“餃子就酒,越喝越有”“好吃不如餃子”等說法。更為重要的原因是,餃子具有文化象徵意義,餃子是時間的象徵物,新舊年度的時間交替在午夜子時,正所謂“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年”,吃餃子表示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為此,後人又賦予餃子“更歲交子”之義,“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又由於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來,還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

冬至節氣,各地都吃啥?

冬至節氣,全國各地在飲食方面差異還不小。記者梳理了全國部分地區冬至飲食。

蘇州過冬至的食俗很多,要吃“團圓飯”,飯菜名字都很雅緻,蛋餃叫“元寶”、豆芽叫“如意菜”、粉條叫“金鍊條”、魚叫“吃有餘”等。餛飩也是蘇州人過冬至必吃的一種主食,當地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

寧夏銀川地區冬至這天要吃一種叫“頭腦”的美食。“頭腦”實際上就是羊肉粉湯餃子,它也是銀川的一道特色小吃。

上海冬至吃湯圓,湯圓寓意團圓,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在江南一帶尤為盛行。據史料記載,這一習俗在明、清就有了。

潮汕地區吃甜丸,冬至在潮汕地區是大節日,又稱“過小年”。冬至這天,當地人要準備貢品到祠堂祭拜祖先,然後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

杭州冬至吃年糕,杭州人冬至要祭祖,三餐都要吃年糕,寓意年年高。

廣東冬至吃燒臘,廣東地區也是非常重視冬至節的,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廣東很多地區冬至這天要“加菜”,祭祖之後全家人準備一桌大魚大肉一起過節,燒臘是必不可少的傳統食物。

福建泉州冬至吃“冬至丸”,泉州人冬至這天祭祖團圓,出門在外的人都會盡可能趕回家過節,當地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泉州人冬至要吃“冬至丸”,早晨要煮甜丸湯供奉祖先,然後全家人以甜丸湯做早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