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母嬰 > 正文

為什麼老母親即便捱罵,也非得給孩子安排暑假計劃?

2022-07-15由 花生地安柏 發表于 母嬰

上週一我分享了花生表弟小布丁的暑假計劃。

為什麼老母親即便捱罵,也非得給孩子安排暑假計劃?

後來有一位讀者問了我一個問題:

鋼琴這種活動每天彈勝過一週兩次,為啥不安排在每天?

我的回答是這樣的:

為什麼老母親即便捱罵,也非得給孩子安排暑假計劃?

據布丁媽說,小布丁最近有點痴迷鋼琴,自己每天就會坐到鋼琴邊彈,有時一彈還容易忘了時間。

所以在暑假計劃裡,就只把一週兩次老師的鋼琴課時間寫上,練琴既然他這麼自覺,就不用放到計劃裡了。

為什麼老母親即便捱罵,也非得給孩子安排暑假計劃?

回答完這位讀者的留言,我覺得這個話題意味深長,

如果孩子自己就能自覺去做事情,那根本就不用寫到計劃裡!那我們給孩子做暑假計劃的意義在哪裡?

而且,

假期計劃還自帶“招罵體質”

——每次我分享孩子的計劃表,都很容易捱罵——假期還搞啥計劃,安排得這麼清楚,會讓孩子變成機器人的!

暑假計劃其實就是時間管理

,我思考了一下,其實我們這種老母親,為啥要做找罵的計劃,主要出於4個目的。

01

暑假計劃是要把那些“必須做”,但是孩子卻沒那麼自覺去做的事情管理起來。

孩子小時候,

時間管理的啟蒙,就是要讓孩子分清“需要”和“想要”。

為什麼老母親即便捱罵,也非得給孩子安排暑假計劃?

比如

“卡片分類法”

,也就是把每天要做的事和想做的事做成小卡片。

一張卡片上寫上或畫上一件事(東西),家裡放兩個筐,一個叫“需要”(必須做的事),一個叫“想要”(孩子想要做的事),讓孩子判斷,應該把小卡片放到“需要”筐,還是“想要”筐。

卡片可以有:吃飯、冰淇淋、玩具車、繪本、上幼兒園、睡覺、騎滑板車、踢球、彈琴……

等孩子能分清“想做”和“需要”,就知道

人生中不僅有慾望,也有責任,

生活中不僅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不管是假期計劃還是平時計劃,就是要安排好那些必須做的事情。

為什麼老母親即便捱罵,也非得給孩子安排暑假計劃?

02

制定暑假計劃的過程,也是給事情重要性排序的過程。

孩子對每天要做多少事情,是沒有概念的,也經常會忘了自己需要做的事,更不會判斷輕重緩急。

按照

時間管理四象限原則

,最重要最緊急的事情要先做掉,其次是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

這是我根據四象限原則,把日常要做的事情,

整理出的時間管理成人版和兒童表

。大家可以參照一到四的順序,來安排自己的事項。

為什麼老母親即便捱罵,也非得給孩子安排暑假計劃?

為什麼老母親即便捱罵,也非得給孩子安排暑假計劃?

做假期計劃的過程,也是對重要性進行排序的過程。

掌握“要事優先”的理念和技能

,對於孩子今後的人生,都有極大幫助。

03

暑假計劃也是給孩子的生活保持一定的秩序,養成良好習慣。

剛才說了,經常會有人質疑,給孩子安排學習計劃,會讓孩子成為機器人,缺乏自主性和創造力。

我也會做“實驗”,經常給花生幾段空白的時間,看看他過得如何。

初一考完期末考,學校還沒佈置作業,我也沒安排任務,讓花生自己隨便玩。

第一天,玩了半天遊戲,又玩了半天手機。到了晚上,他目光呆滯,說頭暈。

第二天,他自己也覺得沒意思,就給自己定了計劃,看書和運動去了。

我也曾問過他:如果不上學,你願不願意?

他搖搖頭:學還是要上的。

我問:為啥,不上學不是很輕鬆嗎,可以天天玩呀,多好。

他說:不上學,人就廢了。

為什麼老母親即便捱罵,也非得給孩子安排暑假計劃?

(花生到了初三,自己給手機設了這樣一個屏保,以約束自己看手機)

當然,在現實中,不上學在我們國家是不允許的,9年義務制教育階段,讓孩子接受教育既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義務。

而不上班的人,我卻看到過不少。

一些人上班時,還能被逼著早睡早起,一日三餐固定,每天到點該做啥做啥;一旦不上班,日夜顛倒,作息混亂,垮掉的首先不是錢包,而是身體和精神。

這讓我嚴重懷疑,

上班最大的意義,或許不是賺錢,而是讓一個人的生活有所安排,運轉有序。

失去學習和工作約束的人,是不會成為機器人,卻有挺大的危險成為廢柴。

當獲得極大自由時,很多人並不能處理好這種自由。

大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

為什麼老母親即便捱罵,也非得給孩子安排暑假計劃?

所以,

不要過度迷信自律,自律是一種理想,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我們首先需要的是他律。

這也和教育孩子一樣,

不要只是等待內驅力,內驅力是一種理想,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孩子首先需要的是外驅力。

外驅力幫助規範行為培養好習慣,良好的行為和習慣、繼而激發內驅力,這才是適用於大多數孩子的路徑。

而暑假計劃,

你可以看成是一種秩序,也可以看成是一種他律和外驅力,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保持學習和進步的習慣。

04

做計劃表,其實也是為了方便老母親自己。

你想,如果沒有暑假計劃,布丁媽要每天給小布丁佈置任務,不僅費心,還費口舌——要知道,布丁討價還價起來可是一個頂仨。

小布丁呢,雖然有時會想偷偷懶,但也知道學習重要,

每個假期有了計劃表,習慣才能成自然。

關於自主性和創造力,我的建議是,

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參與制訂計劃表,任務也不要安排得過滿,每天留點空白,學習一段時間也要休息或玩耍幾天,或是出去度度假完全放鬆。

畢竟這是在放假,不是在上學。總學不玩,人也會變傻。

(花生自己做的初一寒假計劃)

然而,

為了追求自主性和創造力,完全拋開計劃和學習安排並不可取。

限制其實反而能激發創造力。羅伯特麥基在《故事》裡,好幾次提到“創作限制原則”——藝術家生而渴望自由,然而約束和限制不但不會扼殺創造力,反而還會激發創作靈感。

“天才就像肌肉一樣,如果沒有阻力,它就會萎縮。”

天才也是極少數,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首先考慮的

,並不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天才,而是防止他變成一個廢柴。

沒有限制和約束,其實也就沒有自由;沒有實打實落地的手藝和功夫,天才也會淪為廢柴。

從這點來看,被學習、工作和假期計劃安排好的人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老母親即便捱罵,也非得給孩子安排暑假計劃?

真正的自由,

不是隨心所欲,

而是從他律培養出自律,

從外驅力發展出內驅力,從而實現自我主宰。

人生中也不會只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會有很多應該做的事情和應該承擔的責任。

當然,如果孩子能夠從計劃中收穫進步,體會到樂趣,

把應做的和想做的合二為一,那就真正無敵了!

頂部