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乾隆白菜”槓出新話題:北京是美食荒漠嗎?

2021-12-31由 北京日報客戶端 發表于 美食

“我說乾隆白菜是冷盤也是槓?”近日,某地交通廣播電臺兩位主持人就“北京是不是美食荒漠”話題展開討論,男主持人的情緒失控,意外帶火了“乾隆白菜”。

“乾隆白菜”槓出新話題:北京是美食荒漠嗎?

清乾隆時期青玉白菜花插 故宮博物院藏

大白菜確是乾隆年間開始在京流行,此前北方地區冬季當家菜是葵菜(又稱冬寒菜),康熙時,北方尚少見大白菜,僅河南、河北、山東三省個別地方誌中有記載,但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纂修的《一統志》稱:“今京師九月間,壓擔連車皆黃芽菜(即今大白菜),直至正月乃漸稀。”

時人稱大白菜“青者可久藏,白者食之嫩美而易敗。可生,可熟,可醃食,可晾乾……醃透食之,味酸美,俗呼酸菜”。可見,易儲藏、食用方便、食法較多,是大白菜戰勝葵菜的根本原因。

不過,歷史上並無乾隆白菜,它是一個創新菜,更非北京菜代表。認為北京是美食荒漠,理由無非四點:

首先,八大菜系中無京菜。

其次,北京沒有本地代表的特色美食。

其三,北京菜沒有辨識度高的特色口味。

其四,許多北京菜不好吃。

這就忽略了,1948年時,北京僅203萬人(含郊區),1949年時,常住人口是420萬人,到2020年時,已達2189。3萬人,這意味著,三代以上居京者是絕對少數,所以北京菜不像人口流動相對較少的城市那樣,口味恆定,而是充滿變動性。

瞭解不深入者,就很難從變動中發現不變的東西。

馬思達吉湯實現全球化

北京自古就是美食之都,元代即有“京城食物之豐,北臘西釀,東腥西鮮,凡殊域異味,求無不獲”。

元代大都美食代表是馬思達吉湯,宮中常用。馬思達吉即乳香,全湯用羊肉、草果、官桂、回回豆子(即鷹嘴豆)熬成,吃時拌米飯、香菜汁、羊肉和熟回回豆子。這道菜也出現在法國皇室、西班牙皇室、波斯皇室、南亞王公、墨西哥國王的御宴選單上,均以“羊肉+乳香”為基礎,各國皆視為自己的傳統名菜。

馬思達吉湯是如何實現全球化的?至今是個謎,明興元亡,這道國際化美食從老北京美食名單中撤下,同時消失的還有沙乞某兒湯、木瓜湯、松黃湯、雞頭粉、血粉、雞頭粉餛飩、雜羹、葷素羹、珍珠粉、黃湯等。

明朝宮廷菜以魯菜為主,加入徽菜特色,此外還有清真菜,有傳說稱,常遇春、沐英、胡大海等開國名將是中亞遷來的色目人後裔,但此說有爭議。

明朝人謝肇淛說:“今大官進御飲食之屬,皆無珍錯殊味,不過魚肉牲牢,以燔炙釀厚為勝耳。”意思是明代宮廷菜不過是大魚大肉,燒烤後多加香料而已。《萬曆野獲篇》記京城四大不靠譜是“翰林院文章,武庫司刀槍,光祿寺茶湯,太醫院藥方”,光祿寺是負責皇家飲食的機構之一(另一為內務府)。

明亡清興,八旗入關時,兵丁及家眷共53萬多人,其中40萬人駐京,當時京城人口僅55。6萬人。此後北京人口長期處於流動狀態,民國時普查,河北人已佔50%以上。

城市人口大規模更迭,口味更豐富,但不易形成特色。

清代宮廷偏愛吃鴨

清代宮廷菜主要由四個組成部分:

其一,繼承了明朝宮廷菜的一些特點,仍以魯菜、清真菜為主。

其二,關外飲食。比如滿族餑餑,又叫滿點,融合了蒙古族、漢族和回族的點心製作技巧,達數百種,形成“滿洲餑餑席”,此外還有關外燒烤、酸湯等。

其三,淮揚菜。明代宮廷菜中已有淮揚菜,它注重本色,少油少鹽,形制斯文,明代已是“京師筵席以蘇州廚人包辦者為尚,餘皆紹興廚人”。乾隆皇帝重養生,尤崇淮揚菜。下江南時,蘇州織造普福將私廚張東官推薦給乾隆皇帝,得乾隆皇帝激賞,帶入宮中。在清宮中,淮揚菜一度壓倒其餘。

