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金條銀條不如割髭嶺的粉條,一年生產100噸不愁賣,粉條為啥這樣火

2022-01-08由 聲宏紫閣 發表于 美食

寒冬臘月裡的太行山似乎冬眠了。山裡的村莊大多都十分寧靜,然而走進河北井陘縣割髭嶺村,景象就不同了,家家戶戶房前屋後、房頂院落晾曬著一架架粉條,粉條作坊裡飄出的蒸汽,似裊裊炊煙將冬日的山村渲染得分外溫暖,充滿人間煙火的味道。

金條銀條不如割髭嶺的粉條,一年生產100噸不愁賣,粉條為啥這樣火

割髭嶺是井陘縣南王莊鄉的一個村子,與元氏縣接壤,村莊三面環山,是太行山和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井元公路穿村而過。

割髭嶺村的村名很有歷史。據井陘地方誌記載,東漢光武帝劉秀曾在此擊退銅馬農民起義軍,起義軍的標誌是留有髭鬚,他們為躲避追殺,就割須遁去,村名由此而來。

說起割髭嶺加工粉條來,那可是有些年頭了。村裡老輩人說,從清朝同治年間就有做粉條的,至少傳承了一百多年。割髭嶺村粉條製作技藝傳承人張群祿介紹說,割髭嶺為沙土地,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特別適宜紅薯生長。這裡生長的紅薯屬於澱粉型紅薯,成熟後面質精細、含澱粉量高,加工出來的純紅薯粉條不加任何新增劑,再加上用傳統工藝加工、純手工製作,粉條口感好、筋道、耐煮,當地人都叫它煮不爛。

金條銀條不如割髭嶺的粉條,一年生產100噸不愁賣,粉條為啥這樣火

手工粉條一定要在數九寒天氣溫下加工,溫度低、天氣冷,剛出鍋的粉條才能一絲絲完美定型。每年入冬以後,漏粉條就成為割髭嶺村村民的頭等大事。冬至前,村民們把自產的紅薯一個個洗乾淨磨成粉,再沉澱、脫脂、淨化;冬至後,便開始了這繁瑣而艱辛的傳統手工“工程”。割髭嶺純紅薯手工粉條作為地方特產,已經被列入石家莊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張群祿在粉坊裡一邊忙著做粉條,一邊介紹粉條的製作工序。他說,割髭嶺粉條的製作工序繁瑣,技術性強。粉條製作主要分為選料、清洗、過籮、成芡、晾曬、和麵、漏粉、抽粉、曬粉等工序——紅薯洗淨、粉碎成漿泥,用清水衝漿三至五遍,然後用粗籮過一遍,再用細籮過,使澱粉慢慢沉至缸底。再把澱粉從缸底挖出來用布單子兜起來回晃動,澱粉漿中的水便從布單中一點點流出來。等澱粉控至半乾,便成了一個大粉坨,漏粉條的原料就算準備好了。

金條銀條不如割髭嶺的粉條,一年生產100噸不愁賣,粉條為啥這樣火

在割髭嶺我們看到,做粉條除了粉碎紅薯使用機器外,其他工序全部都是手工完成的。村民說,丟了純手工就沒有割髭嶺粉條的味道了。

漏粉條時,事先要把粉坨進行粉碎。把粉碎的澱粉按一定比例用開水打糊、和麵,這道工序極為講究,粉質的好壞關鍵就在這兒。用開水和麵時,手的攪動不能停,加多少水、多少面全憑手感。隨著加入面量的增多,和麵的人也由兩人逐漸增加到三四人,眾人一起上手,圍在麵缸周圍喊著號子,一手抓著缸沿,一手握緊拳手搗向麵糰。面和到一定程度時,大家一齊用力把面舉起,面就像綢緞似的由眾人指尖滑落到麵缸裡。

金條銀條不如割髭嶺的粉條,一年生產100噸不愁賣,粉條為啥這樣火

和麵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做到手光、面光、盆光。面和得好不好,憑的是經驗和感覺。既不能硬也不能軟,硬了條子漏不下來,軟了漏出的條子容易斷,弄不好就成了一鍋漿糊。

面和好,就要上鍋漏粉條了。一口直徑兩米左右的大鐵鍋內沸水滾滾。和好的面裝入漏粉條用的自制漏瓢裡,伴隨著“老把式”對漏瓢有節奏的拍打,均勻的麵條從漏瓢底部流出,由粗變細,進入開水鍋中,定型為粉條。漏瓢上的圓孔和方孔決定了漏出的粉條是寬粉還是圓粉。

金條銀條不如割髭嶺的粉條,一年生產100噸不愁賣,粉條為啥這樣火

等到粉條滾動著白白的身子從沸水鍋中浮出水面,粉條就熟透了。一旁的師傅用長筷子攪動鍋中的粉條,只需數秒便從鍋中挑起放入涼水鍋裡冷卻。然後搭在一米多長的杆上晾曬。天氣好的話,粉條一天就能晾好,然後打捆、裝袋,就等著賣出去了。

金條銀條不如割髭嶺的粉條,一年生產100噸不愁賣,粉條為啥這樣火

割髭嶺粉條的特點是粗細均勻,有寬條和圓條兩種,柔中帶筋,久煮不爛,口感極佳,是當地婚喪嫁娶、廟會、過節必備的主菜,其韌性強、張力大、口感好。河北人西湖的大鍋菜離不了粉條,而東北人喜歡吃的豬肉燉粉條這道菜,更少不了粉條。可以說,粉條是這道美食的靈魂。近年來,割髭嶺粉條已小有名氣,以其上好的品質在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地受到好評,並且有了一定的市場,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產業,每年生產近百噸都會銷售一空,供不應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