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美食 > 正文

關於冬至為何吃餃子的傳說

2021-10-14由 全球健康知識 發表于 美食

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節、中秋節、冬至和除夕)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在北方,冬至這天,人們不管多忙,都會坐在一起美美地吃上一頓餃子。那麼,冬至為什麼吃餃子呢?小恆本著“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求知慾,收集整理了兩篇關於冬至為何吃餃子的傳說故事,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傳說(一)

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任長沙太守,告老還鄉時時值冬至,漫天飛雪。他沿途看見南陽的鄉親們受凍餓之苦,有不少人的耳朵都被凍爛了。於是,他就叫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捏成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裡煮熟,做成“祛寒嬌耳湯”分給鄉親們吃。鄉親們服食後,渾身發熱,血脈通暢,耳朵也不冷了,大家從冬至這天一直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凍爛的耳朵也治好了。

大年初一早上,人們慶祝新年的同時,也慶祝自己和家人的爛耳治癒,就模仿著這些天吃的“祛寒嬌耳湯”的樣子,自己也做了一些來吃。從此,當地人每年從冬至到大年初一,都會製作“嬌耳”來吃,用以紀念此事,日久經年,就漸漸演變成了我們現在吃的餃子。至今,許多地方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南陽人還專門打造了一年一度的“南陽仲景嬌耳節”。

關於冬至為何吃餃子的傳說

▲傳說(二)

相傳六朝梁武帝時,南京舊名尚為建康城。有一日,一老者獻樹種給梁帝,稱樹種從南疆深谷中採得,已聚天地靈氣,若悉心照顧,必可福佑大梁。梁帝觀之,曰:“不過一柏樹種。”不信其說,隨手將其種於宮苑中。兩三年內,雖然無人照料,樹種依然生根發芽,鬱鬱蔥蔥。數年後,靈氣凝聚,竟生為樹靈。

梁帝信佛,廣建寺院,勞民傷財,不理國事,一心出家,民間哀聲哉道。梁帝自己不吃葷,不許百姓吃葷,也不許民間以葷祭祀。諸神見貢品皆為素食不悅,奏玉帝,雲其不敬天神,玉帝聞之亦不悅,故使建康城大旱三年,以示懲戒。

樹靈不忍見百姓受苦,冬至日,化為一少女,名姣,教百姓偷偷以麵皮為衣,裹肉其中,捏成各種形狀,作食祭祀;又耗自身靈力放棄成仙,為建康城求雨。玉帝感念其犧牲,使建康城恢復風調雨順。一時之間,百姓間廣為傳唱,供奉為神。梁帝聞其神力,又見其美貌,欲納為妃,操縱其神力一統天下。姣不願,梁帝怒,遂殺之,不欲為他人所得。

姣死後,玉帝為其不公,設侯景叛亂,將梁帝餓死臺城,並許姣位列仙班,為民間掌管五穀。姣真身所附柏樹亦守護建康城千餘年而不倒,兵火戰亂不損其分毫。傳至現今,是為六朝松。百姓感謝她,將她發明的食物命名為餃子,在其出生的冬至日食用,並在冬至日虔誠祭祀神明祖先,以示恭謹。

好啦,不知道大家看完故事有什麼感想呢?反正,小恆我是餓了,只想吃餃子!哈哈哈!!話不多說,小恆在此祝大家冬至快樂!溜了溜了,去吃餃子咯!(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

關於冬至為何吃餃子的傳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