其四,民間菜。清朝中期以後,也出現了明代時御廚世襲導致廚藝嚴重下滑的問題。清宮不得不到民間找廚師,豆汁、炸灌腸、蘇造肉等民間食物也混入了宮廷。

看上去無所不包,但細讀史料,還是能發現其中規律——清代宮廷特別喜歡雞鴨肉。

據學者竇文龍在《清代宮廷飲食得失》中統計,從乾隆十九年(1754 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共44份膳底檔,發現乾隆每餐含雞鴨肉菜餚4至9道,共有263道雞鴨菜,佔主菜總量419道的62%。

清宮菜一般不用牛肉,多食雞鴨,因清太宗皇太極曾下令,牛為耕種之用,不得屠殺食用。民間尤歡迎鴨肉,所謂“京師美饌,莫妙於鴨,而炙者尤佳,其貴至有千餘錢一頭”。據《清稗類鈔》載,京師食鴨“以燒鴨為最,以利刃割其皮,小如錢,而絕不粘肉”。

75頭奶牛為康熙值班

除鴨肉外,奶製品也是當時北京的一大特色,奶茶尤其受歡迎。

根據《欽定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皇帝每日要用乳牛五十頭,每頭牛每天交乳二斤,共一百斤,並奶油一斤。以下分配定額是:皇太后二十四頭,皇后二十五頭,皇貴妃六頭,貴妃四頭,妃三頭,嬪二頭,阿哥(皇子、皇孫)娶福晉後八頭。為保證牛奶供應,康熙皇帝還讓七十五頭奶牛輪流值班,保證御茶房供應。

這麼多牛奶,主要用途有二:一是做奶茶,二是做奶食。

清人吳振棫在《養吉齋叢錄》記載:“舊俗最尚奶茶,每日供御用及內廷諸位所用乳牛,皆有定數。取得牛乳交上茶房,清茶房於春秋二季製造乳餅,由外三牛圈取乳牛,交內三牛圈取乳造成。”

據學者竇文龍鉤沉,皇家每次大宴前,都有皇帝賜奶茶儀式,即“國家典禮,御殿則賜茶,乳作汁,所以使人肥澤也。”

具體儀式是“奉旨送奶茶,奶茶蓋碗一出,就送兩邊妃、嬪、貴人、常在,奶茶畢,將茶果請下,戲畢,轉宴”。熬奶茶用青磚茶,用牛乳三斤半,乳油二錢和青鹽一兩。

除了奶茶,還有奶飲,比如奶子茶、杏酪羹、牛乳餅羹、奶子餅酒等。

飲用之外,還用牛奶製作各種糕點,比如“孫泥額芬”,即奶子餑餑,又稱白糕,原料是牛奶、雞蛋清、澱粉等。

民間筵席 奢靡成風

康雍乾時期,北京餐飲空前發展。民間筵席已“客至自辰至夜半,不停戲不撤席,小碗可至百數十味。廚中煤爐數十具,一庖人專司一餚”,即每道菜都配一名廚師。

在民間,出現各種創新菜,比如“以面裹冰為小角,沸油煮之,內冷外熱”的冰角,還有效仿御膳菜品“八寶鴨子”(將雞肉、豬肉、魚肉、火腿、羊肉、冬筍、冬菇、海米填入鴨子中,烹製而成),即用“一隻鵝,裡面包著一隻雞,雞裡面包著一隻鴿子,鴿子裡面包著一隻黃雀”。

在當時,請客以用鯇魚(即草魚)、白鱔被奉為上品,“宴客用白者誇為盛饌,用黃者皆為不敬”。

據清末《竹葉亭雜記》記載:“近日筵席必用填鴨一,鴨值銀一兩有餘;魚翅必用鎮江肉翅,其上者,斤值二兩有餘;鯢魚脆骨白者,斤值二三兩。一席之需,竟有倍於何曾日食所費矣。踵事增華,亦可懼也。”

《水曹清暇錄》則稱:“近時宴席不甚重熊掌猩唇,而獨貴鹿尾。一頭全鹿不過數金,而一尾等之。”

這些還不算最奢靡的,河工宴才是極品。嘉慶、道光時期,因水災不斷,每年河工用銀500萬兩以上,佔全部財政支出10%還多,僅次於軍費、官俸。時人推測,只有十分之三用於正途,其他皆被虛耗,所謂“漕運、河工二者不整治,天下不可得而治也”。

河工宴席也是流水席,一撥人吃完,下一撥接著吃,一開就是幾個晝夜,邊吃邊唱戲,仍嫌花錢太少,刺鯉魚出血,在熱水中形成凝固的血線,當成麵條吃。

清末當個吃貨太“講究”

為口腹之慾,不惜窮盡人工,這是清末北京成為美食城的基礎。

據《旗族舊俗志》載:“早晚兩餐,普通旗家皆吃煮飯一頓,以所關老米,家有餘糧,長期可享用也。每煮飯時,必加酒肉菜蔬,換菜不換飯。”

在定宜莊先生的訪談中,關女士提起八旗外祖父:“他不愛說話,講究。他吃素,菸酒不動。吃飯講究,那麼大歲數了,到什麼地方去吃,到什麼地方去買,必須得買那個字號的,我們去給他吃。”

關女士的母親提到父親,打滷麵、炸醬麵和麻醬麵,必須配以不同的菜品佐食,吃麻醬麵時,只是擱一點麻醬的做法,在老人看來,是對食物的糟蹋。連吃餛飩也有講究:“餛飩,必須使白水煮。這兒還得有一鍋骨頭湯,骨頭湯叫白湯,餛飩使笊籬把餛飩撈到碗裡頭,再澆上那湯,不要那油,就要那湯。擱什麼,冬菜、紫菜、蝦皮兒,香菜、韭菜、醬油、醋、胡椒麵,這幾樣,少一樣都不行,擺得熱鬧著呢。”

關女士的母親說:“佐料……少一樣,我的老父親就不吃:‘去買去!’差一樣都不行。事兒多著呢,這滿族人。”

在另一位旗人後代家庭中,過年必按老例吃七種菜,即燉肉、肚絲、海帶、炒麵筋、炒醬瓜、打豆兒醬、鯽魚凍兒。此外大年初一必吃素餡餃子,須用13種餡,事先一一炒好,黃花摘完了,還不能剁,只能跟磨韭菜似的磨。

子女抱怨說:“做這個素餡,你說現在誰做?誰有這耐心做它呀,所以我每年做這素餡都特累。”

京味本是富貴菜

清朝滅亡,大量旗人失去生活來源,講究不起了。

外交家顧維鈞1912年初來北京,對當時北京人愛吃雜糧頗不滿,諷刺道:“北方人愛吃雜糧、麵粉和小米……南方稱為鳥食……餐館賣的大多是北京飯菜,不是每個餐館都賣米飯,主要食物是米飯、小米麵和雜糧面做的。”

魯迅在北京居住時,喜逛餐館,在日記中寫道:“午飯於四牌樓之同和居,甚不可口。”

北京菜衰落,與晚清貧困化有關,與懂美食的旗人難溫飽有關,還與成本高、不適應現代社會有關。

北京菜的祖源是魯菜,在此基礎上形成京魯菜,對廚師的基本功要求高,比如香菇扒菜心這樣的扒菜,全程不用鍋鏟、筷子,靠大翻勺定型。再如三不沾,前後20分鐘,需不停翻勺,屬重體力活,廚師一天也做不了幾道菜。

老北京5個月無蔬菜,平民靠醬度日,形成重醬香的口感,但現代制醬已無一缸一味的變化,無法抵擋川菜重辣、重油的刺激。

至於淮揚菜融入宮廷菜後,改造為鹹中加甜,清代已遭美食家批評,外地食客無法接受。

傳統北京菜的核心是重功夫,比如刀工有“懷抱坡刀”,要將裡脊片成“羽毛片”,調味有“九九八十一口”之說,每口都有專稱,且“皇帝不吃寡婦菜”,一菜必多樣多味,在速食時代,這些反而成了缺點。

京味是富貴菜,不吃也罷,但必須說一句:既然沒吃過,就別亂評價,說“美食沙漠”,純屬沒見識。(責編:沈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